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至水窮處67288616

    這是我願意回答的問題,謝謝邀約。莫斯科保衛戰的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當地氣候驟冷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九月大雨,道路泥濘,致使德軍坦克部隊寸步難行,德軍士兵苦不堪言,前進緩慢,士氣銳減。十月飛雪,氣溫驟降,達零下30度,德軍無棉衣褲,凍死凍傷,不計其數,坦克無法發動,火炮被凍壞,眼望莫斯科,可望不可及也!反觀蘇聯是找有準備人又耐凍,冬裝充足,士氣高昂,老天爺幫了蘇聯大忙。轉敗為勝,由守反攻此其時也。其二,德國前進緩,甚至仃止不前給了蘇聯緩衝期達兩月之久。斯大林調西伯利亞精銳師三十個。後備兵員充足。其三,俄國幅員廣大遼闊,迴旋餘地大,戰略縱深,深不可測。其四,斯大林治軍有方(開始他犯了重大錯誤)嚴酷治軍,該殺的殺,該撤的撤,決不姑息,莫斯科他廣場閱兵這邊進耒,那邊出去直接上戰場。統帥講話提振士兵,凝聚人心,簡短有力。其五,重用朱可夫元帥,直至勝利!其六,俄羅斯民族本身就是戰鬥民族,更何況是保家衛國的反侵略戰爭!(你不打他,他都想打你,何況吃了大虧能善罷甘休麼?)對蘇聯來講勝利只是時間問題。就此打住,謝收看!

  • 2 # 兵說

    答案是肯定的。

    蘇軍雖然在兵力、裝備上不如德軍,但斯大林團結起了軍民,決意殊死抵抗德軍入侵。

    當希特勒組織的“颱風”行動即將來臨時,蘇聯最高統帥部調集部隊,構築了縱深達300公里的防禦地帶,95個師約125萬人、990輛坦克、700餘架飛機、7600門大炮集結就緒。而德軍的兵力180萬、坦克1700輛、火炮14000門、飛機1390架。

    1941年10月2日,“颱風”戰役打響,蘇軍節節敗退。朱可夫作為前線總指揮重新組建集團軍牽制德軍進攻,但還是無法扭轉敗退的局面。至10月下旬,德軍分別從西、北、南三面包圍了莫斯科。莫斯科萬分危急。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莫斯科危在旦夕時,一年一度的雨季到來,幾乎天天大雨滂沱,許多河流決堤,大片地區變成水澤,道路十分泥濘,部隊裝備、人員精疲力竭。除履帶式裝備以外,其餘裝備很難前進,燃油也不斷消耗。

    德軍被分散在數百公里長的地帶上,數以萬計的坦克、裝甲車、汽車、火炮大多陷入泥淖。而此時,部隊的後勤補給已出現困難,不少部隊吃不飽飯了。

    圖注:陷入泥濘中的德軍軍車。

    德軍數百萬大軍急切等待後方補給,而連綿的秋雨和泥濘的路面,使得後勤車輛很難機動。德軍雖然緊急抽調作戰部隊來維護修築公路,但並無多大成效,運來的物資遠遠不能滿足前線需要。

    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面,俄羅斯“冬季風暴”即將到來。

    因前線人員衣著單薄,德軍處於飢寒交迫境地。前線各集團軍軍長希望陸軍總部重視東線部隊的補給和冬季作戰準備問題,但希特勒不予理睬,他認為“德軍士兵勇氣十足,莫斯科是唾手可得!”

    圖注:在“冬季風暴”中,陷入雪淖趴窩的德軍坦克。

    紅場閱兵後,德軍出動100萬軍隊,向莫斯科發起了進攻,而蘇軍凝聚力大為提高。德軍在20天猛攻中傷亡15萬,再加上禦寒裝備不足,很快轉為防禦。朱可夫不給敵人絲毫休整,率76萬人轉入反攻,經1個月激戰,將德軍趕到距莫斯科120公里外。

    1941年12月28日,希特勒要求德軍不準撤退,堅決死守。到次年1月,莫斯科的氣溫已降到零下42度。嚴寒不僅摧殘了德軍的身體,而且還使機器運轉困難,武器失靈。

    當氣溫降到零下52度時,德軍已不能再繼續作戰了,前線將士紛紛咒罵希特勒是混蛋。

    經過3個多月的莫斯科會戰,蘇軍奪回60多個城市、11000個居民點等大片國土。德軍損失50萬,其中凍死10萬人。

    希特勒佔領莫斯科的企圖徹底化為泡影,標誌著其閃電戰的破產,打破了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這也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為蘇德戰爭乃至二戰形勢的根本扭轉奠定了基礎。

    圖注:裝備和給養充足的蘇軍追擊德軍。

  • 3 # duh23333

    戰役的勝負雖然天氣影響也是其中的因素。但起決定性的因素還是人。所以莫斯科保衛戰也是蘇聯人拚死戰鬥的結果。如老天能決定戰役的勝負,那蘇聯為何還用得著去死那麼多人,坐等勝利不就行了。

  • 4 # 杜陵閒人

    莫斯科之戰,蘇聯取勝的關鍵因素這幾十年來都被歸結為了,是上帝拯救了蘇聯和莫斯科!上帝把冰雪作為最大的支援給了蘇聯!其實不光是冰雪還有雨水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德軍敗在了雨水和冰雪中,不光是棉衣準備不足,連汽油都是杯水車薪!第一、準備不足的進攻

    1、1941年9月,在結束了明斯克和基輔戰役後,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得到北方、南方集團軍群的支援下,開始了目標莫斯科的進攻。

    2、德軍的總兵力是76個整裝師,180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1.4萬門,飛機1400架。

    3、要供給這麼一隻龐大的軍隊,後勤的壓力可想而知!離開德國的德軍此時的補給線已經有上千公里了。

    4、德軍自從6月22日發起進攻後,一直採用的是“閃電戰”,閃電戰的優點就是裝甲高速以鉗子型攻勢迅速突破敵人防線,形成合圍,並殲滅包圍圈裡的敵人。之所以採用閃電戰除了軍事方面的高速合圍以外,更重要的就是用快速進攻縮短進攻時間,這樣就能減少後勤物資的消耗!

