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滿城

    金庸的小說其實都是有歷史原型的,天龍八部是北宋時期的故事,最終以宋和遼談和結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檀淵之盟。這個時期雲南是有大理政權的。而各大門派,就是宋朝的諸侯王,大理為了對抗吐蕃和宋朝,肯定要結識這些諸侯啊。

    金庸還喜歡寫南北對照的情節,南方除了大理還有誰??而且大理那邊風土很好,美女多,所以金庸也可以以劇情需要,瞭解風土人情。。。經常去大理,就這樣了

  • 2 # 小八點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十分的精彩,其中《神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更是膾炙人口,一再翻拍,在《天龍八部》裡面出現了一個十分厲害的武功,那就是六脈神劍,是一陽指的升級版,被大理世子段譽在天龍寺習得。

    而在《射鵰英雄傳》裡面,一陽指又現蹤跡,而習得這一神技的高人,正是一燈大師,一燈大師在出家前,也做過大理國的皇帝,名“段智興”。

    說到這裡,很多看官肯定會想,這段譽也曾做過大理國的皇帝,和一燈大師可有什麼淵源嗎?不錯,段譽和一燈大師之間確實關係不一般,我們知道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面涉及到了不少的歷史知識,也涉及到了不少的歷史人物,因此現在有不少學者說金庸先生堪稱是半個歷史學家了。

    而金庸先生筆下所構架的大理國段氏就是歷史中真正存在的,大理國所處雲南,是一個小國,在《天龍八部》中出現的人物段正淳正是大理國的第十五代皇帝,而其子名“段和譽”也正是段譽的原型,在段正淳出家後,段譽繼位,是為大理國第十六代皇帝,而段智興也就是一燈大師的原型,正是大理國的第十八代皇帝,也是大理國的最後一代皇帝,算起來,段譽正是一燈大師的祖父。

    而在《天龍八部》中提到的天龍寺是大理國的皇家寺院,也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此寺所處位置就在大理點蒼山,現已更名“崇聖寺”,據傳裡面的主持正是段譽的後人,不懂也曾遊歷雲南大理,到過點蒼山的“崇聖寺”,據寺裡工作人員介紹,主持確為段譽

  • 3 # 顧哥玩武俠

    金庸筆下牽扯到大理段氏的小說,以《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為主。前者故事發生時間在南宋後期,後者則是北宋後期,段氏立國在唐,亡於蒙元,時間上正好存在交集,而且大理段氏政權的存在時間相當長,又很獨特,一直崇尚佛教,與中原的漢族政權截然不同。在武俠江湖中,佛家和道家兩大功夫流派是江湖武功的核心和支柱。皇家作為政權的掌握者,各類好資源都優先佔有,武功方面也不例外,何況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以“一條杆棒,打遍天下三十六軍州”,大理段氏祖先也是在透過與唐朝的戰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並逐漸建立大理國,可以說同樣是靠的武功,所以大理段氏本身天然具有摻和江湖事的資格和本領,再可能融入佛家功夫,自己不去摻和江湖事,江湖事也會找上身來。

    再者,作為附著明確歷史背景的長篇小說,摻和的人多,江湖才熱鬧,這也是小說寫法的需要。讀過射鵰和天龍的武俠讀者都知道,書中蒙古、西夏、契丹、金等宋朝周邊的少數民族都往江湖事裡摻和,江湖形勢風起雲湧,波詭雲譎,小說不這樣寫不好看。

    大理段氏摻和江湖事這一招,不曉得是否金庸的獨家發明,其他武俠作家中記得有梁羽生借用過。在其清朝後期背景的《牧野流星》和《絕塞傳烽錄》兩書中,有個反面人物段劍青,給安排的身份就是當年大理段氏的後人,在明朝故事的《廣陵劍》中,也有一個“小王爺”段劍平,精通大理段氏一指禪功,倒是個正面人物。

