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盼明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
一、朱允炆不應該這種機械地削藩,可以文削。他可以學學漢代玩的推恩令。多封諸王尤其是地盤大的諸侯王的兒子們為王為侯,分其封地,以減少他們坐大對朝廷構成的實際危脅,幾代以後,諸王蛋糕越來越小,掀不起波浪,死水微瀾,朝廷即告平安。
二、朱允炆要武力削藩的話,應先從強藩削起,所謂擒賊先擒王。
他不應該從較弱的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入手,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下實力最強的朱棣,對諸王起到震懾的效果。
三、朱允炆應該借燕王入朝參拜新君之際,拿下燕王。
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況建文元年三月,燕王入朝在眾目睽睽之下“行皇道入,登陛不拜",針對這一行為扣個“大不敬”的罪名,實至名歸。
四、朱允炆還可借五月元璋忌日,擒下朱棣或把代父來京祭祀的兒子來京之際,扣為人質。
五月,元璋忌日,按禮制朱棣應歸京,朱棣知道侄兒要下手,派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代祭。朱允炆可扣下三子,你借朱棣三個膽,也投鼠忌器,不敢造反。
五、朱允炆要削藩就要兩手硬,要準備諸王反抗,要有得力大將,周亞夫是人中龍鳳,李景隆大肥豬、兼大叛徒一隻。允炆先用他為帥,後用他守京城,允炆這叫“自作孽,不得活"啊!
六、朱允炆和黃子澄、齊泰三個書呆子書生氣太重,成不了事。
即然懷疑燕王要反,兵貴神速,趁燕王朱棣措手不及,一擒了是,卻派工部侍郎張昺接任北平市市長,任命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掌握北平實際控制權,又派宋忠率三萬大軍,鎮守屯平、山海關一帶,準備動手都不動手,這不是逼反燕王、給燕王充分準備的節奏嗎?
在明朝中央大軍剿滅朱棣叛軍過程中,允炆又關照:不準直接殺害叔王,給燕王以多次逃生的機會。允炆前面已經對叔叔們下了黑手,如湘王朱柏被逼著把老婆孩子召集起來,緊閉宮門,自焚而死,史書上沒記載建文帝有啥大反應,不知為何獨對朱棣叔叔特別的關照?
望斧正!
-
3 # 使用者67498973657
朱允炆上位,羽翼未豐滿,自己的肉都沒守護好的力量,就去搶肉了,這不是找死麼。另外,削藩的理由是什麼?是從兄弟手中把肉搶來,給其它人吃喝嗎?又讓兄弟們吃喝西北風去?兄弟們知道當然不幹了。是我,我也要把蠢貨朱允炆趕下臺。不趕下臺,朱允炆也會變成權臣手裡的傀儡。
-
4 # 清風明月話歷史
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給晚年的朱元璋一個沉痛的打擊。他為了把羽翼未豐的皇太孫朱允炆推上皇位,於是下令將各個兒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令他們不能隨意進出封地。一來可以幫助建文帝固守邊疆,二來可以還防止藩王們起兵造反。這看上去,似乎是個完備無缺的方案,但是事與願違,柔弱的朱允炆登基後不久(1399年),聽信書生之言,進行削藩,結果導致朱棣在北京起兵反叛,史稱“靖難之役”。
歷史告訴我們,朱允炆一上位就削藩的做法顯然是錯誤的。如果我們是朱允炆的話,該如何處置,才能避免燕王造反呢?
