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嘗歷史百態
-
2 # 航空世界
明清之交的歷史,特別是軍事和戰爭史上,有一件武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直接影響了明清易代的歷史走向。這就是著名的“紅衣大炮”。可以說,南明政權無法向南宋政權那樣劃江而治,和這一武器、以及由這一武器衍生出的新戰術直接相關,可以說,火炮是決定明清戰爭走向的勝負手。
明代中國本土製造的火炮和火槍質量普遍不高,所以在明清戰爭初期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薩爾滸之戰裝備大量火器的馬林等部都被努爾哈赤部隊迅速殲滅。
也是在薩爾滸之戰後,崛起於東北的努爾哈赤後金政權正式成為了明朝最大的外部威脅。在這一威脅之下,明朝內部如徐光啟、孫元化(這些官員多有天主教徒的背景)等人開始積極接觸和學習西方,引進西方的火炮技術,同時透過“闖南洋”的東南沿海華僑,部分學習了當時歐洲的稜堡築城技術,使得明軍的守城能力大為提高,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袁崇煥的寧遠大捷。袁崇煥是廣東人,又曾經在福建當官,他主持下,把不少曾經在東南亞幫助西班牙人築城造炮的工匠安置到明朝的東北前線推廣鑄炮和築城技術。寧遠大捷取勝的原因,除了當地軍民上下同心協力,以及袁崇煥本人指揮有方之外,寧遠城的城防和火炮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寧遠城裡有11門從英國船上拆下來的西式火炮,而且寧遠城的城牆建築借鑑了西方的稜堡,方城的四角都有一個凸出部安放火炮,形成對角線火力,而當時努爾哈赤所部的滿洲騎兵並不熟悉火炮戰術,不斷在城牆四角密集衝鋒,大量被火炮殺傷,努爾哈赤本人也被火炮擊傷。
在努爾哈赤死後,以皇太極為首的滿洲貴族開始注重對明軍火炮技術的學習,但一直沒有大的突破,因此後金也就是後來的清政權和明朝一度形成了戰略僵持。擁有先進火炮技術和築城技術的寧錦防線成為明朝的屏障,皇太極雖然曾多次繞過這一防線由山西方向入關騷擾,但因寧錦防線的存在每次都只能佔些便宜後迅速退出長城外。但是,一件大事改變了歷史的走向,那就是以孔友德等人為首的東江兵在山東發動吳橋兵變,失敗後投降了清政權。孔友德等降將不僅帶去了大量的火炮、戰艦,最重要的是東江兵是當時明軍唯一一支受過系統火炮戰術訓練的部隊,其炮兵軍官都接受過孫元化聘請的葡萄牙僱傭兵的系統的火炮技戰術培訓,而且隨孔友德等人降清的還有不少掌握鑄造火炮技術的工匠,這些工匠後來在清朝官方檔案中被稱為“火工拜唐”,在明清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吳橋兵變後,清軍比掌握了明軍更為先進的火炮技術,並加以部分的改良,採用了銅鐵混鑄的炮身,並圍繞火炮發展出了一整套新的攻城戰術。在大淩河會戰中,清軍第一次圍繞大淩河的防禦體系反向修築掩體,防止城內士兵突圍,同時在掩體後集中放置大炮逐個拔出明軍的堡壘。大淩河當時已經部分學習了西方的築城技術,火力配置比較合理,防禦比較堅固,因此固守了很長時間,最後彈盡糧絕才不得不投降。後來清軍將這一戰術概括為“深”,清軍掌握了以火炮為核心的攻城戰術。入關後,這一戰術極大幫助了清軍。
山海關以內,特別是長江以南的明朝城市,都採用傳統的築城技術,缺乏活力配置的意識,所以面對清軍的火炮經常束手無策。比如史可法的揚州之戰,清軍可以從容部署騎兵包圍揚州城,然後慢慢等大炮運過來,集中攻城,很快便打開了缺口。而如江陰這樣的城市,之所以能夠固守較長時間,原因也在於守城方儲備了大量火藥和火炮,而進攻方的劉澤清這樣的明代降將部隊中缺乏火炮——清軍的炮兵稱為烏真超哈。清兵入關後,烏真超哈只配備給八旗部隊,明朝降將地位再高也調不動炮兵。只有孔友德吳三桂等級別降將才會在出徵時配炮兵。江陰的失陷,也是由於博洛從南京調運來大量的火炮導致的。
在火炮主宰戰爭之前,如南宋這樣的政權,其軍隊可以在險要地區憑藉地勢固守,消耗敵人的實力。被敵人佔領的地區,當地百姓也經常可以聚集在險要地區武裝自衛,令敵人奈何不得。但清軍擁有了火炮和火炮戰術,使得憑險而守成為了歷史。 要戰勝清軍,明軍就必須在野戰中對其進行重大殺傷。明軍也研發出了類似的戰術,最早使用這一戰術的是李自成的農民軍,具體方法就是清軍總結的“深峻塹壕,多用火器”,在地上挖塹壕限制清軍騎兵速度,用火器近距離殺傷敵人,同時用己方騎兵騷擾對手炮兵部隊。這一戰術在潼關之戰中已經顯示出了威力,李自成親自帶兵反覆衝擊清軍的火炮陣地,給予了清軍不小的殺傷,但最終清軍憑藉微弱優勢取得了勝利。此後南明政權中的孫可望李定國等將領都使用類似技術戰勝過清軍。一直到後來吳三桂的“三藩之亂”中,吳三桂部隊也大量使用這一戰術,並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吳三桂部下如高得捷的吉安之戰,馬寶的郴州、永興之戰,都使用過類似的方法大敗清軍。
可惜的是,南明內部政權始終沒有形成一股統一的力量,而是各自為戰,儘管取得了不少勝利,但終究為清軍分別擊破。
當然,火炮並非清軍取勝唯一的原因,但火炮確實是清政權戰勝明朝,並迅速攻克長江以南一系列大城市的重要原因所在。
回覆列表
1、我們先了解南宋為什麼能劃江而治?請注意重點“劃江”,這個江指的是長江和淮河。
長江縱貫東西,綿延數千裡,上通巴蜀,中經荊襄,東連吳越,上下游之間相互呼應,使得整個南方的形勢得以完整。
位於長江以北的淮河更是南方政權的重要防線,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總結道:“守江莫如守淮”,也就是說,單守長江的話,一旦一處被突破,就難以再防守。但是如果守住淮河的話,進可以進取中原,守可以依託淮南廣大地區作為縱深。
而在南明,左良玉放棄荊襄東下,馬士英為了堵截左良玉放棄淮河,南明在地緣防禦上已經徹底失敗。所以才會有“明末南都之亡,亡於左良玉內犯”的說法。
2、皇族太多。
南宋建立之前,靖康之難後,皇位繼承人只有趙構,所以能齊心協力,權利集中,未能分割。再來看看明朝,南明20年皇帝卻有4位,在加上各地的王爺虎視眈眈。
3、經濟條件。
南宋經濟全面開花,南北富足,金在侵佔宋朝北方之際,獲得了足夠的經濟補償,範不著在南下,而清當時所在的明朝,由於小冰河時期,北方作為糧食生產基地,破環嚴重,南方商品交易繁榮,清入侵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因為冰河時期的影響,供給不足。必須要拿下南明才能挽回損失
4、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一家獨大,而東林黨是以“噴子”儒生為主,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更加劇了內部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