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像風一樣吹過4

    日記,是自己把每天的所做、所見、所聞、所感等有選擇地記錄下來的一種應用文。堅持寫日記,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那麼,如何使學生自覺寫日記,讓寫日記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重視第一課,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每當我接手一個新班,我都特意準備,上好第一節指導課。在這節課上,我一般透過:學習名人寫日記的心得、交流寫日記的好處、揭示寫日記的秘訣、拓寬寫日記的內容、明確寫日記的格式等環節來達到讓學生不怕寫的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制定學期目標人手,並把寫日記當成學期目標之一。為了培養學生學日記的恆心,實現他們的各個層次的目標。我每一個學期都有一本寫滿了一學期來的學生的優秀日記,謄寫得工工整整,批得也是仔仔細細。讓學生也擁有一本像樣的日記本,封皮漂亮,紙張質量好,便於保管。我經常在全班學生面前炫耀我的這些珍寶,讓學生小心翻閱欣賞,讓其他學生羨慕不已。並把平時的日記作為我與學生書面交流的平臺,瞭解學生的思想,很多課堂上難以解決的困難,只要到日記中尋找答案。對於在日記中的優美精彩的詞語段落、可取的寫作方法,我更加鼓勵的讚賞。我讓每一個同學的推出自己最優秀的日記。打印出來製成展版供全體同學學習。有時。我班學生還要舉行日記賽讀,氣氛非常活躍。同學們經常可以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學生會增強了自信。懂得生活的意義,寫日記也自然會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之最愛,從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學習水平。我給學生講故事,在故事中讓學生明白該怎麼做。也讓學生在日記本上講故事,我做忠實的聽眾。我還講學生的精彩日記網上發表、列印傳閱、張貼於學習園地、推薦發表、在家長會上大力宣傳等或者允許他以一次優秀日記免做一次抄寫作業。幾年來,我們班的家庭作業儘量摒棄以往“單一機械式”的抄寫,而改之以向多樣新穎、富有創造性、靈活性的日記傾斜。

    二、堅持寫“下水日記”,做好示範帶頭作用

    “先求諸己而後求諸人,必須充實自己,才能教好學生。”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的“下水日記”有示範作用,它能促進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水平得到提高要求學生養成的習慣,作為老師必須首先養成,寫日記也不例外。因為教師的“小練筆”,是學生練筆的引子、參照物。如果學生沒有什麼比照,作文也就成胡亂地放飛。小學生作文不像成人那樣有自己的主見,他們是處於模仿時期,沒有模仿就沒有創新。幾年來,我在指導學生寫日記的過程中,堅持寫“下水日記”,既言傳,又身教,讓學生透過老師的寫作時間,感悟到觀察生活,表情達意的方法,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與學生寫同題的“下水日記”,有利於指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徵進行觀察,把內容寫具體。有一次我指導學生觀察教學樓前新建的花壇,並要求寫一篇日記,可等日記收上來一看,多數學生寫景狀物抓不住特徵,好一個百花爭豔的花壇被他們三言兩語概括了。針對這一情況,我寫了一篇下水日記,其中對“自日紅”有這樣一句描寫:“白日紅剛發新芽,小芽像麥粒一樣大小,紫紅紫紅的,像石榴籽一樣晶亮。”寫芽的顏色“紫紅紫紅的”,寫芽的光澤“像石榴子一樣晶亮”這就是抓住特徵來寫。學生聽了我的日記,很容易地明白了這個道理。寫“下水日記”可以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發掘有價值的東西。寫“下水日記”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欣賞學生,積極評價,激起學生寫日記的熱情

    葉聖陶先生認為:“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定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好的習慣隨時隨地運用,好像出於本性,一輩子受用不盡。語文的學習是靠日積月累的,寫日記的進步也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並不容易。正如毛主席曾經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不難,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強調了堅持的重要性。

  • 2 # 欣寶貝兒智慧屋

    我覺得挺好的!

