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電科技學院小黑板

    從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他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衝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心理健康的人都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2 # 鵜鶘心理陳小康

    心理健康的評判標準可以參考:

    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人體心理健康七條標準:

    1、智力正常。2、善於協調和控制情緒。3、具有較強的意志和品質。4、人際關係和諧。5、能動地適應並改善現實環境。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二、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評估。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在這些標準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常用的心理測評量表,如抑鬱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症狀自評量(SCL90)等,這些量表能夠幫助我們從一些客觀事實上了解自我的心理狀況。結合自身情況與量表工具的評定,也許能夠幫助你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判斷,在這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現自己的一些情緒或心理狀況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學習或工作的時候,那麼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了。

  • 3 # 思維技術

    心理健康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3年的時間,190多名專家的共同參與,154篇既有文獻的薈萃,最終凝聚成6項指標——華人心理健康標準確定。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48年就確定了全球範圍內的健康定義:“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是個體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但一直沒有給出心理健康的定義或標準,華人心理健康標準與評價要素更是一個空白。

    一、心理健康標準的界定

    何謂心理健康?如何評估心理健康?多年來,中國學者雖然進行了眾多研究,但由於研究結論的學術性較強,缺乏簡明扼要、公眾易於接受、符合社會發展狀況、又易於評價的指標,因而心理健康評估一直未能得到廣泛的開展。

    近年來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在全國範圍內組織190多名業內專家,透過文獻調研、專家調查和反覆研討,歷經3年的努力,最終制定出“華人心理衛生標準”。它的意義在於為評價心理健康提供理論依據和便於操作的評估工具,為維護和促進公眾的心理健康發揮積極作用。

    “華人心理衛生標準”制定的過程始終堅持科學嚴謹的原則。首先,以“心理健康標準”為關鍵詞,在網上檢索出154篇文獻,找出24個常用的定義,其中包含158條標準;在此基礎上,經過專家反覆討論,歸類形成了31個核心特徵;接著,按照社會和個人兩個層面,初步形成了14條標準;隨後,研究人員將這14條標準組成的意見稿,徵求了全國各地區在精神衛生領域或心理學領域有長期深入研究的學者們的意見,根據專家學者的意見,最終制定出6項華人心理健康標準和相應的評價要素。

    所定標準文字表述簡練,易於理解和記憶,實用性強,便於操作。標準的內容既符合大多數人現有的心理健康水平,符合社會現實狀況,為大眾所適用,同時又注重心理健康水平的層次性和標準之間的獨立性,力求做到全面、合理,為進一步研究心理健康測量工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二、華人心理健康的標準

    華人心理健康標準可簡要表述為三個層面,即:自我和諧(自我意識,生活和學習能力,情緒健康);人際和諧(人際關係和諧良好);社會和諧(角色功能,環境適應)。具體來看,“華人心理健康標準”詳細的條目和評估要素包括:

    1、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自我意識)

    評價要素:

    (1)自我認知:瞭解自己,恰當地評價自己,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自我接納: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接受自己。

    2、自我學習,獨立生活(生活和學習能力)

    評價要素:

    (1)學習能力: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獲得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2)生活能力:能夠獨立處理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衣食住行活動。

    (3)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利用獲得的知識、能力或技能解決常見的問題。

    3、情緒穩定,有安全感(情緒健康)

    評價要素:

    (1)情緒穩定:能夠保持情緒基本穩定。

    (2)情緒積極:情緒狀態能夠保持以積極情緒為主導。

    (3)情緒控制:能夠調控自己情緒的變化。

    (4)安全感: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等有基本的安全感。

    4、人際關係和諧良好(人際關係)

    評價要素:

    (1)人際交往能力:具有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能夠處理與保持基本的人際交往關係。

    (2)人際滿足:能在人際互動中體驗到正常的情緒情感,獲得滿足感。

    (3)接納他人:能夠接納他人及交往中的問題。

    5、角色功能協調統一(角色功能)

