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勢淨隨緣
-
2 # 莫愁140317883
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一、打仗就是燒錢,美華人命值錢,以及因軍人傷殘所產生的後續成本遠大於兩個原子彈。
二、柏林已被蘇聯拿下,美帝不甘人後。日本此時已經號召全民玉碎拼死抵抗,硫磺島一戰後,老美心裡也是發怵的吧,常規手段只能曠日持久,傷亡巨大。
三、珍珠港事件面子丟大了,來兩個大炮仗試試效果,順便嚇嚇蘇聯,一舉兩得!
四、速戰速決,拖久了蘇聯軍隊就有理由過來了,早搞定獨佔地方!
-
3 # 鳴東
美國的徵兵制度和英德不同,當兵並不是一個職業,而只是一種義務。所以美國二戰各個戰線計程車兵名義上是士兵,但其實是美國普通人民。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他對自己人民的重視極高,每死一個人民,美國政府就要在國內承受相當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包括在野黨,新聞媒體,和握有選票的大量軍隊親屬。
另一方面,羅斯福病逝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又沒有羅斯福那麼大的影響力,面對壓力,很容易屈服。
還有,小日本真是太蠢了,神風特工成果不大,但卻激起美國國內憤慨,珍珠港也忒不地道,亂七八糟的各種緣由聚在一起,美國也只能丟原子彈了。
-
4 # 四都火雞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的戰局已經定了,但是為什麼美軍還要往日本投放原子彈❔沖繩島戰役,代號為“冰山行動”,這是在琉球群島中沖繩本島進行的戰役,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次登陸行動,這場戰役歷時了82天,這也是美國和日本兩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歷時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役❕日本在這次戰役中,採用了一種很極端,慘無人道的“神風特工隊”,這是日本為了抵禦美軍的猛烈進攻,為了挽救戰敗局面,利用了日本武士道精神,遵循“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原則,日本飛行員駕駛著載有炸藥的的零式飛機,向美軍的軍艦撲去,只為了跟軍艦同歸於盡,美軍在日軍這種瘋狂的自殺式襲擊中,也頻頻失誤❕
兩軍在這場戰役中傷亡都很嚴重,日本在這次中死亡9餘人,美軍傷亡了7萬餘人❕
按照這種傷亡比例看,有專業人士向杜魯門提出,至少戰爭還要再進行大概一年,傷亡還要至少幾十萬人❕還有就是利用一顆原子彈,提前結束戰鬥,也能減少傷亡,杜魯門毫不猶豫的選擇第二種❕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大林也決定對日軍宣戰,美國為了維持自己在亞洲的地位,肯定也會選擇利用原子彈結束戰爭❕
-
5 # SakuraiDaisuke
1.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所謂“武士道”,就是利用自身以及一切資源消滅敵人,用四個字形容就叫做“魚死網破”,美國在沖繩戰役過後發現日本人非常的不好對付,他們通常不會投降,會和美軍拼命一樣的打。美國覺得如果再這樣消耗下去,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消耗非常大的。
2.德國已經投降,美國必須趕在蘇聯之前佔領日本,如果到時候蘇聯也從庫頁島到北海道這樣登入,美國的利益會收到很大的影響(即使美國已經用最快速度讓日本頭像了,北方四島還是以及庫頁島還是被蘇聯從日本手裡搶了過來)。
3.原子彈不但帶有實驗性質,也有威懾力,更可以增加對於戰後地盤劃分的問題上佔有主動權,畢竟人家有,你沒有,你就沒辦法。
4.其實日本已經做好了本土決戰,已經全民皆兵,的確和你說的一樣,美國就算常規登陸也是能夠贏的,只是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不划算。
說點題外話,美國之所以能造出原子彈,說白了還是因為地理位置和國家氛圍,當時世界上幾乎80%的國家都受到了戰爭的摧殘,然而就只有北美洲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沒有被侵略,所以各個國家的科學家都逃往了美國這個崇尚自由的為數不多的“和平過度”。倘若讓美國地理位置和歐洲任何一個國家交換一下,原子彈也是做不出來的。
以上
-
6 # 海盜旗wyn
首先對日本來說,當時面對的局面在整個歷史上看來並不是最糟糕的,畢竟本子也不是第一次面對外擴張失敗和被人堵在島上膽戰心驚的局面,況且他們在大路上還有佔領區。說不定跟美軍在本土打一場能有轉機,最後和談起碼保留北韓和東三省的佔領區。故此來說,讓日本投降得是打到東京城下,最次也得登陸日本。
那我們看看美帝這邊,沖繩和關島打的已經夠糟心了,偏偏本子還喊出什麼一億玉碎這種喪病的口號,美軍可沒有那麼多人跟本子耗。況且從陸海兩軍的關係來看,海軍估計是不想看見自己辛辛苦苦推到東京灣而最後看見陸軍血戰東京火燒太陽旗最後皇宮受降的尷尬局面。所以說在登陸日本的計劃從美帝的視角來看絕對是個坑爹的存在。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曼哈頓工程和原子彈本身,探索科學這個事大家都支援,但是花那麼多錢總得有個交代,畢竟一個能從國庫裡面直接搬銀子做導線的工程,最後只能讓納稅人在沙漠聽個響就太過分了吧,什麼核威懾戰略和道德罪惡感都是後來才有的。反正當時是看見科學家們真花錢了,然後做出來一個號稱威力賊大的炸彈,那咋辦,就是扔唄,一來給國會看看錢花哪了,二來給王師積累些使用經驗。所以說原子彈投下去也就順理成章甚至很有必要了。
況且杜魯門和他手底下的將軍們也沒幾個親眼見過這玩意炸了是啥樣的,道德上的批判也是後來才有的,扔了就扔了。至於原子彈炸死個幾萬人帶來的負罪感,搞東京BBQ的李梅會在乎這個?
