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小麥白粉病用什藥?

    小麥白粉病是小麥最易發生的病害,尤其是播種密度不合理,潮溼、溫度適宜、光照不足、通風透氣不良的麥田發生率更高。需及時防治,否則,嚴重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

    小麥白粉病病原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麥專化型,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病害。

    [症狀表現]

    小麥白粉病主要發生在葉片及葉梢上,有時還可侵染穗部。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白色絲狀薄層,而後病斑逐漸擴大呈長橢圓形,上生許多白色粉狀黴層,黴層逐漸變為灰褐色,並散生黑色小點粒。發病嚴重時,植株萎蔫、枯黃、甚至枯死。

    [發生特點]

    病菌一般以菌絲體在冬苗上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反覆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小麥生育後期在菌絲體上產生閉囊殼越冬,待田間小麥出苗後,條件適宜閉囊殼釋放子囊孢子侵染秋麥苗。病害發生的適宜溫度為20°C。一般天氣潮溼、田間鬱蔽、光照不足、種植過密、通風不良的麥田均有利白粉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

    病株達10%時就要及時防治。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播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拌種。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促進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溼度。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施用,防止倒伏,提高作物的抗病力。

    (2)藥劑防治。可畝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50~100g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0g,對水30Kg噴霧防治。隔7~10天施藥一次,連防2~3次。

  • 2 # 農民的小幫手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防治小麥白粉病的藥劑主要有三唑酮、戊唑醇、己唑醇、丙環唑等三唑類的殺菌劑,或者是醚菌酯、氯啶菌酯等,也有復配藥劑,如烯肟·戊唑醇、苯甲·丙環唑等,農戶們可根據具體藥劑在當地的抗性進行選擇,如果田間白粉病的發生比較嚴重,間隔7-10天,可再次噴施。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小麥白粉病的相關內容:

    小麥白粉病的症狀比較明顯,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容易被農戶們所辨別,它主要危害小麥葉片以及葉鞘部位,在發病初期,觀察小麥的葉片,會發現有白色的黴點,隨著白粉病危害嚴重程度增加,這些白色的黴點,慢慢變成白色的病斑,圓點也變成圓形或橢圓形,繼續仔細觀察這些病斑,在白色病斑周圍呈灰白色,另外,在病斑上面還會有黑色的小點點。

    小麥白粉病的發生,主要和溫度、溼度、田間的通風、光照等因素有關,另外還和自身的抗性也有一定的關係,具體如下:

    1、小麥品種有多種,自身的抗病性有強有弱,如果是抗病性較差的品種,在遇到相同情況下的白粉病時,就容易被感染,並且危害也較大。

    2、白粉病適宜發病的溫度一般在20度左右,如果溫度過低或過高,白粉病的發生相對會弱一些,而在5月份時,20度左右的天氣也比較常見,發生相對也會增多。

    3、5月份不少小麥種植區,雨水相對較多,如果當地出現了連續的陰雨天氣,再加上該時期小麥長勢已高,田間很容易溼度過大,也會加重小麥白粉病的發生。

    4、小麥種植過密的地塊,白粉病的發生相對也會多一些,當小麥播種過密,到了5月份後,田間的通風性相對較弱,同時,透光性也不好,再結合降雨,容易發生小麥赤黴病。

    針對田間小麥白粉病的防控工作,在5月份上旬,農戶們要注意做好預防及防治措施,目前一些農業預防工作已不適合,在該時期,建議農戶採取化學藥劑防治,如果田間還未發生白粉病,可以透過噴施殺菌劑進行預防,如果田間已經發生白粉病,可及時噴施殺菌劑進行防治。

    以上就是小麥白粉病的相關內容,希望農戶們不要放鬆管理,爭取最終達到高產。

  • 3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小麥白粉病用什麼藥?小麥白粉病屬於小麥常發性病害之一,目前登記使用的藥劑達400種之多,不過小麥返青後,不僅白粉病發生為害,其它病害也會有不同程度發生,在結合小麥田間病害情況推薦用藥前,先帶領大家瞭解以下小麥白粉病的發生為害,對其生產上的預防和防治也都是大有好處的。

