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我君

    1961年,心理學家班杜拉對暴力行為與兒童模仿的關係做過研究,即著名的波波(波比)玩偶實驗。這個實驗基本上證明了兒童對成年人暴力行為的模仿。不過,直到今天,兒童觀看電視和電影中的暴力行為是否會導致在現實世界中實施暴力行為都還沒有最終的結論。

    遊戲中的暴力色情元素會不會導致心理變態?個人的看法是,可能會因為沉迷遊戲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但還不至於因為遊戲而導致心理變態。除非將經常玩遊戲定義為“心理變態”。甚至,沉迷遊戲也是其他社會問題造成的,玩遊戲是果不是因。

    值得擔心的其實是將來VR(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製造的遊戲。這些遊戲如果含有暴力色情元素,對人的心理影響要遠遠大於如今的網頁遊戲、網路遊戲、單機遊戲。

    不過,定義“心理變態”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心理變態是指心理障礙相關的行為異常,那麼,這些遊戲會有一定影響。如果心理變態是指精神障礙相關的行為異常,遊戲大概也最多隻能算作誘因之一。因為心理學家現在比較認同這個觀點:器質性的精神病態都有其生理基礎。TED演講人詹姆斯·法隆就是“天生變態狂”,儘管他沒有表現出變態行為,但是他有家族遺傳的精神變態基因。

    詹姆斯·法隆有著美滿的事業和家庭,研究大腦組織35年,找到了一種控制單胺氧化酶A的基因MAOA,它會導致單胺氧化酶A產生不足,使得人體內留有過多的單胺類物,易於產生反常情緒和暴力行為。MAOA基因還與人的頭腦結構有關,會影響男性的杏仁核、前扣回帶和眼眶部皮質的體積大小。詹姆斯·法隆把它稱之為“戰士基因”。一次偶然的腦圖掃描,他發現自己竟然也有這樣的基因!

    在詹姆斯·法隆的三角凳構想中,大腦損傷,基因病變(尤其是“戰士基因”),早期(童年)心理受到精神、身體的虐待,三者合一才可能引發心理變態。所以,只要遊戲還不能混淆虛擬與現實,我們不必太過擔心。

  • 2 # interesting平

    首先並不是一定會導致心理變態也可能是其他的心理問題。小孩子看多了,畢竟心理不成熟,小孩子看多了也可能模仿,這是不允許的。而到了成年,人的心智慢慢變得成熟,但有時壓力過大也會去接觸這些遊戲,這也是一種發洩方式。遊戲畢竟是遊戲,成年人畢竟能區分開。但反過來說,你如果喜歡玩這樣的遊戲,內心深處是有點這方面的傾向的,但遊戲中你可以盡情發洩的。

  • 3 # 愛玩的劉叔叔

    遊戲中的暴力,色情元素接觸多了感覺沒有什麼真實感。最多隻是視覺上的享受。一般正常人玩到這種遊戲最多也是體驗下特殊的經歷,感官上面受下刺激。心理變態本身就是心裡扭曲了和玩遊戲沒太多關係。心理變態也只是尋找刺激,人有基本的道德約束,正常人不會導致心理變態

  • 4 # 胖大鮮

    會!年齡越小影響越大。

    接觸這些越早越容易受到傷害,成年人經歷多了也許只是當時環境下產生暴力心理,回到現實會恢復正常。而沒有走出校門的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還沒有形成正確認識,對於遊戲行為代入感較強,容易養成慣性認知,到了真實環境中發生類似事件時容易產生遊戲反應,從而造成危害。

    所以,遊戲可以玩,但是不能因為玩遊戲荒廢了工作學業,對於暴力傾向的遊戲更是要敬而遠之,監管部門最好嚴格分級並監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小區裡養狗在草坪隨便遛狗拉屎不收拾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