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電影的工程師

    首先說一下伊斯蘭跟基督教的一些恩怨,在阿拉伯帝國強盛事情(前面講到過四大哈里發時不斷的向外擴張領土),最遠打到了現在的西班牙去了,好多基督教的地盤被伊斯蘭教統治了兩百多年,自西羅馬解體之後歐洲基本沒什麼大的帝國或者變化,社會發展非常緩慢,所以被阿拉伯帝國佔了好大一塊,而且統治了好久,佔領了只有目的簡單了,他們當時沒想著傳教什麼的,他們覺得簡直是浪費時間,老子領土這麼大,傳也傳不過來,目的簡單粗暴就是摟錢。而且比以前當地的地主、貴族什麼的摟的多,可能是摟的太狠,搞得雞飛狗跳的。

    在阿拉伯帝國中後期,出了一個比較狂熱國王,這哥們夠狠,直接把耶路撒冷城裡面基督教的教堂全給拆了,還把基督教來朝聖的路給封了,當時對於宗教狂熱的西歐基督徒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當然了,那時候打不過嘛還不是得忍著,但是仇還是記著的,有時候也會時不時的發動一些小規模的反抗。

    到公元十世紀~十一世紀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這邊五代十國後期到宋朝前期這個階段差不多,歐洲那邊還是有好些城市慢慢有所發展了,城裡頭好一些了人們那躁動的心、顫抖的手就自然想買點好的,官方點就是這個物質需求增加了。十一世紀末的時候歐洲基本大部分已經進入了封建社會,土地基本都是各級領導(大地主)的領地(跟咱們不太像,咋們封建社會很霸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歐洲當時的封建社會小團伙為主,自己玩,不像咱們這邊這麼集中),封建大地主對自己奢華的生活以及東方奢侈品(就咱們瓷器、茶葉、絲綢這些寶貝)需求暴增,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當一個地方日子過得比較優秀,還感覺自己的地方已經滿足不了自己的時候,就老想著去別的地方找補點,咱們這也一樣。所以呢搶地盤的事情在歐洲這邊開始了。

    當然了,還有其它原因,比如當時歐洲那邊比較盛行長子繼承製(跟我們這好像也比較像),其它的就成了沒有地盤的騎士,他們沒啥主要收入來源,主要就靠當兵打仗營生,狠一點的可能搶劫什麼的都有,他們也想著去外邊找補找補。當時的西歐有些商人在阿拉伯帝國後期(後期換了皇帝,政策鬆些,基督教還是可以去耶路撒冷朝拜的,有些西歐人來耶路撒冷朝拜順便就做點生意)為了擴大生意規模,成為國際化公司,也相當支援封建主向東方擴張。還有當時歐洲的農民伯伯,為了擺脫封建壓迫,也想去東邊追求一點詩和遠方。所以這個可以總結成當時歐洲社會性質以及有所發展導致外部擴張的趨勢基本形成了。

    但這個時候的西歐比較散,上面說了不像咱們這邊這麼集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麼霸氣。有點散,沒法形成合力向外打仗。但是歐洲這邊有個神一樣的組織,這個組織得這樣形容:政權之上的政權,名字叫做羅馬天主教會,它是凌駕於歐洲各個小國家政權之上的宗教政權,這個就厲害了,它作為國際神權政治的中心,想法多的很,野心也大,他想往外擴張,而且想把東正教(前面寫羅馬的時候提到了,羅馬帝國分成了東羅馬和西羅馬,東羅馬主要是東正教,西羅馬主要是天主教,西羅馬解體之後的歐洲各國基本都是天主教)給和並了,伊斯蘭教給打趴下。

    偉大的羅馬天主教會當時出了一位重量級人物烏爾班二世,這哥們就是十字軍東征的發起人。當時拜占庭帝國也是東羅馬被塞爾柱突厥人給打到君士坦丁堡了,東羅馬一看不行了,趕緊找遠方親戚求救啊,就是咋們羅馬天主教會,條件開的也給力,說:雖然咋們好幾百年前分家了,但是天主教呢還是大哥,你幫我解決困難,咱們就合併了,以後還是一家子,而且以後你們常來,咱東邊物產豐富的比較發達,以後一起發財,烏爾班二世一聽眼睛都冒光了,這便宜不佔那不是缺心眼嘛,趕緊就答應了。

