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日奇趣故事
-
2 # 白虎堂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老子在周都居住良久,目睹周朝八百年天下的興衰,最後他決定歸隱,被尹喜打動,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之後老子便遁去,再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隱居。
《道德經》是一部非常高深的哲學著作,也是一部深度解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內容的精煉文獻。正因為《道德經》的內涵十分豐富,因此才會被翻譯成許多種文字,並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事實上,許多政治家、軍事家也會鑽研《道德經》,因為這部著作包含的學問的確是非常高深的。
需要指出的是,《道德經》事實上對於戰略、戰術運用的描繪非常深刻,這需要閱讀的人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基礎和知識文化深度,才能充分理解。並且由於《道德經》成書的時間受到當時時代背景的影響,有一些內容在現代理念看來比較難以理解,這也是需要讀者加以甄別的。
《道德經》精妙濃縮了“治家齊國平天下”的理念精髓,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建議讀者可以詳讀《道德經》,感受智慧文化帶來的知識力量。
-
3 # 春臺96245986
道德經的背後即是古典“哲學與社科科學”的基礎理論。除第一章是總論外,道經闡述了世界八個與社會九個大道規律。德經闡述了11個侯王執政因果辯證法法則,又可分為社會、政治與經濟三大“陰陽五行”辯證執政技能。其核心就是“道法”和道與法的因果辯證法聯絡,而法即因果辯證法法則是“無名,天地之始”始動法理,也就是世界萬物之最高主宰,多因果辯證法相連線乃成大道,故“道生方向、條件支配、重複提高、程式限度”乃道法規定不可改變的支配特性。但長期以來都認為道法只能體悟修煉,不可用語言傳說,故不知“玄中又玄”的因果辯證法的真容,就不能解密道德經的哲學原理。筆者新作《解密老子道法與科技哲理》一書將在下半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書中對其都做了科學解密,或為文理史上的新發現。以老子哲學與馬克思唯物辯證法與毛澤東《三輪》為基礎的《經濟社會學哲理》即將完稿,因“涉及政治“,許多出版社都不願接稿,還是因水平有限敘述不清楚吧,不知小編能否幫忙?順其自然吧!故”老子五千言,吞吐大宇宙,解開玄中玄,處世何用愁”。
-
4 # 新風堂堂主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十八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大 道 廢 , 有 仁 義 。 智 慧 出 , 有 大 偽 。六 親 不 和 有 孝 慈 。 國 家 昏 亂 有 忠 臣 。
第二章,第三章就已經描述了對於美、善、賢、貨、欲的不標榜,才能得到真正的美善。只是論述,理論性的東西,瞭解起來不透徹。
於是,這一章放在現實之中,來描述這個觀點。
諸子百家的時代背景是春秋戰國的400年動亂,可謂民不聊生。於是懷有仁愛之心的老子、孔子等等針對各自所理解的社會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也就是自己的治世學說,可以說是一劑藥方。用南懷瑾大師的總結:
不仁不義,所以孔子提出“仁義”;
假仁假義,所以老子提出“自然”。
諸子百家,幾乎都是崇尚上古時代,學術源頭大多引用百經之首的《易經》。貌似每個學說,都認為現世不如上古時代,所以提出相應的各種學說。有個基本點,好像都是說:道、德、仁、義、禮、樂、刑、亂。這樣一個逐漸遞減的社會發展過程,“一代不如一代”。道衰落了,於是出現德;德衰落了,於是出現仁;仁衰落了,於是出現義;義衰落了,於是出現禮;禮衰落了,於是出現樂;樂衰落了,於是出現刑(所謂亂世須用重典);刑衰落了,於是就真亂了……老子、孔子所處的時代,就是真正的亂世,400年戰亂。
回到正文。
此段讀起來非常易懂,沒有看不懂的字句。但是其中的道理,卻是值得每個人深思。
大道廢,有仁義。道衰落了,於是出現了仁義。而這仁義,有多少是真仁義,又有多少是假仁假義?如果每個人都仁義,何來仁義之說?如果每個人都幸福,何來幸福之說?如果每個人都懂禮貌,何來禮貌之說?現在上個廁所,機會都會看到兩個標語“來也匆匆,去也沖沖”“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為啥?因為很多人不衝,很多人尿在外面,所以,才要去提倡,才要去教育。當電視、媒體每天都在教這人們說“謝謝,對不起”的時候,這個時代的禮得是淪落到了什麼地步便可想而知。記得初中時候學歷史,說當年宋美齡提出的“新生活運動”,好像有點假模假樣的意思。那麼,現在呢?
