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悠閒閱讀

    1.深入領會詩的語言和意境,使自己和詩人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與詩人產生共鳴,朗讀起來才會以情帶聲、生動感人。

    2.聲斷情不斷,用感情聯絡跳躍的結構。詩歌概括性強,常常抓住最能有力地表達感情的幾個鏡頭,進行跳躍式的描寫,詩段與詩節之間也常有較大跳躍。朗讀時,要運用語調的變化,把前後連貫起來,使感情延續下來。

    3.分好“音步”。“音步”即一句詩用停頓分成的段落,又叫節拍或節奏。它可以使人感到句式的變化,產生鮮明的節奏感,便於思考和理解。古詩音步固定,新詩不很整齊,長句子一般可分為三四個音步,特別短的只作為一個音步。音步裡包含音節多的,讀起來要緊湊,少的則舒緩,使兩者所佔時間大致相同。

    4.讀好韻腳。 古詩平仄對仗,韻律嚴整;新詩無平仄要求,但講求語勢的抑揚。新詩古詩都講求押韻,韻腳宜用拖長字音顯示,不宜用重音突出,否則會沖淡邏輯重音,影響語意的表達。

  • 2 # 斷舍離

    喜歡一首詩好難

    01

    之前一段時間,《為你讀詩》這個欄目停了很久。一個原因是懶惰,嫌麻煩。先要找到一首自己喜歡的詩,靜下心來讀幾遍,以防讀錯字,斷錯句。而這往往意味著,在找到這首詩之前,先要讀很多首,從眾多不喜歡中挑出喜歡來。

    這個是奇妙的過程,充滿著不可知。

    有時讀完第一眼看到的詩的第一句,心中就升起一種情緒,這種情緒複合含混,無法簡單用開心、激動、悲傷、難過這樣的詞語形容。如果非要強行比喻,好比你的身體是把已經上膛的火槍,這句詩是根強有力的食指,猝然扣動扳機,你完成了一次發射。

    然而有時候,你一首一首地讀過去,每一首都索然無味,儘管每首詩眼神滿是期盼,小手舉得高高的,踮著腳尖喊著選我呀選我呀,可你就是提不起精神,就是覺得無感。

    無感,也就是無法產生喜歡的感覺。

    既然是感覺,就應該是主觀的,唯心的,沒有統一評判標準的。這就又回到了那句老話: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02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文字本身是抽象的,從連續的、具體的、細碎的生活中抽離出聲音、顏色、味道、情緒、形狀,經過重新編碼,建立起現實生活的鏡中幻象。而讀者的閱讀,是一種翻譯,也是解碼,囿於自身生活閱歷和感受能力,會出現不可避免的失真。

    也就是說,在鏡中幻象的基礎上,又一次產生幻象。雙重幻象下,不難理解為什麼同一個意向在不同人眼中各有各的解讀。

    當然,要想減小誤差,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跳過二重幻象,越過抽象文字的限制,直接體驗文字本身。

    這樣的話,也就擺脫了單純以喜歡不喜歡作為評判的標準,在理解詩時,多了更多的維度和視角。

    但這很難,對審美和鑑賞能力要求極高。而我們這一代人甚至往前,極度缺乏這種能力的教育和培養。

    03

    以我自己為例。

    上學時接受的美術教育是照著美術課本上的圖案臨摹,老師的打分標準是畫得越像分數越高。音樂教育,大家一起學會唱幾首歌曲,比如《讓我們蕩起雙槳》《在希望的田野上》,後面的長進完全取決於在KTV的自學。在上大學之前,我從未聽過古典樂,不知道還有這樣一種音樂形式存在。到了高中,一切以高考為導向,音樂美術之類對非專業考生高考無益的科目,基本上全被主課老師佔用或者取消。

    成年後,再想多越過一點審美上的門檻,難上加難。糙口味定型了,遇到再可口美味的食物,也吃不出精緻與美來。

    更可怕的是,對一切自己無法欣賞,不能理解的事物,很容易用裝逼二字簡單判定。世間所有事物變成了釘子,裝逼二字就是那把錘子。

    自己讀不懂的詩,詩人裝逼。自己看不懂的畫,畫家裝逼。自己聽不懂的音樂,音樂人裝逼。我都不好意思舉當代藝術的例子,因為在此之前,無論是杜尚、蒙德里安,還是達利、草間彌生,看到他們的作品,我都會在心裡說:這什麼玩意兒啊,裝逼!

