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半仙兒啊

    高熱驚厥一般見於短期內體溫迅速上升的階段。多數患兒退熱方法不當,穿得過多或包得過於嚴實,或者體溫達到超高熱。一部分患兒有家族史,即父母一方或進親屬有過高熱驚厥,此類患兒發生驚厥的可能性比較大,應引起重視。

    首先要明確的是,高熱驚厥是沒有預防針的。這種症狀是因為腦屏障發育不完善引起的,一般3週歲以後就不會發生了。沒有什麼預防針,只有注意避免寶寶高熱,一旦發熱要及時治療,驚厥往往發生在發熱時的體溫上升階段。

    驚厥時,家長怎麼辦

      1,不要慌忙把孩子抱起來,應將患兒迅速擺成側臥位,這樣做可避免患兒嘔吐時發生窒息的危險。

      2,迅速將孩子衣服解開,以便孩子呼吸順暢和散熱。

      3,不要口服喂退燒藥,可在患兒肛門內放入退熱栓,同時將溫毛巾擦拭孩子頭頸部和四肢(不擦前後心)協助降溫。

      4,當孩子驚厥停止後,立即送孩子去醫院,如果抽風超過3分鐘還未停止,不要等待,立即送孩子就近入院。

    驚厥時,家長錯誤的做法

      孩子驚厥發生時,家長常常十分驚慌,不知所措。一些家長用力掐孩子的人中,這樣做是不合理的,因為常常沒有效果,而且還會把孩子幼嫩的面板掐破。

  • 2 # 傑才育兒

    孩子體溫調節功能不成熟,在過分保暖,患感染性疾病或者在炎熱的夏天喂水不足時,均可引起發燒,而發燒過高時還可能引起抽風。因高熱而抽風是常見的急症之一,多見於6個月~3歲嬰兒,驚厥持續幾秒鐘到幾分鐘(最多10分鐘),發作之後,神志清醒。嬰兒高熱驚厥發病率較高,因此發生抽風準備送醫院的同時,應進行家庭急救。

  • 3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小兒驚厥

    驚厥(convulsion)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急症,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全身性或侷限性肌群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多數伴有意識障礙。小兒驚厥發病率為成人的10倍,尤以嬰幼兒多見。

    [病因] 小兒驚厥的原因可分為兩類:按感染的有無,分為感染性(熱性驚厥)及非感染性(無熱驚厥)。按病變累及的部位分為顱內與顱外兩類。

    (一)感染性驚厥(熱性驚厥)

    1.顱內疾病 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腦炎、乙型腦炎。細菌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腦膿腫、靜脈竇血栓形成。黴菌感染如新型隱球菌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如腦囊蟲病、腦型瘧疾、腦型血吸蟲病、腦型肺吸蟲病、弓形蟲病。

    2.顱外疾病 高熱驚厥、中毒性腦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敗血症為原發病),破傷風等。

    (二)非感染性驚厥(無熱驚厥)

    1.顱內疾病 顱腦損傷如產傷、腦外傷、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腦發育異常如先天性腦積水、腦血管畸形、頭大(小)畸形、腦性癱瘓及神經面板綜合徵。顱內佔位性疾病如腦腫瘤、腦囊腫。癲癇綜合徵如大發作、嬰兒痙攣症。腦退行性病變如脫髓鞘性腦病、腦黃斑變性。

    2.顱外疾病 代謝性疾病如低血鈣、低血糖、低血鎂,低血鈉、高血鈉、維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遺傳代謝性病如糖原累積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狀核變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腦病、尿毒症、心律紊亂、嚴重貧血、食物或藥物及農藥中毒等。

    [發病機理]

    (一)解剖及生理因素

    嬰幼兒易發生驚厥是因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皮層神經細胞分化不全,因而皮層的分析鑑別及抑制功能較弱,其次神經元的樹突發育不全,軸突髓鞘未完全形成,興奮性衝動易於泛化而產生驚厥,當各種刺激因素作用於神經系統時,使神經細胞過度興奮而發生過度的反覆放電活動。這種電活動可為侷限性或全身性,臨床即表現為侷限性或全身性抽搐。