    小麥白粉病為害葉片為主,嚴重時可以侵入葉鞘、莖稈。小麥抽穗以後田間發生時甚至還可以直接侵入為害小麥穗部。白粉病剛開始發生為白色小黴點,然後慢慢變大,上面並覆蓋有像麵粉一樣的黴層,故稱之為白粉病。後期黴層會變為灰白色或淡褐色,上面有褐色小顆粒,抹去黴層,可見病斑明顯出現發黃、褪綠等症狀,嚴重時是直接枯死,不僅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及其甚至,也會造成穗部發育短小,空癟粒增加。田間發病時通常不僅小麥植株下部多發生為害重,而且葉片背面黴層也多比正面多、厚。田間調查時要重點對小麥下部葉片等進行調查觀測 。

    小麥白粉病一般在氣溫15-20度左右,田間溼度80%以上時容易發生,對偏施氮肥貪青旺長或植株衰弱,長勢不好田塊會加重為害。因此小麥白粉病除科學施肥,降低田間溼度,培育壯苗減少發病外,對常年發生嚴重地區還可以採取播前三唑酮等藥劑拌種預防。對田間發病時,一般要及早噴藥。通常發現零星病株時噴藥防治效果最好。雖然當前小麥白粉病登記藥劑較多,但主要以三唑酮為主,大量試驗示範應用表明,三唑酮對白粉病防效下降趨勢明顯,因此當前,小麥白粉病宜選用己唑醇、丙環唑、腈菌唑、醚菌酯、嘧菌酯、氟矽唑、氟環唑、烯唑醇、葉菌唑、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藥劑防治,效果均較好,田間病葉率達10%以上時,要連防2次,7-10天一次。對於兼治紋枯病田塊,宜選用己唑醇、丙環唑、氟環唑等藥劑,而對兼治鏽病的,宜選用腈菌唑、嘧菌酯、氟矽唑等。若兼治葉枯病時要選用醚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藥劑。

    因此,小麥白粉病防治使用藥劑很多,小麥返青後病害發生也會頻繁增加,宜根據田間發生情況,選用既能有效防治白粉病,同時還能兼治其它病害藥劑,以減少噴藥次數,增加效益。

  • 4 # 無名三農人

    治療小麥白粉病的藥物有很多。如多菌靈、三唑酮、醚菌酯、戊唑醇等,具體用法用量各不相同,按說明上使用2一3次即可。要掌握交替用藥,輪換用藥,預防為主的原則。

  • 5 # 植保小貼士

    白粉病是春季小麥最常發生的病害之一!防治白粉病的藥劑比較多,具體有以下幾種。

    三唑酮(三唑類)

    三唑酮是應用最久的一種控制白粉病的藥劑。他登記的就是小麥白粉病,一般應用時推薦15%的三唑酮可溼性粉劑50-80g兌水30斤使用。最好在小麥白粉病發病前和發病初期使用效果較好。近年來,三唑酮在小麥上的抗性比較大,建議根據實際情況使用。三唑類的丙環唑、己唑醇對白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醚菌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

    近幾年在白粉病發生嚴重區域,三唑酮的抗性已經非常明顯。有很多零售店會使用醚菌酯。醚菌酯對白粉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都表現不錯。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是30%的醚菌酯20-30g每畝!對白粉病持效期比較長。

    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雜環類)

    乙嘧酚,目前在小麥白粉病上運用的不是太多。一般使用25%乙嘧酚磺酸酯40克每畝防治小麥白粉病,但是產生抗性比較快!

    目前,很多地區仍然在使用三唑酮防治白粉病。但是隨著用量的增加,三唑酮得效果也在逐年的降低!建議農戶在防治白粉病時,可以考慮使用醚菌酯,或者復配製劑,如苯甲.嘧菌酯等效果都不錯!