    你看,這個詞幾乎能解釋萬物,你不需要費心勞力去思考,也不需要想辦法提升審美,只需輕輕吐出這兩個字,就自欺欺人站在了審美鄙視鏈的頂層。

    殊不知,這鏈條源自自我假想,並沒有人要和你一較審美上的高下,虛張聲勢中,卻露出自己刺眼的猴子屁股,分外妖嬈。

    04

    值得慶幸的是,我逐漸跳出了「畫得像不像」這種評判標準,但要想稍微再向前邁一步,都很艱難。需要補上大量幼時缺失的功課,需要清洗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見,不斷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有時,我甚至悲觀地想,我的審美也就只能這樣了,卡在不尷不尬的半道上。

    有一回和朋友聊天。他是博士,接受過系統的審美訓練,目前從事幼兒美學實踐教育。他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儘管越來越多的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教育上竭盡所能投入資源,卻普遍跑偏了方向,用錯了力。無論是學英語學鋼琴,還是學跳舞學樂器,都是考試評級導向,忽略了更底層的東西,從真實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如果缺乏審美,在以後很難有觀念上的自我迭代,更談不上擁有天馬行空的創造性思維,遲早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成為可有可無的人。

    他們的課程以少兒服飾穿搭入手,不講理論,注重孩子們的親身參與。透過觸覺、視覺、嗅覺的刺激,和動手參與的肌肉記憶,讓孩子們擁有最為敏感細微的審美能力。這時候,服飾也像文字一樣,不同之處在於,服飾不再是鏡中幻象,而是無比的真實。

    聽完竟然有些嫉妒那些小孩子。要是我小時候,接受過這樣的美學實踐教育,且不說不會費勁巴拉找不到一首喜歡的詩,說不定,早就是一名藝術家了。

  • 3 # 陳思呈

    怎麼讀詩歌,如無意外,多數情況,是用標準或不標準的普通話,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下來。至於怎麼理解詩歌,就沒標準答案了。對顧隨的讀法印象深刻。

    舉幾個栗子來說。

    他說,要了解唐詩,當參考王維、老杜二人,幾時參出二人異同,則於中國之舊詩懂過半矣。

    他說,中國文字可表現兩種風致,一種是夷猶,一種是錘鍊。夷猶的意思呢,是“泛泛若水中之鳧”,表現夷猶最好的是《楚辭》,散文中則《左傳》、《莊子》為代表作。關於錘鍊,表現得最好的,詩歌唯老杜,代表作當然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此句堅實,而孟浩然的“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也是錘鍊,則為圓潤。

    他評價歐陽修的詞,說像夏天的蟬,秋蟬是淒涼的,而夏蟬則是熱烈的。怎麼個熱烈法呢?他說,“有前進的勇氣”,說是馮正中和晏同叔的進步,說沒有苦悶就沒有進步,“不悱不啟,不悱不發”,所以六一詞如蟬在枝頭大叫,如“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這句他說,即是大叫。

    顧隨難得處還在於,敢言人之不敢言,所未言。

    他說《洛神賦》豪華,而此外一無可取,沒意義。說曹子建無深刻思想,只是視覺銳敏。說左拉也有眼官的盛宴,但是左拉所見是人生,子建所見是物象。物象是外表,人生是內相,所見是外表,故所寫是浮淺的。

    還說子建有覺而無情思。說《美女篇》亦寫情思而情不真,思不深,因為他只知道自己,所以他的詩中只有《贈白馬王彪》好些,因為寫的是小我。說他的詩都是詩情不夠,只能工於發端,只有這一首不工於發端。

