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絕殺影視

    雖然《阿甘正傳》看了有十多遍,但最近才意識到這是一部“保守主義”電影,表達有著濃重的“保守意識”。阿甘的家鄉在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州,而南部一向以“保守”著稱。比如阿甘重視家庭、對愛情從一而終、有責任感、視朋友如家人。雖然阿甘不是種族主義者,但是電影對南部地區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也有描寫。反正“紅脖子”、“清教徒”這些詞不斷從我腦袋中冒…相對的,珍妮作為一位“嬉皮士”,被編劇整得夠慘,這擺明嘲笑左翼人士…珍妮的叛逆、嗑藥、濫交與阿甘形成鮮明對比,最後雖然迴歸家庭,還是死於艾滋病(這是早年吸毒濫交埋下的禍根嗎…)。有趣的是關於越戰的態度:縱然影片對阿甘參加越戰不乏調侃,但是反戰的自由主義者也被描述成小丑。珍妮那個男友有多不靠譜啊…《阿甘正傳》描述了保守主義對自由主義的勝利。不過這一切包裹在溫暖的外殼中,觀眾不會注意這種對立。這種價值取向…見仁見智吧。

  • 2 # 芷娪莜

    除了明面上表達“傻人有傻福”,只要自強不息最終也會得到上天眷顧的勵志故事

    比較隱晦的還有導演對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看法。《阿甘正傳》中男主阿甘的家鄉在美國南部,而南部一直都是“保守”觀念,比如重視家庭,對愛情專一、從一而終,對朋友、家人富有責任感。而劇中的阿甘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而女主珍妮則被描述成一位“嬉皮士”,其中叛逆、嗑藥、濫交的形象與阿甘形成鮮明的對比,即便是最後願意迴歸家庭,也還是死於早年吸毒濫交的禍根——艾滋病。可以說被導演刻畫很慘。

    這就不難看出影片其實對“保守”觀念的深刻認同和讚美,讓原本愚鈍憨厚的阿甘成為了人生贏家,而叛逆的“嬉皮士”卻悽慘半生,最後也不能善終。可以說《阿甘正傳》就是宣揚保守主義,而對自由主義的批判。

  • 3 # 釋懷1665955

    命運!

    命運是什麼?俺娘說:“命運就像一盒夾心巧克力糖,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拿到什麼味兒的” 丹中尉卻說:“我是一名戰士,戰死疆場那是我的宿命” 俺不知道誰對,或許二者都在同時發生著

    是像珍妮那樣,太執著自己要什麼,折騰去,折騰來,折騰的還是自己…還是像甘那樣隨遇而安,接受命運的安排。影片已經給了答案………

    片中還對社會主流價值觀做了肯定,對嬉皮士則是否定於諷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工創業8年還是一窮二白,我是否還要繼續堅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