    出去打仗嘛,要找人,要動員,所以就有了烏爾班二世著名的演講,他的演講內容我看了,跟當年希特勒在酒吧演講有的一拼。烏爾班二世的演講我看了一下,核心思想兩個,一個是去拯救基督教同胞,去搶回聖地;另一個是去搶劫,他裡面是這樣說的:遍地流著奶和蜜,黃金隨處可撿。這種人放現在傳銷肯定搞得風生水起。動員工作不止這一次,他跑到歐洲好多地方去講,去動員東征。他還給去打仗的承諾:參加十字軍的人,死後直接昇天堂,不必在煉獄中受熬煉;無力償付債務的農民和城市貧民可免付欠債利息,出征超過一年的可免納賦稅。就這樣一來二去的動員,一場規模宏大、時間跨度巨大的十字軍東征開始了。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第一次東征大約有10萬人參加,其實第一次東征的官方目的是幫助拜占庭把塞爾柱突厥人給打跑,結果後來變成了搶佔耶路撒冷了。剛開始的時候十字軍還是比較守規矩,大家在君士坦丁堡集合,進入小亞細亞(就今天的土耳其),攻城奪地,佔領了塞爾柱突厥人都城,十字軍呢主要是由搶劫犯、農民、罪犯什麼的,主要是在自己國家感覺沒法活的都跑去報名參加十字軍了,所以他們打下一座城,燒殺搶在所難免了。打完之後發現,咱們離耶路撒冷不遠了啊,要不把咱們的聖城也給搶回來,沒過多久,十字軍便佔領了耶路撒冷,就有了史上有名的大屠殺,佔了地之後,歐洲人就按照自己歐洲的習慣,把佔了的地區建成了好幾個國家,其中就包含了耶路撒冷國。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第二次在第一次後四十多年,時間持續了兩年,這次還是塞爾柱突厥人,他們又開始出來蹦躂,快達到耶路撒冷國門外了,耶路撒冷王又向西邊的大哥求救,教皇當然高興了,上次跑過去搶了那麼多東西,得到那麼多好處,這次還得去呀。於是法國的十字軍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十字軍在各自“皇帝”的率領下又朝東邊去了。最終以十字軍的失敗消停了。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後大概過了四十年,這時候埃及有個民族英雄叫薩拉丁,這哥們帶著伊斯蘭人把耶路撒冷給佔了,這也是著名的哈丁之戰,從而導致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有一部比較好的電影在這裡推薦一下,叫天朝王國,講的就是這次戰爭,電影裡面有讓妹子們神魂顛倒的奧蘭多·布魯姆。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前面提到了是由於薩拉丁佔了耶路撒冷,教皇又打著收復耶路撒冷的旗號開始派出十字軍了。這次出征的三夥人,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三個國家組成了十字軍,想法就是把失去的奪回來。但是呢戰爭中這三夥人都出亂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本來打了個漂亮仗,路過土耳其的時候以少勝多擊敗了突厥人,但是騎馬的時候一不小心掉水裡淹死了,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在群龍無首的時候基本快解散了。英、法兩夥人一起從水路去聖城,但是沒過多久,兩夥人在一起鬧矛盾,可能分贓不均還是咋地,法國國王腓力二世直接帶著軍隊回家了。英國的理查一世還不錯,在跟薩拉丁的戰鬥中基本還是佔上風,由於佔線太長,後方補給不足也退兵了。後來薩拉丁看形勢大好,但是呢又不想一直打仗,想了個辦法,和十字軍簽了個合同,耶路撒冷呢還是歸我們伊斯蘭所有,但是我們也允許你們來朝拜,但是不能帶武器,以前你們在中東搶的地盤就給你們,咱們以後可以一起做生意,你們從西方帶點麵包什麼的來買一買,我們整點小麥什麼的買一點,大家互通商路,和氣生財。就這樣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以這樣美好的結局結束了。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天主教會的教皇天天待在自己辦公室裡著急,為啥這些穆斯林這麼能打,打了好幾次都沒把耶路撒冷給搶回來,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結束大約十年,教皇又開始了第四次東征,還是要去把耶路撒冷給搶回來,但是這次被威尼斯人給陰了,耶路撒冷沒打回來,把自家兄弟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給佔了。

    後面又發動了五次東征,目的也基本一致,奪回聖城,但是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十字軍東征來來回回打了兩百多年,影響了整個歐洲發展,東邊跟西邊這樣打來打去同時也促進了交流,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歐洲從東方學到了不少好東西。這個刺激了西方各方面的發展,比如後期的文藝復興等等,所以這個東征啊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個人感覺對整個歐洲還是趨向於利大於弊的,各個方面在東征之後都全面開花,併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我們知道歐洲的中世紀被稱作黑暗時代,東征結束沒多少年,隨著東羅馬的滅亡,歐洲正式進入了近現代,所以個人認為東征在歐洲歷史上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高溫給轎車穿上車衣有什麼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