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向北於淮
-
2 # 國際學校探索者
教學資格
以目前三個主流的國際課程式列來看,目前教授Alevel課程及IB課程需要有對應的教學資格證書,而主要的課程提供方及評估方也均會提供培訓機會,如ALEVEL課程,CIE(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會定期提供培訓課程,(連結在評論處)。而大家最關心的,也是小編最熟悉的AP課程目前也並沒有相關的資格證書評價老師是否有教授ap課程的資格證,學校在選拔的同時也更多的根據以往老師是否有教授ap課程的經驗,而collegeboard美國大學理事會每年在中國也將會提供3-4次的ap教師培訓,並且,大學理事會也會透過學校上傳的老師的教學大綱來進行評估;
教學技能
這也是目前外教與中教在教學上最大的不同點,總的來說,外教在課堂調動積極性以及發散性思維上確實要優於中教,這也可能與自身成長的履歷以及求學的履歷不同有關,但明顯的看到,目前在眾多國際學校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老師教授如統計學、微積分、經濟學等課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數理化本身是我們的強項,而只要跨過用英語教學的大門檻,中教也就未必比外教差,如果有意向教授國際課程的老師,美國大學理事會在每一門ap課程都會提供對應的介紹以及參考的教學大綱,童鞋們也不凡可以去下載下來拜讀,畢竟這也是一種自我充值..
-
3 # R瑞丫頭
你好!
每個人所站的立場不同,所以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有所差異。作為一個在內地國際學校工作五年的一線教師,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
1.我們先聊聊工作氛圍。
一個優秀的國際學校對於教師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進入國際學校工作的你不論是教師或者是行政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抗壓性和榮譽感。同時要適應快節奏的工作狀態。若是僅僅打算守著自己學科這一畝三分地,不願意增加和其他學科的交流,或者參與學校其他相關事務中的話,很難走遠或者走好這條路。
為什麼這麼說呢?內地優質的國際學校用形象的話來說,既要“面子”也要“裡子”。
“面子”籠統的講就是活動,素質,能力……這些學生家長們喜歡的東西。而這些活動展示一般都是由學科教師帶著一起完成的。有的可能還會涉及到跨學科交流。
如果老師覺得除了上課以外這些都是負擔或者額外的工作量的話,勢必工作的不開心,時間久了要麼工作熱情降低要麼選擇離開。
那說的什麼是“裡子”呢?你可以理解為成績。我相信99%的家長都希望高昂的學費可以換來孩子優異的成績。
不過作為教師的我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擁有優異的成績這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比以前更優秀~那你在授課,佈置作業等等方面就必須有針對性。這就意味著,你需要熱愛教學,甘於付出。
綜上,你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和極強的抗壓能力。而支援這些的我個人覺得應該是極強的集體榮譽感。當你把學校當做一個整體時,往往就不會那麼計較得失了。
2.入職的門檻和職業規劃。
如今在一二線城市入職國際學校的學歷門檻應該基本達到碩士了。(當然不乏一些國內特級教師的加入。這類大咖我們不在這談論)有一些理科科目還招了博士。當然,有些海外求學經歷的老師會更有競爭優勢。我說的這些都是入門門檻~
這正是因為這樣的圈子,所以整個團隊的學習氛圍都很好~很多老師好學、進取,在入職後的幾年內都在本專業有了更深的成績。比如考了雙學位,或成為某考官,或參加了各種培訓並得到認證……所以在國際學校你必須有不斷往前走,不斷積累資本。
回覆列表
這是求職的諮詢,回答如果從求職的角度來說,那麼答案就是看什麼樣的“國際學校”。
外資的英國、美國學校招華人(從小在中國接受教育),一般而言,必須豐富英美當地的教學經驗(當然,這就意味著你要有當地的教師資質和長期真實的教學經驗,而5年~10年,差不多被認為是合格老師的基本需要的時間。希望你爭取在美國取得些真正的教學經驗,哪怕實習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