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也是令家長頭疼的問題。為什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心理學把它稱為疾風暴雨時期,孩子的情緒波動會非常大。這個時期,青少年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心理變化,就是自我意識的第二次高漲。 這時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想要成為成年人的慾望,有一些內在的需要,這種需要是極其強烈的。由於他的心理年齡、生理年齡擺在那裡,他又沒有辦法成為成人,具有半獨立性、又具有半依賴性,所以學生會出現強烈逆反的心理。家長不要覺得我的孩子為什麼會變化這樣,原來他很好,心裡會有一種驚慌和害怕。當家長有了這種擔心、恐懼和害怕的時候,這種心理狀態會帶到他和孩子的交往中。 第一,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長對著幹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第二,如何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去溝通。孩子們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一些心裡話也不和你說,甚至和你有強烈的情感上的衝突。當孩子有強烈的情感反應出現的時候,家長要去聽,不要去講道理,這是一種沒有效果的做法,已經被無數人證明了。我們要傾聽孩子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不是因為孩子渴望成為成人、渴望獨立,我們沒有滿足孩子的這種需要。第三,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我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麼好的一面。因為他們處於半成人期、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曾經有一位父親和我說,他的孩子上高一,這個小孩經常曠課,一段時間媽媽經常生病,他爸爸經常給孩子打電話說媽媽病了,你到醫院看看她吧。孩子有時會去看望他媽媽,有時不去看望。有一次媽媽病情加重,他趕到醫院看媽媽,然後問爸爸,說你怎麼不及時告訴我,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父親本來想說:我給你打電話你從來都沒有來過。但父親忍住了,說,我以為你知道媽媽的病情,你會來的。孩子什麼話都不再說了,在媽媽住院期間一直陪著媽媽、照顧媽媽。所以,這時家長對孩子的信任、接納,對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方面給予他們寬容,這是非常重要的。滿足他們內在的需要,成為“獨立人”的需要,滿足他們被信任、認可的需要。 青少年怎麼保持自己良好的情緒? 除了青少年特定的心理年齡之外,可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看待情緒。情緒是心理健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人的心理健康的發展過程中,你的心理是否健康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你是否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是今天中小學生甚至很多成人需要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怎麼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第一,認識情緒。在華人的文化傳統中,我們往往覺得積極情緒是好的,消極情緒是不好的。什麼是消極的情緒,比如憤怒、生氣、悲傷、恐懼。很多父母告訴孩子,你不可以憤怒,不允許生氣,很多家庭有這樣的家庭規條,孩子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想法:生氣是不好的。當我生氣時怎麼辦呢? 往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憤怒壓下去了,但在人的潛意識裡還存在。當我一次、兩次、多次壓抑憤怒的時候,它會累計到一定的程度。壓抑到一定程度,我沒有辦法再壓抑,有一天就會爆發出來,這時是巨大的爆發。另外一種是逃避壓力。在消極情緒背後其實是有積極的意義,每個人都會出現消極情緒,當我們看待這些消極情緒的時候,不能“一刀切”。 我舉一個例子,一位媽媽的孩子兩歲多,比較常見的方式是拿自己的頭去撞牆,甚至撞出血來。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背後是什麼呢?兩歲多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有時媽媽讓她去刷牙,她不去,媽媽就強迫她去。媽媽說你要把玩具收起來,我們一家人要出去了,但她不願意,玩得正高興。當她有不開心、負面的情緒出來,小孩子不知道怎麼化解,而她又想表達她心中的不滿。她最後就運用頭撞牆的方式表達我內心中的生氣、不滿和憤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當孩子生氣、憤怒的時候,父母告訴他你允許有這種憤怒的情緒,你告訴媽媽為什麼會憤怒。我們從認識情緒變到第二個方面:接納情緒。 接納承認我們的孩子有一些負面情緒的存在,而不是告訴他你不允許有負面情緒。我們看到了你的負面情緒,允許你有負面情緒,讓我們一起看看你為什麼這麼生氣,怎麼接納這些情緒。在和孩子交談的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學習,我有了憤怒情緒時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表達、宣洩,而不是自己一味“摸索”。 第三個方面:轉化情緒。當我出現了負面情緒時,可以透過方放鬆、想象、改變認知的式,去調整、轉化我的情緒,使消極情緒逐漸變成積極情緒。如果一時調整不到積極情緒,比如我今天還是非常焦慮,沒有關係,它提醒我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就讓它存在著,沒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擔心的是,我很焦慮、我怎麼辦?當我越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可能就越焦慮。相反地,焦慮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允許它存在,它可能是我的朋友。當我們換成這樣一種方式去看待這些負面情緒的時候,負面情緒對我們產生的消極影響反而會減少很多。

