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深度揭秘
-
2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李唐是漢族,但有鮮卑血統。李唐(1066—1150),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初以賣畫為生, 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盪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風格。並以畫牛著稱。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采薇圖》等。
李唐被懷疑是因為李唐有疑點,法琳的話,李唐附會隴西李氏,附會武川鎮人,自身卻世代埋葬趙郡。李重耳投奔南宋,宋書魏書記載明確,汝南太守不姓李。這多疑點,別人才懷疑李唐。陳寅恪第三篇論李唐氏族已經基本斷定,李唐附會是真,胡人說是錯,李唐從李世淵開始,才有鮮卑血統。沒人說有鮮卑血統就是鮮卑人,陳寅恪的胡人說是第一篇論李唐的法琳。法琳之語,也許無解。大野一姓,李唐的謎團。我覺得從文化上講,李唐還是漢人。 從血統上來講 ,胡人可能性也不小, 而且漢人發展到現在, 血統我覺得 就沒有純正性一說 。三國末期的 幽燕涼並 ,四州很多漢人擁有胡人血統已經見怪不怪了 ,更何況 東晉八大王之亂之後 ,北方 北魏孝文帝漢化到隋朝的強制漢化 。夷越一代不過也是 ,北方的正統漢人大家族和當地的居民混居而成 ,血統論 沒有追究的必要 ,我覺得現在更應該追求的是一種文化認同感。
我記得至多是二程說李唐有胡風吧,而且看他們說老聃“龐眉西來”就有種刻意把唐代的衰落放到文化上來證明他們的理學理論正確的主觀意願。
李唐之前,同屬五姓七家,趙郡李氏地位一直略高於隴西李,之所以冒認,一方面是因為李唐屬於趙郡李旁支破落戶,一方面李唐起家多有賴關隴門閥,地域原因隴西李氏跟關隴家族關係密切,早有聯姻傳統。
再說一般李唐鮮卑也是有獨孤竇氏長孫三位明確鮮卑血統皇后依據的,不過粗算李世民也至多四分之一鮮卑血統,再說跟拓跋魏高齊相比李唐的自我定位始終是漢族啊,從沒有過什麼分置,“漢奴鮮卑客”的觀點啊,用一貫的觀點看鮮卑已經漢化了嘛。
男人假裝生孩子,假裝喂孩子,假裝坐月子,是漢族和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目的是為了彰顯女人能做的男人都能做,是原始社會晚期極端男權思想殘餘。這個習俗在胡人中絕對不存在。李世民吃幹乳的行為是表達的對父親的絕對臣服。
以魏晉南北朝為始,至於五代,本就為中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時代,胡漢雜融是這一時期民族間的基本狀況。民族本來就是一個不斷改變,不斷進化的群體,世界上本就不存在什麼純粹血統的民族。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將自己與其他民族完全隔絕,交流與發展才是民族發展的規律。“漢族”的概念內涵與組成群體也是處在不斷變換之中的。所以,即使題主剛開始提到的有人在美國之音說唐太宗並非漢人也並不能證明什麼,因為早已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甘肅省隴西縣到現在指著“隴西李氏”這個牌子騙錢,還把原先的純陽廟擴建成了李氏宗祠,把個真古董搞成了假古董,真是不倫不類。也不知道每年大老遠從國外回來祭祖的那群人看到心裡怎麼想。在中國談血統沒有任何意義,華人很看重現世努力,更何況公元前我們就宣告,帝王將相寧有種,沒血統人家也會跟著你幹,當年三國孫家啥血統。就算李唐是鮮卑人,當時還是會有人跟他幹。管他什麼人,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也許血統最純的下南洋了。
其實爭論這種出身問題根本沒有意義,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行漢法漢禮即為漢人,雖夷人出身歸化中原亦可為漢人,漢民族本來就是這麼融合來得。所以(姑且認為李唐有胡人的嫌疑)漢人和李唐自身都絕對認同自己是漢文化的一部分,行部分漢禮的滿人認同感就低一些,馬上治天下的元人認同就更低。歸根結底,人家全盤接受漢文化,極力承認自己是漢人的一員,憑什麼以出身論其不是漢人呢?海納百川的才是真正的漢文化。
胡人血統,妥妥的鮮卑人。相貌和文化相差很大,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乾陵外的61個神像有記載全是藍眼高鼻的印歐人。請問他是漢人為什麼要請胡人的神?更可笑的是後人為了掩人耳目,把這些神像的頭都砸了。血統論沒有什麼意思,說不定我們身上也有流著鮮卑的血。但是自欺欺人讓人真的作嘔。他們要是漢人才能證明中國文化的啥?我就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