  • 4 # 敦復

    這個事情金庸在書裡也說過。

    大理段氏本來是中原人,祖上是習武的。奪得天下之後,祖訓裡要求的,不能忘本,所以只要不是朝堂相關的事情,大理段氏在和中原武林來往的時候,還是以武人的身份自居,不改其行。

    而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段氏的老祖宗想的也非常明白,這大理,顯然並非久居之地。為什麼呢?段氏本來是外族人,僅僅是因為機緣巧合才成為大理的皇室。而大理本地篤信佛教,並且以白族人為主,和段氏的中原人文化認同格格不入。段氏已經算是很有統治藝術的了,主動和白族(刀白鳳)聯姻,並且尊崇佛教,不放棄儒家的同時也積極擁抱佛教文化。但即使這樣,也難免國內不斷動盪。所以,大理段氏才要保持漢家風度,和中原武林平輩交往,為的是如果天下坐不牢,回到中原也可以做一個武林大派。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滿族人入關之後還要保持自己原來的生活習慣?又是木蘭秋圍,又是說滿語什麼的,不麻煩麼?但若非如此,怎麼能夠保證自己的退路呢?

    當然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大理國要存活下去,必然要靠大宋國的支援。而大宋除了官方要有好感之外,還要有足夠強的民間好感度,那麼,段氏以江湖人士的姿態和他們接觸,頗和中原人士對君主“禮賢下士”的美好想象,造成更好的民間輿論,也就更能得到大宋中央的支援。

    不信你看,段正淳這樣一個武功一般、名聲又不好的外華人,就憑著對江湖人士以誠相待,就能得到

    即使是皇帝,如果沒有實力,也是要付出點額外的代價啊!

  • 5 # 夢露居士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有一支神奇的武林勢力——大理段氏。段氏是大理皇室,又是武學世家,雖然居於邊陲,卻同中原武林關係極深。而且段氏的武學登峰造極,六脈神劍是能同少林易筋經比肩的高深武學,射鵰時代段智興也能憑藉一陽指躋身天下武學之列。

    大理段氏的始祖是段思平,他建立了大理國,傳下了六脈神劍與一陽指兩門武學。本期居士就為大家扯一扯段思平的一段往事,扯一扯他的立國經歷,以及這兩門絕學的來歷。

    一、逍遙後人

    在天龍前傳:逍遙祖師到底是誰?是唐朝一位少年,心上人酷似李秋水中,居士我扯過逍遙派祖師——逍遙老祖。而這段思平與逍遙老祖也有著血緣關係。

    逍遙老祖本是唐朝餘杭縣的一位少年,他曾為了嬸孃求取靈藥,孤身一人登上仙靈島,在島上遇到了女媧後人趙靈兒。少年被逼與趙靈兒洞房花燭,靈兒從此有孕。後來,少年從南詔苗人手中救下了靈兒,才知道她是南詔國公主,便護送她回南詔尋親。途徑蘇州城外,兩人認識了一位刁蠻女子林月如。林月如是南武林盟主林天南的獨女,她與少年不打不相識,從此芳心暗許,也跟著二人去南詔。

    後來靈兒被蜀山劍聖當做妖怪,鎖在鎖妖塔內。少年與月如打破鎖龍柱,救下了靈兒,鎖妖塔因此倒塌。不料林月如被落下的巨石砸中天靈,香消玉殞。在南詔,靈兒生下一女,為紀念月如,便取名為李憶如。

    少年與靈兒去見南詔國王,也就是靈兒的父親,卻發現南詔國王已被拜月教主控制了。拜月教主還妄圖復活水魔獸,禍亂天下。打敗了拜月教主後,靈兒為救天下蒼生,與水魔獸同歸於盡。其後少年創立了逍遙派,被後人尊為逍遙老祖。