  • 2 # 靜待書香花開

    1.存在的問題

    那些讓父母恐懼的事情比如吸毒、犯罪、醉酒等往往是因為男孩找不到可以追求光榮和實現英雄夢的途徑,他們看著廣漠的社會,找不到可以信仰和跟隨的人。

    2.建立溝通的基礎

    父母要做的不是關注於男孩這時讓你煩惱的表面問題,如染髮、肥腿褲等。我們要透過這些表面,去發現男孩內心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在男孩們抱怨的話裡,理解他們的正面述求。

    比如“爸爸,你總是不理解我”,是否意味著他其實需要你的支援和認可?“我恨你!”是否是表達他感到受傷?“我找什麼樣的女朋友不關你的事”是否意味著“我需要隱私,我需要更好的把控我自己的生活”?

    3.避免過度養育

    現代父母往往過度關注孩子的成功,他們為孩子聘請昂貴的私教,送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和比賽,拼命把孩子往名牌大學裡推,幫助孩子選擇研究生學院,甚至幫助孩子投遞簡歷。

    這種overparenting不僅限制孩子成為獨立的人,而且人為的把孩子的發展劃定了一個框框,限制孩子發展的可能性和孩子的想象力,甚至導致孩子抑鬱和焦慮。

    2011年田納西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來自富裕家庭的青春期孩子的抑鬱和焦慮比例和在監獄中的少年犯接近。這應該警醒我們過度關注的家長們。

    4.邁向成年

    我們無論怎樣希望孩子避免犯錯誤,或者在他們犯錯的時候把他們扶起來,讓他們重新振作,我們無法替代他們去感受悲傷、失望和痛苦。而不經過彎路和錯誤,男孩無法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習得勇氣和堅持。

  • 3 # 大眼心語

    叛離,多嚴重的字眼。

    叛什麼了離什麼了。

    家長能不能不要對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動不動套上生硬的字眼,放下那些所謂的定義,把孩子首先當人看可以嗎?當孩子看可以嗎?

    孩子作為一個人,有自己想法,做出自己想做的行為很正常,不正常的恐怕就是讓父母感覺彆扭不舒服了吧。

    沒有表現出父母想要的,就叫叛離,沒有活成社會公認的模樣,就叫叛離。

    除此之外,孩子傷害誰了?

    活著,都為生活在奔波奮鬥自己該做的。不僅孩子,連自己顧不上考慮都經常的事。

    孩子經歷了什麼,為什麼發展到如今這樣,很多時候父母沒有調查不清楚一切沒有發言權的。

    不要拿著父母的架子權威什麼的說事。

    你孩子十三歲,我給一個建議,你們可以別的都不懂都不會引導,有一套外研社出版的書蟲系列,這些書關於愛情親情友情包括孩子該瞭解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都有很好的指引,可以買給孩子,讓他從書中尋找力量。