-
7 # BELIFECecilM
1.美華人想表達我有原子彈,一發乾死你們一個城市我就問你蘇聯你怕不怕。
2.蘇聯在東北推進太快了,幾小時就擊潰日軍防線,到時候東亞我連個據點都沒了,怎麼防禦蘇聯人。
3.硫磺島戰役的這群日本人簡直有病。要是他本土都這樣我不是要把整個日本變成柏林會戰,那我死的人太多了得不償失。
-
8 # 中興名陳
是的,日本當時已經潰敗,盟國就是不戰,圍困日本,日本也要投降。
一方面,日本作死,罪大惡極。
另一方面,原子武器投給日本,西方有道德壓力。
-
9 # 湘平古珍郵館
美國對這件事情決定做還是不做,除了考慮後果外,主要還得考慮這樣做對美國有利多還是無利多。很明顯,對日動用原子彈不利只有一點,那就是會死傷大量平民,國際輿論對美國不利,其餘全是對美國有利的。
首先對日動用原子彈,可早日促使日本投降,因為日本是二戰發起國,美國站在正義一方,估計不會受到國際人道主義的批判。同時也可減少本國士兵登陸日本作戰面臨的巨大傷亡。
其次,美國知道蘇聯收拾德國後會立即出兵對日全面作戰,為了搶佔勝利果實,正好新式武器己發明了,何不先下手為強,快速打敗日本,搶下這個頭功呢?
最後一點估計才是重點。美國當時己有了當世界霸主的念頭,當時蘇聯疆域廣大,軍事力量雄厚,英國雖受重創,但其眾多英聯邦國家只認可英國(當時印度還沒獨立),英磅還是國際主要貨幣,力量不可小瞧。因此,美國為了樹立全球霸權,震懾英蘇二國,必須要讓原子彈來樹立軍事權威,正好日本是個絕佳的投放場所,美國何樂而不為呢?
只能說日本被投原子彈,是它自找的,在最該滅亡日本時,竟然卻讓美國造出了原子彈。看來日本軍國主義壞事幹絕,連上天都要滅它。
大家好!
-
10 # 羅鬆2
很多原因。
最簡單的解釋有兩種說法,第一,當時日本已經是檣櫓之末,困獸之鬥,但小鬼子當時組織了所謂的神風敢死隊,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戰略,使盟軍損失嚴重,如果再持續戰爭,美國將多付出十幾萬或者幾十萬的傷亡,當時的杜魯門政府是不願意看到的。
第二,為了和蘇聯搶時間登陸,用原子彈打的是日本,威懾的是整個蘇聯。
-
11 # 飛春讀傳
這是戰後日本人責問美國的核心意思:為啥明知日本會投降,還要用原子彈轟炸無辜平民??
對此,用幾句美國執行原子彈轟炸的飛行員的話來解答,最合適不過。
1.兇殘無情莫過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精心選擇一個週日的早上對毫無防備的美國珍珠港進行偷襲。
數千名美國水兵的生命湮滅珍珠港灣底,“許多士兵甚至不清楚為什麼受到突然襲擊就已死去。”
日軍殘暴令人髮指:
巴丹死亡行軍,7000名美軍和菲律賓戰俘慘遭毆打、槍殺、被刺刀捅死,或慘死於疾病和飢餓。
這是實事!
戰爭末期,日軍部隊在即將被美軍驅趕出馬尼拉時對平民展開了大屠殺。
這些也都是事實!
他們幻想統治亞洲,在中國京城南京,日本屠殺無辜男女和孩子,未有絲毫憐憫和猶豫。數十萬手無寸鐵的平民被屠殺,慘絕人寰。
這些都是事實!
