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種山羊

    11種羊常見病防治

    在養羊當中,常見的多發病主要有11種,嚴重阻礙養羊業的發展,下面就講一下這11種常見病的防治方法簡介如下:

    1、乾瘦病

    該病以羊日漸消瘦,光吃草料不長膘為主要特徵。

    治療方法:抗蠕敏20毫升/千克體重,鈣片0.4片/千克體重,魚肝油0.4粒/千克體重,複合維生素B0.4片/千克體重,1日1次,連用5天。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適當增加精飼料的飼餵量,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

    2、感冒

    羊感冒多發於天氣多變的早春和初秋,該病以病羊體溫升高、精神萎靡、突然不食為主要特徵。

    治療方法:青黴素4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安痛定0.4毫升/千克體重皮下注射,1日2次,連用3天。

    3、拉稀

    拉稀是羊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拉稀分為水樣拉稀和拉痢兩種,引發原因很多。

    治療方法:

    3.1水樣拉稀

    處方1:矽碳銀0.4片/千克體重,磺胺脒0.4片/千克體重,1日2次,連用2天。

    處方2:慶大黴素1.6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皮下注射,1日2次,連用3天。

    3.2拉痢

    處方1:磺胺眯0.4片/千克體重,1日2次,連用2天。

    處方2:慶大黴素1.6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1日2次,連用2天。

    4、爛嘴病

    該病是由大分子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以口腔病變為主要特徵。傳染迅速,多發於冬春季,長途運輸易發生。該病的死亡率極低,但危害性很大。

    治療方法:採用冰硼散塗以患處,1日2次,2-3天即可痊癒。

    5、肺炎

    該病以流涕、咳嗽、體溫升高為主要特徵。

    治療方法:

    處方1:鏈黴素8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青黴素8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安痛定0.4毫升/千克體重,皮下注射。

    處方2:卡那黴素6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安痛定0.2毫升/千克體重,肺部7-9肋間用16號人用細針頭肺內注射。

    6、撐死病

    此病一般由於羊偷食玉米、大豆、高粱等精料過多而引發酸中毒而死亡。

    治療方法:輕者內服硫酸鈉或靜注小蘇打;重者施行洗胃術。

    7、胎衣不下

    該病以母羊分娩後胎衣滯留不下為主要特徵。

    治療方法:縮宮素0.6單位/千克體重,皮下注射。10分鐘後,用鑷子鑷著胎衣進行輕輕拉拽,胎衣即可脫下。

    8、異食癖

    病羊以食毛、塑膠紙、土等為主要特徵。

    治療方法:鈣片0.4片/千克體重,複合維生素B 0.4片/千克體重,魚肝油0.4粒/千克體重,1日2次,連用3天。

    9、瞎眼

    該病春秋多發,易傳染,危害性不大。主要症狀為眼結膜嚴重充血,流淚、有眼屎。嚴重者眼瞼腫脹。

    治療方法:一般採用氯黴素眼藥水滴眼,1日4~5次,2~3天即可痊癒。

    10、不發情

    該病多由於遺傳或生理疾病所致,主要表現為病羊到生理成熟期後仍然遲遲不發情。

    治療方法:三合激素12毫升/千克體重,皮下注射,注射後3日內發情不配,待到18日後發情再進行配種。

    注意:對於久治不愈的遺傳因素導致的不發情的母羊,為了提高養殖效益,要進行及時淘汰。

    11、羊鼻蠅

    羊鼻蠅俗稱“掉鼻”,是由於羊鼻蠅蛆引起的以流濃稠鼻液、打噴嚏、甩鼻為主要特徵的寄生蟲病,該病以春、夏、秋三季節多發。

    治療方法:

    處方1:阿福丁0.25毫克/千克體重內服,一般1次即可治癒。

    處方2:敵百蟲0.2%~0.3%溶液滴鼻,1日3次,連用2天。

    一、羔羊痢疾

    羔羊梭菌性痢疾簡稱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劇烈腹瀉和小腸潰瘍為特徵。預防方法:在該病易發地區,每年對羔羊用“羊快疫、腸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聯苗預防接種,劑量和用法按說明書使用,免疫期一般為9個月。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別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滅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羔羊可透過吃初乳獲得被動免疫。

    治療方法:

    內服土黴素0.2~0.3克或土黴素、蛋白酶各0.2~0.3克,水調灌服,每天2次,連服2~3天;也可將敵菌淨與磺胺按1∶5的比例混合後灌服病羔,每公斤體重用藥30毫克。