第一,不能削藩。史書上記載很多事情,說明燕王朱棣沒有將侄子朱允炆放在眼裡,確實有不臣之心,因此朱元璋在臨終之時,還提醒朱允炆,說“燕王不可不慮”。但是我們知道朱棣在反叛的這個問題上內心一直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因為一旦走上反叛的道路,要麼君臨天下,要麼身首異處,株連九族。換句話來說,反叛的違法成本實在太高了,而身為藩王的朱棣有權有勢,小日子過得十分滋潤,沒有必要為君臨天下而擔風險,因此一直下不定決心反叛。(大家想想《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哪一個不是被逼上絕境,沒法過日子,這才上了梁山。)
可是,朱允炆一登大位後,便聽取了書呆子黃子澄和齊泰的意見,想要削藩,結果直接斷了燕王朱棣的後路,幫朱棣下了造反的決心。
第二,即使削藩,也應該先拿朱棣下手。朱允炆想要藩王,但是不知道該拿哪個藩王先下手,於是和朝臣商量如何削藩比較妥當?他們認為燕王實力最強,而且又是藩王之首,要是貿然拿燕王先下手的話,很有可能引發事端,於是決定先易後難,先拿周王開刀。
為什麼朱允炆要拿周王先開刀呢?理由很簡單,因為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削了周王,一來等於削了燕王的手足,減弱了燕王朱棣的勢力,二來可以試探下燕王的反應,然後再做決定。這些藩王在封地裡平日裡為非作歹,劣跡頗多,朝廷手中掌握證據可以說是罄竹難書,所以不到一年之間周王、齊王、代王、岷王、湘王五個王死的死、廢的廢。一時之間,各地藩王人人自危。
其實這個削藩的方案是不恰當的,如果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肯定不會同意的。朱元璋與陳友諒、張士誠爭霸江南的時候,曾與手下眾將討論該拿哪個人先下手。當時朝臣紛紛建議先拿弱小的張士誠下手,等拿下張士誠後,再和陳友諒決一雌雄。先易後難,似乎是最為正確的方案,可是卻被朱元璋否定了。理由是這樣的:張士誠膽小,而陳友諒目中無人,好生事端,倘若先打張士誠的話,那麼陳友諒必定會趁機生事,到時候就要同時對付兩個人了。因此朱元璋最後力排眾議,率領大軍先滅掉了陳友諒,再拿下張士誠,從而統一江南。
現在這個削藩的情況也有些類似。一旦先削弱小的藩王,那麼朱棣必然會出頭,主動聯合其他藩王一起反抗建文帝,那麼建文帝就要同時對付多個藩王,局面很難控制。可是,如果建文帝一方面暗中籠絡住其他藩王,另一方面先拿最強大的藩王朱棣開刀,那麼到時候其他藩王雖說不會幫著建文帝打朱棣,但是至少會按兵不動,決不會跟著朱棣一起反叛建文帝。如此一來,局面容易控制多了。
因此,如果一定要削藩,絕對不能拿其他藩王先下手,讓燕王朱棣有了喘息和準備時間,而是應該先拿燕王朱棣下手。
第三,要想辦法穩住朱棣,暗中挖他牆角。燕王朱棣反叛的時候,已經40歲了,或許早已沒了雄心壯志了,而且反叛成本很高,因此他一直下不了決心。如果朱允炆一方面要想方設法穩住燕王朱棣,另外一方面要想辦法接觸燕王朱棣手下那些將領,暗中用高官厚祿拉攏這些人。如此一來,即使燕王朱棣想要反叛,恐怕手下將領也不會同意,那麼朱棣便沒有了反叛資本!
