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草兒青青110114586
-
2 # 精神分析師青山
這問題,好像是在糾結要不要全職的媽媽提出的。如果直接回答,當然是不一定,看個人。
媽媽是否全職,區別還是有的。關鍵是你有沒有充足的時間關注孩子。一定程度上,這種本能的關注可能常常過度,媽媽覺得孩子什麼都不夠好,總想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以至於變成孩子眼裡,“強迫症的媽媽”。這樣,不利於孩子人格的成長,容易造成扭曲。
-
3 # 萱草依依
這個不一定吧,得看媽媽的情況。你這問題應該是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吧?
不過我想,不管是照顧家庭還是有關孩子的教育問題,全職媽媽比之職場媽媽是會有更多的時間且更多的機會對家庭和孩子照顧得更好。至於說用心嗎,只要是有良知的媽媽對於孩子的教育一般都重視,除非她對於自己孩子不認同或有其它什麼特殊情況。
反之我覺得職場媽媽可能會比全職媽媽更要用心些,因為比之全職媽媽的時間,職場媽媽會更花心思想怎麼利用有限的時間把家庭和自己的孩子照管好,而使家庭和諧,孩子的成績也不比全職媽媽帶的孩子落後亦或更優秀。
當然,這並不是說全職媽媽們便輕鬆。我知道作為全職媽媽,家庭成員便把之看成的不只是她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媽媽,更多的時候把之看成是家裡的保姆。她們比之職場媽媽,不管是在花錢還是其它什麼方面,因為自己不能創造財富,有些媽媽便覺得自己矮人一等……因此,很多全職媽媽都是顫顫驚驚的活著,生怕一不小心便會帶來指責,這是職場媽媽們沒有的另一種精神壓力。
所以,她們只能全心全意地服務好自己的家庭成員,對於孩子的學習有的更是全程陪同,生怕有一點點怠慢彷彿孩子便被其他人比下去了,或脫節了。更怕家人對自己責問的目光和譴責……也許從這方面來講,全職媽媽確實是更用心吧。
至於教的好與不好,除了媽媽們的態度和方法外,我覺得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是一樣的。現今優秀的媽媽和孩子都很多,孩子們長大後優秀否,得看每個家庭的教育方法和孩子們自己的領悟。不能把這個問題,全都放在媽媽身上。
不錯,媽媽是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可每一成長的階段,並不是媽媽們都得全程陪同的對吧?
-
4 # 小勉伴讀
只能說,全職媽媽比職場媽媽擁有更多時間來與孩子相處,教育孩子,並不能說明,全職媽媽就一定比職場媽媽教得更好。
我認識一個全職媽媽,她每天在家帶兩個孩子,根本就不管孩子什麼情況,完全散養的。好吃懶做型的,每天只顧自己玩玩玩,做飯不肯做,要公婆做好,她才吃,公婆不做,她就完全不管,把孩子往家一扔出去吃。公婆還有小生意要做,沒辦法每天幫忙看孩子,她就把孩子丟到店裡去,自己跑出去玩。結果,公婆一邊看孩子,一邊看店,怨聲一片。
因為她在玩手機,沒有看住孩子。6個月大的孩子從沙發上掉下去了,把眼角磕青了,特別危險,差點就傷到眼睛。
所以,是否對孩子用心,教的好,不取決於全職與否,而取決於媽媽本身是否愛孩子,有責任心。
我的朋友典型的職場媽媽,工作很忙,但是除了工作以外的時間,都是孩子的。陪孩子玩,帶孩子上課外班,帶孩子去郊遊,體驗生活等,都是她的事兒。在工作之外的時間打電話給她,完全都失聯狀態,因為她要照顧孩子,無法顧及其他。因為工作時間無法陪伴孩子,所以為了彌補這個不足,她把所有業餘時間都給了孩子,這是更加高質量的陪伴。
陪伴的時間不是檢驗用心與否的標準,陪伴的質量,才是最重要的。
高質量陪伴,才是對孩子更好的。
-
5 # 紫瑗
全職媽媽的確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陪伴孩子。但不代表一定會比職場媽媽教育的更好。
一個朋友自從生完孩子就全職在家,孩子小的時候,她除了帶孩子,照顧全家的生活起居,就已經夠忙了。孩子上小學後,她的工作除了接送孩子上學,做家務。多了一項工作,打麻將。
第二個朋友是休完產假便上班了,孩子上小學後,夫妻二人自己帶孩子,他們上班孩子上學。早送晚接,週末大人學習,孩子也學習,有時一起出去參加活動。孩子的獨立能力很強,放學回家主動幫父母做家務。
從上面兩個小案例可以看出,明顯的全職媽媽雖然時間精力多,但有個打麻將愛好。職場媽媽雖然忙於工作和家庭,孩子確很獨立。所以說,這件事情不是絕對的。
-
6 # 一諾的島
當然不一定。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全職媽媽比職場媽媽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時間,所以可以將孩子教育得更好。但我個人認為,媽媽教育孩子的效果=媽媽的教育智慧*教育時間。
全職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更長,從這個角度講,確實比職場媽媽有優勢,但是教育智慧也很重要,如果全職媽媽沒有教育智慧,那麼時間再多,也是不行的。
職場媽媽雖然在時間上不佔優勢,但是如果能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保持與孩子的高質量陪伴,那麼,職場媽媽也許能將孩子教育得更好。