    無論如何,他再離經叛道,也是明明白白知道自己付出什麼代價,做了什麼事的。

    父母,學會借力教育孩子,因為父母的見識往往很有限。

  • 4 # 路遇少商

    以我的經歷來說,我在13歲的時候很敏感,又很遲鈍,在這個時期我的關注點和大人的關注點很不一樣,也是一好開始較真的時候,應為觀點不一樣,導致會有孤獨,沒人理解之類的,但是不管是什麼時間,交流是必要的,或許有些東西你感覺沒有根本沒有必要,然後又是會玩的年紀了,沒有正確的引導就很麻煩,其實這個時候所塑造的三觀就會影響他很久,這個時候就要好好引導了,比如旅遊,想讓他努力以點,帶去大的城市繁華熱鬧的經濟達的地方讓他看看,再去落後一點的地方看看,慢慢的他就會知道他需要幹嘛,再比如多看看書,13歲正是看書的年紀,陪他一起讀讀名著啥的,一起交流,從交流中發現他的關注點在哪裡,在交流中傳播的你相法,再比如一起看看電影,影后的交流,主要在交流,引而不達,重在引導,適當的時候也要支援他的一些魯莽行為,比如生日想請同學一起吃飯,晚上不會來等,但是要有度,有節制,也要適當維護他,比如打架了不要一味的批評他,要問問為啥,又時候的原因其實很單純,其實是自己的孩子,叛逆只是經歷的啥了,引導他去多經歷一些,對以後會有幫助的,願他茁壯成長,出人頭地。。。

  • 5 # 小小蔡R9

    孩子叛逆不能過度打罵和批評孩子,要學會和孩子溝通的技巧,瞭解孩子的想法,支援孩子正確的思想和行為,對孩子的教育要多采取鼓勵和表揚的方式。建議孩子叛逆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治療。

  • 6 # 棗陽市農村生活

    一個13歲的男孩子已經處於青春叛逆期了,這個時候教育為時已晚,但是孩子媽媽意識到了,可孩子爸爸非但沒意識到,反而視而不見。面對青少年叛逆家長該怎麼辦

    我們常常講的孩子的敏感期有兩個階段,分別是0-7歲和7-12歲,如果家長在這兩個階段能夠正確耐心的引導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培養正確的三觀,那麼,孩子12歲以後叛逆期就會很順利的度過。

    那麼如今這樣子的情況,如果想要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家長首先要檢討自己,需要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父慈母愛,父親和母親同樣擁有培養引導教育孩子的責任,避免出現“喪偶式育兒”。

    其次就是多與孩子溝通交流,避免出現不耐煩、兇、大吼大叫等言行,平時與孩子之間開始不要聊起叛逆期,多多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抽空安排一起家庭旅遊和親子互動,看電影、親子閱讀日、家庭閱讀日,面對13歲的孩子,建議家長可以經常求助孩子幫我讀一下這本書,等等其它求助。這方面媽媽作為女性有很大的優勢,在此期間,家長順利引導孩子培養正確的三觀和獨立自主能力。

    如何引導青少年順度過叛逆期

    引導青少年順利度過叛逆期,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同理心→溝通交流→家長反省自己→共同面對家長引導→改善良好的親子關係。

  • 7 # 職場雙寶媽媽

    13歲的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剛好步入青春叛逆期初期。相對來說,男孩比女孩更難管。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我們要用我們的真心、愛心以及耐心去接納孩子的一切。這個時期的孩子,我們要和他站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溝通交流。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做法,即使孩子是錯誤的,我們在指出孩子的錯誤時語氣要和藹親切,不能有過激的言語,而且要就事論事,不能喋喋不休、沒完沒了的說教。

    要想改變孩子,先來改變我們自己。

    1、改變父母的相處模式,溝通交流的方式。

    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不怎麼管教孩子的家庭,大致都會出現孩子對其有很大的意見與不滿,從而導致孩子更加難以管教。

    所以,父母之間要協調一致,有話好好說,有事情要互相商量,達成共識。

    2、父母雙方都要多關心孩子的成長。

  • 8 #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13歲的男孩此時正處於人生髮展中的青春期,在青春期很多孩子都表現的讓父母難以接受。父母首先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特點。在有針對的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順利的度過青春期。