    以上是我的看法,請參考。

  • 6 # 圖說農村事

    介紹小麥白粉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措施。

    小麥白粉病是小麥主產區的常見病害,特別是小麥高產區,由於植株生長量大、密度高,在田間溼度高的情況下更是易發多發。近年來,小麥白粉病的發生呈日趨嚴重的態勢,已成為小麥生產中的重要病害。小麥受害後,生長髮育受阻,發生葉片乾枯、分櫱率、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造成小麥大幅減產。

    一、小麥白粉病的主要症狀

    小麥被白粉病病菌侵染後,發病較重時危害的主要部位是小麥的葉片、葉鞘、莖稈和穗,其中,葉片正面症狀最為顯著。表現在葉片上,往往葉正面比背面的病斑多,下部葉片較上部葉片危害重。發病的部位表面覆有一層白粉狀、絨絮狀黴斑,黴斑最初為白色,以後黴層白色逐漸變為灰色乃至褐灰色,且在黴層中散生著黑色的小粒,並能互相連合形成一個較大的黴斑,甚至可遮蓋全葉,厚度可達2毫米。發病的葉片變黃、捲曲而枯死。莖、葉鞘被危害後植株易倒伏,嚴重的病株常常矮縮而不能抽穗。這些症狀都是很明顯的,容易辨別。發病後由於光合作用嚴重被削弱從而嚴重影響產量。

    二、白粉病發病規律

    病菌以閉囊殼的形式在被害殘株上越冬,到春天時釋放出大量子囊孢子侵染麥苗,以後在被害小麥植株上大量產生分生孢子。借風傳播再次侵害小麥健康植株。小麥白粉病發病適宜溫度為15~20℃,正是小麥旺長期。溼度大時有利於病菌孢子萌發和侵入。如果種植密度過大,施用氮肥偏多,田間溼度過大,造成麥田群體過大、麥苗過厚,此病往往發生嚴重。在乾旱的情況下,如果植株生長不良,抗病性減弱,發病也會十分嚴重。瞭解了白粉病的發病規律,對於儘快採取耕作、播種、生長期管理等基礎防治措施具有積極意義。

    三、白粉病防治措施

    在因地制宜選用抗病新品種、改善耕地制度的基礎上,要把握好播種量、實行藥劑拌種。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和有機肥。要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鎮壓化控促進通風透光,降低溼度,減少倒伏,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發生和蔓延。

    要適時進行藥劑防治。用粉鏽寧按種子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種, 可有效控制苗期白粉病,並可兼治鏽病、紋枯病和黑穗病等病害。生長期每畝用20%粉鏽寧乳油、25%丙環唑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5%敵力脫、50%硫磺、40%多·硫、50%退菌特、慶豐黴素等對小麥白粉病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藥劑的選用要結合麥田實際兼顧防治其他病蟲害,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項一定要按照相應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

  • 7 # 豫東小農

    小麥白粉病用用什麼藥?

    小麥白粉病是一種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在冬麥苗上越冬。我們這裡的小麥發生白粉病的時間點就是在小麥揚花期如果說遇見陰雨連綿的天氣既溫度高溼度太大的年景,就極易造成白粉病的發生,對於如何防治白粉病我覺得應該在小麥的這幾個階段入手:

    對小麥選擇品種和種子進行拌種劑處理的時候。

    選擇抗病的品種,推遲幾天播種,合理密植既每畝地播種20~24斤小麥種子。拌種處理的時候選擇粉鏽寧可溼性粉劑拌種。

    在小麥返青時進行噴藥防治既選用三唑酮,烯唑醇等進行預防為主的噴施一遍。這個時候小麥也要防治病蟲害。可以和殺蟲劑和葉面肥一起噴施。小麥起身期可以噴施一遍控制旺長的多效唑甲哌鎓,多效唑可以控制旺長但是也能夠防治白粉病。小麥揚花期和孕穗期,這段時間一定要及時去麥田多觀察觀察,如果發現有白粉病的話立即噴施一遍多菌靈,粉鏽寧,苯醚甲環唑,腈菌唑,烯唑醇,戊唑醇等農藥!根據小麥田以及自己村莊附近的農藥農資店合理選配農藥。注意輪換使用,如果說噴施一遍效果不明顯應當在一個星期後換藥再噴施一遍。