    他說陸放翁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與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頗相似,而陸那十四字真笨。太用力,心中不平和

    他還坦言,寫梅的名“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些二句甚有名而實不甚高,此二句似鬼非人,太清太高了便不是人,不是仙便是鬼,人是有血有肉有力有氣的。

    他還不止批評古人,還批評現代人,比如他就批評胡適。胡適說將朱敦儒比陶潛或更確切,顧隨就說,觀此語,胡氏於朱、陶二人蓋未能有深切認識,否則決不能將二人並論。

    在當時,詩歌評論已經向西方學術規範靠攏,顧隨這種以“感發”為特色的詩歌教育,算是我們閱讀時喚起的一根神經末梢。他從不講記問之學,更不講作者背景時代背景,他的點評深具性靈,也許,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所有的古代詩人曾經有兩次被照亮,一次是當他們吟出自己的詩句,另一次是到了20世紀,在顧隨的筆下。顧隨把所有的詩人那種感官交錯感體味得如此入骨入血,令這個詩的國度擁有真正的榮耀:詩人們獲得更深的懂得,而我們獲得與他們杯盞相推。

  • 4 # 基礎教育論壇

    以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珍惜”這一單元的《古詩二首》為例談談如何進行詩歌閱讀。

    《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這兩首詩是古代送別詩的名篇。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對古詩文的積累很多,到六年級他們對於這兩首詩已經很熟悉了,可以說,大部份學生在教學本課之前就已經會背了。那麼這樣的兩首詩應該怎麼教?我認為要把握以下三個要點:

    自誦讀,知內容

    詩人作詩又稱吟詩。他們不僅伴隨著吟詠來作詩,而且也伴隨著吟詠來改詩,最後的作品是詩人聲與情的文字記錄。大部份學生雖會背誦,但是這樣的讀與背常常是全班同學一起的讀與背,帶有點模仿性的背。教學伊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複習學過的古詩文誦讀的方法。

    生自讀,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與平仄。透過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吟詠,初步揣摩詩人的聲氣口吻,並透過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心靈與作者的心靈相互交流的初步感受。但沒有品的讀還是一種淺層次的讀,孩子對古詩的初步感受還只停留在大致瞭解相關故事上,至於這個故事是作者在什麼情況下由感而發的,這種“感受”又是什麼樣的,作者抒寫的是什麼樣的心境,孩子們心中還只是模糊的印象。此時,引導學生“品”顯得特別的重要。

    識文化,品意境

    讀詩的最高境界是進入詩歌意境。意境是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和詩人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獨特的藝術境界,它的美有一種“詩情畫意”的美。所以讀古詩詞要“入境”,真切地體驗詩人所創造的那個景象和情感,為之動情,才能理解古詩的內涵,領會詩人的真情實感。教學時,教師要在深入研讀文字,從其字裡行間充分挖掘其語言內涵。教學這兩首詩時,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我透過圖表,引導比較讀,讀出兩首詩的異同點。這兩首詩的相同點是都是先寫景,後寫情;同為送別詩,抒發都是依依惜別的情感。這些結構上的相同點,學生比較容易發現它們。對於它們寫景、抒情的不同點則需要透過品詞析句中比較、討論。

    教學進行至此,孩子們透過比較,品賞已經走近詩歌的意境,但教師仍需進一步引導,將孩子帶入古詩特有的文化情境中,引導學生讀懂作者是如何借眼前的景抒寫離別之情的。

    師可以透過補充介紹“雁”“柳”這兩種意象在古詩中特殊的文化內涵。

    師: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時它們一般成群結隊地奮力飛回故巢,遙望空中這一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念家鄉,想念親人和遊子隻身在外的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

    “柳”、“留”諧音,漢代以來,人們在送別之時,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這種藉助景物的特點來表達作者的情感的寫法就是託物寓情的寫法。

    《孟子·萬章下》中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見,解讀詩歌時如果能夠了解詩人的生平經歷和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就能站在詩人的立場上,與詩人為友,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準確地把握詩人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內涵。