    (二)生化因素

    1.血中鈣離子正常濃度可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當濃度降低或細胞內鈣離子超載時,使神經與肌膜對鈉離子通透性增高,容易發生除極化,導致驚厥發作。

    2,丁氨基丁酸(GABA)是神經抑制性介質,當維生素B6缺乏時妨礙GABA的合成,腦內GABA濃度降低後發生驚厥。

    3.腦神經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可引起神經元功能紊亂,當缺氧時可產生大量自由基,作用神經細胞膜磷脂不飽合脂肪酸,產生過氧化脂質,使神經細胞破壞變性,通透性增高產生癲癇樣放電。過氧化脂質又能抑制突觸膜鈉、鉀ATP酶,使之失活引起突觸膜除極化致驚厥發作。低血糖最常引起神經元能量代謝障礙。

    4.細胞內外鈉離子的相對濃度可影響大腦的功能與驚厥閾值。血清鈉降低時,水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使神經細胞水腫,顱內壓增高,重者可致驚厥。血清鈉增高時,鈉的濃度與神經肌肉應激性成正比,超過一定濃度易致驚厥。此外高熱使中樞神經過度興奮,對內外環境刺激的應激性增高,或者使神經元代謝率增高,氧及葡萄糖消耗增多而含量降低,使神經元功能紊亂,而引起驚厥。

    [臨床表現]

    (一)驚厥

    典型表現為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頭向後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陣攣或強直性抽搐,嚴重者可出現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驚厥持續時間數秒至數分或更長。繼而轉入嗜睡或昏迷狀態。如抽搐部位侷限且恆定,常有定位意義。新生兒驚廒常表現為無定型多變的各種各、樣的異常動作,如呼吸暫停、不規則,兩眼凝視、陣發性蒼白或紫紺。嬰幼兒驚厥有時僅表現口角、眼角抽動,一側肢體抽動或雙側肢體交替抽動。

    (二)驚厥持續狀態

    指驚厥持續30分鐘以上,或兩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完全恢復者。為驚厥的危重型。由於驚厥時間過長可引起高熱、缺氧性腦損害、腦水腫甚至腦疝。

    (三)高熱驚厥

    常見於6個月至4歲小兒,驚厥多在發熱早期發生,持續時間短暫,在一次發熱疾病中很少連續發作多次,常在發熱12小時內發生,發作後意識恢復快,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徵,熱退一週後腦電圖恢復正常,屬單純性高熱驚厥,預後良好。複雜性高熱驚厥發病年齡不定,常在6個月以前或6歲以後發生,起初為高熱驚厥,發作數次後低熱甚至無熱時也發生驚厥,有時反覆發作多次,一次驚厥時間較長,超過15分鐘,腦電圖檢查在驚厥發作2周後仍為異常,預後較差。轉變為癲癇的可能性為15%~30%。

    [診斷]

    小兒驚厥應著重尋找原因。必須詳細採集病史,仔細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結合必要的實驗室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

    (一)年齡

    不同年齡發生驚厥原因不同。

    1.新生兒 以顱腦損傷(產傷)、窒息、顱內出血、核黃疸、腦發育畸形、代謝紊亂、破傷風、化膿性腦膜炎多見。

    2,嬰幼兒 以高熱驚厥、低鈣血癥、顱內感染、嬰兒痙攣症多見。

    3.學齡前兒童及學齡兒童 以顱內感染、中毒性腦病、癲癇、腦寄生蟲病、高血壓腦病、中毒及腦腫瘤多見。

    (二)季節

    冬春季節以流腦、手足搐搦症、高熱驚厥多見,夏秋季節以病毒性腦炎、中毒性痢疾多見。

    體格檢查時應注意驚厥發作時抽搐的狀態(全身或區域性)。驚厥停止後注意神志、瞳孔大小、面色、呼吸、脈搏、肌張力、癱瘓及病理反射。嬰幼兒應注意查前囟門、顱縫、外耳道分泌物以及乳突壓痛,必要時檢查眼底。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