  • 8 # 基層農人

    小麥白粉病用什麼藥?小麥白粉病屬真菌性傳染病,是小麥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一般發生在小麥的葉片上,但防治不及時,危害嚴重時,葉鞘莖稈麥穗都會感染,造成麥粒秕小,品質變差,產量大減。白粉病病原: 小麥白粉病病原屬子囊菌白粉菌屬的真菌,一般在冬小麥的受害殘株及土表越冬,在春季適宜的條件下,會放出大量的病菌侵害麥苗,而後又在病株上大量繁殖傳播,再侵害其它的麥株,因此在病發前要加以預防,病發後要及時防治,減小病源,以免傳播擴大。白粉病症狀: 小麥白粉病發病初期,主要表現在葉片上有白色的黴點,以後慢慢擴大成不規則的圓形病斑,並長出白粉狀黴層,顏色也會慢慢由白變褐變黑,被害病葉也逐漸變褐枯死,使麥穗變小而且籽粒秕小,造成小麥嚴重減產。白粉病發病條件: 主要是低溫高溼、氮肥施用量過多麥株過旺或種植密度太大,麥田通風透光條件不良,小麥容易發生白粉病。防治方法: 小麥白粉病防治,選用抗病效能好的優良品種,深翻伏曬土壤,深埋病殘株葉,合理密植播種,提高通風條件,合理施肥,以防徒長,提高透光強度和抗病害能力,對防止小麥白粉病都有很大的作用。 農藥防治,可用20%的三唑酮(粉鏽寧)6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1000倍液噴霧處理,都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小麥白粉病害。 小麥白粉病主要在於預防,預防及時得當,能夠控制漫延傳播,因此在生產上要加強管理,提前噴藥預防,及時發現及時噴治,最大程度解除和減少白粉病菌源,保證小麥正常生長,以免白粉病害帶來嚴重減產。

  • 9 # 稻麥巴巴

    小麥白粉病,是小麥生產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部位是葉片 ,可以造成小麥葉片提前死亡,減產幅度很大。在冬麥區,白粉病主要發生在小麥拔節後至灌漿初期。小麥相對其它作物,群體大,一旦發病透過噴霧防治效果不好,建議提前預防為主。建議在小麥拔節期和齊穗期選用瑞士先正達公司“美甜”各噴霧一次就好,預防效果非常好。

  • 10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小麥白粉病用什麼藥?小麥白粉病屬於小麥常發性病害之一,目前登記使用的藥劑達400種之多,不過小麥返青後,不僅白粉病發生為害,其它病害也會有不同程度發生,在結合小麥田間病害情況推薦用藥前,先帶領大家瞭解以下小麥白粉病的發生為害,對其生產上的預防和防治也都是大有好處的。

    小麥白粉病為害葉片為主,嚴重時可以侵入葉鞘、莖稈。小麥抽穗以後田間發生時甚至還可以直接侵入為害小麥穗部。白粉病剛開始發生為白色小黴點,然後慢慢變大,上面並覆蓋有像麵粉一樣的黴層,故稱之為白粉病。後期黴層會變為灰白色或淡褐色,上面有褐色小顆粒,抹去黴層,可見病斑明顯出現發黃、褪綠等症狀,嚴重時是直接枯死,不僅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及其甚至,也會造成穗部發育短小,空癟粒增加。田間發病時通常不僅小麥植株下部多發生為害重,而且葉片背面黴層也多比正面多、厚。田間調查時要重點對小麥下部葉片等進行調查觀測 。