總而言之,如果朱允炆當年不著急削藩,斷了燕王朱棣的後路,燕王未必會反?如果朱允炆當年削藩的時候,拿燕王朱棣第一個開刀,沒有給朱棣喘息和準備的時間,或許也沒有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
如果朱允炆當年穩住朱棣,暗中拉攏他的手下將領,那麼……,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5 # 一枚明粉
怎樣解決開國太祖高皇帝遺留下來的問題,往往困擾著年輕的繼位之君,地方實力派諸侯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嚴重威脅中央皇權,削藩必反,這是歷史的規律,但是藩王起兵,硬生生的把皇帝拉下馬,歷史上還只有明朝這一次,年輕的建文帝為他的年輕付出了代價,沒想到親親之情並沒有阻止血腥的殺戮,下面試著從這四個方面試析之:
(靖難之役)
1.在削藩策略上出現了次序差錯,把眾叔叔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這一點建立漢朝的劉邦就可以學習,大漢建立後,眾多異姓王已經漸漸偏離當初封王的初衷,劉邦首先拿實力最強的韓信下手,將其徙為楚王,並迅速解除兵權,假借呂后之手,引誘宮中將其誅殺,其餘諸如英布、彭越等人也就隨手而解。
(削藩是門藝術)
但是建文帝則不然,避難就易,專找軟的下手,結果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其中湘王不堪受辱,舉家自焚,齊王代王則被禁錮,並掉燕王朱棣的護衛軍塞外戍守,三位親王如此下場,朱棣膽戰心驚,加快了謀反的步伐。試想,如果只對燕王削藩,對其他幾位叔叔則既拉又打,只要有幾位叔叔在,起碼朱棣不敢謀反,在長時間中假以時日,則藩王威脅必除。
(明初分封)
2.在軍事戰略上,過於急躁無論人心向背,還是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無疑建文帝這邊佔有絕對優勢,廣闊的戰略縱深,足以經得起長時間的戰爭消耗,康熙不就是把鰲拜拖了八年之久嗎。朱棣則名不正言不順,力圖速戰速決,快速攻下南京。
(建文帝
在戰略上,建文帝犯了急躁輕敵的錯誤。朱元璋打天下時,耿炳文曾受命鎮守江蘇長興達十年之久,非常擅長打防禦戰,他提出的“以戰車克胡騎”的戰略思路,朱棣部隊多騎兵,利於進攻,結果在耿炳文積極防禦戰略的指導下,朱棣隨輪番進攻,但久攻不下,這時,建文帝卻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嫌耿炳文進展太慢,以故將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代之,可是李景隆乃屬紙上談兵之輩,大舉包圍北平,結果五十萬大軍全線潰敗,李景隆撥馬逃命。
(明成祖)
3.禮教束縛,朱棣多次死裡逃生李景隆兵敗第二年,建文帝派盛庸率 30 萬大軍北伐,雙方在夾河鏖戰,朱棣幾乎喪失所有精銳,本來建文帝的中央軍可以多次射殺朱棣,但建文帝不想揹負屠戮親叔之名,既想解除後患還想取得光榮體面的勝利;
(東昌之戰)
4.書生誤國,缺乏軍事人才國難思良將,方孝孺的悲劇也是儒生治國的悲劇,在一群儒生的周圍,建文帝被禮教束縛,多次對局勢形成誤判,待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方孝孺請誅李景隆,建文帝不許,反而命李景隆去求和,劃江而治,朱棣拒絕後,沒想到建文帝又把守城的任務交給李景隆,後者最後開城投降,建文帝不知所終。
(明軍)
回覆列表
其實就削藩來說,是正確的。不正確的是朱允炆削藩的策略有問題,朱允炆的本意應該是弱化各位叔叔的勢力,但是沒想到最後弄死了兩個,很多人都說朱元璋早就佈局好了,朱允炆只要上面都不做,就可以坐穩這個位子,這個說法有些太過於專注結果了,朱允炆削藩是正確的。只不過有些步驟他並沒有把握好!
徐崢版朱允炆
而和朱允炆一樣,康熙也是削過藩的,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康熙削的藩是異姓,而朱允炆則是削的親叔叔,這在本質上是有些不一樣的,而劉邦削的藩也是異姓,如果朱允炆削藩能和漢武帝學習一下,也稍微的採用一下推恩令之類的,想必結果不會來的那麼快。
朱棣
朱允炆的削藩策略有些操之過急,不應該在削藩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過於抬高了文官的地位,而去降低了武將的地位。削藩一般而言,都是需要控制對方的兵力,就朱允炆的錯誤而言,我認為他實在不應該放朱棣的兒子,其實要是沒遇上朱棣,朱允炆的削藩也算是還可以,但是可惜的是遇上了能人啊。
靖難之役示意圖
而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後做的也是同樣的事情,他也削藩,從這一點也就能佐證朱允炆削藩的方針是正確的,只不過他削藩失敗是能力不夠導致,當然,也和朱元璋有些關係,可是要是說朱元璋把哪些人殺光了,這也不合適,如果朱元璋沒殺哪些人,朱允炆也不一定就鎮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