    5、德國本身的資源是有限的,支援這麼龐大的軍隊只能依靠擴張和掠奪,在佔領區在形成物資供給點。

    6、短短的3個多月,德軍拿下了大片的蘇聯國土,但是也是因為速度太快了,加之佔領後的蘇聯城市幾乎都成為了焦土。所以在蘇聯境內德軍還來不及建設物資生產基地,以供應前線部隊。物資只能由德國和羅馬尼亞長途運送。

    7、德軍高層樂觀了認為使用閃電戰戰術,再用1-2個月就可以拿下莫斯科,9月開始進攻,在莫斯科的冬季來臨前就可以達成戰略目標。

    8、德軍計程車兵在進攻前裝備的軍裝最好的也就是秋季被服,他們的計劃是到莫斯科洗刷征塵,利用那裡的物資過冬!所以國內就沒有大規模的準備嚴寒條件下的冬季被服。

    9、德軍的裝甲部隊攜帶的汽油也只是夠300-500公里的所需!

    第二、上帝幫助了莫斯科

    1、蘇聯脆弱和垃圾的公路網雖然沒有為己所用,但是卻頂住的德軍的進攻。

    1941年10月的秋天,秋雨比每年都來的要大要多,被雨水浸泡的本來就破爛不堪的公路,成了德軍裝甲部隊的夢魘。

    幾乎所有的裝甲車輛都現在的通往莫斯科的公路上了!

    這使得蘇聯有了相對寬裕的時間來構築防線,調集部隊。

    試想如果沒有雨水的幫助,德軍將高速推進到莫斯科城下,戰役的結果肯定不一樣了!

    2、提前來臨的冰雪幫助了蘇聯

    1941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的都早一些。

    剛剛從泥濘中拔出腿的德軍再一次陷入了初雪造成的更加泥濘的深淵。

    其實1941年的初冬不是很冷的,較之以前溫度算很高了。1941年的11月的平均溫度是零下3度到7度之間。

    正式這個不冷的初冬,幫助了蘇聯,害苦了德軍。假設真的嚴寒提早來臨,公路、田野會迅速結凍,德軍的裝甲車輛會立即開動,再次告訴前進。莫斯科危險了!

    3、在德軍攻勢衰竭後,逐步由進攻轉入防禦後,真正的嚴寒來臨了!零下40度的低溫凍結了一切!

    德軍完全喪失了所有的裝甲車聯的戰鬥力。士兵穿著單薄的軍服掙扎在死亡線上!槍械因為缺少冬季潤滑油,幾乎都被凍住了!火炮因為嚴寒也不能發射了!

    士兵們點燃了所剩不多的汽油,燃起篝火取暖。

    第三、蘇軍的反擊

    1、本來處於人數、裝備絕對劣勢的蘇軍,因為天氣的幫助,抗住了德軍的進攻!幾乎所有的莫斯科人都動員起來了!

    2、蘇軍在嚴寒下,每個士兵都拿出了自己的冬季服裝。這樣的裝備不需要臨時來裝備,本來就是常規的裝備,加之來自西伯利亞的那幾個師,本來就是擅長在雪地裡行軍和戰鬥。滑雪板比德軍的卡車跑的還快,訓練有素計程車兵甚至能在滑雪板上瞄準發射!

    3、蘇聯的裝備、裝甲、槍械本來就是在嚴寒條件下研製開發的,T-34轟鳴著衝向德軍!

    第四、雙方的損失

    1、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損失兵力50多萬,投降9萬,丟失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汽車1.5萬輛以及其他技術裝備,這些人員的損失不可估量。

    2、蘇聯更是付出了70萬人的生命!

    第五、戰爭意義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誌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蘇聯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信心。也促進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5 # 立志成蟲

    寒冬只是原因之一,德軍打到莫斯科外圍時消耗損失也不小,德軍曾一度打到能看見克里姆林宮金頂的地方還不是被打退了,蘇聯軍民夜以繼日的加強和完善的莫斯科防線,英勇頑強的抵抗致使德軍久戰不下。冰天雪地來臨的時候,冬裝供應嚴重不足的德軍戰鬥力嚴重下滑了,苦不堪言。元首的輕敵不僅導致冬裝儲備嚴重匱乏,武器裝備必須的潤滑油也沒有更換成能夠適應蘇聯惡劣天氣的型號,德軍在莫斯科殘酷的冬天氣象環境里拉不開槍栓打不響發動機是個普遍的情況,就不提燃料供應是否充足了。雙方的兵力差距懸殊,德軍兵力達到極限已經沒有預備隊時蘇軍已經組建調遣了9個集團軍的預備隊。各種物資的匱乏和供給的準備不足,德軍在莫斯科的冬天實際上已經處在危險的半癱瘓狀態了,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犬夜叉和桔梗能結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