    對於兩首詩中作者為何會有這樣一種不同的情感,如果沒有進入當時兩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是無法體會的。此時,教師還需介紹背景,帶領學生走入詩人的內心,補充介紹董大當時的人生經歷,再聯絡此時高適的個人處境,讓孩子們明白詩人之所以這樣寫是為了與朋友共勉,互相激勵,雖然目前是天昏地暗,一片渺茫,但前景是光明的。

    同樣的,後者送別的主人“元二”此去的地點是“安西”,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絲綢之路》一課中,對於路上惡劣環境的描寫,藉助讀地圖理解“安西”“陽關”這些特殊的環境及當時古人旅途中的艱難。孩子也能理解作者對元二這一去的無限不捨與擔擾。帶著孩子們走入古詩文特殊的文化內涵及特有的時代背景中,孩子們也就真切地體會詩人所創造的那個意象和情感之間的完美交融,體會了作者寫作上“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透過比較、品析,學生還能發現這兩首詩寫作上的一個共同點:對比。即前兩句與後兩句的情感基調決然不同,形成的鮮明的對比。前者眼前雖是悲壯、蒼涼,但堅信前景是光明的;後者眼前雖是生機勃勃,但前路無故人,朋友一切珍重,不捨之情躍然紙上。

    經過討論與交流,引領學生穿越時空與古詩深入“對話”,透過比較品味,讓孩子們學習作者的表達視角,理解其表達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語調、韻律、節奏等形式,用自己的朗誦表現對詩歌的理解與體會。這樣的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讀,是入情入境的品讀,這樣的教學讓古詩教學煥發出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語文閱讀與鑑賞的能力。

    巧拓展,悟寫法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常常用一個例子,引導學生理解相關概念,而在課後,讓孩子們舉一反三,學習鞏固。小學語文也可如此。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材中,不少的古詩詞雖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卻是相同或相近的。不只是這兩首送別詩如此,很多送別詩也是如此,在教學時可改變傳統“逐環教學”的模式,透過整合資源,將這一主題內容的詩歌凝聚,引導學生由一篇推出一類進行同主題的群文閱讀。以題材為橋樑,帶領學生對比體會,加深理解,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這兩首詩寫作上的特點:託物寓情,情景交融。

    課外,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嘗試透過抓住意象,查詢資料,理解當中的文化內涵,對比賞析已經學過的送別古詩如《芙蓉樓送辛漸》、《山中送別》等。從兩篇到一類,讀出異同點,同樣的送別情感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表現手法,高年級的孩子們透過這樣的讀,便能提高自己的品讀能力,為第四學段的古詩文學習、鑑賞打下基礎,實現小升初的古詩學習的有效銜接。

    這一個“讀”不是一般意義的讀,它應該是引領學生走入古詩意境的想象讀、帶領學生融入古詩文化的品味讀,入情入境有韻律、有情感的誦讀。同時,應依例子引導學生進行群文比較閱讀,由此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

  • 5 # 李沫霖

    關於閱讀詩歌,我個人的經驗是一定要大聲的朗讀出來。

    我個人的觀點是,詩歌的文字一定是美的。這種美,你一定要發動你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光看不夠,那就讀出聲音吧,甚至能讀出一種獨有的韻律美。

    在我學生時代,我基本上每天早上都會早起那麼一會兒,找一個空曠的地方,讀讀自己喜歡的詩歌。從古代詩讀到了現代詩,從中文詩歌讀到了國外的詩歌。

    我們從小就在背唐詩三百首什麼的,關於中國古詩,前段時間的《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雷有為在《面對面》有提到一本書叫做《詩詞寫作必讀》,如果對中國古詩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可能絕版了。但是類似的書可以看,這本書我看了一下目錄,講的是格律,賦比興什麼的,填詞的一些講究,讀中國故事先搞清楚一些共性的手法,大聲朗讀,體會那種韻律美。