    二、羔羊肺炎

    由肺炎球菌和羊黴形體引起。此病多發生於冬末春初晝夜溫差大的季節,並多見於瘦弱母羊產下的羔羊。由溫帶轉入寒帶飼養的羊所產羔羊發病率高。預防方法:在發病嚴重地區,給母羊和2月齡以上的幼齡羊注射羊肺炎支原體滅活疫苗2~3毫升。

    治療方法:

    ⑴胸腔注射青黴素、鏈黴素各10萬~20萬單位,在倒數第6~8肋間,背部向下4~5釐米處進針深1~2釐米,每天2次,連用3~4天。

    ⑵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每天2次,每次2~3毫升,連用3~4天。

    ⑶枝原淨、泰樂黴素口服或注射,每公斤體重用藥45毫克,每天1次,連用6天。

    三、羔羊腹瀉

    多種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羔羊腹瀉,其中主要是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梭菌、沙門氏桿菌、輪狀病毒、牛腹瀉病毒等。該病一般發生於7日齡內羔羊,以2~4日齡羔羊發病率最高。

    防治方法:

    必須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

  • 2 # 使用者5620331464544

    第一節 布氏桿菌病本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在家畜中,牛、羊、豬最常發生,且可由牛、羊、豬傳染於人和其它家畜。其牲是生殖器官和胎膜發炎,引起流產、不育和各種組織的區域性病灶。本病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給畜牧業和人類的健康帶來嚴重危害。一、病原布氏桿菌為球杆菌或短桿菌,0.6-1.5-1.7微米,無鞭毛,不能產生芽胞,革蘭氏染色陰雲性,不呈兩極濃染。病料抹片呈密集菌叢,成對或單個排列及短鏈較少。各種與生物型菌株之間,形態及染色特性等方面無明顯差別。二、流行病學布氏桿菌病的傳染源是病畜及帶菌動物(包括野生動物)。最危險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們在流產和分娩時,將大量布氏桿菌隨著胎兒、胎水和胎衣排出,流產後的陰道分泌物中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氏桿菌。感染布氏桿菌的睪丸炎公畜精囊中也可能有布氏桿菌的存在。布氏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消化道,即透過攝取被病原體汙染的飼料與飲水而感染。但經面板感染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他如透過結膜、交媾也可感染。吸血昆蟲可以傳播布氏桿菌病。三、症狀綿羊及山羊:常不表現症狀,而首先注意到的症狀也是流產。流產前,食慾減退,口渴,萎頓,陰道流出黃色粘液等。流產發生在妊娠後第三或第四個月。有的山羊流產2-3次,有的多不發生流產,但也有報道山羊群流產40-90%者,其它症狀可能還有乳房炎,支氣管炎,關節炎及滑液囊炎而引起的跛行。公畜睪丸炎,乳山羊的乳房炎常較早出現,乳汁結塊,乳量可能減少,乳腺組織有結節性變硬。四、病理變化胎衣呈黃色膠凍樣浸潤,有些部位覆有纖維蛋白質絮片和膿液,有的增厚而雜有出血點。絨毛葉貧血呈黃色,或覆有灰色或黃綠色或白色粘液狀物,胃腸和膀胱的漿膜下可能見有點狀或線狀出血。漿膜腔有微紅色液體,腔壁上可能覆有纖維蛋白凝塊。皮下呈出血性漿液性浸潤。淋巴結、脾臟和肝臟有程度不等的腫脹,有的散有炎性壞死灶。臍帶常呈漿液性浸潤,肥厚。胎兒和新生犢可能見有肺炎病灶。公牛生殖器官司精囊內可能有出血點和壞死灶,睪丸和副睪可能有炎性壞死灶和化膿灶。五、診斷布氏桿菌病的明顯症狀是流產,須與發生相同症狀的疾病鑑別診斷。彎桿菌病、胎毛滴蟲病、鉤端螺旋體病、乙型腦炎、弓形體病及衣原體病等都可能發生流產。其鑑別的主要關鍵是病原體的檢出及特異抗體的證明。六、防治應著重體現“預防為主”的原則。在未感染畜群中,控制布氏桿菌病傳入的最好辦法是自繁自養。必須引進種畜或補充畜群時,要嚴格進行檢疫。