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因為害怕自然生產的疼痛,早早就決定剖腹產。其實剖腹產的媽媽坐月子的時候比自然生產要麻煩很多,而且要承受產後剖腹部位的疼痛。為了儘快恢復身體,媽媽們在剖腹產後坐月子的時候要好好護理。
1.術後加強自我保健,對於順利康復是很重要的
2.術後三天內配合輸液,以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術後六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後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
3.及早活動,是防止腸粘連、血栓形成、猝死的重要措施。麻醉消失後,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後六小時就可起床活動。
4.剖腹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超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
5.咳嗽、噁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6.一般於手術後第二天補液結束即可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後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7.體溫如超過37.4℃,則不宜強行出院。回家一週內,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8.當心晚期產後出血:回家後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
要少用止痛藥物 剖腹產術後麻醉藥的作用逐漸消失,腹部傷口的痛覺開始恢復,一般在術後數小時,傷口開始劇烈疼痛。為了能夠很好休息,使身體儘快復原,可請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夜給用一些止痛藥物。在此之後,對疼痛多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藥物止痛,以免影響腸蠕動功能的恢復。一般來講,傷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會自行消失。 術後應該多翻身 麻醉藥物可抑制腸蠕動,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脹氣,因而發生腹脹。因此,產後宜多做翻身動作,促進麻痺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使腸道內的氣體儘快排出,6小時後宜服用一些排氣類食物(如世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脹脹,並使大小便通暢。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等食物,產婦也要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 臥床宜取半臥位 剖腹產術後的產婦身體恢復較慢,不能與陰道自然分娩者一樣,在產後24小時後就可起床活動。因此,剖腹產者容易發生惡露不易排出的情況,但如果採取半臥位,配合多翻身,那麼就會促使惡露排出,避免惡露淤積在子宮腔內,引起感染而影響子宮復位,也利於子宮切口的癒合。 產後注意排尿
為了手術方便,通常在剖腹產術前要放置導尿管。術後24-48小時,麻醉藥物的影響消失,膀胱肌肉才又恢復排尿功能,這時可以拔掉導尿管,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降低導尿管保留時間過長而引起尿路細菌感染的危險性。
保持陰部及腹部切口清潔 術後2周內,避免腹部切口沾溼,全身的清潔宜採用擦浴,在此之後可以淋浴,但惡露未排乾淨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每天沖洗外陰1-2次,注意不要讓髒水進入陰道;如果傷口發生紅、腫、熱、痛,不可自己隨意擠壓敷貼,應該及時就醫,以免傷口感染遷延不愈,使整個產假都“泡”在傷口處理上。 盡力早下床活動 只要體力允許,產後應該儘量早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這樣,不僅可增加腸蠕動的功能,促進子宮復位,而且還可避免發生腸粘連、血栓性靜脈炎。 不要進食脹氣食物 剖腹產術後約24小時,胃腸功能才可恢復,待胃腸功能恢復後,給予流食1天,如蛋湯、米湯,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物。腸道氣體排通後,改用半流質食物1-2天,如稀粥、湯麵、餛飩等,然後再轉為普通飲食。 產褥期絕對禁止房事 剖腹產術後100天,如果陰道不再出血,經醫生檢查傷口癒合情況良好,可以恢復性生活。但是,一定要採取嚴格的避孕措施,避免懷孕。否則,有疤痕的子宮容易在做刮宮術時而發生穿孔,甚至破裂。 注意做健身鍛鍊
剖腹產術後10天左右,如果身體恢復良好,可開始進行健身鍛鍊。現在流行的瑜伽恢復動作是很不錯的身體恢復鍛鍊。
幸孕草推介招式: 虎式: 1.開始時跪下,臀部坐在兩腳跟上,脊柱要伸直。兩手向前伸,放在地板上,抬高臀部,做出爬行的姿勢。 2.兩眼向前直視,吸氣,右腿向後伸展。蓄氣不呼,彎右膝,把膝指向頭部。兩眼向上凝視,保持5秒鐘。 3.呼氣,把屈膝的腿,放回髖部下面,貼近胸部,腳趾高於地面,兩眼向下看,鼻子貼近膝部,脊柱應彎成拱形。把右腿向後方伸展還原,每條腿做5次。 腰部轉體式: 1、從坐姿開始,雙腿併攏,腳尖向前伸直,兩手自然開啟,放於體側。 2、左腿沿地面屈膝收回,自然放在右膝外側,收緊腹部。 3、慢慢腰部向左扭轉,右肘關節儘量抵住左膝外側,雙手指尖儘量點地,頭部向左方扭轉, 眼睛平視左前方。吐氣,身體緩慢還原,反方向重複以上動作。 幸孕草小提醒:剖腹產術前不宜濫用高階滋補品,如高麗參、洋參等,以及魚類食品。因為參類含有人參甙,具有強心、興奮作用,在手術時,產婦難與醫生配合,且刀口較易滲息,影響手術正常進行和手術後產婦休息。魷類體內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物質——EPA,它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不利術後止血與創口癒合。
