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類似於發展大綱
19
回覆列表
  • 1 #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藝術的故事》 貢布里希

    《藝術的故事》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藝術的故事》出版於1950年,起初是針對少年讀者而寫,全書文字簡潔流暢、通俗易懂,是討論藝術的著作中最著名也是最暢銷的一本書。

    導師點評:與其說,《藝術的故事》是一本通識書,不如說藝術的故事是一本 “藝術字典”。藝術故事中介紹了多種藝術形式、時期、特徵等等。但未深入的探討各個時期的藝術的主要特點與藝術家生平。所以說,《藝術的故事》如同推開了藝術史世界的大門,讓讀者看到了藝術世界,但如果想了解其中奧秘,仍需要大家深入閱讀其他書籍。

    《詹森藝術史》 H.W.詹森

    《詹森藝術史(插圖第7版)》是一部藝術通史著作,聚焦從史前直到20世紀末的西方藝術。成為西方大學藝術史課程的標準教材。《詹森藝術史》以時間為框架,分為古代世界、中世紀、從文藝復興到洛可可、和現代世界四個部分,以各個時段的代表藝術品和藝術家為重點,闡釋了藝術風格及其演變的歷史。此外,書中穿插了六個學習板塊,補充介紹了背景知識、藝術家的創作技法、藝術史家的研究方法以及大量的歷史文獻等相關知識,並有章末小結梳理各章重點。

    《詹森藝術史(插圖第7版)》內容上較之前版本有很大擴充,攝影和工藝美術等門類也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同時它還順應了當代學術思想的發展潮流,擴充了對女性藝術家、當代藝術和文化多元論等當代議題的論述。

    導師點評:詹森藝術史相較於 《藝術的故事》有更多插圖,閱讀過程中讀者可以對比畫作,對作品和特定時期留下較深的印象。ColorBox 導師強烈推薦英文版本,因為中文版本的翻譯有詞不達意的情況,有些語句經過翻譯有些生硬。對於熱愛藝術的同學們,導師推薦閱讀《詹森藝術史》英文版。

    《世界藝術史》是西方世界經典且有影響的一本藝術通史。《世界藝術史》以人類文明發展為基礎,闡述上至史前、下至當代的世界藝術史長流。與一般藝術通史的西方中心主義寫作不同,書中也提及亞洲、美洲、非洲的藝術,並給出平行時間軸作為比較。同時,對非洲藝術、女性藝術以及當代藝術等章節的內容進行了修訂與擴充。

    導師點評:《世界藝術史》與《詹森藝術史》比較起來,對藝術的講解更加詳細,並配有詳細的圖表、時間表和地圖,不需要讀者二次查詢。《世界藝術史》更偏向總結性的概述,它總結了建築、雕塑、繪畫、攝影等領域的著名作品,同學們可以輕鬆地瞭解世界藝術史的各個內容。《世界藝術史》的描述方式更加通俗易懂。但是由於翻譯問題,還是建議同學讀英文版。

  • 2 # 例外狀態

    關於世界藝術史的書目其實也很多,不過一般會精選一些,循序漸進地閱讀會比較好。比如一般都會推薦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詹森藝術史》,《加德納藝術通史》,《藝術哲學》等等。當然,有關中國繪畫史、藝術史的書目也很多,比如巫鴻的《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其次我特別推薦閱讀宗白華的書,對於理解中國藝術和哲學很有幫助。

    如果要重點推薦一本書的話,那就推薦讀過英國學者馬爾科姆·安德魯斯的《風景與西方藝術》。該書講述了“風景”在西方藝術史與現代歷史中的流變。

    藝術史建立之初就是以形式分析為主,本書同樣注重形式分析,但已經將此與純理論的探討和社會經濟、階級意識等關聯起來。此書入選“牛津藝術史”叢書,原書出版年份已是20世紀末,但“新藝術史”的影響似乎已成為某種操作“行規”。

    在英格蘭,藝術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要到1960年代才正式成為學院課程,“劍橋五傑”之一、也是蘇聯間諜的著名藝術史教授安東尼·布倫特即是考特奧德藝術學院的院長,曾經開拓這一方向,而藝術史研究是掩飾他身份的手段之一。