即對牲畜隔離飼養2個月,同時進行布氏桿菌病的檢查,全群兩次免疫生物學檢查陰性者,才可能與原有牲畜接觸。清淨畜群,還應定期檢疫(至少一年一次)以發現病畜。畜群如果發現流產,除隔離流產家畜、消毒環境及妥善處理流產胎兒胎衣外,應儘快作出診斷。確診為布氏桿菌病或在畜群單檢疫中發現本病,切斷傳播途徑,培育健康畜群及免疫接種等。第二節 口蹄疫一、病原口蹄疫病毒屬於細小核糖核酸病毒群中的鼻病毒屬,在病畜水泡皮內及其淋巴液中含毒量最多。在水泡發展過程中,病毒進入血流,分佈到全身各種組織和體液。在發熱期血液內的病毒含量最高,退熱後在奶、尿、口涎、眼淚、糞便等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病毒的致病力很強。二、流行病學口蹄疫能侵害多種動物,而以偶蹄獸最為易感。根據口蹄疫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家畜對口蹄疫最易感的是黃牛和犛牛;犏牛及水牛次之。而駱駝、綿羊、山羊、豬又次之。犢牛比成年牛易感,死亡率亦較高。人也能被感染髮病。馬對口蹄疫具有極強的抵抗力。本病與一般傳染病不同的是它較易從一種動物傳到另一種動物。但在某些流行中強烈的感染牛、羊。新的流行地區發病率可達100%,老疫區發病率50%以上。口蹄疫的發生沒有嚴格的季節性,它可發生於一年的任何月份。口蹄疫病毒的傳染性很強,一經發生往往是流行性,其傳播既有蔓延式的,也有跳躍式的。三、症狀潛伏期一週左右。病狀與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較牛低,山羊多見於口腔,呈瀰漫性口膜炎,水泡發生於硬顎和舌面。羔羊有時有出血性胃腸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四、病理變化除口腔、蹄部的水泡和爛斑外,在咽喉、氣管、支氣管和前胃粘膜有時可發生圓形爛斑和潰瘍,上蓋有黑棕色痂塊。真胃和大小腸粘膜可見出血性炎症。另外,具有重要診斷意義的是心肌病變。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紋,所以一般稱為“虎斑心”。心臟鬆軟,似煮過的肉。由於心肌纖維的變性、壞死、溶解,放出有毒分解產物而使病畜致死。五、防治多年來,口蹄疫防制實踐中積累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經驗,其中最主要的是:大搞群眾性的防疫運動,組織有關地區、部門的聯防協作,遵照“早、快、嚴、小”的原則,採取綜合性防疫措施。第三節 羊快疫一、病原 此病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發病突然,死亡快,真胃出血、壞死為特徵。二、流行病學1、此病主要感染綿羊,山羊發病較少,以2歲以內和營養中等以上的羊發病較多。2、一般呈地方性流行。3、發生於秋季和早春季節。4、多發生在低窪、潮溼地區。5、一般經消化道感染。若經創傷感染,則發生惡性水腫。三、症狀常突然死亡。病程長的病羊離群臥地,不願走動,強迫行走時,表現虛弱,運動失調。腹部膨脹,有痛感,排糞困難,裡急後重,有的排黑色稀糞。一般體溫不高,有的可升高到41。5℃,數小時內痙攣或昏迷而死。四、病變死後屍體迅速腐敗、膨脹,需及時剖檢。①真胃、十二指腸黏膜常有出血斑或瀰漫性出血,黏膜下組織水腫,甚至壞死和潰瘍;②肝腫大似水煮狀,質脆;③膽囊腫大;④胸、腹腔與心包積液;⑤心內、外膜及腸道漿膜下出血,腸內容物充滿氣泡,黏膜出血等。 五、防治①此病的常發地區,可在流行前定期注射羊快疫、腸毒血癥、猝狙、黑疫、羔羊痢疾五聯菌苗或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癥三聯菌苗,不論大、小羊,均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其免疫期前三者6個月,後者1年。②發生此病後,消除誘因,轉移牧場(地),有防治效果。同時,要及時隔離病羊,嚴禁屠宰和剝皮利用,屍體及排洩物深埋。被汙染的圈舍和場地、用具,用3%的燒鹼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③對病羊的同群羊進行緊急預防接種後,口服2%的硫酸銅,每隻100毫升。④對病程稍長的羊可用磺胺類和抗生素進行治療,最好結合強心補液。