    小學時,老師只是在暑假的時候安排作業有寫日記,那時年少無知,也不覺有他。

    初中時,遇到一位特別的語文老師,只有我們班,他安排了每天寫日記這項作業,還是要交給他看的,除了寫日記,他還安排了每天一頁的練字!練字我感慨不多,唯有這個日記啊,當時對我老說老大難啊,完全不知道怎麼寫啊!寫今天做了多少作業?寫今天干了些什麼事兒?反正最初的我的日記,完全就是日子的流水賬,相信當時很多同班同學都是一樣的!初二時老師開始把他的書借給班上的人看,像個小小的圖書館,我很榮幸,是第一個借書的人,我們老師很特別,什麼書都借,包括故事會什麼的,那時候,日記漸漸多了些味道!初三老師同意我們日記變週記,這時候,我覺得我寫的,真的算得上記了!

    高中時,高中就沒有這種必要性、強制性了,但是自己的內心多了很多小秘密及感情,也因為初中三年養成了記錄的習慣,高中算是一週一記了吧~大學時,大學書寫日記的時間越來越少,但透過其他方式的記錄也存在,直到現在,還有這個習慣......

  • 3 # 阿雲1987

    將“日記”作為家庭作業是否好?我覺得要看年齡段。比如小學和初中等低年級階段,引導孩子堅持寫日記有其很大的好處:一、可以養成好習慣,比如每天抽出30分鐘寫日誌綽綽有餘。習慣一旦養成,孩子便會積極主動學習。二、父母要有積極的引導做基礎,而不是扔一個任務出來就了事。比如引導孩子“從點到面”展開,便不會無處下筆,舉例今天媽媽做麵條了這就是日記內容,圍繞“面,誰做的,如何做,放了什麼材料,注意事項,總結經驗,味道如何”等等。這樣不但能鍛鍊孩子觀察能力,還有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

    等到了高年級,寫日記也不再是每天既定的任務和作業了,但是很多人依然有寫日誌的習慣,這就是日積月累下來的興趣。因為他們總想記錄下一天裡發生的有趣或者值得紀念的事情。

  • 4 # 繁華消盡

    相信大家上小學的時候,每天都必須的作業就是寫日記,那時候,我們並不懂得寫日記的意義,所以,我們經常星期一就把一個星期的日記寫好了,等到下個星期老師再收上去看,也有的同學會把日記很當一回事,認認真真的記錄著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其實,寫日記的確有很多好處的。

    一種好的生活習慣

    寫日記這種習慣我覺得是一種很好的習慣,但前提是寫一寫正能充滿美好的事情。

    記錄生活,留下回憶

    幫助我們珍藏那些美好的回憶,歲月流逝,當我們翻開日記的時候,往日就會重現。那些美好的事物與歲月總是能讓我們欣然一笑。

    提高自己語言文字功底

    寫日記的時候,當然也要有自己的思路,不是瞎寫記流水賬,要有自己的層次感,寫日記不僅僅是備忘,同時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提高我們的文字功底。

    自我反省與提高

    能讓人思考生活與人生,也許日後翻閱以前的日記,我們會覺得當初的做法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事情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思路,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讓我們學會自我反省,而且不斷的完善自己各方面的不足之處。

    教會我們更加懂得生活

    讓我們記住時光流水,珍惜我們的美好時光。教會我們發現生活,感悟生活,學會感恩,很多時候,我們會忘記我們曾經也有那麼青澀美好的年華,這會使我們不自覺的更加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每一天。

    鍛鍊一個人的意志力

    寫日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長期的寫日記,一年、兩年,會讓我們懂得如何去堅持,也許很多做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從寫日記中領悟到一些道理,堅持不懈是最好的一種精神品質。

    孩子小的話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鍛鍊方式。

  • 5 # 蘭心伊悅1

    我覺得挺好的。記得小的時候寫作文是最令我頭痛的事了。到了學習寫作方的時候,老師要我們每天寫一篇日記,孩子哪有那麼有自制力?結果堅持了一段時候也就不寫了,但是很多年之後,再看到自己那時候的日記,感覺還是蠻可愛的,特別有意思。覺得真的很感謝老師的作業。這也是給自己留下了小時候的紀念!

