-
1 # 手機使用者秋水盈盈
-
2 # 奇葩瞄會談
雖然目前在上大學,讀的工科專業,不需要學語文和背誦那些個難背的古詩文,但是每次看到網路上吐槽“背誦全文”還是會湊個熱鬧的。
其實像《詠鵝》呀,《憫農》呀,《木蘭辭》呀《出師表》呀,《滕王閣序》呀想在想起來真是美好的回憶呢~
但是……偏偏有那麼幾首詩詞,讓你感覺就算天無稜,天地合也背不下來啊!
今天小可愛在這裡選出我認為最難背的幾首詩詞,一起來挑戰一下記憶力吧!
前方高能………………Ծ ̮ Ծ
《氓》:深閨怨婦的世界小小的我還是圖樣圖森破,實在是不懂呀~
背起來也著實是傷透了腦筋。。。。。。。
下面我們一起來旁觀一下深閨怨婦的訴苦之情: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哎,到現在都還是覺得這篇古文真的是異常的難背。。。。
《出師表》:諸葛亮的自我述職報告。。。。。
真的是太長了。。。。。。
都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
我承認,背誦《出師表》的時候,我真的快哭了。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可惜了諸葛亮嘔心瀝血寫下這篇《出師表》,但還是避免不了蜀國亡國的下場…………
還有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光是這個名字,我就花了好幾分鐘去記。。。。。。。。(´・_・`)
詩仙的世界我不懂…………作為一個凡夫俗子,我還是靜靜的看我的《大唐榮耀》吧~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一作“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FIT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滕王閣序》
講真,這個我還真記得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然後就沒有了◉‿◉
來看看原文吧!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好啦,我知道你們肯定跟我一樣也背不下來……(應該是的吧。。。。ಥ_ಥ)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老先生的。。。。。
舉起你們的小手手,讓我看看誰還會背這篇課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Mustang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實在不明白,我當時是怎麼背下來這篇文章的。到現在我覺得我利利索索的讀完這篇課文都覺得是一大挑戰。。。@( ̄- ̄)@
你還有哪些背不下來的古文呢?
-
3 # 天馬行文
在我的記憶中童年裡最為痛苦的事莫過於背誦課文這件事了!天生記憶力差的我背那種短篇課文還馬馬虎虎混得過去,但遇上那種有六段以上自然段的長篇課文,即便拿刀架在我脖子上也勉為其難了。因為這樣,我的小學生涯幾乎是被老師放學後關在教室裡暗無天日的背誦中渡過的,那些灰暗的日子無形中在我腦海深處烙下了深深的記憶 。
小學課本里有一篇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當時僅從字面上知道這首詩是說,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由於不懂歷史,所以根本就不理解詩的含義。隨著年齡的增長,才依稀懂得作者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焦慮心情。
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戰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在很多邊塞詩中都出現過,但這一首的絕妙之處在於,它不同於其他人描寫的只是當下的冷月、雄關,而是說當下的冷月仍然是秦漢時的冷月,當下的雄關仍然是秦漢時的雄關,這就給邊塞詩中經常描寫的景象賦予了新的意境,不僅是惡劣地理環境的蕭瑟、蒼涼,更有了對漫漫時間長河、滄桑歷史長卷的追溯和想象:這一朝朝、一代代,一座座山脈,一道道雄關,曾經駐守過多少將士,曾經見證過多少生死,曾經演繹過多少次戰事,又曾經牽動過多少回相思。七個字讓讀它的人可以展開多少聯想啊。
接下來詩人憑古思今:歷史仍在延續,悲劇仍在上演,多少將士在這清冷的塞外月夜,回望萬里之外的家鄉,只能看到一座座烽火臺,一片片山連山,何時才能回到家鄉啊,家鄉的妻兒、父母你們還好嗎?
