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里木樨

    每個時代所歌頌的事物必定代表了這個時代想要宣揚的思想,舉案齊眉也是這樣。

    舉案齊眉出自《後漢書·梁鴻傳》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有權勢的人相中了他的品性,有很多想把女兒嫁給他,梁鴻全都拒絕不娶。

    同縣姓孟的有個女兒,長得又胖又醜還黑,力氣大到能舉起石臼,由於挑剔配偶一直沒嫁,一直拖到三十歲。

    父母問她原因,她說:“我想嫁象梁伯鸞那樣賢德的人。”梁鴻聽到這件事情後就向她下娉禮求婚。

    她要求父母準備好布衣,草鞋,紡織用的筐緝績這些用具。

    到了出嫁的時候,她精心打扮之後進門,可七天過去了梁鴻卻並沒有搭理她。

    於是她端跪在床邊,說道:“私下曾聽說過夫君高尚的品德,寥寥幾句便就打發數位女子。我也曾回絕刁難過幾位男子,如今卻不知道為什麼被你責怪,特地過來向你請教我的過失。”

    梁鴻說道:“我想求娶的是那種樸實的,能勤儉持家的伴侶,是能夠和我一起歸隱到深山裡生活的人。可現在的你衣著華麗,臉上塗滿粉黛,怎麼會是我梁鴻所希望找的那個人!”

    梁鴻妻說道:“我這麼做就是要考察你的節操而已。我也是有那能隱居深山的服飾。”於是將髮髻梳成椎髻,穿上布衣,提著器具來到梁鴻面前。

    梁鴻非常開心地說:“這才是我梁鴻妻子真正的樣子,定然能夠侍奉好我呀。”梁鴻為妻子定表字德曜,取名孟光。

    後來他們來到吳地,投靠到大家皋伯通門下,住在廊廡之內,受僱幫人舂米作為營生。

    每天回家,妻子為他準備飯菜吃食,在梁鴻跟前從不仰視,總是把裝滿食物的托盤高舉到眉毛處,恭敬的侍奉梁鴻。

    自己為是、阿諛奉承、裝模做樣的所謂“愛情”

    其實從上面的故事中,不難看出,這哪是什麼美好的愛情故事啊,簡直就是毀三觀的愛情買賣啊!

    不對,完全就是一廂情願的單向付出,畢竟這是男權統治下的產物。

    梁鴻的妻子處處遷就丈夫,完全符合那個時候女子的三從四德。

    丈夫是她的天,她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在討好梁鴻,作為夫妻,並不平等,這是嚴重的觀念固化。

    吃穿用度都要符合他的心意,雙手奉上飯菜還要舉到眉毛處,古人所謂的禮節我們現代人著實不懂。

    這哪是什麼愛情,純粹就是找了個侍女罷了。

    一定有侷限性

    時代都是向前發展的,一些陳舊的老觀念老思想早就歸於歷史長河中了。

    如果不是這個問題,我根本不會知道舉案齊眉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

    如今提倡男女平等,夫妻更應如此。

    舉案齊眉在那時只是宣揚男權思想,弘揚三從四德。現在來看卻是作為形容夫妻之間相互敬重的成語,我們已經將它賦予現代化的意義了。

    但是,凡事見仁見智,如果嚮往舉案齊眉的婚姻,也並不算什麼,畢竟每個時代宣揚的都是大多數人的思想,我也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看待這個故事而已。

  • 2 # 騏說

    沒有侷限性。不要拘泥於故事本身,重點在場景所表達的理念:互相尊重!妻子舉案齊眉是以下位的姿態取丈夫的尊重。丈夫舉案齊眉是降低姿態給妻子更廣闊的天空。兩個字:和諧!中國文化骨子裡沒有男尊女卑,後人曲解了。“陰陽”為什麼不說稱為“陽陰”,因為先有“陰”後有“陽”,為什麼我們說“姓氏”而不說“氏姓”,因為“姓”是說母親是誰,“氏”是說父親是誰。祖先都是把”媽媽”放在前面的。

  • 3 # 使用者儒林外客

    古代不同時,男尊女卑,無論丈夫有什麼差錯,那怕休書已寫,剛好有丈夫的朋友來訪,也要裝作若無其事,殷勤地下廚房,炒好飯菜送過來,案板得舉到齊眉那位置,這是婦人之規範,對客人的尊重,也給丈夫一個尊嚴,以博得丈夫寬容和諒解,這就是舉案齊眉的一個成語。

    抄襲於《故事瓊林》

  • 4 # 晴空莽莽

    在歷史上孕育而生的典故,必然是符合當時的思想文化主流,換個時代就未必能夠得到認同,“舉案齊眉”這個東漢時期孟光梁鴻夫妻恩愛典範,跟如今社會思想主流是背道而馳的!

    孟光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仰慕梁鴻高尚的品德,三十歲尚未出嫁。梁鴻得知後上門求娶,結婚以後梁鴻不願接受孟家的富貴生活,要去山林隱居,靠幫別人打短工生活。孟光不曾擺富家小姐的架子,跟隨丈夫儉樸一生,每次給梁鴻送飯時,都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顯示對丈夫非常敬重。

    “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後漢書·梁鴻傳》

    這個典故用來形容妻子恪守婦德,敬夫如賓,這純粹是單方面的付出,不是指夫妻互相如賓,由此可見在封建社會禮教中對於女子的嚴苛態度。

    梁鴻或許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包括嚮往的生活、志趣相投的妻子,然而對孟光卻是極為不公平的,充其量只是女方以夫為天,為了愛情的妥協罷了。關於侷限性的三個思考:

    1、孟光主動服侍丈夫的舉動,舉案齊眉,是尊重景仰,地位高下立分,沒有夫妻之間的親切。

    2、梁鴻應該是得意享受的,或許還經常炫耀,這個典故才會流傳至今。

    3、如今社會男女平等,再去看時並不能體會到任何夫妻恩愛的感受。一方付出,一方享受。

    任何歷史上流傳至今的典故都有其必然性,卻不一定符合當下的觀念思想,只侷限在當初的社會狀況情形才有意義,經過歲月滄桑的洗禮我們會學習瞭解,卻不會完全認同。

    東漢時期至今的文學作品上,關於這個典故至少有兩種不同的延伸理解:

    1、他人行別樣的親,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鴻案。別人行甜言美語三冬暖,我跟前惡語傷人六月寒。

    語出《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鬧簡》,紅娘幫助張生給崔鶯鶯書信傳情,鶯鶯回了一封情意綿綿的信然後告訴紅娘那是指責的話語。最後看見張生欣喜若狂的表現才發覺自己被耍了,對崔鶯鶯一番指責抱怨。“孟光接了梁鴻案”指的不再是舉案齊眉,而是指崔鶯鶯接受了張生的求愛,孟光接案,梁鴻舉案,關係顛倒,暗諷之意。

    2、“那《鬧簡》上有一句說的最好: ‘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

    語出《紅樓夢》,賈寶玉見到黛玉跟寶琴親密姿態的當面打趣,關鍵在於“是幾時”姊妹關係如此好了,我竟不知道。就好比是崔鶯鶯瞞著紅娘,偷偷與張生傳情達意,弄得紅娘裡外不是人一般。寶玉自比紅娘,黛玉一番解釋說出了寶釵送燕窩之事。

    這就是古典新解,雖然都是都是舉案齊眉的典故,然而都脫離恩愛夫妻的含義,賦予了不同境況下特別的意義。

    學習文化典故的同時,不生搬硬套,學以致用,才能真正脫離侷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古代收藏家在收藏的字畫上加蓋自己的印章,不怕破壞了收藏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