    日記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心情……既鍛鍊了孩子的寫作意識,積累了詞彙,又為孩子長大後留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紀念!很難得 !

  • 6 # 笑笑孃親

    看孩子習慣吧,反正會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覺得壓力山大。

    關鍵日記應該是寫給自己的,不是給別人閱讀的,這個如果是作業,應該叫做我的一天的小作文。

    如果已經有這樣的作業,那家長就幫助孩子找到嗨點吧。比如每天寫寫天氣,寫寫新單詞,畫畫也好啊。反正不能一個格式天天寫,這樣太無趣了。

    而且要鼓勵孩子說真話,很多孩子的作文空洞而且看上去就假。發展下去這些都沒了。

    語言是用來展示真相和真理的,是用來交流的。

    還有就是哪天不想寫,不逼迫,跟老師說實話。

  • 7 # 飛燁媽媽

    我們培養孩子,其實就是培養他負責任的能力,老師要求寫日記作為家庭作業,如果在認知上認為這就是家庭作業,這是我的任務,就沒有問題了,如果作為家長都在糾結老師這是幹嘛呢,幹嘛非要讓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呢,你覺得孩子會願意做這個作業嗎?寫日記本來就是個好習慣這是很多優秀人事總結出來的,我們為人父母想讓孩子自由一些,這是可以理解的,品質高的親子關係就是要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共情他。但是對於老師的教育我們不能干涉太多,古代很多聖賢都不教自己的孩子,而是交給老師,因為教育必須嚴格,我們父母如果也這樣嚴格對孩子,會破壞親自關係的,所以一定給孩子樹立老師的形象,讓他自己為自己的功課負責。

  • 8 # SS135409617

    我小時候就恨死了寫日記。一看到這個作業就給我媽打電話,問我媽咋個寫。我媽就很生氣。就給我報了個作文班。那個老師是名師,確實講得好。他說我們寫日記覺得痛苦是因為想法有問題。覺得好像必須有一個正經的事來寫。其實不是。日記可以記錄事情,也可以記錄雨滴打落在地上場景以及你聯想到的一切,還可以只描寫你今天的心情。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寫在日記裡,但是要真實,你怎麼想就怎麼寫。不要一上公交車就讓坐,一過馬路就扶老人。然後他就會從我們的日記裡找到寫得好的地方,然後告訴我們為什麼寫得好。只有會欣賞了才能更好地創造。然後剩下的時間就會讓我們自己寫。也就是說每次上課都是先欣賞上一次的文章,再寫一篇。幾次學下來,我就沒有再怕寫過日記。所以說,你的孩子寫不出來,是沒有被真正的啟蒙。文章要寫得好,要多讀好文章,要思考它哪兒寫得好,再練習。練習​是必須的。最好每次寫出的文章都能讓高手點撥一下。

  • 9 # 女巫多莉

    我個人覺得不好

    日記本來應該屬於個人隱私的東西

    一旦變成作業

    性質就變了

    好多孩子為了迎合老師

    不會在日記裡說實話,

    本來該是最真實,最能反應孩子心裡話的日記,有了考場作文的味道

    什麼幫同學講題啦,什麼讓坐了,扶老奶奶過馬路啦

    為了日記而日記,要不得!

    日記還是應該作為孩子說自己的小秘密的地方

    孩子願意給家長看,願意給老師看自然好

    但是如若不願,也不要偷看

    更不要把日記當成作業批改

  • 10 # 天籟134764048

    把日記留作業,更多地擴充套件了作業的空間。語文學習當中很重要的就是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如果僅僅完成讀書和考卷上的一些閱讀題,以及課內作文練習的量遠遠不夠。寫日記是語文應用的一個綜合性練習。可以把在課本中學到的詞句轉化為表達自己心意的語言。也是鼓勵學生與校園內外,在生活細節中觀察積累素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過和你一起白頭到老可是愛情它死於年輕”這句話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