  • 3 # 透明流動虛無

    推薦100餘本藝術史相關書籍。

    心血來潮打算做一份書單。

    只是大致分了幾類,方便索引而已,剋制了一下,百十餘本書。並未推薦過分艱深的內容,當代藝術理論也僅列舉了幾位比較好讀的,哲學上如是,感興趣的自行發散即可。

    藝術史及相關:

    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理想與偶像》《象徵與影象》《藝術與錯覺》

    馬德琳.梅因斯通 / 等《劍橋藝術史》

    理查德·迦納羅《藝術:讓人成為人》

    艾柯《無限的清單》《美的歷史》《醜的歷史》《開放的作品》

    雷吉斯·德佈雷《影象的生與死》

    範景中《美術史的形狀》《美術史與觀念史》

    漢斯·貝爾廷《藝術史的終結》《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史》

    溫尼·海德《藝術史的歷史》

    豪澤爾《藝術社會學》

    曹意強 《藝術史的視野(集)》

    沃爾夫林《藝術風格學》《古典藝術》

    中國藝術:

    楊新等《中國繪畫三千年》

    謝稚柳《中國古代書畫研究十論》

    巫鴻《重屏》《黃泉下的美術》《禮儀中的美術》《美術史十議》《武梁祠》

    高居翰《隔江山色》《江岸送別》《氣勢撼人》《不朽的林泉》

    高名潞《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 85美術運動 : 80年代的人文前衛》《西方藝術史觀念 : 再現與藝術史轉向》

    呂澎《美術的故事 : 從晚清到今天》《20世紀中國藝術史》

    邁克爾·蘇立文《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藝術中國》《東西方美術的交流》

    雷德侯《萬物》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

    美學:

    克羅齊《美學的歷史》《美學原理》

    阿多諾《美學理論》

    黑格爾《美學》

    李澤厚《美的歷程》《美學三書》

    朱光潛《談美》《西方美學史》

    沃林格《抽象與移情》

    繪畫:

    丹尼爾·阿拉斯《拉斐爾的異象靈見》《繪畫史事》

    潘諾夫斯基《影象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

    諾曼·佈列遜《注視被忽視的事物》

    詹姆斯·埃爾金斯《繪畫與眼淚》

    W.J.T. 米切爾《風景與權力》《風景與西方藝術》

    大衛·霍克尼《隱秘的知識》

    約翰·伯格《觀看之道》

    康定斯基《點線面》《藝術中的精神》

    喬治·迪迪-于貝爾曼 《看見與被看》《在影象面前》

    愛娃•海勒《色彩的性格》

    攝影: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丹·溫特斯《觀看之路》

    瓦爾特·本雅明《攝影小史》

    蘇珊·布賴特《攝影作為藝術》

    羅蘭·巴特《明室》

    格雷漢姆·克拉克《照片的歷史》

    希爾達·凡·吉爾德《攝影理論 : 歷史脈絡與案例分析》

    現當代藝術:

    瓦爾特·本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攝影小史》《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尼古拉·布瑞奧《關係美學》《後製品》

    夏皮羅:《藝術的理論與哲學》

    陸興華《當代藝術做什麼》

    德·迪弗《杜尚之後的康德》

    格林伯格《藝術與文化》《自制美學:關於藝術與趣味的觀察》

    T.J.克拉克《現代生活的畫像》《瞥見死神》

    邁耶•夏皮羅《現代藝術:19與20世紀》

    阿瑟·丹託《尋常物的嬗變》《藝術史終結之後》

    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藝術問題》

    邁克爾·弗雷德 《藝術與物性(集)》

    蘇珊·桑塔格《反對闡釋》《疾病的隱喻》

    沈語冰《20世紀藝術批評》

    鮑里斯•格洛伊斯《走向公眾》《揣測與媒介 : 媒介體現象學》《藝術力》

    其他:

    柏拉圖《理想國》

    康德《論優美感和崇高感》

    海德格爾《林中路》

    德波爾《景觀社會》

    朱青生《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

    赫伊津哈《中世紀的衰落》《遊戲的人》

    特雷·伊格爾頓《20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

    麥克盧漢《理解媒介》《古登堡星漢璀璨》

    因尼斯《帝國與傳播》

    岡特《拉斐爾前派的夢》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阿甘本《無內容的人》

    孔歷飛《叫魂》

    維特魯威《建築十書》

    瓦薩里《名人傳》

    雷內·韋勒克《批評的概念》

  • 4 # 靜默齋談樂

    西方音樂通史著作概談

    所謂通史,即是從時間上連貫記述最早到現代的歷史。對音樂通史的要求,首先敘述的內容廣泛,重要的時期、地域、風格、體裁、作曲家和作品都應該涉及到,但不一定深入。其次,在整體上要體現歷史發展脈絡,特別是在音樂發展的內在動因和外部表現方面,要給人一種印象深刻的整體認識,然而,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沒有泰斗權威級別那種才華橫溢、學識積澱和理論素養,往往會流於平庸乏味。

    常見的西方音樂通史,從篇幅上看,有單卷本和多卷本之分;從作者上講,有單人著述和多人合著之別。

    單人著述的單卷本音樂通史中,最好的也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當屬保羅·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樂》(顧連理、張洪島、楊燕迪、湯亞汀譯,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和傑拉爾德·亞伯拉罕的《簡明牛津音樂史》(顧犇譯,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保羅·亨利·朗年僅四十歲就寫出了至今依然傲立的《西方文明中的音樂》,其深刻的洞察力和鞭辟入裡的評析,並沒有讓這部鉅著因年代久遠和材料陳舊而褪色,現在讀來仍然讓人對其才情佩服萬分。傑拉爾德·亞伯拉罕的《簡明牛津音樂史》出版至今也已有四十個年頭,但它的寫作體例和宏大敘事對我影響最深。除了西方音樂外,該書還簡述了其它文明的音樂發展歷程,以及對西方音樂的影響。儘管亞伯拉罕謙遜地稱自己是用“望遠鏡”的方法來觀察音樂史,但此書涉及到的作曲家和作品之多,仍令人歎為觀止,不免讓當時初入古典音樂之門的我產生“生也有涯,樂海無涯”的慨嘆。《簡明牛津音樂史》的斷代方式和傳統不盡相同,雖然為編年史體例,但每個時代以重要的地區為中心,輔以體裁分類為章節,在最大程度上清晰地體現了音樂內在發展動因。因此,《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樂史》也儘可能地以此為框架和組織方式。

    多人合著的單卷本音樂通史中,最常見的是唐納德·傑·格勞特、克勞德·帕利斯卡和J·彼得·伯克霍爾德的《西方音樂史》,目前已出到第九版(第十版即將於2019年7月出版),國內翻譯了第四版(汪啟璋、吳佩華、顧連理譯,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和第六版(餘志剛譯,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作為美國音樂專業本科生教材,該書具有敘事脈絡清晰、重點突出、材料豐富和語言易懂等優點,非常適合音樂專業初學者。而Craig Wright和Bryan Simms編著的通識教材《西方文明中的音樂》(和保羅·亨利·朗的鉅著同名),更側重音樂的文化和社會背景,更適合普通人。

    單人著述的多卷本音樂通史,在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期是常見的編撰方式,英華人伯尼(Burney)的《音樂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Music,1776–89)、霍金斯(Hawkins)的《音樂科學與實踐的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Music,1776)和德華人福克爾(Forkel)的《音樂通史》(Allgemeine Geschichte der Musik,1788–1801)都是重要的歷史文獻。然而,隨著歷史音樂學的各個方向爆炸式的發展,個人對“越來越多的東西知道得越來越少”,那種不世出的天才式的通才大家也不可能對所有方向都能清楚地把握,這也讓人覺得現在不太可能出現單人著述的多卷本音樂通史了。然而,2005年塔魯斯金(Taruskin)的六卷本《牛津西方音樂史》(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尚無中譯本)的橫空出世,讓人大跌眼鏡。塔魯斯金整整花了十年時間完成的這套鉅著,打破瞭如今人們對單人著述多卷本音樂通史可能性的質疑。儘管該書不少內容引起學界爭議,但塔魯斯金的功力之深厚、目光之銳利、見解之獨到不得不讓人承認他站在了當今西方音樂史學的巔峰。該套通史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合為一卷,十七和十八世紀合為一卷,十九世紀一卷,而二十世紀分為兩卷,另有索引一卷。由此可見,該書的音樂斷代分期和比重都與傳統認知有較大差異。