2.日本人戰死也不投降
隨著戰爭的持續,美國越來越發現對“日軍獸性”不能有“一絲懷疑”。
神風敢死隊的自殺性攻擊要了5000名美國海軍軍人的命。
日本是一個以戰敗和俘虜為恥的國家。 無論戰事是多麼令人絕望,無論機會是多麼渺茫,無論結果是多麼確定,日本人都戰至最後一人。
為此,日本士兵為了取得儘可能大的光榮,會全力以赴去殺死儘可能多的美華人。 而且美軍距日本國土越近,日本人的行為就變得越加瘋狂。
硫磺島美軍陣亡6000人,傷21000人。沖繩島美軍陣亡12000人,傷38000人。 塞班島美軍陣亡3000人,其中在最後幾小時就死了1500人。這更是沉重的事實!
(日軍槍決華人前)
3.美國無可選擇投降前的三四月份,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燃燒彈轟炸,逼迫他們投降。並向日本國土投下宣傳單,提醒他們:如果不投降,會有更大的襲擊。
但日軍發誓決不投降。他們準備犧牲自己的人民,以換取他們所理解的光榮和榮譽——不管死多少人。
數以萬計的美軍部隊焦急地在大洋中等待著進攻。
他們的命運取決於日本下一步怎麼走。日本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刻投降,但他們選擇了等待。而就是日本“無所作為”的時候,隨著戰事的進行,美軍每天傷亡900多人。
4.日本是個選擇性遺忘的國家戰敗50年後,日本裝成一個天真爛漫的純情少女,無端遭受歹徒的強暴,蒙受了天底下最大的冤屈,好像人們不表示同情,就是全無心肝、喪心病狂、天理不容。
這就是原子彈問題上的“日本邏輯”。
日本是受害者嗎?
斯韋尼說,廣島、長崎與南京大屠殺在實質上是一回事!整整幾代日本人不知道他們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幹了些什麼。
這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們不理解日本為什麼要道歉。
最後,讓我們記住杜魯門對實施原子彈的迴應:
戰後幾年中,有人問杜魯門總統是否還有其它選擇,他響亮地說:沒有!接著,他提醒提問者:記住,珍珠港的死難者也沒有其它選擇!
(史料參考《原子彈下無冤魂》)
-
12 # 視知TV
1945年5月8日,德軍投降,歐洲戰場上的戰爭已經結束,亞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爭仍在繼續。
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默果爾多沙漠核試驗場,成功實驗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
早在1945年6月,原子彈研製成功前夕,就有科學家聯名建議當時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只在日本無人的地方做一次演示,給日本以警告,若不給日本警告就使用原子彈,是不可取的……”
到了7月,核物理學家西拉德聯絡芝加哥地區63名科學家,再次聯名向杜魯門請願。信中說,“作為總統,不要因同意對日本城市使用原子彈,而開創原子能應用於大規模毀滅人類的先例”。
與此同時,愛因斯坦也表明了對核轟炸日本城市的反對態度。
當時美國科學界的主流聲音是:儘量避免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如果不得不使用,先在日本無人居住處進行核警告。
相比科學界的反對態度,杜魯門及美國軍政界的觀點呈現出極大的分歧。分歧的根本原因在於,1945年7月日本失敗已成定局,在這種情況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是否還有意義?
歐洲聯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與美國總參謀長、海軍上將萊西等人認為,核轟炸投降在即的日本毫無必要;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持中立態度;有與日軍作戰經歷的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則極力主張對日使用原子彈。
不過,雖然看起來敗局已定,但日本的態度也比較強硬。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了督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不過日本政府仍拒絕投降,堅決戰爭到底。
美國是否使用原子彈的最終決定權
在總統杜魯門手上。
杜魯門的基本意見是:首先,“需要作出決定的,不是我們是否應該使用原子彈,而是何時使用這類武器”;其次,“在戰爭結束前儘快在日本投下這枚核彈,以顯示美國的威力,方便日後與蘇聯人打交道”,最後,投放原子彈,是結束二戰的最迅速方式。
當議題進入在日本哪座城市投放原子彈後,美國軍界再次出現意見分歧。起初,臨時委員會上報的城市是京都、廣島和新瀉,在陸軍部長史汀生的強烈反對下,文化名城京都被排除出轟炸名單,
最終確定轟炸的城市是廣島和小倉。
● 被炸後的廣島
1945年8月6日清晨,美軍轟炸機從吉里安島起飛,8點15分,在日本廣島投下人類歷史上首枚用於實戰的原子彈。
當天,廣島約有4.5萬人死亡,此後的四個月裡,約有1.9萬人死亡,死於轟炸和核輻射的廣島平民,累計約9到14萬。
不過,廣島的原子彈沒有讓日軍立即宣佈無條件投降,他們認為美軍只有一顆原子彈,還把希望寄託在蘇聯人身上,希望蘇聯出面調停。
1945年8月9日清晨,美軍轟炸機再次起飛。抵達小倉上空時,發現能見度太低,於是駕駛員決定飛向備選城市——長崎。
上午11點左右,長崎被轟炸,當場死亡人數約2.2萬,此後四個月內死亡人數約估1.7萬。
原子彈的威力加速了二戰的結束。
“小男孩”和“胖子”的投擲讓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瞬間成為火海,兩顆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迫使日本裕仁天皇在一週後就宣佈投降,儘管日本軍方高層仍有一些主戰派拒絕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正式投降書,太平洋戰爭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
如果你是1945年的杜魯門,你有以下幾種選擇:
1.不向日本投擲原子彈,戰爭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結束;
2.向日本荒島投擲原子彈以示警告;
3.向日本廣島、小倉(或長崎)投擲原子彈。
你的選擇是什麼?
