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知道過年的那些風俗習慣嗎?
11
回覆列表
  • 1 # 眾可貸

    遨遊:

    對於華人來說春節就像每年吃一次的美味,雖然每次都一樣,但是如果哪一次吃的少了,沒吃上,這一年都會不舒坦,然而作為吃這道美味方式方法,也就是春節的習俗每個地方都不太一樣,今天伴著炮竹聲的脆響,我們來說說春節習俗那些事兒。祭灶有句名謠唱得好“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天要祭灶,這天老人們通常會“請”灶王爺,也就是買一副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掛在廚房。相傳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奏事的日子,廚房裡擺上紅棗、核桃、柿餅、灶糖等四盤“乾果”,前三樣可隨機變化,但灶糖(芝麻糖)必須有,這是因為芝麻糖又黏又甜,可以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供桌正中,除了自家做的甜、鹹兩種祭灶餅外,必須有一隻殺過的公雞。因為傳說中,灶王爺是騎公雞上天的。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掃塵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祈求。當然,這一習俗沿襲至今,已經變成了大家最為頭痛的年末大掃除了,不過過年了把家裡打掃的整潔如新後,可以算得上是新年第一件讓你成就感滿滿的事情了吧。貼春聯 春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也叫門對、春貼、對聯,桃符等,簡潔明瞭,對仗工整,不論貧富貴賤,貼春聯都是最受喜愛的春節傳統習俗。貼窗花窗花也是華人獨有的剪紙藝術,紅紅火火的窗花圖案在烘托節日氣氛的同時,更具有很大的欣賞價值,心靈手巧的你,過年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剪一幅窗花,來點綴你的小窩呢?倒貼“福”字 小編覺得倒貼“福”字,取福到了的寓意,實屬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漢字獨有的魅力,這也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年畫 和春聯一樣,年畫也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寄託著勞動人民對新一年的憧憬期望,而略有不同的是,年畫起源於“門神”的形象。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爆竹 “爆竹一聲辭舊歲,桃符永珍話新春。”新年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放炮,清脆響亮的炮聲,把舊年裡的所有黴運都驅走,同時寓意著新的一年日子過得轟轟烈烈,紅紅火火。拜年 當然所有小盆友,過年最喜歡的節目應該就是拜年了,因為可以領到數目可觀的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全國各地春節習俗前面這些春節的習俗都是在全國各地都“適用”的春節習俗,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各地不同的習俗,當然,小編能力有限,沒法做到面面俱到,沒有涉及到的省份地區的親們不要介意啊,實在是臣妾做不到啊。北京當然作為祖國的大心臟北京,論春節習俗當然是最先要和親們說說了。注:相應的地區省份標亮北京春節期間,另一番盛況就是廟會和民間組織的各種花會。舊時的北京城內及郊區,共有七百餘座廟宇,春節期間,大小廟宇均向香客、遊人開放。在廟內及門前設有集市,稱做廟會,北京廟會以白雲觀、大鐘寺、東嶽廟等處最為著名。郊區的花會在春節期間最為活躍,幾乎村村都有,花會表演的專案繁多,有高蹺、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會、獅子、小車、竹馬等。有些村子還要搭上大棚,懸燈結彩,表演各種節目。浙江省   烏程縣元旦以長竿束草於上,點火燃燒,並敲鑼打鼓,稱為“慶田蠶”。又點天燈於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寧波元旦祭祖後要吃豆粥,晚上要關門前,再點一次“關門炮”。紹興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裡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同時用茶葉蛋待客(真土豪,茶葉蛋都吃得起),稱為“捧元寶”。山西省山西現在拜天祭祖的規矩不多見了,但年三十兒的晚飯上不能說話的規矩被保留了下來。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兩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福建省廈門人春節出門前,都得當空拜禱玉皇大帝,稱為“祭神”。清晨祭神用鮮花素果,中午祭神則用牲醴,及一碗春飯。春飯就是在白飯上插上紅紙做的春花。閩音“春”與“剩”諧音,春飯是取其“年年有餘”的好口彩。漳州初四稱為“接尪”,除了進廟燒香外,還要預備一個糖果糕餅盒,叫做“薦盒”,供在廳上迎神下降。遼寧省  很多遼寧人在大年三十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都要掛紅燈籠,大年三十晚上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嫁出去的閨女不可以在孃家過年的,否則這一年會對孃家兄弟不利。所謂年三十晚上“不許看孃家燈”說的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種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風俗目前已經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而慢慢被人遺忘了。廣東省海豐一帶,小輩向長輩賀年時,長輩會以紅包或柑橘賞給晚輩。潮州春節節食有菜粿、腐圓、酵包、管煎、五果湯。初四夜裡,家家要點一盞燈,準備一缸水,叫做“等神水”。東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頭,叫做“富貴有緣”。江蘇省江寧縣元旦貴家於房門口貼畫雄雞。吳縣多於元旦至通元寺禮拜觀音大士。蘇州人元旦一早開門要於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級”。清晨出門,要遵循黃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併到城隍、土地等廟去燒香,必歷經十廟乃止,稱為“燒十廟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爐中燒巨煤墼,稱為“歡喜團”。黑龍江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但黑龍江人還要在餃子中包上幾個帶有硬幣的(現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龍江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四川省 成都人過年吃飯不說吃飯,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麵以祈求閤家團圓,福壽綿長。劉閣等地於正月初七“人日”還要“過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團年飯。成都人則於人日遊西郊的杜甫草堂。長壽縣元旦於門外燃九支蠟燭,稱為“九品燭”,以敬天地。陝西省富平縣各宗族皆為祖先畫像,元日聚集子孫禮拜,祭後更醵金飲宴,稱為“節坐”。初二各戚友間則以麵食、豬肉相贈,稱為“拜節”。高陵縣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懸掛黃紙於竹竿上以祀天,稱為“接天神”。又以木炭懸於門首,據說可以去瘟疫。石泉縣以黃紙作錢,元旦結綵懸於門,名為“寶蓋錢”。臨潼縣以初五為“送窮節”,家家剪紙人後,拿到門扔掉。當日每人必定飽食,稱為“填五窮”。吉林省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據瞭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吉林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裡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山東省寧陽縣過年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過年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後將年前以麵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據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餘頭“。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稱為“札根“。據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

