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落霞孤鶩i

    1.漢服形制很混亂。我們都知道清朝的剃髮易服,漢服恢復是好事,但許多漢服復興者,各朝各代服飾都穿出來了,然後告訴吃瓜群眾:"這是我們民族服飾,漢服。" 然後嘲笑吃瓜群眾的無知。這就像假如某日漢字也被廢除,但大多數漢字復興者寫了一行字,又有甲骨文,又有金文,又有小篆,又有楷書,然後告訴不知道的吃瓜群眾這是漢字。這如何讓人信服? 按照漢服的演化來說,是演化到明代為止,則復興最好不要用"萬朝牌",要搞復興也應該採明製為佳。

    2.一些人出於對大漢族主義出現而導致國家分裂的恐慌。 首先,漢服的推廣必定會引來一些不明歷史的吃瓜群眾的好奇。這些吃瓜群眾必然會好奇漢服怎麼就消失了呢?於是,漢服黨們就會把這些歷史翻出了,這些歷史涉及清朝的屠殺,便潛移默化的影響漢族吃瓜群眾厭惡清朝,然後說不定仇恨歧視就轉移到現今滿族身上,造成少民被迫害,國家分裂。

    3.認為漢服不適應現代社會,是封建主義。 這類人往往認為漢服影響現代化的生活,漢服代表封建,他們認為現代漢服愛好者穿的各類漢服都是古代達官貴人穿的,所以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們更講究實用主義,認為漢服復興者就是想當仙女的幼稚小孩。

    4.唐裝旗袍商人或愛好者反對漢服 他們認為唐裝旗袍已經代表了中國的傳統服裝,併成功走出了國門。他們肯定不希望漢服搶掉他們的生意和名氣,他們怕他們喜愛的傳統服飾失去了曾經的頭銜,如果真被漢服奪走頭銜,自然不會開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23周,DHA真的有必要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