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家西

    為了降低風險。美國製裁華為,華為風險大,分出榮耀,榮耀不在制裁範圍,可以生存下去。賣的同時華為得一筆錢,又有利於華為生存下去。

  • 2 # 交易員的後花園

    簡單說:1.受限於晶片,榮耀也是中低端價位,所以現在榮耀對於華為來說更多的是拖累,但對於其他企業卻不一定,所以不如先賣掉,將轉讓收入投入到研發。

    2.華為已經改變戰略,開始向包括手機在內的硬體的上游發展,比如晶片、軟體服務等等領域,哪怕是手機也只是保留華為這一高階品牌。一旦華為能夠在上游站穩腳跟,然後便可以反攻下路,實現對整條產業鏈的把控。到時候即便是美國再來卡脖子,也已經沒有什麼能卡的了。

    這就是在美國的壓制下,華為的戰略轉換,透過戰鬥的防禦轉化為戰略的進攻,這樣自己就更加主動了。

    這個只是簡單的分析,更為具體的可以看我寫的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tem/6896114159277277709/

  • 3 # 大哥大雜談

    這個只有華為自己才清楚了,華為出售榮耀也是可以理解的,主要原因還是華為遇到了困難,主要問題就是晶片被卡脖子了,華為沒有足夠的晶片來讓自己的手機使用了,看看華為Mate 40系列釋出後,Mate 40 Pro一機難求,想要買到的話,往往需要加價購買或者搭配其他服務,這一方面說明華為手機的搶手,另外一方面也折射了華為晶片不足的困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華為要怎麼做?

    是等待禁令消除,還是說主動出擊,等待禁令取消,先不說這個現實不現實,主要是時間上拖不起,如果一年之內都無法解決晶片問題,那華為到時候的出貨量無疑會暴跌,而且相關渠道和人員的成本也是巨大的消耗,另外就算到時候解除了,在中國手機市場,一年沒有跟上,後面就很難跟上了,市場無疑會被蘋果,小米、OPPO和VIVO等廠家搶佔的差不多了,這樣子既消耗了大量的資金,又失去了市場,不划算。

    所以華為只能主動出擊,但是出擊之前要先保證自己不會死掉,要有資金流讓自己活下去,而出售榮耀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主意,這樣子一來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資金,二來可以讓榮耀品牌活下去,而且榮耀將分流華為一部分員工,這也會讓華為節省不少成本,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方案了,這樣子華為保留了華為這個品牌,之前的晶片就可以給華為品牌使用了,可以獲得更長的視窗時間,等待轉機,當然現在已經有一定轉機了,高通已經可以向華為出售4G晶片了。

    總之,榮耀離開華為,是有那麼一些無奈和可惜,但是這也是一次探路,榮耀不離開華為,可能就是在等死,離開華為雖然也可能是找死,但不一定會死,所以乾脆博一把算了,說不定分離出去的榮耀,最終成為中國第一大品牌手機廠商也說不定,畢竟這次和榮耀一起出去的還有之前的華為的團隊,戰鬥力可想而知。不管怎麼說,多一個廠家對消費者是好事情,希望榮耀能夠為大家提供更多優秀的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坐月子是否有必要去月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