    一,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進入青春期,孩子的獨立意識漸漸形成 與此同時,他們的身體開始達到發育的高潮,男孩女孩都會出現第二性徵,開始逐漸向成人發育。身體的發育讓他們既興奮又有點怕,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貌,由於身體的發育和心理發育並不匹配,會引起很多讓父母不知所措的行為。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由於生理變化引發心理變化,他們遇事開始思考,形成並不成熟的主見,對父母的話開始懷疑。而父母在權威動搖後,一時難以適應,又不願降低身價、調整教育方法去面對孩子,對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讓家長覺得難以調教。

    孩子的交際擴大,逐漸由父母的影響向同伴影響過渡。他們不在相信父母說的一切。甚至開始批判自己的父母。

    而有些父母不瞭解孩子處於青春期的特點,對孩子的管教顯得力不從心。

    二,解決辦法

    1.瞭解青春期的特點。

    這就要求父母要有學習能力,看書或者網路找到青春期的孩子特點。或者同其他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進行交流。

    2.深入孩子的內心

    孩子處於青春期,雖然身體發育已經開始接近成人,但是心理並不成熟,很多想法在成人開來也是幼稚的,這時候父母切不可採取取笑或者打擊孩子的方法,這樣只會讓孩子離父母越來越遠。父母更不能採用放任的態度和方法。

    3.充分尊重

    父母一定要放下權威的姿態,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參與到大事件的決定中。

    4.充分信任

    家長要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們可以獨立處理一些事情,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多鼓勵多支援,失敗了多給孩子安慰和支援,而不是打擊。

    5.放在家長的架子

    很多家長不願意放下自己的架子,即使知道自己錯了,為了面子也不會承認自己錯了,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叛逆,更難管。

    青春期的孩子並不難管教,關鍵看家長如何引導。引導好了,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引導不好,可能會耽誤孩子一生。

  • 9 # 樂育思教

    1、和孩子的爸爸談一談,說一說孩子的現狀,講一講你的焦慮,問一問他的看法和想法。家庭環境中的每一個主體的行為,都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兩個人一起教育孩子,什麼事情也有個轉圜餘地。有的時候“黑白”臉的角色扮演很重要,有時候意見一致統一很重要,所以父母雙方的交流必不可少。

    2、尊重孩子的思想。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思想,家長一定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思想,然後加以引導,學著以柔克剛,而不能武斷否定,再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3、和孩子約法三章。在聆聽的基礎上和孩子達成協議,有些事情做一個硬性規定。比如:手機問題、作息時間問題、上網時間段問題……

    4、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讓孩子崇拜你然後模仿你,是教育中的上上策。行動永遠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 10 # 淼語聊珠

    13歲正是叛逆的時期,男孩子有點叛逆也是很正常的,這時候的男孩子會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雖然他們的想法是不成熟的,也許有的是比較幼稚的。

    作為家長不能操之過急,就不要覺得孩子這時候翅膀硬了,不聽你的話了。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充分的理解,很多事情可以用疏導的方式跟孩子進行交流。可以慢慢的用成年人的方式跟他進行交談,我覺得這對孩子是一個非常好的引導作用。

    作為老師就更要特別注意男孩子這一成長時期。因為在許多學生的眼裡,他們對老師還是比較充分的信任的。老師和學生交流的時候,也慢慢的會用一種成年人的方式和他交流,多表揚表揚他,多誇誇他,和他講講道理!

    特別是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千萬不要當著很多人的面訓斥他,可以私底下把他拉到一邊,告訴他錯誤的原因,並且在這件事情中找到他做的好的地方進行表揚!告訴他你長大了!還是很棒的!

    記住,好孩子都是誇獎出來的!我建議大家可以讀讀陶行知《四顆糖果》的故事!!