參考資料:1.張開善:《美國在對日本投擲原子彈中鮮為人知的分歧情節》,《兵林史話》,2006年2月;2.劉磊:《美國知識分子與美國核戰略思想的演變(1945—1960)》,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3.劉瑞:《美國核轟炸廣島長崎的倫理再反思》,雲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
13 # 歷史長流水
我覺得這主要還是和美國的兵力資源有關係,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人口不太多的國家,這也限定了其兵力動員的能力。
縱觀蘇德戰場,蘇聯勝利的一個絕大部分優勢就是兵力充足,蘇德戰爭打到莫斯科保衛戰前期就陣亡了四百萬的軍隊,加上後面的三年多的戰爭,總計死了2300萬人。在蘇軍後期反攻下的每一場戰爭勝利,其實損失都要大於德軍,但是蘇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愣是打贏了戰爭。德軍二戰死亡了500萬人左右,而蘇聯則是他的4倍還要多。
反觀美國,科技、經濟、軍事等綜合實力都是世界第一,人口卻是不多,這樣美國更願意拿高科技來打仗。恰逢原子彈在二戰末期試爆成功,把核武器投入戰場不是不可能。
早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美國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蘇聯儘快在中國東北出兵,因為美國知道在沒有原子彈造出來的情況下,單靠美國要讓日本投降,美國還得打一年半的時間,還要損失100萬的軍隊,這個損失美軍是無論如何接受不了的。
再加上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越接近日本本土,日軍越是抵抗的厲害,硫磺島一戰讓美軍的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了日軍,這讓美國高層不得不為自己計程車兵性命考慮。他們不敢想象,要是登陸日本本土,美軍會付出怎樣的犧牲為代價。同時日本還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日本這種全民決戰的決心,讓美國不得不動用了原子彈這種威力極大的武器迫使日本投降。
-
14 # 嫻妹談兵
美華人核平日本的長崎和廣島可以說是整個二戰最讓人激動的一幕。廣島在戰前是日本第七大城市,人口超過34萬,是日本西南的行政首府,也是日本最主要的軍事基地之一。第二軍和中國地區陸軍司令部就坐落於此。
小男孩位於城市中心580米的空中引爆,釋放出了1.5萬噸TNT當量的能量,強大的衝擊波摧毀了起爆點500米內所有的建築。
唯一倖存的只有護國神社的鳥居。日本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以美國標準看很多都是豆腐渣,瞬間就在核爆中土崩瓦解。緊隨而至的就是火風暴。
火風暴在廣島城內蔓延了超過11平方公里,燒出了一個近似的圓形。核彈當場殺死了7萬多人,其中包括2萬多名軍人。1700多名護士死了1600多個。救援措施的缺乏進一步導致了相當多傷員的死亡,而核彈炸出的廢墟要清理到1947年。
為什麼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呢?有種說法是要威懾蘇聯。
美國高層確實有過這種意識,在1945年5月的會議上,陸軍部長史丁生和助理戰爭部長麥克洛伊就談到:原子彈將是戰後處理美蘇關係的王牌。並且詢問在7月前能否完成原子彈。
波茨坦會議上,杜魯門就告訴斯大林:美國完成了一種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彈。
而斯大林的反應則相當淡定:很好,你們可以好好的用在日本人身上。
在當時來看,拿原子彈炸日本人簡直是天命所歸。
杜魯門總統對是否核爆的決策日本並沒有任何干預
美華人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在1945年的時候,已經花了30億美元了。(當時的美元可是直接和黃金掛鉤的,一架P-51Mustang戰鬥機才50000美元)在1945年中的時候,國會已經質疑過“曼哈頓”計劃的驚人開銷。對此,計劃的負責人格羅夫斯就說過:“如果我們把原子彈造出來而不用,那麼國會老爺們遲早會追究我們浪費稅金的責任!”
再說了,造出來的原子彈就算不炸日本人,也得找個地方炸了做實驗,去炸日本人也省的在新墨西哥搭一堆房子。
-
15 # 戰爭史
因為如果不用的話,日本可能就不存在了,美國其實在拯救日本……二戰時期的日本就像一隻賴肚蛤蟆,蛤蟆有個可笑的“優點”,無所畏懼!儘管生物學理論上它有許多天敵,可是它可以被吃掉,卻不可以被嚇到!不管眼前是螞蚱還是一條蛇,蛤蟆統統敢於吞過去!