    現在更常見的多卷本音樂通史都是多人合著的。也是二戰後音樂歷史編撰學的主流。每一卷、章和專題都由該領域的專家撰寫,突出了專業性,代表了寫作時最新學術觀點和研究成果。英語世界最權威和最具代表性的多卷本音樂通史當屬以下三部。

    十卷本的《新編牛津音樂史》(The New Oxford History of Music,1957-1990),用亞伯拉罕的話來講,是用“顯微鏡”的方式來觀察音樂史,涉及到幾乎所有當時已知的音樂史內容,甚至無數的小作曲家都有提及,這些名字至今在中文書刊資料中都沒有出現過。該通史的斷代分期也不同於傳統:第一卷《古代和東方音樂》,第二卷《中世紀早期到1300年》(該卷於1990年重寫了第二版),第三卷《新藝術和文藝復興,1300到1540年》(該卷於2001年重寫了第二版,但只出版了第一部分,其它部分至今沒有出版,似乎已經爛尾),第四卷《人文主義時代,1540到1630年》,第五卷《歌劇和教堂音樂,1630到1750年》,第六卷《音樂會音樂,1630到1750年》,第七卷《啟蒙時代,1745到1790年》,第八卷《貝多芬時代,1790到1830年》,第九卷《浪漫主義,1830到1890年》,第十卷《現代,1890到1960年》。由於成書較早,敘述內容截至1960年代,缺少了最近五、六十年的音樂發展史,而且內容已顯陳舊,這套通史的影響力逐漸減弱,但也不失為最全面的以風格、體裁、作家、作品為主線的傳統寫作體例的通史。

    《諾頓音樂史導論》(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Music History)叢書,形式上為斷代史,但合在一起也可視為一部多卷本音樂通史。這套叢書是美國音樂專業研究生教材,按照傳統音樂史斷代分期分為六卷:《中世紀音樂》、《文藝復興音樂》、《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浪漫音樂》和《二十世紀音樂》。目前國內上海音樂出版社正在組織引進翻譯,除了《文藝復興音樂》和《巴洛克音樂》,其餘各卷均已出版。這套叢書每卷由一位專家所撰寫,因此,每部斷代史的組織和風格比較統一,選取的作品範例特點突出,分析較為詳盡,是引導學術入門的佳作。

    劍橋大學出版社組織出版的《劍橋音樂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usic)系列叢書已出版十一部,其中七部構成了完整的編年史,除了《劍橋中世紀音樂史》(分為上、下兩卷),其餘各部均以某個世紀作為劃分依據組織編撰,從十五世紀到二十世紀各為一部。這種歷史編纂寫作方式避免了對於斷代界限的爭論和各部斷代史之間過渡時期的重複,同時打破了我們以往的對斷代風格貼標籤(例如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等)的思維慣性,既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也反映了當代西方音樂史研究的一種新趨勢和反思。而每一部的編寫方法也不拘泥於傳統編年史順序,通常由不同專題來構成章節,並由主編組織該專題的知名專家學者來撰寫。因此,全書的組織形式和語言風格因人而異,甚至學術觀點也不完全統一,頗有些百家爭鳴的意思。該系列通史還有一點獨特之處,即大多數卷本甚至沒有任何譜例(中世紀卷相對有少許譜例)。劍橋版通史受到1980年代開始流行的新文化史,以及1990年代發端於美國的“新音樂學”的顯著影響,而究其源頭,則帶有法國年鑑學派微觀史學的特徵。除了傳統的風格、國家地區和作曲家作品的一般性敘述,劍橋版通史以更多的篇幅來討論音樂史研究的新領域、新專題和新成果。以往音樂史中很少出現的音樂理論史、教育史、文化史和社會史等內容,以及音樂和藝術、科學、人文等學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交叉影響,都是重點闡述物件。這使得《劍橋音樂史》極具前沿性、廣泛性和深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期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