智慧出,有大偽。崇尚智者,招賢納士,一定會有偽善的假道學出現。智慧和詭計,幾乎就是一會事情,就看所為結果是站在誰的角度。民間有個俗語“要想做忠臣,就要比奸臣還奸臣”,對付壞人,一定要比壞人還壞人,要不然你怎麼能對付的了他呢?“大智大慧”和“老奸巨猾”,就智慧層面,應該都屬於一流的,大家都是聰明人。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出發點和利益點的公與私、私與眾。
由道家衍生出來的兵家提出了“兵者,詭道也”。
六親不和有孝慈。孝與不孝,是相對的。沒有不孝,怎麼看的出孝?一家人,說哪個小孩是孝子,必定是另外的幾個不孝,才會凸顯出他的孝。
國家混亂有忠臣。這個就太多太多的例子了,最最有名的隨便說出兩個,就能理解了。比干、屈原。
道法自然,不標榜任何美與善、好與壞。但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或者人生缺失的太多,所以會時刻在標榜或者提醒自己去可以的追求什麼。所以,道是理想,是最大的追求,不過人們早已忘記了還需要有這個追求。
道家,崇尚自然而然之大道。老子用極為縝密的思維和行文,教誨世人很多道理。只不過,後人更多的把其中的一些道理理解成了陰謀詭計,而且還發揚光大。“不笑,不為道”。不被這樣利用,也就不成為道了。
清雍正時期,庫銀虧空。雍正皇帝提出誰能解決這個問題,重賞。山西巡撫諾珉,很快完成任務,雍正皇帝大為褒獎。後來,被田文鏡等人發現造假。於是革職查辦,殺頭了結。
值得每個人反思。
-
5 # 無生生無無不生吳清元
大道之秋金殺木,萬物蕭條歸本貞,一葉知秋全息律,萬物利貞元亨來,乾秋是終又是始,無始無終本迴圈,大道不滅貞正存,春生夏長邪勝正,一陰歸來乾秋終,無為而治順自然,正心守虛泰凜然,人初善惡皆俱足,止惡揚善終善果,人間正道是滄桑,春凍春雨春寒天之惡,春風春光春暖天之善,天道善惡分明本無心,人心善惡分明顯本性,天道損有餘補不足,人道益有餘損不足,損益善惡相化又相和,善即是惡,惡即是善,善惡開闔本無心,只因自心後天識,安住良心對天地,妖魔鬼怪何擾心,做人難在不是人之邪魔之心天天擾,做好人更難,但大道,壞人,好人,負壞人抱好人三元相和的動態中庸和,心正心善心智慧,方可得真大善,道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包羅永珍,融會貫通,通古今中外科技技術和文化文明,達到大同世界,殊途同歸造福人,佛有佛道,儒有儒道,一切皆是道又無一物,乃萬事萬物根本規律也 ,五蘊皆空,損餘補缺,止惡揚善,度一切苦厄,振興中華,造福人類
回覆列表
傳說當年函谷關令尹喜見東方有紫氣飄來,知是將有聖人過關。於是下山親迎,果然見老子騎著青牛而來。尹喜盛情款待老子數日,並請他著述,老子推辭不掉,遂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去,尹喜得到《道德經》後日夜觀讀,不久便辭官前往武當山問道,他也因此成為第一位前往武當山問道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