所以,日本人一直敬佩的中國古越王勾踐,就號召自己的臣民學習“怒蛙”,大概日本自稱吳越後裔是有幾分道理的。
二戰日本不也是這樣嗎?打到山窮水盡,就要亡國滅種,還叫囂“一億玉碎”。
可惜它們到底是外強中乾,剛剛捱了兩顆原子彈,就徹底慫了,所以它們還真不如蛤蟆。
假如二戰日本真的敢於繼續打下去,美華人的原子彈一時還沒有存貨,恐怕不等美華人再生產出原子彈。
蘇聯人就會真的將全體日本人連同日本列島一起送到海底,其連帶的災難性後果恐怕連周邊所有國家地區都會牽連到!
【二戰晚期,盟軍飛機飛臨富士山猶如閒庭散步,想望裡面仍什麼都隨便,美國還曾經計劃把富士山給染黑,打擊日本人士氣】
蘇聯解體後好久,一系列蘇聯時期機頂機密的檔案被陸續解密,其中一個就讓日本人嚇到靈魂出竅,原來,蘇聯計劃對日本設施的打擊手法,已經是超出人類所能,而是上帝的手法(如果有上帝)!
古往今來,人類一直有一種“終極滅絕”理論,就是擁有“超自然”力量,造成地質、氣候等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大破壞。也就是氣候武器、地質武器。
從這個角度看,蘇聯人比美華人更心黑,蘇聯研發出一種代號“斯大林”的超級常規炸彈,這種炸彈的威力,是二戰時期僅次於原子彈的,蘇聯計劃派出戰略轟炸機群,攜帶足夠的炸彈,去攻擊日本的最致命要害!世界最高的休眠狀態下的火山——富士山。
很多人懷疑這個計劃的可行性,總覺得人類的力量不足以有如此效力。但是如果知道日本的地理地質結構,就知道這個計劃的可怕可行性了。
【遍佈日本的火山,一旦將最大的富士山啟用,引發的多米諾效應所產生的巨大殺傷力,足以毀滅日本】
日本不幸位於亞歐大陸版塊俯衝到太平洋版塊邊緣,地下潛伏蘊含著無窮的滅絕效能量。所以,日本就像坐落在一個超級彈藥庫的上面,富士山表面美麗寂靜的山口就是點燃的導火索。
【二戰沒有實施的計劃,可以給後人無限啟發,日本再作孽,不失一個好辦法】
現代美日科學家已經運用高階計算機推算過這個計劃一旦實施的末日般景象:
只需500枚斯大林炸彈,就可以完全激發日本地下蘊含的千萬年聚集起來的能量,
不僅富士山會噴發,日本列島上大大小小上百座火山都會一起噴發,引發廣泛劇烈的地震,就算日本列島不會因此陸沉到海底,造成的毀滅性後果也將是多少批次轟炸機群也無法比擬的。
【為了完成此項計劃,蘇聯用製造的PE-8轟炸機,專門成立了完成此任務的飛行隊,在遠東地區每天都在練習投擲炸彈的訓練】
日本再小的鄉村(根本不可能成為軍事目標)也不可能避免毀滅性打擊。
二戰日本幸虧投降了,這個“天譴計劃”沒有實施,不過,過去沒有,不代表未來也沒有,日本如果不真正汲取教訓,是萬能保證未來不會領教下這種“神州陸沉”式的滋味!參考文章鮮為人知的蘇聯對日計劃
-
16 # 馮瑋
日本不是因為捱了原子彈才投降,原子彈只是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實際上,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日本已經開始籌劃如何實現“體面媾和”,並透過中立國瑞士和美國有接觸。所謂“體面媾和”,說白了就是“有條件投降”。1945年6月18日,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達成共識:在美英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時將繼續戰鬥。也就是說,如果不被要求“無條件投降”,日本是可以投降的。
說美國即便不扔原子彈,日本也會投降,是因為日本不是被原子彈打敗的。例如,丘吉爾在他的二戰回憶錄裡就寫道,“在第一顆原子彈投下之前,日本的失敗早已成定局”。麥克阿瑟也說,“扔原子彈在軍事上沒有任何意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丘吉爾這麼說,是為了“攬功”:難不成日本就是被你美國的原子彈打敗的?那麼多英軍將士都在幹嘛?麥克阿瑟說這話,是為了“壓低”原子彈的“分量”。因為,麥克阿瑟一直反對向日本發動核攻擊。那不是因為他“仁慈”,而是他想指揮比代號為“霸王戰役”的“諾曼底登陸”更宏大的日本本土登陸作戰,使自己名垂青史,風頭蓋過指揮“霸王戰役”的艾森豪威爾。為了避免他“添亂”,所以關於原子彈的一切,美國總統杜魯門都對他進行“資訊封鎖”。但不管怎麼說,美國即便不扔原子彈,日本也會投降是肯定的。必須強調的是,美國扔了原子彈後,為什麼日本天皇頒佈《大東亞戰爭終結之詔書》(簡稱《終戰詔書》),宣佈接受《美英中三國敦促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看一下《終戰詔書》就明白,天皇裕仁擔心日本“亡國滅種”。那麼,如果美國不扔原子彈,“大和民族”在盟軍的沉重打擊下,是否也面臨這種危險呢?答案是肯定的。不是日本高喊“一億玉碎”嗎?須知那是口號,不是日本政府真有那種意志和決心。否則,即便捱了原子彈,日本也不會投降。