第四節 羊腸毒血癥一、病原此病又稱軟腎病或類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綿羊發生的一種急性毒血癥。此菌在羊的腸道大量繁殖,其所產生的毒素被機體吸收引起疾病。臨床上表現類似快疫,死後腎軟化。二、診斷要點1、流行性點①此病多發於2-12月齡肥胖的綿羊,山羊少見。②多呈散發。③此病發生常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條件性,在春末夏初、秋末和多雨季節,羊採食大量多汁嫩草、菜葉,收割農作物時過食大量精料等發生較多。2、主要症狀 最急性的往往在2-4小時內死亡,病肌肉顫抖,磨牙呻吟,流涎,倒地不起,四肢抽搐,頭向後仰。病程長者,表現沉鬱或昏睡,步態不穩,感覺過敏,有時興奮,可視黏膜蒼白,腹瀉,一般經1-3天在昏迷中死去。3、主要病變 小腸粘膜充血、出血、嚴重時整段腸壁呈紅色,俗稱“血腸子。死後腎軟如腦髓,腫囊腫大,胸腺出血,,肺出血、水腫。防治①在常發生此病的地區,定期用羊三聯苗或羊五聯苗進行預防接種(方法、劑量見羊快疫病)。②加強飼養管理,放牧時避免羊過食多汁嫩草,少喂菜根、菜葉等多汁飼料,夏季最好遠離青草萌芽地區放牧。③發現病羊應立即隔離,屍體和排洩物要進行妥善處理。其他羊只轉移牧場後,進行緊急預防接種。對病程長的羊,可用抗生素或磺胺藥治療,並配合強心,鎮靜,有一定療效。第五節 此病又稱“爛肺病”是由山羊狀黴形體(支原體)引起山羊發生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1、流行特點:①僅發生于山羊,3歲以下最易感染。②常呈地方性流行。③一年四委均可發生,主要見於冬季和早春枯草季節。④主要透過空氣—飛沫經。發病後,20天左右可波及全群。2、主要症狀:潛伏期5-20天。多呈急性,病初體溫升高,委頓,不吃、咳嗽,呼吸困難,流黏液性鼻液,觸診胸部疼痛;最後臥地不起,呼吸時頭頸伸直,窒息而死。病程7-10天。慢性者,長期咳嗽,流鼻液,消瘦。3、主要病變:胸腔積液,多為一側肺發生肝變,切面呈大理石樣,間質增寬,有的肺有胸膜粘連。4、鑑別診斷:應注意與山羊巴氏桿菌病相區別,必要時取肺與胸水做病原分離與鑑定。防治:1、預防 不從疫區引進山羊,引進山羊應隔離觀察1個月,健康羊才能混群。在疫區,可用山羊傳染性胸膜炎氫氧化鋁菌苗緊急接種,6月齡以下皮下注射3毫升,6月齡以上為5毫升,免疫產生期14天,免疫期1年。2、治療 ①九一四,小羊0.1-0.2克,大羊0.2-0.3克,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鹽水10毫升稀釋,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隔3-5日再注射1次。②用洛美沙星、恩諾沙星、磺胺嘧啶鈉治療。治療的同時,應加強護理,注意對症療法。第六節 羊蟎病一、病原:此病又稱疥癬病,俗稱癩,是由疥蟎和癢蟎寄生於羊面板表面或皮內所引起的接觸性、慢性、寄生性面板病。二、流行病學:1、分佈廣,全國各地均有流行,貴州省各地普遍存在。2、溫暖潮溼地區發病率高於高寒、乾燥地區。3、不分年齡大小均可感染 。4、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於秋末、科季和春初。三、症狀:劇氧,煩躁不安,面板增厚,脫毛,有的形成水皰或膿皰,破潰後形成痂皮。食慾減退、消瘦,嚴重時可引起死亡,尤其羊較為多見。四、預防:1、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有計劃地進行藥浴、噴霧或塗搽驅蟲。2、保持圈舍乾燥、通風。3、加強檢疫,對病畜及時治療。4、保持圈舍衛生,用20%的石灰水粉刷消毒。五、治療:①敵百蟲,以0.5%的敵百蟲溶液塗搽患部2—3次。②蠅毒靈,以0.05%的濃度塗搽、涮洗、噴霧、藥溶。③速滅菊酯,以0.1%的溶液藥浴。④害獲滅,牛、羊200微克/千克體重,皮下注射。⑤其他如倍特、蟎淨、速滅殺丁、林丹乳油、硫磺石灰合劑等有滿意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不小心開一晚手電筒,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