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趣味

    首先當時的政治環境,其次是朝堂對對手的重視程度!政治環境因為抑武揚文,所以軍隊不能掌握在文官集體就會遭到朝堂大老爺們的猜忌,甚至狄青以武將的身份做到了丞相級別的高官,當然也不可能讓文官團體大肆去宣揚!最後當時狄青對抗的西夏頂多做到錦上添花並非雪中送炭,所以也就沒人會記住!

  • 2 # 腳踏一枝梅

    狄青是宋朝"治世”的名將,既沒有驚世駭俗的逆天戰績拿來大吵特吵,也無《狄家將》和評書等文藝作品渲染,當然知名度比起"亂世"的岳飛、楊家將就遠遠不如了。他主要是在西北邊防與西夏國的襲擾戰,平叛廣西的昆倉關算是其代表作,有些傳奇的是其經歷,從窮小子到國防部長,岳飛那麼牛B也才是副防長。宋朝的防長一般是由文官當任,象美歐體制,明君宋仁宗竟打破慣例,委武將狄青任防長,已算職業軍人的最高待遇了。

  • 3 # 麟角1

    岳飛、楊家將,都是忠心為國,抗擊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忠孝兩全,符合中國老百姓的傳統觀念;自然受到廣泛的傳頌,成為中國民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說岳飛,背上有母親刺字“精忠報國”,他率領的“岳家軍”所向披靡,百戰百勝;令敵人聞風喪膽。在中國軍事史上也是威名赫赫。令人嘆惋的是岳飛的“精忠”,最終落得個“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說楊家將,一門忠烈,誓死捍衛國家。尤其是楊門女將,“巾幗不讓鬚眉”的感人故事,千百年來一直被代代傳誦。

    《宋史》:“狄青,字漢臣,汾州西河人(山西)。善騎射,臨敵披髮,戴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宋仁宗時,武將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狄青,在宋、夏戰爭中,他每戰都戴著一個猙獰的銅面具,並披頭散髮;以震懾敵人。被稱之為“面涅將軍”。狄青戴著面具上陣,不是他長的清俊,沒有殺氣(傳說狄青是武曲星下凡,但白面書生像;包拯是文曲星下凡,而黑麵凶神惡煞像;說“兩仙”下凡時錯戴了面具。),而是因為他的臉上有刺字,是他16歲時,因自己的親哥鬥毆,打傷人後跑了,狄青代兄受過,被刺字充軍(在宋代,臉上有刺字,大多是罪犯)。狄青出身貧寒,為人縝密、寡言少語,從士兵做起,以功升到樞密副使(相當現在的軍委副主席)。他精通兵法,勇而善謀,謀事必先仔細考慮成熟,要有十分的把握,才會行事。他的故事具有傳奇性,例如:“巧計激士”的典故,說狄青到廣西去征討儂智高,由於前幾次其他將領的征討都以失敗而告終,因此軍中計程車氣很低落。狄青到任後,看到南方有崇拜鬼神的風俗,為了振奮士氣,便心生一計,在出徵那一天,他面對全軍眾將士,拿出一百個銅錢,口中唸唸有詞:“此次用兵勝負,請神靈告之,若使錢面全部朝上,吾當勝者。”在全軍眾目睽睽之下,他一拋銅錢……大家過來一看,一百個銅錢全部面上。官兵見有神靈保佐,頓時振奮歡呼。狄青見士氣大振,於是高聲又說:“這一百個銅錢,現在誰也不能撿,等我們勝利歸來時,誰撿到歸誰。”原來這一百個銅錢是狄青特製的,兩面一樣。

    狄青的故事流傳很多很多,狄青“五虎將”,就和楊家將、岳家將的故事一樣,長久傳誦不衰。對狄青的宣傳,評書、戲劇、電影、電視劇都有,可能是因為岳飛、楊家將的盛名在狄青之上的緣故吧,使你誤認為“很少提及”。個人認為,韓世忠的名氣和狄青差不多,在民間,二人都比岳飛、楊家將要略遜一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色斑的形成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