既然美國不扔原子彈日本照樣會投降,那為什麼要扔呢?概括說,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減少盟軍傷亡。最早提出這種“理由”的,是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的《投放原子彈的決定》。他在這篇文章中寫道,投放原子彈直接促使日本投降,避免了發動對日本本土的登陸作戰可能造成的盟軍士兵的大量傷亡。
第二,“美國不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也就是說,不願蘇聯在戰爭快結束時,坐上宴席,大快朵頤。蘇聯人當然不傻,不會看著美國佬在遠東吃魚吃肉,自己連口湯也喝不上。因此,在美國8月6日對廣島進行核攻擊後,8月8日下午,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就召見了日本駐蘇聯大使佐藤尚武,當面向他宣讀了宣戰宣告。
第三,“驗證原子彈的威力”。按照美國總統私人參謀長威廉·萊希上將的說法,“科學家和一些其他的人們想要進行實戰試驗。因為這個計劃耗費了總計20億美元的經費。”所以,地方選擇中等城市並且沒有遭受常規轟炸大規模破壞,時間選擇上午8;15人們正好在上班途中,處於室外。
-
17 # 微塵的英雄夢
日本先前的計劃可不是投降,而是舉國撤向東北,後來蘇聯宣戰加上美國海軍圍困才打破幻想。美國攻打日本,自己也死了十幾萬人。
在二戰時期,日本是很頑強的,既有洗腦教育的原因,也有知道打輸了沒好的原因。美國自己無辜打下日本至少要死一百萬人。這樣的損失是美國難以承受的。而在美國投放原子彈之前,核武器的威懾力遠沒有今天強大,因為真正的效果是怎樣大家都只能在理論上推測。
原子彈投下去之後的巨大殺傷和恐怖效果將日本壓垮了,所以才有了日本無條件投降。
-
18 # 簡族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日本當時世界公敵,美國單純想炸著爽一下,反正不炸白不炸。畢竟世界唯一一個真正用過原子彈的國家。
當然以上都是瞎扯的,美國與日本的戰爭在《幹掉太陽旗》(Killing the Rising Sun)一書中有詳細的記載。
日本的瘋狂軍國主義與武士道精神絕對是主要的原因,日本人崇尚的武士道精神使得他們異常的堅韌,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華人已經感受到了這樣的敵人的難纏,真的攻入日本的本土,戰爭恐怕還會持續。當時的裕仁天皇仍然相信:“如果我們在這場戰爭中堅持得夠長,那麼我們也許能打贏。”而這樣的話語,是在德國投降,日本太平洋艦隊全滅,空軍損失殆盡,陸軍大多陷在中國時所發出的。可見一般。
再就是美國軍人的危險境地,亞洲人民的悲慘命運,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雖然打贏了日本,但是美國軍人面對的是日本的瘋狂軍國主義分子,損傷慘重,每一個島嶼的爭奪都付出了數以千計的軍人的性命為代價,美國贏的並不輕鬆。還有日本人對亞洲人尤其是華人的種種暴行,南京大屠殺,日本人甚至進行殺人遊戲,以及731慘無人道的實驗。
”日本人只聽得懂炸彈的聲音“剛接過羅斯福手裡的權利的杜魯門如是說道。哪怕傷及無數平民。正義從來都是犧牲少數人的。這便是止戰之殤
-
19 # 宗政古道
首先我表明自己並不認為美國不用原子彈,日本會投降,準確說,美國正是用了原子彈才小機率使日本選擇了投降,這實際上是美國冒著汗賭出來的投降,為什麼?因為日本與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的慘烈較量可謂是讓美國吃盡了苦頭,這裡的苦頭並非是海戰的苦頭,而是登陸戰,巷戰,野戰啊。
舉個例子,美軍與日本在瓜島,沖繩島,陸軍損失基本是以千,萬為減員計量單位,雖然日軍損失人數是美軍的三倍,但是日本歇斯底里的進攻方式和病態的武士道文化,還是給美軍帶來了不小的心理陰影,試想一下,一個看似瘦弱的失去抵抗計程車兵或者說已經稱不上士兵的人,突然拿起手雷當著你的面炸個稀巴爛,或者一群這樣的人切腹自殺,然後介錯人把切腹人腦袋砍下來,然後自己接著切腹,讓另一個人砍自己腦袋,誰受的了這畫面,基本日軍就是抱著玉碎的心態死守寸土寸地美軍幾個島嶼損失都如此,更別提廣闊的日本島了,因此,美軍很大程度上並不想登陸日本島進行作戰,這無疑是一場噩夢,但這並不代表美軍並未制定登陸作戰,事實上美軍方面大機率認為日本絕不會投降,因為之前日軍瘋狂的作戰方式,例如神風敢死隊,島嶼登陸作戰,已經讓美軍認識到自己的對手是一個十足的戰爭瘋子,所以很大程度上都難以認為日本會無條件投降,這裡就要提上原子彈這一武器,美日德實際上在二戰時期都在大力研發原子彈,日本其實那時候基本已經從理論上可以研製出原子彈,可惜沒有純度鈾,這一原材料,當時只有美國和德國掌握著煉取純度鈾的技術,也正因此,日軍也深知原子彈的強大與可怕。
