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兩個“空”不是一個意思。
一切人事物,一切萬法雖然都是“空性”的,但是身口意造作的業力因果並不是因此就“沒有”了,而是“示現宛然”,這就是所謂的“性空緣起”。但是在業果緣起的同時,萬法的本質還是空性的,這個實相不會改變。
如果有人錯解佛說的“空”,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那就會產生種種的邪見邪思邪行,比如撥無因果、以為“人死如燈滅”、造惡無下限等等,那基本上就必墮地獄,基本上就死定了!
所以古德強調“因果不空”,是為了提醒和預防,是一種大智慧、大慈悲心。望瞭解,南無阿彌陀佛。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經典原文】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楞嚴經》
【經文解釋】辦道的先決條件——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塗少他不了。
佛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選自《虛雲老和尚法匯·開示》)
【經典介紹】《楞嚴經》,顯密圓通,頓漸俱備,印度國王秘為至寶,禁止外傳,中國古德謂之教網宏綱,禪門要關。守培法師謂此經非但是教網禪關,亦是破無始黑暗之明燈,照本來面目之寶鏡。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兩個“空”不是一個意思。
一切人事物,一切萬法雖然都是“空性”的,但是身口意造作的業力因果並不是因此就“沒有”了,而是“示現宛然”,這就是所謂的“性空緣起”。但是在業果緣起的同時,萬法的本質還是空性的,這個實相不會改變。
如果有人錯解佛說的“空”,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那就會產生種種的邪見邪思邪行,比如撥無因果、以為“人死如燈滅”、造惡無下限等等,那基本上就必墮地獄,基本上就死定了!
所以古德強調“因果不空”,是為了提醒和預防,是一種大智慧、大慈悲心。望瞭解,南無阿彌陀佛。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經典原文】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楞嚴經》
【經文解釋】辦道的先決條件——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塗少他不了。
佛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選自《虛雲老和尚法匯·開示》)
【經典介紹】《楞嚴經》,顯密圓通,頓漸俱備,印度國王秘為至寶,禁止外傳,中國古德謂之教網宏綱,禪門要關。守培法師謂此經非但是教網禪關,亦是破無始黑暗之明燈,照本來面目之寶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