    評價要素:

    (1)角色功能:基本能夠履行社會所要求的各種角色規定。

    (2)心理與行為符合所處的環境。

    (3)心理與行為符合年齡等特徵。

    (4)行為協調:在社會規範許可範圍內,實現個人需要的適當滿足。

    6.適應環境,應對挫折(環境適應)

    評價要素:

    (1)保持與現實環境接觸。

    (2)能夠面對和接受現實,積極應對現實。

    (3)能夠正確面對並克服困難、挫折。

  • 4 # 琅覃

    特殊教育機構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需要什麼心理裝置配置?

    近日由10部委聯合釋出的《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中指出試點地區要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的建設力度。但是建設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絕非易事,還是需要聽從相關專業人士的意見,今天作為專業心理裝置軟體/硬體/心理培訓的生產商、提供商將緊跟國家政策號召,建設符合特殊教育機構需求的專業心理健康服務中心。

    對於特殊教育機構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是生理發育超前,心理發育滯後,如聾生、體力障礙,導致性格偏執、孤獨、倔犟、冷漠、自卑等,由於常受到周圍人的關心、幫助以及家長的過分愛護,或多或少地表現出自私、依賴、怕苦怕累、缺乏競爭意識,因對改革後的就業形勢缺乏辯證認識和理解,常買元別人或社會,感動日後就業無望,前途渺茫,對自己今後生活過度焦慮,失去希望和資訊等。

    這些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心理特點往往是機構進行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建設時應該要重點注意的,而與此同時專業心理裝置軟體/硬體/心理培訓/裝修設計提供商、生產商來說,對於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建設,需要多注重心理諮詢、心理疏導以及心理減壓、心理訓練方面的裝置購置。

    首先對於心理諮詢方面,推薦購置心理沙盤心理裝置。心理沙盤又稱箱庭療法,它作為一種非語言的心理治療技術,適用於任何年齡,心理諮詢師利用沙盤這種非語言工具,為來訪者創造一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在遊戲的狀態下,實現訓練者曾經所經歷的環境再造,引導來訪者在沙盤中運用沙具來表達自己無意識的內心世界,激發由內而外的自愈力,從而直觀顯示來訪者的內心世界。

    作為一款觸覺接觸式心理裝置,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更好的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另一方面,這種遊戲方式可以有效的避開諮詢過程中的阻撓,探索訓練者的深層心理活動,而心理諮詢師作為一個“靜默的見證者”從旁陪伴,引導其主動進行自愈治療。

    其次,對於心理減壓裝置來說,推薦音樂放鬆椅以及智慧運動減壓訓練系統。一方面就音樂放鬆椅來說,它的作用形式更多的是透過音樂療愈的形式,藉助音樂的力量,撫平諮詢者內心的創傷、平緩他的情緒,透過音樂所能帶來的治癒力,排解負面情緒,重新收穫生活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就智慧運動減壓訓練系統來說,它是採取運動減壓與遊戲攻關現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中,透過運動減壓的形式,排解內心負面情緒,調整心態。

    最後,對於心理訓練裝置來說,它能多的是能透過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水平,幫助學生培養強大的內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挫折力,也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所提倡的,對於這方面推薦心理素質拓展箱以及心理情景箱,這兩款裝置採取的是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團體活動中增加團隊黏性、團結力,讓每一個學生在訓練中能夠感到幸福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看待社會關係,幫助學生塑造強大的內心,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對於這次10部委聯合下發的《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檔案中還倡導“校社聯動”、“校社合作”的形式,推進特殊教育機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力度。對此,作為專業心理裝置軟硬體、製造銷售、裝修設計、心理培訓提供商,願為特殊教育機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諮詢。

  • 5 # 糖尿病之友

    一般說來心理健康指的是一個人社會適應良好,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狀態,能夠正確認識自我,學會自我控制,正確對待外界,保持心理平衡協調。心理健康的標準有:

