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皮卡丘籱殯
-
2 # 人之初寶寶育兒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白酒,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1. 大男子主義式的權利、關係壓迫
酒桌上,難免需要相互敬酒,而敬酒往往並不完全是出於尊敬或者情感,而是關係上的壓迫。餐桌有長輩,晚輩則必須要敬酒,而長輩敬晚輩,晚輩則必須喝。有領導,則必須要敬,領導回敬則必須喝。即使是同齡同輩人,也常常用“不喝就是不給面子、不喝就是看不起我”等道德綁架要挾別人喝酒。這種權利、關係壓迫,恰恰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所討厭的。
2. 沒完沒了的勸酒
我的老家,在江蘇宿遷,可以說也是白酒的重要產地,不乏一些名氣響亮的品牌。從小我是見證了父輩一代人的勸酒文化,一場酒局,不把來賓喝趴幾個都算是沒喝好。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沒完沒了、花樣百出的各種勸,有時特別激烈已經近乎於吵架。被勸的人,往往難以招架這種狂轟濫炸,最終喝得東倒西歪、不省人事。
3. 繁瑣的規矩
尤其在北方地區,一場酒局,東道主往往要邀請多人作陪,目的只有一個,還是要把來賓“喝好”。什麼主陪、副陪等各種崗位各司其職。酒席一開始,各種職責的人就開始輪番上場。你沒有反抗的份,必須接受別人的規矩。在那種排場下往往也不給人任何商量餘地。經常是冷盤還沒上齊,酒桌上估計就趴下兩個了。
-
3 # 努力的樣子真美
因為現在我們生長的環境中,酒後鬧事給我們的社會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酒後開車釀成的車禍,酒後引起了家庭矛盾,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儘量少喝酒,甚至不要喝酒,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放鬆方式是喝雞尾酒、紅酒、啤酒。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白酒,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1. 大男子主義式的權利、關係壓迫
酒桌上,難免需要相互敬酒,而敬酒往往並不完全是出於尊敬或者情感,而是關係上的壓迫。餐桌有長輩,晚輩則必須要敬酒,而長輩敬晚輩,晚輩則必須喝。有領導,則必須要敬,領導回敬則必須喝。即使是同齡同輩人,也常常用“不喝就是不給面子、不喝就是看不起我”等道德綁架要挾別人喝酒。這種權利、關係壓迫,恰恰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所討厭的。
2. 沒完沒了的勸酒
我的老家,在江蘇宿遷,可以說也是白酒的重要產地,不乏一些名氣響亮的品牌。從小我是見證了父輩一代人的勸酒文化,一場酒局,不把來賓喝趴幾個都算是沒喝好。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沒完沒了、花樣百出的各種勸,有時特別激烈已經近乎於吵架。被勸的人,往往難以招架這種狂轟濫炸,最終喝得東倒西歪、不省人事。
3. 繁瑣的規矩
尤其在北方地區,一場酒局,東道主往往要邀請多人作陪,目的只有一個,還是要把來賓“喝好”。什麼主陪、副陪等各種崗位各司其職。酒席一開始,各種職責的人就開始輪番上場。你沒有反抗的份,必須接受別人的規矩。在那種排場下往往也不給人任何商量餘地。經常是冷盤還沒上齊,酒桌上估計就趴下兩個了。
4. 虛偽的人際關係,人前一套背後一套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種人情社會,找人幫忙託人辦事合作做生意,飯是必須請酒是必須喝的。酒桌上,你來我往酣暢淋漓。熱情高漲的時候,恨不得當場就要拜把子了。但是酒桌結束散場後,往往在背後就開始揭別人的短。比如“某某就那麼回事,當年還幹過什麼什麼事”、“你知道嗎,那個誰誰誰跟誰誰誰如何如何”“某某不就有點錢嗎,想當初他幹過什麼我最清楚”,諸如此類的言論,還有很多很多。這種虛偽的人際交往,實在叫人又累又難受。
5. 陳舊的傳統文化,屬於父輩
現在的資訊發達,人也越來越注重自我和個性化的追求,對於一些陳舊的傳統總是拋棄的很快。白酒文化也是如此,因為白酒文化總讓人覺得是屬於上一輩的人生活方式,這種落後的刻板的生活方式當然是年輕人不願接受的。
6. 口感辛辣,毫無愉悅體驗
白酒的度數通常在50度上下,雖然也有香氣,但是辛辣刺激感太強以致於根本無法獲得口感上的愉悅。一口下去,又辣又嗆。也因為度數高,極容易醉酒,很多人因此嘔吐不止、不省人事、大耍酒瘋,讓整個就餐過程尷尬又壓抑。本來喝酒是一件快樂的事,但因為醉酒搞得場面難堪,哪還有愉快的體驗?
我想年輕人不喜歡白酒飯局的原因還有很多,以上六點原因絕對要佔很大比重。現代的年輕人,更加註重生活體驗,追求安逸舒適的生活方式,葡萄酒也正在被更多的年輕人所接受,除了度數低、口感愉悅香氣豐富以外,也是一種更加輕鬆、更具品味的生活選擇。如果你剛好喜歡葡萄酒,不妨關注一下葡萄酒小漆,我會定期更新影片,一起快樂喝酒,一起學習更多葡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