    小麥白粉病一般在氣溫15-20度左右,田間溼度80%以上時容易發生,對偏施氮肥貪青旺長或植株衰弱,長勢不好田塊會加重為害。因此小麥白粉病除科學施肥,降低田間溼度,培育壯苗減少發病外,對常年發生嚴重地區還可以採取播前三唑酮等藥劑拌種預防。對田間發病時,一般要及早噴藥。通常發現零星病株時噴藥防治效果最好。雖然當前小麥白粉病登記藥劑較多,但主要以三唑酮為主,大量試驗示範應用表明,三唑酮對白粉病防效下降趨勢明顯,因此當前,小麥白粉病宜選用己唑醇、丙環唑、腈菌唑、醚菌酯、嘧菌酯、氟矽唑、氟環唑、烯唑醇、葉菌唑、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藥劑防治,效果均較好,田間病葉率達10%以上時,要連防2次,7-10天一次。對於兼治紋枯病田塊,宜選用己唑醇、丙環唑、氟環唑等藥劑,而對兼治鏽病的,宜選用腈菌唑、嘧菌酯、氟矽唑等。若兼治葉枯病時要選用醚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藥劑。

    因此,小麥白粉病防治使用藥劑很多,小麥返青後病害發生也會頻繁增加,宜根據田間發生情況,選用既能有效防治白粉病,同時還能兼治其它病害藥劑,以減少噴藥次數,增加效益。

  • 11 # 無名三農人

    治療小麥白粉病的藥物有很多。如多菌靈、三唑酮、醚菌酯、戊唑醇等,具體用法用量各不相同,按說明上使用2一3次即可。要掌握交替用藥,輪換用藥,預防為主的原則。

  • 12 # 植保小貼士

    白粉病是春季小麥最常發生的病害之一!防治白粉病的藥劑比較多,具體有以下幾種。

    三唑酮(三唑類)

    三唑酮是應用最久的一種控制白粉病的藥劑。他登記的就是小麥白粉病,一般應用時推薦15%的三唑酮可溼性粉劑50-80g兌水30斤使用。最好在小麥白粉病發病前和發病初期使用效果較好。近年來,三唑酮在小麥上的抗性比較大,建議根據實際情況使用。三唑類的丙環唑、己唑醇對白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醚菌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

    近幾年在白粉病發生嚴重區域,三唑酮的抗性已經非常明顯。有很多零售店會使用醚菌酯。醚菌酯對白粉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都表現不錯。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是30%的醚菌酯20-30g每畝!對白粉病持效期比較長。

    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雜環類)

    乙嘧酚,目前在小麥白粉病上運用的不是太多。一般使用25%乙嘧酚磺酸酯40克每畝防治小麥白粉病,但是產生抗性比較快!

    目前,很多地區仍然在使用三唑酮防治白粉病。但是隨著用量的增加,三唑酮得效果也在逐年的降低!建議農戶在防治白粉病時,可以考慮使用醚菌酯,或者復配製劑,如苯甲.嘧菌酯等效果都不錯!

    以上是我的看法,請參考。

  • 13 # 圖說農村事

    介紹小麥白粉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措施。

    小麥白粉病是小麥主產區的常見病害,特別是小麥高產區,由於植株生長量大、密度高,在田間溼度高的情況下更是易發多發。近年來,小麥白粉病的發生呈日趨嚴重的態勢,已成為小麥生產中的重要病害。小麥受害後,生長髮育受阻,發生葉片乾枯、分櫱率、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造成小麥大幅減產。