  • 2 # 若不是那次夜空

    一、祭灶神

    祭灶,是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二、貼福字

    在中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著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三、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四、除夕守歲

    除夕是指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著滿桌佳餚,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年夜飯之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

    五、壓歲錢

    壓歲錢由來已久,古稱“厭勝錢”、“壓崇錢”、“押歲錢”等,在錢幣系列中,它被歸為花錢類。早在漢代中國就已出現壓歲錢,以圓形圓孔和圓形方孔居多,錢的正面多為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兇”。“福山壽海”、“長命富貴”、“強身健體”等,還有的正面為錢文,背面為祥瑞圖案。唐朝時期,宮廷盛行春日散錢,當時人們把春節這天作為立春日,是宮內相互朝拜的日子,而當時在民間還沒有拜年的習俗。宋元以後,春節被定為正月初一,春日散錢習俗就演變為長者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壓歲錢的習俗源遠流長,它預示著鎮歲、去病、避邪、祈福等,是長者對晚輩的美好祝願。

  • 3 # happiness138411071

    一,貼春聯,源於宋代。傳說,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爆炸聲,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沒,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和習俗。

    二,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祈求。

    三,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現在也會貼於門上。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四,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自漢代起。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五,放鞭炮 ,又稱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六,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七,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顏色有黃意味著年年高升和黃金多的意思。

    八,包餃子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九,祭灶,古時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

  • 4 # 盼寶的快樂時光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春節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曆的正月初一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

    節日時間

    在漢族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並且小年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日子分別相差一天。