美軍使用原子彈很大程度上並非日本而是蘇聯,二戰後期,反攻時期,蘇聯和美國基本是赤裸裸的搶地盤,對於蘇聯和美國而言,日本的戰略意義非同一般,蘇聯奪得,基本亞洲,歐洲與中東盡收囊中,時不時還能去紐約跑跑長途,美國自然不願意如此,奪得日本意味這北可戳蘇聯軟肋,西可遏制中國,南可控南亞中東,這塊煮熟了的鴨子還能飛了不成,所以美國很大程度上不願意蘇聯參與對日本的本土作戰,否則又得出來個南日北日,很顯然從距離上,美國扶持的政府就一定會很吃虧。
最終美國政府選擇了使用原子彈,心理上敲擊日本的投降態度,美國實際也是很心虛的,因為原子彈只造了三顆一個實驗了,另外兩顆說白了就是賭博,假如兩顆都炸了日本還是沒投降,再造也沒時間趕上蘇聯登陸,那時候蘇聯一股宣,日本新賬舊賬一起算,恐怕美國想立足日本都難,甚至現在最恨美國的就是日本。
但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並沒有使日本投降,美軍基本已經做好血戰的準備,第二顆爆炸後,日本突然的投降使美國可謂喜極而泣,因為,美國再也不用擔心和蘇聯分啥日本這一說,更重要的是,未來可以做一個徹徹底底的,多管閒事的山姆大叔
-
20 # 靜夜史
這是美國發揚救世主精神,要救日本於水火之中的偉大義舉!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參考下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
為什麼德國的敗局已定,蘇聯一定會消滅納粹德國,美英盟軍還是要在法國北部的諾曼底開闢第二戰場呢?
因為還有一種東西比勝利更為重要,那就是“戰後利益”!
1945年3月,經過硫磺島戰役的勝利,美軍的轟炸機已經可以覆蓋日本本土。隨即美國對日本開始了大規模的狂轟濫炸,日本本土遭受到巨大破壞。
美軍初期在對日本進行晝間精確轟炸,但結果差強人意,美軍指揮官柯蒂斯·李梅經過分析,將戰術改為夜間低空高強度燃燒彈轟炸。
從1945年3月到1945年7月,燃燒彈轟炸共造成近50萬日本平民死亡,800萬平民流離失所,244萬幢建築物被毀。96個日本城市遭到轟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區被燒燬面積均超過50%,東京、橫濱56%,名古屋52%,大阪、神戶57%;中小城市裡,福井最高達96%,甲府72%,日立71%。
經過這樣的大規模轟炸,在日本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日本只能做困獸之鬥,所以提出“一億玉碎”計劃,企圖在本土阻擊盟軍登陸。
1、減少美軍及盟軍傷亡,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7月的日本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除了將大量年輕人,尤其是文科生送上戰場做炮灰,用神風特攻隊遲滯美軍的進攻外,日本還計劃將天皇遷到偽滿洲國繼續負隅頑抗。
可以說日本的頑強程度超出了美軍的想象。1945年3月美軍發起沖繩戰役,美軍以傷亡7.5萬人的代價,消滅日軍11萬人。加上之前的硫磺島戰役的慘重傷亡,美軍高層意識到日本不可能和德國一樣放棄抵抗,如果美軍強行登陸日本本土,困獸猶鬥的日本人勢必要對美軍造成更加慘重的傷亡,這個傷亡人數,美軍估計高達100萬!
所以,美國急需一款大殺器,一個能徹底震懾日本的大殺器。1945年7月,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成功試爆原子彈,美國終於擁有了原子彈。隨即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上午,美軍B-29轟炸機將原子彈投放到日本廣島上空,這個日本工業城市中心瞬間化為灰燼。不過日本高層向民眾隱瞞了廣島原子彈真相,美國不得不在8月9日對長崎再次投放一顆原子彈。
在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日本高層天真地認為,此時的美國只有一顆原子彈,但當長崎的上空騰起蘑菇雲時,日本才意識到,美國的原子彈不止一顆,而且如果日本不投降,美國還可以投放更多,甚至可能轟炸東京,到時候日本全國就會化為一片焦土。
所以,為了保住天皇,日本決定向盟軍投降!