    一、小麥白粉病的主要症狀

    小麥被白粉病病菌侵染後,發病較重時危害的主要部位是小麥的葉片、葉鞘、莖稈和穗,其中,葉片正面症狀最為顯著。表現在葉片上,往往葉正面比背面的病斑多,下部葉片較上部葉片危害重。發病的部位表面覆有一層白粉狀、絨絮狀黴斑,黴斑最初為白色,以後黴層白色逐漸變為灰色乃至褐灰色,且在黴層中散生著黑色的小粒,並能互相連合形成一個較大的黴斑,甚至可遮蓋全葉,厚度可達2毫米。發病的葉片變黃、捲曲而枯死。莖、葉鞘被危害後植株易倒伏,嚴重的病株常常矮縮而不能抽穗。這些症狀都是很明顯的,容易辨別。發病後由於光合作用嚴重被削弱從而嚴重影響產量。

    二、白粉病發病規律

    病菌以閉囊殼的形式在被害殘株上越冬,到春天時釋放出大量子囊孢子侵染麥苗,以後在被害小麥植株上大量產生分生孢子。借風傳播再次侵害小麥健康植株。小麥白粉病發病適宜溫度為15~20℃,正是小麥旺長期。溼度大時有利於病菌孢子萌發和侵入。如果種植密度過大,施用氮肥偏多,田間溼度過大,造成麥田群體過大、麥苗過厚,此病往往發生嚴重。在乾旱的情況下,如果植株生長不良,抗病性減弱,發病也會十分嚴重。瞭解了白粉病的發病規律,對於儘快採取耕作、播種、生長期管理等基礎防治措施具有積極意義。

    三、白粉病防治措施

    在因地制宜選用抗病新品種、改善耕地制度的基礎上,要把握好播種量、實行藥劑拌種。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和有機肥。要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鎮壓化控促進通風透光,降低溼度,減少倒伏,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發生和蔓延。

    要適時進行藥劑防治。用粉鏽寧按種子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種, 可有效控制苗期白粉病,並可兼治鏽病、紋枯病和黑穗病等病害。生長期每畝用20%粉鏽寧乳油、25%丙環唑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5%敵力脫、50%硫磺、40%多·硫、50%退菌特、慶豐黴素等對小麥白粉病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藥劑的選用要結合麥田實際兼顧防治其他病蟲害,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項一定要按照相應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

  • 14 # 豫東小農

    小麥白粉病用用什麼藥?

    小麥白粉病是一種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在冬麥苗上越冬。我們這裡的小麥發生白粉病的時間點就是在小麥揚花期如果說遇見陰雨連綿的天氣既溫度高溼度太大的年景,就極易造成白粉病的發生,對於如何防治白粉病我覺得應該在小麥的這幾個階段入手:

    對小麥選擇品種和種子進行拌種劑處理的時候。

    選擇抗病的品種,推遲幾天播種,合理密植既每畝地播種20~24斤小麥種子。拌種處理的時候選擇粉鏽寧可溼性粉劑拌種。

    在小麥返青時進行噴藥防治既選用三唑酮,烯唑醇等進行預防為主的噴施一遍。這個時候小麥也要防治病蟲害。可以和殺蟲劑和葉面肥一起噴施。小麥起身期可以噴施一遍控制旺長的多效唑甲哌鎓,多效唑可以控制旺長但是也能夠防治白粉病。小麥揚花期和孕穗期,這段時間一定要及時去麥田多觀察觀察,如果發現有白粉病的話立即噴施一遍多菌靈,粉鏽寧,苯醚甲環唑,腈菌唑,烯唑醇,戊唑醇等農藥!根據小麥田以及自己村莊附近的農藥農資店合理選配農藥。注意輪換使用,如果說噴施一遍效果不明顯應當在一個星期後換藥再噴施一遍。