    1、智力正常。這是一個人完成正常的工作、學習、勞動和生活的基本心理條件。

    2、情緒穩定。表示一個人中樞神經系統是處於平衡狀態的,思想行為是和諧統一的,並且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夠保持情緒穩定和愉快的心情。

    3、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際交往活動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態,能夠與他們建立正常、友好、和諧的人際關係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樂於與人相處,有朋友,有知己。

    4、良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人在一生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環境變化,無論遇到什麼環境,都能很快適應,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5、人格完整。具有完整的人格,不存在缺陷與偏差,有清醒的自我意識和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 6 # 琅覃

    精神衛生機構心理門診建設所需心理裝置購置清單

    2018年10部委聯合釋出的《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檔案中將推進精神衛生機構心理健康服務發展列為總體目標之一,並明確指出100%精神專科醫院開設心理門診,40%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心理門診,但是心理門診應該怎樣建設呢?需要哪些心理裝置呢?作為在心理領域有著10餘年經驗的專業心理裝置廠家以及心理培訓提供商,接下來就將針對目前心理門診建設中所遇到的問題為大家一一解讀。

    心理門診顧名思義是為有心理問題的諮詢者開設的門診視窗,但是心理門診玉寶一般醫院門診不一樣的是一般患者都能講出自己的患病症狀,但是對於心理門診來說,由於現今社會對於心理問題諱忌莫深,導致很多諮詢者內心是處於很掙扎的狀態,對於諮詢過程是抗拒的,所以對於心理門診建設來說,更多的是採用科學的方式,讓諮詢者主動配合到諮詢以及治癒過程中。

    對於此專業心理裝置軟體及硬體生產商以及專業心理培訓提供商的心悅靈建議在心理門診建設時可以購置類似心理沙盤以及房樹人繪畫測評管理系統這樣的輔助諮詢工具,讓諮詢者掌握主動權,透過諮詢者主動參與到心理諮詢過程中,透過最終的作品展現其內心真實世界的方式,能夠減少諮詢過程中的阻礙,更有利於諮詢者實現心理自愈,在這裡我們以心理沙盤為例做重點介紹。

    心理沙盤又稱“箱庭療法”,它作為一種非語言的心理治療技術,適用於任何年齡,心理諮詢師利用沙盤這種非語言工具,為來訪者創造一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在遊戲的狀態下,實現訓練者曾經所經歷的環境再造,引導來訪者在沙盤中運用沙具來表達自己無意識的內心世界,激發由內而外的自愈力,從而直觀顯示來訪者的內心世界。

    這種遊戲方式可以有效的避開諮詢過程中的阻撓,探索訓練者的深層心理活動,而心理諮詢師作為一個“靜默的見證者”從旁陪伴,引導其主動進行自愈治療。

    另外為了響應10部委聯合下發的檔案精神,在全社會建立針對於有精神疾病傾向的人員建立專項心理檔案,並形成心理健康網路,進行專項跟蹤、實時預警。對於這方面建議在心理門診開設時開始選用心理檔案管理系統以及智慧心理雲平臺心理檔案管理系統。

    其中心理檔案管理系統更多的是對現有諮詢者建立各自的心理檔案,並對測評結果超過平均值的個體建立預警檔案,便於心理諮詢師後續跟蹤干預;而智慧心理雲平臺更適合大醫院、精神專科醫院,它不僅僅有心理檔案、預警檔案的功能,系統內還富含豐富量表、心理諮詢方案整合以及還設有不同級管理員許可權,管理員許可權不同,所檢視到的內容也就不同,系統可以根據管理員許可權的不同生成不同的彙報檔案,便於上一級管理者對目前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狀況及時跟進、瞭解,同時為了保證每一個諮詢者的隱私,系統內部設定了加密狗,管理員許可權的不同,各自加密程式也就不同,為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推薦提供了極大便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讓孩子做的事情他偏偏要去做,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