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徵宇
-
2 # 山川文社
與正史相比,羅貫中是有意貶低曹操的。這跟當時作者寫作的年代背景有很大關係,這一點可以考證。
書中劉備的思想是“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則是一種風度,而曹操的思想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一種專橫跟極端。從思想境界這一點來看,劉備更具備一個領導人的才能。
但就其二人綜合素質而言,曹操卻比劉備更強一些。
首先是劉備不善於培養人才,劉備可以說籠絡了三國中除了典韋和呂布(均早亡)之外的排名前幾的武將,吸納了孔明和龐統這樣的智士,可謂精英彙集;而曹操呢,籠絡的都是中等的將官和謀士,所謂戰將千員,因此,兩軍對壘,劉備只有這幾個人可以派,而曹操隨便挑選,這就符合正態分佈的原理,我們要取中間多數部分。
幾名大將就如同我們當今的學霸,大牛,如果不著力培養接班人,那他們故去就只能讓廖化這樣的隨從當先鋒了,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這幾名大將壓制了後起之秀,讓別人沒有喘息的餘地,也讓別人妒忌。
其次是劉備的假仁,他的厚黑學研究的不好,比如攜民渡江,這種事自古沒有,攜民反倒給民帶來了滅頂之災,等到他自己所剩無幾時,也就不會考慮老百姓了;
最後最致命的是劉備的哥們兒義氣壞事,類似於家族企業,任人唯親,這就如同不按常理出牌一樣,一輩子奮戰的成果,只因哥們兒義氣毀於一旦,主要還是領導一個人說了算,沒有約束導致的。
-
3 # 婉如清揚
個人覺得,曹操應該更有才能。無論是軍事方面還是文學方面,他都很有一手。他留給後世的名聲不好,其實也不完全怨他,至少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篡位。至於劉備,才德都遜色一等。
-
4 # 數評時代
在諸侯混戰的時候,曹操和劉備都戰敗過,但是曹操始終知道後方的重要性,在穩固屯田的基礎上,不斷擴大份額,最終成為三國中最強的一級。
具體來看,當劉備佔領了益州,並開始直取漢中的時候,其是基本上可能達到曹操的才能的,但劉備沒有能力管理好關羽和東吳的問題,致使荊州失陷,後來又想吞併東吳,並造成慘敗,讓如日中天的蜀國一蹶不振,這個錯誤是不可原諒的。
從這個角度看,最終擴大地盤,使自己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是曹操。
-
5 # Fern_陳哞哞
兩人各有長處,能在三國紛爭的時代鼎立,說明二者都有過人之處,如果非要做個比較,結論也是無錯對之分。
曹操是一個很不錯的政治家。他心有大志,一心想治國安民。他在魏國實行社會保障和救濟制度。70以上的婦女如無丈夫和子女的、殘疾人如目不能視、手不能做、腿不能行者、12歲以下孤兒都由國家供養。他還大力興辦教育、鼓勵農耕、實行軍墾。他知人善任但決不允許濫竽充數。很多人在他手下想混事是不行的。所以他生性多疑,殺人也不客氣。曹操的文學才能也是十分突出,作為建安文壇的領袖人物,作品豪放大氣,氣宇軒昂,在後世流傳極為深廣。
劉備的長處是與人為善而且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如用諸葛亮,剛一出山不久職務就在關、張之上,而且一直倚重。特別是用魏延守關中,更是力排眾議。結果證明其非常稱職。在這一點上他比諸葛亮強得多。
回覆列表
曹操比劉備有才能很多倍,曹操實際上是毛澤東式的人物,其才華古今少有,毛澤東在許多方面都是學習曹操的做法,如囤田制,如用人制等方面,毛都借鑑於曹,他之所以沒有統一中國,一方面是蜀國與吳國聯合,曹操一時找不到有效的辦法,另一方面是自己英年早逝,曹、劉、孫三人,曹離世太早,導致了他壯志未酬,但至少曹操有統一中國的偉大志向,而劉只有偏於一安的想法,而且其最重要的謀士諸葛亮也只有這樣的想法,而且在三人中,從其他兩人稱帝,而曹操不稱帝來看,就充分說明了曹的志向不在黃河流域,而在全中國,不統一不稱帝這應該是根本原因。可以說劉不但比不上曹,比孫都要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