    小年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橫批:一家之主。

    大年

    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龍抬頭)。

    從陽曆看,春節在1月21日至2月20日遊動。

    北京地區:從臘月初八(過了臘八就是年)直到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年才算過完。

    年的來歷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過年"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後規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一。從殷商至清朝,"過年"有"元辰"、"歲朝"、"元日"、"元旦"等多個名稱。

    1912年,中華民國宣佈改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在漢族民間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陰曆正月初一為"過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天文史學家石雲裡介紹,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朱啟鈐為順從民意,提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經袁世凱批准,就此奠定了陽曆年首為元旦,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的並存格局。"

    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2013年到來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來的第100個春節。

    100年來,春節也在隨時代發展而變化。"民國初期20多年裡,政府一直試圖將賀年、祭祖、貼春聯等活動移到陽曆元旦,是漢族民間強烈的傳統意識保住了春節。"安徽省民俗學會秘書長王賢友說,新中國建國後移除了一些封建迷信的習俗,改革開放後城鎮化、資訊化浪潮也在改變源於傳統農耕社會的春節,如傳統過年儀式簡化、部分人改到飯館吃年夜飯、上門拜年變成電話或網路拜年等。"雖然形式在變,但春節祭祖祈福的內涵沒變,家庭團圓、強化家族意識的功能沒變。"

    在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當前,春節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如同西方的聖誕節,春節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石雲裡認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如何進一步加強對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透過多樣性文化增添國家魅力,在春節"百歲"之際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年的傳說

    話說古代有一隻四角四足的惡獸--夕,因冬季大雪覆蓋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莊裡去找吃的,因其身體龐大、脾氣暴躁、兇猛異常,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每到臘月底,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裡躲避夕!

    這一年,村裡的人們在收拾東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紀約七八歲的孩子,餓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將孩子救醒,並要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惡獸--夕,這個聰明的孩子告訴大家:多砍一些竹節帶著,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們各家的門外掛一塊紅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後夕就再也不會來了。鄉親們半信半疑地聽著這個孩子的話,由村裡的老者帶著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們由於害怕"夕"會來沒有人敢睡覺,除了都在自家的門外懸掛了紅布條之外,就來到村中間的空地上,守著一些從竹林裡帶回來的一些碎的竹節。天氣寒冷大家點了火堆取暖,餓了就拿些吃的出來……子夜,便聽到一聲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懼的縮做一團。這時那個聰明的孩子突然間站出來告訴大家說:"我去把它引來,然後大家就往火堆裡扔我們守了一夜的碎竹節!"

    他大聲的叫到:你每年都來,害得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今天我一定要給你點厲害!!"夕"聽到孩子的叫聲,便循著聲音追來過來,可是它看到家家門牆都掛著紅紅的布條就沒敢進,這時孩子大聲地說:"鄉親們,往火裡扔碎竹節啊!!",可是大家因為害怕早已經站在那裡僵住了,這個瞬間"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們聽到孩子落地的聲音反應過來,紛紛往火裡扔起了竹節。由於是砍伐不久,溼溼的竹節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裡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裡的東西!

    天亮起來了,"夕"被人們扔到火裡的竹節爆裂時發出的聲音嚇跑了,住戶家因為門前掛的紅條,"夕"沒有進所以保住了,人們心中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那個救了這個村莊的聰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這個聰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三十,大家都守著碎竹節等待著,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說與過年的習俗:臘月三十的夜裡,大家齊聚一堂吃著年夜飯,一起守歲等待除夕的鐘聲。放爆竹,貼門聯。等到天亮彼此走訪鄰里給予問候與祝福。 初一早上鄉親們彼此走訪看看相鄰有沒有受傷說一些吉祥客氣的話。希望來年的臘月"夕"不再來!

