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訊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早前就被傳召出任陪審員,他也於當地時間11月8日早上按時到達芝加哥理查德·戴利中心(市法院)參加陪審員預審,結果沒被選中。為什麼?
13
回覆列表
  • 1 # 京川6

    應該是“不出意外"!"毫無懸念"!奧巴馬落選陪審員一一不是新聞的新聞。

    在美國,所有符合條件的美國公民都有權利和義務擔任陪審員,就是貴為總統也要履行職責,這在美國不是新聞。

    由此看來國情不同,對同樣一件事的認知差距不小,有必要進行說明介紹。陪審團是在英美法律制度中,在審理某些案件時,根據一定標準(如沒有犯罪記錄,沒有利益衝突),徵集普通公民組成的一組人員。這些成員主要根據事實,對嫌疑人做出有罪或無罪的裁定,然後法官再進行具體量刑。這個制度的背後理念是,任何理性的公民在事實基礎上都有判斷權。這也是反映尊重民眾自活能力的制度。

    奧巴馬為什麼會落選呢?

    一是奧巴馬具有法律專業背景,不太符合履職要求。

    二是奧巴馬名氣太大了,他說的話,

    有可能影響他人判斷,有違法律公正,獨立要求。

    三是奧巴馬是前總統,享若干保安待遇,當選陪審員會勞師動眾。

    其實美國媒體早就認為奧巴馬不大可能被選上,美國民眾也認為這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反倒是奧巴馬本人很是熱心當選陪審員,盡一盡公民義務,同時發揮總統餘熱,給審判員制度做一次推廣,讓美華人再一次意識到他們的公民權利和義務。

    美國的事吸引眼球,奧巴馬退而不休依然熱度不減,只不過這次的事兒很有值得我們思考的一些東西。

  • 2 # 馬克觀察

    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壓根就不是給芝加哥法院競選陪審員,更像是給陪審員制度打廣告。況且奧巴馬參加的只是“海選”——候選陪審員團。

    美國的陪審員制度,可以用一個足球比賽來比喻。檢方和原告是一隊,辯方和被告是另一隊,吹哨子的主裁判就是法官,陪審團相當於邊裁,它的作用就是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在關鍵點上對法官的判決進行影響。年滿十八歲的美國公民都能參加海選,並且法官們最終只為12個候選人華麗轉身。

    而名人應選基本都是廣告效應居多,一來名人本人由於公務煩身,也不會有太多精力在案件上,二來地方法院出於名人效應影響其他陪審員決策也多半不會讓他們應選。所以名人自己也知道,就是來為美國公民陪審員義務宣傳的。

  • 3 # 時代傻瓜李博士

    我說過,不要用我們華人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別華人。自我為中心習慣了,見到別人的行為就不習慣了。要知道,在這個地球上,你不是唯一的存在,上帝也不會特別關注你,別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不要對平常或正常的事大驚小怪的。華人中有一種思維習慣,認為只有自己的存在,根本不會顧及別人的存在;做什麼事只考慮自己的方便,而不考慮別人的方便。自我中心,極端狹隘自私。要學會自我反省。

  • 4 # TT歷史有話說

    雖然在我們看起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落選陪審員”是個很有噱頭的標題,但是在美國並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也過有。

    而且算不得不正常吧,在美國,總統卸任後就是一個普通公民。普通公民去參與競選一個職位,選不上也很正常啊。

  • 5 # 大兵農趣

    我只想說你已經不是美國總統了還頻繁以總統的姿態去待人接物,頻頻亮相媒體,陪審團成員的落選也許是一次暗示…放下身段吧…你不是總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海夕魚鉤尺寸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