    李憶如的女兒名叫小蠻,她是逍遙老祖的外孫女。小蠻由逍遙老祖另一位紅顏知己——白苗族聖姑海棠夫人撫育長大,她就是段思平的祖先。

    二、林氏傳人

    林月如在鎖妖塔中被巨石砸死後,屍體被逍遙老祖帶到了南詔,聖姑用傀儡蟲復活了她。她把靈兒之女李憶如養大,把所有武藝都傳給了憶如。姑蘇林家世世代代都是南武林盟主,當然有驚人的藝業,林月如最強的武學是一陽指與七訣劍氣,自然都教給了李憶如,李憶如又教給了女兒小蠻。

    小蠻嫁給一位段姓少年,將這兩門絕學教給了兒子。從此一陽指與七訣劍氣在段氏世代相傳,最終傳到了段思平這裡。段思平天賦過人,學武功一學就會,而且他肯下功夫勤學苦練,因此二十多歲便學成一身絕世武藝,他以武功立下許多功勞,當上了通海節度使,成為南詔的封疆大吏。

    這時南詔已經是風雨飄搖的動亂年代,南詔國王闇弱無能,權臣擅權奪位。鄭買嗣廢黜了南詔國王,他自立為王建立了大長和國。鄭買嗣威望不足,又被趙善政所殺,趙善政建立了大天興國。不過這兩次朝代的更替,都是另一位陰險小人在背後操縱,那就是權臣楊幹貞。

    在這兩次改朝換代的動亂中,楊幹貞迅速攫取了權力,成為最大的受益人,不論是鄭買嗣還是趙善政,都被他利用了。趙善政威望不足以服眾,於是楊幹貞廢黜了趙善政,建立了大義寧國。

    楊幹貞是拜月教主的後代,他不僅繼承了祖先的武功與才幹,還繼承了祖先的野心。當時是殘唐末年五代十國時期,楊幹貞看到中原軍閥割據,諸國紛爭,便想與群雄逐鹿,問鼎中原。當時的南詔經過三次改朝換代,社會一片混亂,百姓生活貧困不堪。楊幹貞卻不管百姓死活,強徵百姓入伍,搶奪百姓糧食,厲兵秣馬,想進軍中原。

    三、神功大成

    這時的南詔已是民怨沸騰,百姓怨聲載道,盼望著能有人救民於水火之中。而段思平成為百信心中的救世主,因為他為人仁慈,而且武功高強。段思平見到楊幹貞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心中也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只是時機未到,所以一直蟄伏。

    不料楊幹貞的弟弟楊詔擅長推測人心,他看破了段思平心中所思所想,因此勸楊幹貞先下手為強,以免段思平興風作浪。楊幹貞對弟弟言聽計從,於是數次遣殺手刺殺段思平,不料段思平的一陽指與七訣劍氣太過神妙,殺手皆是有去無回。如此一來,楊幹貞更加重視段思平,竟親自出馬,以拜月教主傳下的邪派武功將段思平打成重傷。

    所謂吉人自有天相,段思平拼死一搏,竟從楊幹貞手下逃脫了。楊幹貞自恃身份,不願追殺一個重傷之人,於是派出手下高手搜捕段思平。這一天段思平被南詔高手圍住,眼看就要命喪當場,幸好雲遊四方的逍遙派掌門陳摶先生從此經過,他見段思平有貴人之相,於是出手相救,打跑了幾位殺手,把奄奄一息的段思平帶回了華山。

    陳摶先生於醫道也是頗有研究,在他的治療下,段思平很快康復了。兩人談論武道,段思平此時已發現一陽指威力不足,難以攻破楊幹貞的護身罡氣,而七訣劍氣又太繁複,運用起來不能得心應手。因此段思平向陳摶先生虛心請教點穴之法,將其運用在一陽指中,可以隔空點穴。段思平又將七訣劍氣刪去一訣,居然威力反而提升了,段思平將其命名為六脈神劍。