    血、尿、便常規,血白細胞增高提示細菌感染。夏季高熱驚厥、中毒症狀重者應用冷鹽水灌腸取大便檢查。根據需要做血糖、血鈣、血鎂、血鈉、尿素氮及肌酐等檢查。疑有顱內感染時應做腦脊液檢查。頭顱X光平片、腦血管造影、氣腦造影等可協助診斷腦腫瘤及腦血管疾病,必要時做頭顱CT。腦電圖有助於癲癇的診斷。

    [急救處理]

    一般驚厥處理

    (一)控制驚厥

    1.針刺法 針人中、合谷、十宣、內關、湧泉等穴。2~3分鐘不能止驚者可用下列藥物。

    2.止驚藥物

    (1)安定 每次0.2-0.3mg/kg,最大劑量不超10mg,直接靜注,速度lmg/分,用後1~2分鐘發生療效。靜注有困難者,可按每次o.5mg/kg保留灌腸,安定注射液在直腸迅速直接吸收,通常在4~10分鐘發生療效。應注意本藥對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

    (2)水合氯醛 每次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腸。

    (3)苯巴比妥鈉 每次8~10mg/kg肌內注射。

    (4)氯丙嗪 每次1~2mg/kg肌內注射。

    (5)異戊巴比妥鈉(阿米妥鈉)每次5mg/kg,用10%葡萄糖稀釋成1%溶液以lml/分速度靜注,驚止即停注。

    (二)一般處理

    使患幾側臥,解開衣領,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嘔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在上、下磨牙間安放牙墊,防止舌咬傷。嚴重者給氧。高熱者物理降溫或給解熱藥物。

    (三)控制感染

    感染性驚厥應選用抗生素。

    (四)病因治療

    針對不同病因,給予相應治療。

    驚厥持續狀態的處理

    1.立即止驚 同一般驚厥處理。

    2,控制高熱 可用物理降溫(頭部冰帽或冷敷)和藥物降溫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溫。

    3.加強護理 密切觀察患兒體溫、呼吸、心率、血壓、膚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顱內壓 抽搐持續2個小時以上,易有腦水腫,應採用脫水療法以降低顱內壓。處理原則見急性顱內壓增高徵。

    5.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無嚴重體液喪失者按基礎代謝補充液體,按60一80m1/kg·d,保持輕度脫水和低鈉狀態,以利控制腦水腫。

    6,神經營養劑與抗氧化劑治療 應用維生素A、E、C與甘露醇等抗氧化劑可防治驚厥性腦損傷。同時可並用維生素B1、B6、B12、腦復康等神經營養藥物。

  • 4 # 應舍

    新生兒驚厥也是兒童疾病之一,儘早的發現新生兒驚厥的症狀,才有利於驚厥的治療,那麼新生兒驚厥早期症狀有哪些?

    一、強直型表現為四肢強直性伸展,有時上肢屈曲、下肢伸展並伴有頭後仰。常伴呼吸暫停和眼球上翻,腦電圖常有明顯異常。常見於早產兒腦室內出血、破傷風、核黃疸等。二、肌陣攣型表現為肢體或某個孤立的部位一次或多次短促的屈曲性掣動,也可牽涉到雙上肢或雙下肢。全身性肌陣攣,四肢和軀幹均可同樣痙攣,類似嬰兒痙攣症。僅部分患兒臨床發作伴皮質異常放電,腦電圖常見爆發抑制,常提示存在明顯的腦損害。

  • 5 # 白衣奶爸

    驚厥病因:

    小兒驚厥雲因很多,可按有無感染,顱內顱外具體進行分類:

    (一):感染類

    1、顱內感染: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新型隱球菌腦膜炎,宮內感染等;

    2、顱外原因:急性胃腸炎、中毒性痢疾、膿毒血癥、重症肺炎等,由於高熱、急性中毒性腦病及腦部微迴圈障礙引起的腦細胞缺血、組織水腫可導致驚厥。(在小兒大腦發育的特殊時期,可因發熱出現其特殊的驚厥,熱性驚厥,指的是小兒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感染,體溫38℃以上,發熱時出現的驚厥,多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某些傳染病的發病初期。

    (二):非感染性

    1、顱內疾病:顱腦損傷(產傷、腦外傷)、顱腦缺氧(窒息、溺水)、顱內出血(晚發VK缺乏症、腦血管畸形)、顱內佔位性病變、腦發育異常等;

