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ainbowzhong75
-
2 # 卓越父母大學
針對磨蹭行為,我們先花幾天的時間特別觀察孩子的行為, 並記錄下來, 以便家長、長輩或幼兒園老師一起進一步瞭解孩子的這種行為。
行為分析:
1,孩子在什麼時候磨蹭?
任何時候都磨蹭,吃飯的時候,睡覺前,做遊戲時,洗漱的時候, 準備外出的時候,做作業時,彈琴時等等。
2,孩子在什麼地方磨蹭?
家裡, 幼兒園,其它娛樂場所,
3,做完手裡的事情, 下一件事情是什麼?
寫作業,做家務,出去活動,
4,磨蹭會影響誰?
影響爸爸媽媽, 影響老師, 影響同學
透過詳細觀察,我們要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時間、在哪磨蹭、要吸引誰的注意力。
明確了緣由, 家長和幼兒園一起努力, 制定計劃, 嚴格執行。 第一, 給孩子制定作息時間。 如果不遵守時間, 後果需要孩子自己承擔。 如果孩子有守時表現, 一定要正面鼓勵表揚。 第二, 如果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磨蹭, 就要調整。 可以選擇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父母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大人也有不喜歡做的事情,一樣是拖延到最後一刻才完成。第三, 如果孩子就是慢性子, 那就要尊重孩子的性格特點。 慢的認真, 慢的做事質量高, 也未嘗不可。
孩子在8歲以前是沒有正確具體的時間概念的。也就是說他們無法真正理解家長和他說還有10分鐘到底是個多長時間。所以基本都是按自己的感覺來做事的。在家長的眼裡,就成了磨蹭、拖拉……
同時,家長為孩子做的過多,孩子完全沒有自主性,也是造成孩子磨蹭的重要原因。
第三,孩子的磨蹭都是被父母催出來的。大家對一下場景肯定非常熟悉:和朋友約好了,3:30在哪裡見面。路上需要半小時,所以你們需要在3:00準時出發。很多家長的做法就是2:45開始和寶寶說,再過15分鐘我們就要出門了,你現在馬上去穿衣服,換鞋子……寶寶聽到了,去穿衣服了。可是絕大多數3-6歲的孩子在穿衣這件事上完全能夠自理估計並不多,至少都需要家長把穿的衣服給準備好放在那裡。所以孩子穿衣服這事很多家長都是邊催邊給穿了,對吧?衣服好了該鞋子了,還是一樣,尤其是3-4歲的孩子,經常會把鞋子穿反,所以你又不淡定了……誒呀,鞋子穿反了,你趕快換過來……孩子去換過來,好了,這兩項辦完,估計10分鐘過去了。哦,對了,寶寶出門前還得去一下衛生間,免得路上突然要尿尿不好辦……OK,這樣一來時間剛剛好,出門!這個寶寶算是聽話的……那很多寶寶可不是這麼聽話的哦,通常情況下可能都是寶寶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去按你說的去穿衣換鞋,而是嘴上答應,身子卻沒動。所以你有點著急……誒?你快點哦,要不要遲到啦……孩子還是沒動。怎麼說你就不動啊,快點快點……孩子開始慢悠悠的穿衣服……5、甚至10分鐘沒了。換完衣服換鞋子……又是5分鐘……3:00了,還沒出發……你一看估計會遲到,開始責備孩子:讓你快點就那麼磨蹭……再這樣幾次“暗示”,孩子本來不知道什麼叫磨蹭,也被你教會了……
所以,家長在處理這個問題上,第一,要接納孩子的時間意識還沒有那麼強的現實,提早規劃,給孩子預留出“磨蹭”的時間;第二,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概念來說明時間長短,比如孩子能夠明確感知看一集動畫片的時間,那麼我們就可以拿這個來說事兒,讓孩子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和理解。第三,正面引導孩子,可以用很多方法,比如把出門前的穿衣等活動遊戲化,和孩子來個小比賽……或者和之前孩子的同樣活動做對比:嗯,今天寶貝兒又比上次加快了3分鐘……
對於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天的計劃,每天什麼時間做什麼事,都和孩子約定好,然後按時間表去執行。不僅養成孩子規劃的好習慣,還能讓孩子做事不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