為什麼戰事連綿,經久不衰?詩人很自然地提出這個問題,三四句也就自然地引出答案:要是飛將軍李廣還在的話,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過陰山了。飛將軍李廣的故事太多、太生動了,盧綸的《塞下曲》中就曾有精彩的描寫: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司馬遷也曾在史記中記載了這件事:“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石沒鏃(箭頭), 視之,石也。”所以這裡用典是暗示邊戰不斷、窮兵黷武的原因就是國無良將啊。表達了詩人盼望啟用良將、儘快結束戰爭、還人民幸福安寧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百姓渴望和平、期盼和平的呼聲躍然紙上,令人動容!今天讀來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4 # 揮霍青春
小的時候特別討厭背課文,尤其是在初中。
初中的文言文要比高中瑣碎的多,因為你還要把所有詞的意思背下來,包括文章底部的註釋也記下來,而自己當時恰巧剛剛離開家,心裡還挺野的,總想著玩,每次上課背課文的時候我自己就總在想,背這些東西有什麼用,有時候老師提問的時候自己背不下來也會反問老師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用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了,老師只是草草說一句“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了”。
現在自己長大了也慢慢明白了,小時候學的那些經典文章都是很有現實意義的,最小時候背的那一篇《憫農》,當時自己背完了也沒什麼感覺,就知道自己完成任務了就行了,在家裡吃飯,我的碗裡剩下飯的時候我媽偶爾會說我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長大成人自己出來住才知道生活的艱辛,恨不得一塊錢變成兩塊錢用,耳邊也時常回蕩起那首憫農,告訴自己要節約。
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那首諸葛亮的《出師表》,當年我背這篇文章的時候相當的苦惱,被老師訓過好多次才背下來,那時候真的可煩了,還幼稚的在心裡罵了諸葛亮好幾天,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哈哈,想必很多同學小時候背課文的時候都這麼想過吧,但是後來還是屈服於現實背了下來,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這句話是當時諸葛亮寫給劉禪讓他不要離奸臣太近,現在這句話對我的影響也特別深,擁有幾個至深關係的朋友很重要,尤其是在職場上,職場上很複雜,今天這個人對你好明天可能就給你出一個餿主意陷害你,所以自己也漲了見識。
小的時候總覺得課本上得東西沒用,現在長大了發現很適用,很多經典都是有現實意義的,這是一種認知上的升級。
-
5 # 江城知事兒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叛逆的,不喜歡上課,不喜歡背書,不喜歡做作業,只要是老師父母交待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都不想去做。
我小時候就是一個叛逆的孩子,每次背書我都是拒絕的,總感覺背書這種不用動腦子的事情還需要我去做,簡直就是侮辱我的智商,我堂堂一個數學能考99分的尖子生怎麼能去做背書這麼簡單的事情呢,搞點有難度的事情來給我做好不好!但是我錯了,別人勤勤懇懇,一字一句的背書,期末考試語文考85分,數學考75分,總分160分,我呢,數學考95分,語文考55分,總分150分,我“看不起”的同學考得還比我好,感到深深的恥辱啊。
之後的我鼓足勁靜下心來背書,才發現背書並不簡單,是我太驕傲了。就是這樣一小事情的影響,讓我對人生有了一點點新的領悟。
小時候討厭的背書讓我最受益匪淺的事情就是提高了我的記憶能力,如果不是因為背書,強制性的讓我背書,我根本就不知道原來我的大腦可以記憶那麼多東西。並且越發長大越覺得記憶力的重要性,大學的考試要是能把老師在最後一堂課講得知識點記住那基本上不會掛科了,在工作中要是能把自己做過什麼沒做過什麼都記得住那就可以少吃一點啞巴虧了,在會議上能把領導講得重點都記住那對你今後的發展只會有利,在老員工教你操作的時候要是你能把操作流程和細節都記住,那你上手就比較快了。
回覆列表
從讀小學開始,就怕背誦課文,怕到什麼程度呢?到後來剛發下新書來,就把全課程看完,看看有多少該背誦的。
記得最難背的就是《木蘭辭》,全班大部分同學背過了,就剩下我們三、四個過不了關,老師把我們關到教室外邊,什麼時候背過什麼時候進屋。哎喲,太丟人了,不時有別的老師走過,我把頭埋的深深的,使勁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最後,背過了,到現在還能背得出。
中小學的時候背誦的東西很多,那時只覺得累,現在很美好的感覺,重看一遍,就像和久違的老朋友見面了。篇篇錦繡的好文章在眼前走過,像一幅精美的畫卷鋪在你面前,像一支悠揚的古箏曲響在你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