教育時間我們小區有個全職媽媽,喜歡打麻將,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把孩子帶到麻將館,扔給孩子一堆零食和玩具,孩子就自己在一旁吃零食、玩玩具,她也高興的和朋友一起打麻將。
這樣的全職媽媽,是肯定不能把孩子教好的,即使是全天候的陪伴孩子,也沒用。
職場媽媽雖然沒有全職媽媽那麼多時間,也要儘量多的陪伴孩子,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
我也是個全職媽媽,上班時間我努力工作,儘量準時下班,不把工作帶回家。回家後,就全身心的陪伴兒子,每晚一起玩玩具、一起讀繪本、一起做手工、一起出門散步或是鍛鍊身體,週末時間,也是全家人一起度過,安排市區內的活動或是近郊的旅行。
雖然,我不能全天候的陪伴孩子,但是,我的陪伴應該還是能勝過那些領著孩子去打麻將,或是在家追肥皂劇的全職媽媽吧。
教育智慧父母,可能是唯一一個不需要學習、考證就直接上崗的職業了吧。可是,這也是很多人教育不好孩子的原因。
大多數父母習慣性的按照自己小時候受到的教育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如果自己小時候常常捱打,那麼大多就會奉行“棍棒底下出好人。”的教育理念;如果自己小時候被父母陪伴的時間少,大多也不太會多陪孩子,也許還美其名曰“鍛鍊孩子的獨立性。”。
但我認為: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教育智慧的作用遠勝於教育時間。
要獲取教育智慧,有三個常見途徑:
1.閱讀育兒書籍。
建議媽媽們選擇那些口碑好、銷量大的育兒書籍,這些書都是前人的教育研究成果,並且經過了時間的驗證,其中的方法必定勝過我們的常識,或從父母或者七大姑八大姨那兒學來的舊經驗。
兒子出生後,我就閱讀了很多書籍,特別喜歡這幾本,推薦給大家。
《正面管教》:告訴你要溫柔而堅定的教育孩子。
《童年的秘密》:詳細介紹了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
《捕捉兒童的敏感期》:在孩子的敏感期給予恰當的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從生活細節中體現教育智慧。
《怎麼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智慧。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會孩子與人交往。
《幸福的種子》:親子閱讀的方法。
還有很多很棒的育兒書籍,就不意義列舉了。除了育兒書籍之外,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也是非常值得看的,如《為何家會傷人》、《親密關係》,以及兒童發展學方面的書籍。
2.向專業人事學習。
有機會,多向專業人事請教,他們不僅有紮實的理論知識,還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很多時候,他們都能看到我們自己看不到的教育誤區。
3.與有經驗的媽媽交流。
育兒是一條長期又艱難的道路,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媽媽們抱團,一起交流,能給自己帶來強大的動力和堅實的後盾。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有疲倦、失意、受到打擊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媽媽社群,也可以和身邊的媽媽朋友定期聚會,大家互相傾訴、互相支招,既讓自己的情緒得到釋放,又能收穫不錯的建議,解決難題。
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誰在這三方面下的功夫更多,擁有更好的教育智慧,那麼,她一定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好。
如果一位全職媽媽,既有時間陪孩子,又能堅持學習,做一個智慧的媽媽,對孩子而言,那真的是太幸福了。
而職場媽媽也不要灰心,因為你還有一項全職媽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你職場的成就和資源。你職場上的成功,也是孩子的驕傲,你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而你職場上的資源,能幫助孩子擴大知識面、學習社交、接觸更大的世界。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不能確切的回答,一、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對孩子的用心都是付出全心全意。二、全職媽媽帶給孩子的陪伴時間更多一些。觀察的全面一些。職場媽媽也一樣是為了孩子在努力拼搏,這些孩子大了才會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