  • 11 # 顧老師64315862

    男孩子成長、發育到13歲,有點叛逆,這在他成長過程中再正常不過了,如果他沒有這“點”叛逆,那才叫不正常。

    怎麼教育?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而對於年輕的父母,又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對於這個問題,研究者多多,評論者多多,但凡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以及擔當過孩子的家長都能夠把自己的經驗做法總結出來,甚至可以上升為一套一套的理論。然而,這個"怎麼教育"的課題,由於社會環境經濟發展價值觀念的演變,由於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因而,不僅對新的父母是一個新問題,即使對有經驗的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對我們全社會,永遠都是一個新課題。

    男孩子發育到13歲,一般說來,他們的第二性徵甚至第一性徵已經出現,因為自己的身體的這些變化,他們有了自己的隱私。家長們不能像從前那樣對他面面俱到地服務他的生活,要留給他一定的獨立私處的空間。比如,年輕的媽媽們要開始將他看成是這個家中的"男人"而不是"寶寶”了。

    13歲的男孩,心理上的發育已經到了一個關鍵期。他們開始了自覺的對榮譽的追求,對尊嚴的追求,對成功的追求,特別是在女同學面前有了表現的慾望。他們的"面子"意識開始強化,他們不再是一個遇到什麼就哭鼻子的娃兒了,我們家長一定不能隨意駁他的面子,尤其在眾人之前,尤其在他的女神之前。

    13歲的男孩已經是初中生,他們擁有了一定的知識,遇事已經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開始有了自己的觀點,自己的主張,自己辨明是非的內在要求。對父母的"偶像"感有了弱化,對家長的觀點意見,他們不可能像過往那樣人云亦云不假思考就認可更不可能全盤接受。也就是說,他們開始"逆",開始"反"了。他們開始挑戰父母的"權威”。而且,他的這個"逆",這個"反",也許還有他的道理。其實,這個"逆反“正是他們成長的標誌。這個"挑戰",是好事。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在給孩子立規矩時,首先要為自己立規矩;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時刻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因此要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其次,我們要意識到,13歲的兒子已經不是12歲的兒子了,他們在"天天向上",我們要善於發現他的"向上",他的成長。再次,我們要針對青少年的特點,學會"教育"的技巧,譬如,啟發、談心、鼓勵、肯定、表揚、激勵、尊重、警示,甚至可以借鑑繪畫中的"留白"。要杜絕家暴,杜絕打罵。教育是一場實驗,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互相交流,經常總結,勇於反思,我相信,我們每一個父母都能夠成為教子育才的"專家"的。

  • 12 # 羽菲

    面對叛逆期教育,是每個家長都很頭痛的事,家家都有獨到的育兒經,但萬變不離其宗。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我們發現的共同點是,與之無法心平氣和的交流!他們的脾氣會變得很暴躁,性格變得古怪,無論作為家長的我們如何推心置腹的去關心他們,他們都覺得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因而產生牴觸和反抗,不能在此刻批評教育,深呼吸冷處理,進行一次換位思考,因為青春這條路我們都走過。

    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通過了解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學習狀況,生活習慣,從中找出導致孩子情緒低落的可能性,進行梳理,這樣更能直接入心溝通,在孩子成長這一路,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可缺少“四心”

    1.耐心:耐心說教獲取孩子的信任。

    2.放心:放心他們,信任他們,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放手於他,即便失敗,也是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章節。

    3.用心:用心在每一個他能看得到的機會里,讓其感受這份獨一無二的呵護。

    4.愛心:愛他是毋庸置疑,那就包容他的任性,但不縱容他的狂妄。

    天時地利人和,良好的引導教育,離不開和諧的家庭氛圍,因為只有在輕鬆氛圍裡,才能放鬆交流,

    放低姿態,蹲下教育,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不再是粘人的小毛孩,他們同樣需要,存在感,成就感和獨立性,只要是積極向上的,不違反原則的,適當給予釋放未嘗不可,束縛久了終將背叛,過份的封閉就是叛逆的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財富的分配方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