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讀史的慧呀

    近些年來,隨著大量民國時期影視作品的誕生,給我們的感覺民國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時代,可事實當真如此嗎?

    既然提出這點,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為啥?因為有關民國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的那些個主人公,幾乎都是上流社會階層的人,生活能不美好嗎?可他們能代表普通大眾?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個真實的民國。

    先說當時的生活環境吧,抗日、軍閥混戰、內戰,光是這些我們就知道當時百姓生活得有多慘了。由於接連的戰爭,當時人們的壽命都從清朝前期的55歲降低到了35歲,即便是城市人口也不過是40歲。

    就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知道當時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夫妻陰陽兩隔,多少孩子一出生就成了孤兒。在這亂世中,普通百姓能活下來就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到了民國末期,由於當時政府發行的法幣迅速貶值,物價都飛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咋個匪夷所思法?

    當時的糧價每幾個小時就要變動一次,至於房租都是按多少袋麵粉來計算的,甚至老闆發工資都是直接用的麵粉。當時法幣的面額從一分到幾百萬都有,有的銀行還發行過面額十億的法幣,其價值呢?也就相當3400美元左右,普通面額的就更不要說了,比廢紙還不如。

    為此,很多人一拿到工資就跑去換銀元,甚至還催生出了專門幫忙換銀元的小販。

    而且當時實業特別的匱乏,失業人口更是猛增。就拿當時的北京城來說吧,市區的垃圾堆上總有在撿煤核的小孩,有時候撿到一些殘羹冷炙還能順便解決吃飯問題。因此報紙上也經常會出現“由於誤食垃圾魚頭一家人慘死”之類的訊息。

    吃都吃不飽,就更別提住的環境了。

    當時大部分普通人家裡是沒有床的,條件最好的就是拿兩張凳子或是磚頭搭個木板就算是床了。至於洗澡就更是奢望了,能燒點水擦擦身子都是幸福的。

    要是家裡再出現個啥病人之類的,醫院就別想了,孩子要是發燒到39度也只能任其自身自滅,因為木有錢。

    當時大街上什麼人最多呢?乞丐。

    這其中有一種乞丐叫做“叫街”,走的是苦肉計。他們見有人路過,就當著人家的面拿磚頭砸自己的腦袋,更有甚者會拿刀劃破自己的臉,血流滿面地跪下乞討。

    更絕的是有些乞丐會以死相逼,他們在寒冬臘月的時候就睡到有錢人的家門口去,有錢人怕他們死在自家門口,晦氣,便只得給他們錢財或是食物打發他們走。

    我們現如今看到的很多有關民國題材的影視作品,多是言情劇,劇中的主角光彩奪目,不是少爺就是小姐,多居住在租界之中。也確實,當時確實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算15萬,買什麼車價效比高,最好能是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