    另外,我個人認為詩歌之所以讓人著迷是為我們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打個比方,波蘭女詩人 辛波絲卡的《一見鍾情》,講的是陌生人的擦肩,讀這首現代詩,你會發現細節特別多,這就為你想象提供了空間。

    附上這首詩,用我說的方法試試吧。

    他們彼此深信

    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是美麗

    但變幻無常更為美麗

    他們素未謀面

    所以他們確定彼此並無瓜葛

    但是從街道,樓梯,大堂傳來的話語……

    他們也許擦肩而過一百萬次了吧

    我想問他們是否記得

    在旋轉門面對面那一剎那

    或是在人群中喃喃道出的“對不起”

    或是在電話的另一端道出的“打錯了”

    但是 我早知道答案

    是的 他們並不記得

    他們會很詫異

    原來緣分已經戲弄他們多年

    時機尚未成熟

    變成他們的命運

    緣分將他們推近 分離 阻擋他們的去路

    忍住笑聲 然後閃到一旁。

  • 6 # 堂吉訶德和他的驢

    閱讀,其實指的就是怎麼欣賞。簡單說大概有幾個方面。

    一是感受形式,形式方面包括語言,節奏,段落分行,藝術技巧等。在感受過程中可以配合朗讀跟默讀的形式。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樂》整體四節,每節大致均奇,押韻如何,分行方面,藝術手法復沓,比喻,對比,飛揚飛揚飛揚等等。

    二是感情與主題。閱讀詩歌是披文入情的方式,就是抓住形象,意象,進而把握意境。如顧城的《遠和近》這首小詩,詩中三個意象就是,你,我,雲。三者有何不同?你我在現實中,在地上,而云在天上,是素潔美麗的,是大自然。那麼三者什麼關係?這種辯證地距離有何含義?對古代詩歌有何借鑑?表達的是痛苦的思辨還是憂傷?等等一個個問題分開去都形成了這首詩豐富的含義。

    最後,讀,發聲讀,如更好滴感受它,接近她,理解它。

    詩歌沒啥神秘的,他就在身邊,是一種奇妙的組合,給人最玄妙的東西。不讀詩,別學文。

  • 7 # 意會勝言傳

    能提出這個問題,應該是不怎麼認同那些寫詩論詩評的文章所說的讀詩方式。至少已經開始懷疑了。這是可喜可賀的,因為你有了自己的思考。

    讀詩:能讀出自己的感受就好。別問作者寫了什麼。只問自己能讀到什麼。事實上,每一個寫出優秀詩篇的詩者。只是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夠令讀者產生共鳴。並不是要告訴讀者自己寫了什麼。

  • 8 # 飄逸人生2008

    詩歌是作者對情感的抒發,情感融於文字中。對於閱讀者來說,應該透過文字來慢慢感悟作者所抒發的那份感情,而不是簡簡單單對文字語句的欣賞。

  • 9 # qmsbs

    1.深入領會詩的語言和意境,使自己和詩人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與詩人產生共鳴,朗讀起來才會以情帶聲、生動感人。

    2.聲斷情不斷,用感情聯絡跳躍的結構。詩歌概括性強,常常抓住最能有力地表達感情的幾個鏡頭,進行跳躍式的描寫,詩段與詩節之間也常有較大跳躍。朗讀時,要運用語調的變化,把前後連貫起來,使感情延續下來。

    3.分好“音步”。“音步”即一句詩用停頓分成的段落,又叫節拍或節奏。它可以使人感到句式的變化,產生鮮明的節奏感,便於思考和理解。古詩音步固定,新詩不很整齊,長句子一般可分為三四個音步,特別短的只作為一個音步。音步裡包含音節多的,讀起來要緊湊,少的則舒緩,使兩者所佔時間大致相同。

    4.讀好韻腳。 古詩平仄對仗,韻律嚴整;新詩無平仄要求,但講求語勢的抑揚。新詩古詩都講求押韻,韻腳宜用拖長字音顯示,不宜用重音突出,否則會沖淡邏輯重音,影響語意的表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編劇或導演《想見你》的大結局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