    節日習俗

    臘月

    二十三祭灶日

    小年就是臘月二十三日(臘月二十四日),是漢族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幾乎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飲食,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送灶習俗在中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鉅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漢族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漢族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漢族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由於各地風俗不同,漢族民間還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動。 "跳灶王"是漢族民間由古代"驅儺"發展而來的一種活動形式,主要是乞丐們的活動,由臘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進入臘月後,乞丐們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鬧於門庭,乞錢,謂之"跳灶王",也含有驅邪之意。這一活動主要在中國的東南方進行。

    祭灶節,漢族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晉東南地區漢族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 二十三 ,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於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了漢族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型別。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漢族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二十四掃塵日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漢族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 五穀豐登 ,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國漢族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漢族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漢族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漢族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二十六洗福祿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過趕年,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也叫"調年會"。土家族比漢族提前一天或幾天過春節。

    在天津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30之前有到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三十日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二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湯圓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祭灶後,諸神都回天宮,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子時後,即起源新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正月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初八

    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初九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眾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十二至十五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燬。

    過年必備

    貼門神

    貼門神是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據說,大門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在漢族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漢族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中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春聯種類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福"字

    過年時,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漢族民間藝術,因大多貼在窗戶上,也被稱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貼春聯的同時,人們往往也在門楣或牆壁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掛貼年畫

    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中國有三個重要的傳統年畫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民國初年,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創造出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檯曆,至今風靡全國。

  • 5 # l湖湘客

    ‘謝邀。春節又叫歲首,歲朝,年,過年。是夏曆新年的第一天。曆法方法的不同各個朝代元旦的日期也不一樣。夏代用的是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用的是殷歷: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用的是周曆,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用秦歷,以農曆十月初一為元旦。西漢沿用秦歷。漢武太初元年又重啟用夏廠為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基本照此沿襲。直至清末。

    民國初起,公曆的一月一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也稱過年。

    按老輩流傳的傳統,要從初一到初十分別有不同的習俗。具體到各地又有所區別,一般還是大同小異。

    正月初一:開門炮竹,拜年,佔歲,貼畫雞,聚財。

    開門炮竹,多用萬字鞭。正月初一大清晨,開門大吉,先放炮竹。叫做“開門炮仗"。炮響過後。碎紅滿地叫"滿堂紅”。這時瑞氣盈街,喜氣滿門。炮竹聲聲辭舊歲迎新春。對經商的人來說,放炮竹是為了祈福新的年大利大發。財源滾滾。舊習認為敬財神要搶先,放炮竹要殿後。但也要地方是搶先放鞭炮。

    拜年,是民間春節的古老習俗。是人們辭伯迎新,彼此表達美好祝福的一種形式。所謂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互相說恭賀的話語。古時的“拜年”,晚輩向長者拜賀新春,包括向長者行叩頭禮,祝賀新春如意。遇有同輩。要雙手抱拳致禮。一般來說,拜年有走親戚,同事朋友間拜訪。

    佔歲∴古時以新年前幾天的天氣狀況來預測來年莊稼的收成

    畫貼雞後來演變成剪紙窗花。

    聚財,相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神生日,這一天不能動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會破財。假如非要掃,也只能外往裡掃。同時這一天不能到垃圾和往外潑水。正月初二祭財神。這一天是開齋日。又是米娘娘生曰。又是祭財神日。各家各戶,特別生意人家都有一套祭祀流程,同時這一天還有登門送售財神像的。如不購買要說己有“,忌說“不要"。正月初三小年朝。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正月初四,禁出門。相傳這是灶王爺下界查戶口,各家各戶忌外出正月初五迎財神開市。這一天俗稱破五。先幾日的禁忌可破,這一天可生意開張,而且有一套繁瑣的禮儀。正月初六,送窮,各個朝代的具體程式不一,近代已消失。正月初七:人日。相傳女媧造的前天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天造出了人,漢民族先民認為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正月初八穀日。放生祈福。有的大戶人家這天會把養的魚鳥放歸大自然。正月初十是石頭生日和老鼠嫁女。這一天石制工具不動用關於老鼠嫁女則有不同的傳說版本。有的人家會在這天貼上有關老鼠嫁女的剪紙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耳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