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壇春秋精選

    圓周率(Pai)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π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π也等於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用十位小數3.141592654便足以應付一般計算。

    第一個用科學方法尋求圓周率數值的人是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紀,他用圓內接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確定圓周長的上下界,從正六邊形開始,逐次加倍計算到正96邊形,開創了圓周率計算的幾何方法,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π值。

    公元263年魏晉時代的中國數學家劉徽在《九章算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確到兩位小數的π值,他的方法被後人稱為割圓術。

    而我們熟悉的南北朝時代中國科學家祖沖之並不是發現圓周率的科學家,但是他準確得到了小數點後7位的π值,輝煌成就比歐洲至少早了1000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後來科學家又不斷突破,到了1948年英國的弗格森和美國的倫奇共同發表了π的808位小數值,成為人工計算圓周率值的最高紀錄。2011年10月16日,日本長野縣飯田市公司職員近藤茂利用家中電腦和雲計算相結合,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10萬億位,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記錄。

    特別有意思的是過去圓周率並不叫π(pai),π是第十六個希臘字母,本來它是和圓周率沒有關係的,但大數學家尤拉從一七三六年開始,在書信和論文中都用π來表示圓周率。

  • 2 # 塵中子

    在三國時期,著名數學家‘劉徽’用割圓術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3位,南北朝時期的祖沖之在劉徽研究的基礎上,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這一成就比歐洲人要早一千多年。

  • 3 # HLH王泓

    公元263年魏晉時代的中國數學家劉徽在《九章算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確到兩位小數的π值,他的方法被後人稱為割圓術。

    南北朝(420年—589年)時代中國科學家祖沖之並不是發現圓周率的科學家,但是他準確得到了小數點後7位的π值,輝煌成就比歐洲至少早了1000年。

  • 4 # 南嶽第七十二峰

    “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殺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啊樂”(3.14159 26535 897 932 384 626)--多念幾遍,以後有機會可以嘚瑟一下。尤其是在洋鬼子面前,他們絕對沒有這種簡單方法記住小數點後22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個月大的男嬰,一天合理的睡眠量,奶量和輔食量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