很多媽媽因為害怕自然生產的疼痛,早早就決定剖腹產。其實剖腹產的媽媽坐月子的時候比自然生產要麻煩很多,而且要承受產後剖腹部位的疼痛。為了儘快恢復身體,媽媽們在剖腹產後坐月子的時候要好好護理。
1.術後加強自我保健,對於順利康復是很重要的
2.術後三天內配合輸液,以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術後六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後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
3.及早活動,是防止腸粘連、血栓形成、猝死的重要措施。麻醉消失後,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後六小時就可起床活動。
4.剖腹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超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
5.咳嗽、噁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6.一般於手術後第二天補液結束即可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後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7.體溫如超過37.4℃,則不宜強行出院。回家一週內,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8.當心晚期產後出血:回家後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
要少用止痛藥物 剖腹產術後麻醉藥的作用逐漸消失,腹部傷口的痛覺開始恢復,一般在術後數小時,傷口開始劇烈疼痛。為了能夠很好休息,使身體儘快復原,可請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夜給用一些止痛藥物。在此之後,對疼痛多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藥物止痛,以免影響腸蠕動功能的恢復。一般來講,傷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會自行消失。 術後應該多翻身 麻醉藥物可抑制腸蠕動,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脹氣,因而發生腹脹。因此,產後宜多做翻身動作,促進麻痺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使腸道內的氣體儘快排出,6小時後宜服用一些排氣類食物(如世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脹脹,並使大小便通暢。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等食物,產婦也要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 臥床宜取半臥位 剖腹產術後的產婦身體恢復較慢,不能與陰道自然分娩者一樣,在產後24小時後就可起床活動。因此,剖腹產者容易發生惡露不易排出的情況,但如果採取半臥位,配合多翻身,那麼就會促使惡露排出,避免惡露淤積在子宮腔內,引起感染而影響子宮復位,也利於子宮切口的癒合。 產後注意排尿
為了手術方便,通常在剖腹產術前要放置導尿管。術後24-48小時,麻醉藥物的影響消失,膀胱肌肉才又恢復排尿功能,這時可以拔掉導尿管,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降低導尿管保留時間過長而引起尿路細菌感染的危險性。
保持陰部及腹部切口清潔 術後2周內,避免腹部切口沾溼,全身的清潔宜採用擦浴,在此之後可以淋浴,但惡露未排乾淨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每天沖洗外陰1-2次,注意不要讓髒水進入陰道;如果傷口發生紅、腫、熱、痛,不可自己隨意擠壓敷貼,應該及時就醫,以免傷口感染遷延不愈,使整個產假都“泡”在傷口處理上。 盡力早下床活動 只要體力允許,產後應該儘量早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這樣,不僅可增加腸蠕動的功能,促進子宮復位,而且還可避免發生腸粘連、血栓性靜脈炎。 不要進食脹氣食物 剖腹產術後約24小時,胃腸功能才可恢復,待胃腸功能恢復後,給予流食1天,如蛋湯、米湯,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物。腸道氣體排通後,改用半流質食物1-2天,如稀粥、湯麵、餛飩等,然後再轉為普通飲食。 產褥期絕對禁止房事 剖腹產術後100天,如果陰道不再出血,經醫生檢查傷口癒合情況良好,可以恢復性生活。但是,一定要採取嚴格的避孕措施,避免懷孕。否則,有疤痕的子宮容易在做刮宮術時而發生穿孔,甚至破裂。 注意做健身鍛鍊
剖腹產術後10天左右,如果身體恢復良好,可開始進行健身鍛鍊。現在流行的瑜伽恢復動作是很不錯的身體恢復鍛鍊。
幸孕草推介招式: 虎式: 1.開始時跪下,臀部坐在兩腳跟上,脊柱要伸直。兩手向前伸,放在地板上,抬高臀部,做出爬行的姿勢。 2.兩眼向前直視,吸氣,右腿向後伸展。蓄氣不呼,彎右膝,把膝指向頭部。兩眼向上凝視,保持5秒鐘。 3.呼氣,把屈膝的腿,放回髖部下面,貼近胸部,腳趾高於地面,兩眼向下看,鼻子貼近膝部,脊柱應彎成拱形。把右腿向後方伸展還原,每條腿做5次。 腰部轉體式: 1、從坐姿開始,雙腿併攏,腳尖向前伸直,兩手自然開啟,放於體側。 2、左腿沿地面屈膝收回,自然放在右膝外側,收緊腹部。 3、慢慢腰部向左扭轉,右肘關節儘量抵住左膝外側,雙手指尖儘量點地,頭部向左方扭轉, 眼睛平視左前方。吐氣,身體緩慢還原,反方向重複以上動作。 幸孕草小提醒:剖腹產術前不宜濫用高階滋補品,如高麗參、洋參等,以及魚類食品。因為參類含有人參甙,具有強心、興奮作用,在手術時,產婦難與醫生配合,且刀口較易滲息,影響手術正常進行和手術後產婦休息。魷類體內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物質——EPA,它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不利術後止血與創口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