所以,以原子彈的24萬傷亡代價,避免了日本一億玉碎,美國可謂拯救了大部分的日本人。
2、先下手為強,避免日本被蘇聯佔領
美蘇在二戰期間是盟友,美國也透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但是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在法西斯這個共同的敵人被消滅後,美蘇的對抗是遲早的事情。
早在1943年,美英盟軍就開始為戰後利益劃分而積極部署了,典型的案例就是美英盟軍從義大利西西里島登陸。
1944年6月,美英盟軍發起諾曼底登陸戰,開闢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戰看起來是美英盟軍在德國背後插了一刀,幫助蘇聯減輕壓力。實際上是為了爭奪西歐地盤,防止整個歐洲被蘇聯赤化,因為此時的蘇聯已經取得了對德國的戰略優勢,德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在二戰還未完全結束時,美蘇雙方就開始了明爭暗鬥。具體到日本,從1941年12月9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軍就一直是太平洋戰場上對日作戰的主力。
此時的蘇聯主力在歐洲和德國作戰,在遠東則和關東軍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基本沒有參與太平洋戰爭。
對於美國而言,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勢力範圍,美國不想讓蘇聯來分享勝利果實,所以對於日本,美國想著“吃獨食”!
那麼怎樣才能吃獨食呢?要知道,根據1945年2月的《雅爾塔協定》,斯大林答應在對德作戰3個月後對日作戰,德國簽訂投降書的時間是1945年5月8日。
所以,美國必須抓緊時間,趕在蘇聯對日本發動全面進攻,登陸日本本土之前讓日本投降,所以原子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證明美國的做法很有效,原子彈的蘑菇雲深深震撼了日本,迫使日本在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此時蘇聯完全佔據了庫頁島、搶佔了南千島群島,距離日本本土的九州島一步之遙。
如果日本不投降,蘇聯從日本北部登陸,今天的日本很可能像北韓半島這樣南北分立,屆時日本的復興和崛起更無從談起!
從這一點來看,美國是在保護日本的領土完整。
3、威懾蘇聯,為戰後在遠東爭取更多利益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美國總統杜魯門很驕傲。
對於杜魯門而言,原子彈不僅是殺傷日本人的恐怖殺器,更是殺雞給猴看的重要利器。這個猴,就是蘇聯!
美國在廣島投放原子彈成功後,杜魯門興沖沖地告訴斯大林這一訊息,不曾想斯大林不以為然,杜魯門大失所望。
不過令杜魯門沒有想到的是,斯大林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並下定決定研製屬於自己的原子彈。
1949年,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此時距離美國原子彈爆炸只有4年時間。
4年時間不長,但是對於美蘇爭霸,4年還是太漫長了,因為在這4年時間裡,蘇聯損失了很多利益,特別是在亞洲地區。
比如1941年英蘇佔領伊朗後,蘇聯一直沒有撤兵,1946年,杜魯門向斯大林下達了最後通牒,如果蘇聯不撤兵,美國將對蘇聯實施核威脅甚至核打擊。在蘇聯還沒有原子彈耳朵情況下,斯大林不得不嚥下這口氣,從伊朗撤出了全部軍隊!
因為原子彈的巨大威懾,使得斯大林在遠東地區和美國爭奪時有氣無力。半島戰爭爆發後,美軍越過38線一路北進,轟炸丹東等中國城市,由於北韓軍隊一潰千里,所以美軍肆無忌憚,興奮之下,居然不小心誤入蘇聯國土,將蘇聯遠東地區的一個機場炸了。
事情發生後,美國高層很緊張,生怕斯大林發怒報復。但是等了好幾天也不見動靜,原來斯大林更緊張,他以為這是美國對蘇聯進攻前的試探,所以內心更加害怕,所以對於美國的挑釁斯大林只能裝作不知道。隨後斯大林開始答應援助中國入朝參戰!
雖然蘇聯已經試爆了原子彈,但是在美國面前,蘇聯還是矮了一頭,可以說美軍的原子彈對蘇聯造成的陰影面積還是很大的!它幫助美國戰後在遠東地區取得了更加可觀的利益!
對於日本而言,美國的做法驅逐了蘇聯的勢力,使得日本沒有被蘇聯共產主義感染,幫助日本獲得了戰後崛起的良好條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回覆列表
戰爭後期美國奪島作戰(沖繩、硫磺)傷亡比幾乎1:1,一想到如果登陸日本本土的話要傷亡多少嚇壞了美國大兵。第二殺雞用牛刀給蘇聯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