  • 15 # 基層農人

    小麥白粉病用什麼藥?小麥白粉病屬真菌性傳染病,是小麥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一般發生在小麥的葉片上,但防治不及時,危害嚴重時,葉鞘莖稈麥穗都會感染,造成麥粒秕小,品質變差,產量大減。白粉病病原: 小麥白粉病病原屬子囊菌白粉菌屬的真菌,一般在冬小麥的受害殘株及土表越冬,在春季適宜的條件下,會放出大量的病菌侵害麥苗,而後又在病株上大量繁殖傳播,再侵害其它的麥株,因此在病發前要加以預防,病發後要及時防治,減小病源,以免傳播擴大。白粉病症狀: 小麥白粉病發病初期,主要表現在葉片上有白色的黴點,以後慢慢擴大成不規則的圓形病斑,並長出白粉狀黴層,顏色也會慢慢由白變褐變黑,被害病葉也逐漸變褐枯死,使麥穗變小而且籽粒秕小,造成小麥嚴重減產。白粉病發病條件: 主要是低溫高溼、氮肥施用量過多麥株過旺或種植密度太大,麥田通風透光條件不良,小麥容易發生白粉病。防治方法: 小麥白粉病防治,選用抗病效能好的優良品種,深翻伏曬土壤,深埋病殘株葉,合理密植播種,提高通風條件,合理施肥,以防徒長,提高透光強度和抗病害能力,對防止小麥白粉病都有很大的作用。 農藥防治,可用20%的三唑酮(粉鏽寧)6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1000倍液噴霧處理,都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小麥白粉病害。 小麥白粉病主要在於預防,預防及時得當,能夠控制漫延傳播,因此在生產上要加強管理,提前噴藥預防,及時發現及時噴治,最大程度解除和減少白粉病菌源,保證小麥正常生長,以免白粉病害帶來嚴重減產。

  • 16 # 稻麥巴巴

    小麥白粉病,是小麥生產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部位是葉片 ,可以造成小麥葉片提前死亡,減產幅度很大。在冬麥區,白粉病主要發生在小麥拔節後至灌漿初期。小麥相對其它作物,群體大,一旦發病透過噴霧防治效果不好,建議提前預防為主。建議在小麥拔節期和齊穗期選用瑞士先正達公司“美甜”各噴霧一次就好,預防效果非常好。

  • 17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用藥劑防治小麥白粉病主要有兩個重要時期:一個是用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等拌種,防止苗期病害;另一個便是在小麥生長期(抽穗前至灌漿中前期)當病葉率達到10-20%時選擇適宜藥劑噴霧防治。

    目前可用於防治小麥白粉病的藥劑較多,這裡僅列舉其中一部分:

    (1)氟矽唑,三唑類殺菌劑。內吸,具雙向傳導性,具有保護、治療和剷除作用。耐雨水沖刷,一般使用40%乳油6000-10000倍液。

    (2)氟環唑,三唑類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它在三唑類殺菌劑中有個獨一無二的特性是能提高作物幾丁質酶活性,導致真菌吸器收縮,抑制病菌侵入。畝用12.5%懸浮劑50-60毫升兌水40-50公斤噴霧,可兼治鏽病等病害。可與甲基硫菌靈等殺菌劑混用。

    (3)丙硫菌唑,幾乎對所有麥類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畝用有效成份13克兌水噴施。

    (4)己唑醇,有內吸活性丶保護和治療作用。發病初期可用5%懸浮劑20-30毫升兌水40-50公斤噴霧。濃度過大可抑制作物生長。

    (5)四氟醚唑,有內吸活性、保護和治療作用。畝用50-60克兌水30-45公斤噴霧。

    (6)吡噻菌胺,畝用20%懸浮劑30毫升兌水45公斤均勻噴霧。對白粉病、鏽病等具有良好防效。

    (7)烯肟菌胺.戊唑醇,畝用20%懸浮劑20毫升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

    (8)肟菌.戊唑醇,畝用15-20克兌水45公斤均勻噴霧,可兼治鏽病等。

    (9)氟唑菌醯羥胺.苯醚甲環唑,商品名稱為美甜,價格較高,可兼治鏽病、赤黴病等多種病害。

    以上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中的暴力、色情元素過多,會導致心理變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