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倪DIY
-
2 # 天和Auto
「老年代步車」持證上牌_與汽車有什麼區別?關於老年代步車要求持證駕駛,為車輛上牌投保的呼聲很高,然而這是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
知識點:所謂「老年代步車」是技術層面不存在的車型,其本質是“園區觀光車”或“Golf球車”。此類車型面度的市場只有體量很小的B端領域,然而面對火爆的C端汽車市場這些企業動了歪腦筋;將這種車投放到農村鄉鎮市場,包裝成一種無需上牌持證就能隨意駕駛的“準汽車”。面對的使用者多為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中老年人,所以這個謊言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被揭穿。
「低速觀光車」的設計標準是滿足園區內使用,對於車輛的安全結構要求是非常之低的。然而汽車卻有非常嚴格的製造標準(要求),所以“老年代步車”絕對不滿足汽車安全標準;那麼這就帶來了非常實際的問題:假設給這種車型路權,車輛在非機動車道行駛佔用道路資源過多,會影響正常電動車的通行效率;在機動車道行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其後果往往不堪設想,難道要再興建一條道路嗎?
購車門檻低速電動車的價格並不低,具備汽車外形特徵的選項,其平均成交價會達到2.5萬左右。汽車消費的門檻其實也很低,在二手車市場中有些車況不錯的選項,其價格也僅僅在1~3萬元區間。使用此類車輛可以正常投保以降低通行風險,車輛安全結構、速度標準、配置水平以及行駛品質均遠超低速代步車,那麼還有什麼理由選擇這種車型呢?
重點:新車的價格也在走低,目前已經有價格低至2萬級的電動微型汽車可選,雖然品質仍舊不高但至少是按照「汽車製造標準」打造。後期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動微車以及油動汽車探入2/3萬區間,似乎選擇這些量產汽車會是更理想的選項。然而事實確實以相同的預算,大多數農村鄉鎮的“準汽車使用者”都去選擇了“老年代步車”,這是為什麼呢?
使用者需求不上牌不投保不接受管理「老年代步車」的使用者需求實際就是“天高任鳥飛”,以年齡作為資本可以對執法者產生“威懾力”,面對檢查的內心獨白往往是:我這個歲數你敢拿我怎麼樣,不遵守交規你也得看著,搞出問題連養老的錢都有著落了……不用否認,絕對多數老年代步車的使用者都是這種心態,這叫做“倚老賣老”,法不責老是非常大的漏洞。
總結:給老年代步車上牌持證的許可權,帶來的社會問題只會更多,道路配置是無法跟進的。而且以現有的汽車資源儲備也完全沒有必要讓這種車存在,真的想要合法使用四輪機動車,要知道70週歲以下仍然可以報考「C1/C2」,汽車是最佳選項。但最實際的問題是此類車輛的使用者普遍“不服管”,那麼最終的方式也只有“一刀切”;目前已經從源頭開始治理,老年代步車終將成為過去式。
回覆列表
在國內很多應該的事情卻是在現有狀況下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比如柴油乘用車、皮卡在大城市的解禁。老年代步車同樣的道理,可能你會覺得國家出臺標準杜絕安全隱患、購買和駕駛的人需要經過培訓、持有相關的駕照。這似乎看起來很合理。
但這些卻恰恰是很多人擁有自己汽車那無法逾越的門檻,大城市購買機動車都需要搖號,如果讓這種老年代步車也合法化那可想而知門檻會高到絕大部分它的潛在消費者都沒有購買的可能性了。
很多人覺得老年代步車的駕駛者多是郊區村鎮的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低、收入低,無法獲得駕照,但這根本不是主要原因,關鍵還是你的門檻過高不適合老百姓的真實承受能力。
那麼為什麼這些老年代步車在國內還是大有市場呢?就是因為它的灰色地帶,中國地方很大,很多城市的周邊對這類車的監管還是有彈性的,因為確實有需求,企業又不需要補貼,生產這類車型的企業都是民營企業,他們提供了國內最大多數的就業和相當可觀地方財政收入,這也造成了老年代步車在中國夾縫中生存的現實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