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問題的題主要先認識財務自由是個什麼東西,醫療行業因為需要長期在專業知識的提高才能立足,所以對金融,對財務管理的概念不太懂是正常的,有所誤解是應該的。財務自由這個東西,如果你在三四線小城市,兩千塊錢活得美美的,開個小診所,僱幾個人來上班,你當老闆,時不時來管理一下,別說兩三千,每個月三四千基本上都可以賺到。而如果你想玩遍這花花世界,那是肯定不行的。財務自由是個偽命題,關鍵是你對生活有多少需求,當月薪三四千能去旅遊玩個泰國,可能這時候又不滿足了想去玩個新加坡馬來西亞,當能玩個新馬了,又想玩個日韓,當能玩日韓了,又想歐美。吃飯也是,自己買菜做飯可能一千多就能搞定,可人總得有更多的盼頭吧?總得想下館子吧,想嚐個新鮮吧?這就不夠了。所以,並不是財務自由的問題,而是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生活水平並且保持的問題。其次,醫療行業是個技術積累行業,是個慢熱型,拿程式設計師來說,看看阿里的上海招聘,P5,P6的職位就是在1萬出頭左右(大概P5為碩士,P6博士水平)資深的架構師,資料探勘,才能到2萬左右起跳。並且P5 ,P6很難再上去,除非有過人之處,或者特別的大局觀。而醫師來說,基本上在二三線城市二三級醫院,待個五年主治一般都能拿到過萬月薪,再往上就更多了,而且薪水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厚積薄發對於醫生來說是很貼切的,這個都是論資排輩的,覺得薪水低是因為自己沒到那輩份上。再次,無論什麼行業都有人才,也有庸才,庸才有兩種,一種是沒太多的想法,一種是懶惰沒有持之以恆的心。天上掉餡餅的事不要再想了。想體驗這個花花世界,有個網站非常不錯,叫窮遊,裡面揣著1000歐元在歐洲待一兩個月的人比比皆是。富人有富人的玩法,窮人有窮人的玩法不是你辦不到,是你想不到。不敢說自己是資深窮遊客,但我自己買過最便宜的機票是北京到義大利羅馬往返,3684人民幣含稅,還是直飛。在窮遊網站裡我見過的帖子中最牛的是隻花了200塊+1400多稅的往返歐洲的機票。請假?你自己是醫師,編個共濟失調請假一個月行不行?建議你現在上購票網站查三個月後的機票,會讓你大吃一驚的。住宿?有沙發客啊,還有民宅。在窮遊裡甚至見過搭帳篷在歐洲待一個月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最後,對於家境並不殷實的醫生來說,最簡單的最偷懶沒有技術壁壘的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是努力工作做原始積累,在35歲左右開始買房,在一些有價值地段買2-3間或者以上40-80㎡左右小戶型的住房,供到50歲左右,就差不多可以收租過日子了,等退了休,一個人加養老金差不多每個月能領到現在16年購買力15000左右的錢了,一個家庭的話差不多有16年的購買力20000左右或者更多,一方面抵禦了通貨膨脹,一方面又有增值,還能惠及下一代。
首先,問題的題主要先認識財務自由是個什麼東西,醫療行業因為需要長期在專業知識的提高才能立足,所以對金融,對財務管理的概念不太懂是正常的,有所誤解是應該的。財務自由這個東西,如果你在三四線小城市,兩千塊錢活得美美的,開個小診所,僱幾個人來上班,你當老闆,時不時來管理一下,別說兩三千,每個月三四千基本上都可以賺到。而如果你想玩遍這花花世界,那是肯定不行的。財務自由是個偽命題,關鍵是你對生活有多少需求,當月薪三四千能去旅遊玩個泰國,可能這時候又不滿足了想去玩個新加坡馬來西亞,當能玩個新馬了,又想玩個日韓,當能玩日韓了,又想歐美。吃飯也是,自己買菜做飯可能一千多就能搞定,可人總得有更多的盼頭吧?總得想下館子吧,想嚐個新鮮吧?這就不夠了。所以,並不是財務自由的問題,而是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生活水平並且保持的問題。其次,醫療行業是個技術積累行業,是個慢熱型,拿程式設計師來說,看看阿里的上海招聘,P5,P6的職位就是在1萬出頭左右(大概P5為碩士,P6博士水平)資深的架構師,資料探勘,才能到2萬左右起跳。並且P5 ,P6很難再上去,除非有過人之處,或者特別的大局觀。而醫師來說,基本上在二三線城市二三級醫院,待個五年主治一般都能拿到過萬月薪,再往上就更多了,而且薪水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厚積薄發對於醫生來說是很貼切的,這個都是論資排輩的,覺得薪水低是因為自己沒到那輩份上。再次,無論什麼行業都有人才,也有庸才,庸才有兩種,一種是沒太多的想法,一種是懶惰沒有持之以恆的心。天上掉餡餅的事不要再想了。想體驗這個花花世界,有個網站非常不錯,叫窮遊,裡面揣著1000歐元在歐洲待一兩個月的人比比皆是。富人有富人的玩法,窮人有窮人的玩法不是你辦不到,是你想不到。不敢說自己是資深窮遊客,但我自己買過最便宜的機票是北京到義大利羅馬往返,3684人民幣含稅,還是直飛。在窮遊網站裡我見過的帖子中最牛的是隻花了200塊+1400多稅的往返歐洲的機票。請假?你自己是醫師,編個共濟失調請假一個月行不行?建議你現在上購票網站查三個月後的機票,會讓你大吃一驚的。住宿?有沙發客啊,還有民宅。在窮遊裡甚至見過搭帳篷在歐洲待一個月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最後,對於家境並不殷實的醫生來說,最簡單的最偷懶沒有技術壁壘的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是努力工作做原始積累,在35歲左右開始買房,在一些有價值地段買2-3間或者以上40-80㎡左右小戶型的住房,供到50歲左右,就差不多可以收租過日子了,等退了休,一個人加養老金差不多每個月能領到現在16年購買力15000左右的錢了,一個家庭的話差不多有16年的購買力20000左右或者更多,一方面抵禦了通貨膨脹,一方面又有增值,還能惠及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