    2、顱外疾病:代謝異常、中毒、水電解質紊亂等。

    兒童常見的熱性驚厥特點及分型:

    熱性驚厥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發生率很高,佔據兒童期驚厥原因的30%。有以下特點:①好發在6個月到3歲兒童,而在6個月以下、6歲以上兒童較少發生;②驚厥常在體溫突然升高時發作,約39—40℃以上,體溫越高驚厥機率越大;③70%發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其餘發生在下呼吸道感染及出疹性疾病中;④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識障礙,驚厥停止後,意識很快恢復,發作後無異常神經系統體徵,腦脊液檢查除了壓力增高外,一般無其他異常表現;⑤預後一般良好,少數可轉變為癲癇;⑥男孩較女孩多見。

  • 6 # 藥療君

    寶驚嚇和寶寶驚厥是屬於兩種症狀,我們先說一下什麼叫做寶寶驚嚇

    寶寶驚嚇

    寶寶突然間不明原因的情緒不安,哭鬧不已,睡覺也睡的不安穩,可以看到寶寶的胳膊腿在睡眠中也在不停的動,甚至還有不明原因的低燒,如果排除了其他疾病的話那麼有可能是寶寶被嚇到了,被嚇到的寶寶多數會表現出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飲食,失眠多夢等原因,有的還會陣發性的尖叫哭鬧,不吮乳、嗜睡或哭鬧不安。待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對外界一般性的刺激逐漸適應之後,就不會這麼敏感,驚嚇反射即會慢慢減緩或消失,此時約是寶寶三四個月左右。寶寶受到驚嚇的原因有很多,如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突然收到刺激,如突然間的爆竹聲,睡眠的環境不穩定,如在公交車上,強迫寶寶做不喜歡的事情,如強行的讓寶寶吃飯等都有可能引起寶寶被驚嚇到。

    寶寶驚厥

    寶寶驚厥常見於嬰兒,多數是由於毛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主要表現為突然的全身或者區域性肌肉出現強制性或者痙攣性的抽搐,一般5%~6%的小兒曾有過一次或多次驚厥,驚厥頻繁發作或持續狀態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兒遺留嚴重的後遺症,影響小兒智力發育和健康。驚厥的主要表現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頭向後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陣攣或強直性抽搐,嚴重者可出現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

  • 7 #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糾正一下,現在不稱高熱驚厥,確切說是熱性驚厥。為什麼,因為驚厥發生不一定就是高熱,也可能38.5℃。所以更確切說是熱性驚厥。來普及一下小兒熱性驚厥。

    熱性驚厥危險因素

    1、好發6個月到5歲之間。

    2、小於5歲發燒時發生熱性驚厥2-4%水平。

    3、有一定家族因素參與。

    4、與體溫升高的速度有關。

    5、與病毒感染有關,有些人類皰疹病毒,腸道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容易發生熱性驚厥。細菌感染髮生驚厥可能性小一點。

    6、絕大多數發生在發燒的24小時內。

    如何區別簡單和複雜性熱性驚厥

    1、簡單性熱性驚厥,發生在24小時內,發作時間小於5分鐘,發作形式強直- 陣攣性,一般發作1-2次,自行緩解。對孩子智力和認知無影響。

    2、複雜性熱性驚厥 大多數也在24小時內,也有在24小時外,發作時間可以大於5分鐘,發作形式除了強直- 陣攣性,還有部分發作,發作時間長對智力和認知功能有影響。不能排除這種熱性驚厥是一種癲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線上找柯友建主任。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 8 # 王文生大夫

    由於兒童腦神經發育尚未成熟,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上時可能突然出現驚厥,多伴有意識喪失和肢體抖動,在10分鐘內自行停止,隨著年齡增長大部分患兒在5歲後不再出現驚厥。但是在每次發熱時可以考慮使用口服鎮靜劑臨時預防驚厥。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是由於大腦突然異常過度放電引起的,患者在各個年齡段,在發熱和不發熱的情況下均可發病,所以建議你帶孩子儘早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酒能防癌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