    正因為這段往事,所以段氏一陽指與六脈神劍與逍遙派武功才有了某些相通之處,所以段譽學會北冥神功後,便能輕鬆練就六脈神劍。

    四、思平建國

    自此,段思平的武功突飛猛進,又上了一個臺階。他自認為具備與楊幹貞一戰之力,於是便在暗中策劃,希冀一舉推翻楊幹貞,一來是報重傷追殺之仇,二來是結束南詔百姓的痛苦。

    段思平偷偷回到了南詔,以“打倒楊幹貞”為旗幟在暗中串聯。當時世代居住在洱海周邊的兩大白蠻貴族高氏與董氏早就不滿楊幹貞,於是便與段思平共同立誓,要推翻楊幹貞。段思平還會盟滇東黑爨等三十七部,借來數千蠻兵。

    楊幹貞早就引起了南詔百姓的佈滿,所以楊幹貞高舉義旗振臂一呼,立刻四方雲集響應,如燎原之火。楊幹貞的軍隊連吃了幾個敗仗,還有很多人倒戈,向段思平投誠。楊幹貞眼見自己陷入了窮途末路,於是親自出馬,要擒賊擒王,殺死段思平。

    段思平無畏出戰,在洱海邊迎戰楊幹貞。楊幹貞所學的武功是拜月教主傳下的邪派武功,有腥風血雨、群魔亂舞、地裂天崩等招式,霸道無比,激起了洱海之水的滔天巨浪,氣勢迫人。段思平確實抱神守一,氣定神閒,身形隨著巨浪起起伏伏,雖然兇險無比,卻總是穩穩地立在浪頭。

    楊幹貞見段思平今非昔比,所以有些急躁。不過他知道段氏一陽指與七訣劍氣的威力不足,自己有罡氣護體,不會被段思平所傷。因此楊幹貞沒有顧慮,他只攻不守,招招兇狠無比,激起的巨浪眼看就要將段思平吞噬。

    不料段思平卻是視若無物,他見楊幹貞不再防守,於是連發幾招一陽指,都打在楊幹貞的幾處要穴上。楊幹貞的護身罡氣雖然不會被一陽指攻破,身法卻不免略有遲滯,將自己的命門要害暴露給了段思平。然而這只是一瞬之事,段思平便抓住了機會,他大喝一聲,六脈劍氣齊出,盡皆刺向楊幹貞的命門。六道劍氣集中於一點,威力無窮,莫之能御。楊幹貞的護身罡氣立刻被劍氣刺穿,他發出了一聲淒厲的呼喊,倒在地上,已是氣絕身亡。

    楊幹貞的親信軍隊還在負隅頑抗,但他們見到主帥已死,也沒了鬥志,全向段思平投降了。於是段思平登基為王,國號大理,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安寧與和平。一陽指與六脈神劍也從此成為了大理段氏的至高武學。

  • 6 # 評說天下善留心間

    有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意思,即使它不找事,保不齊別人找它的事。

    大理偏安一隅,邊陲小國,民少國弱,實在是不值一提,任何一次大國的行動都可能無意中,甚至捎帶腳的使它覆滅,可它卻很頑強,屢處危巢之下而能全身而退。

    它崇尚佛法,克己守志,政治上外交上儘量與外界和諧,自降身份,以弱示人。

    大理段氏的武功自成一派,還均是上乘武功,並且一直被江湖奉若神明般的敬仰,段氏也就時常在江湖中露一手,讓江湖人,甚至各國政府均知道有個大理小國武功卓絕,多少有些忌憚唄。所以在江湖中,基本上中立姿態,儘量幾方不得罪,能避則避,能讓別讓,不讓自己進退維谷。若實在被逼無奈,也是一付英雄豪傑,頂天立地的作派。我不惹事,但不怕事,是它們處世哲學。

  • 7 # 狐狸晨曦

    大理段氏雖然在天南為帝,卻也積極參與江湖事務,在《天龍八部》小說和姑蘇慕容氏是對立的兩大武林世家,這個設定可謂別具匠心。因為歷史上的段氏和慕容氏,同為晉朝時期遼東鮮卑的兩大部族,彼此世代聯姻,同時也爾虞我詐,常有徵戰,最終是慕容氏成功吞併段氏,並一度入主中原,建立了那個慕容復一心要光復的“大燕國“。

    在金庸新修版《神鵰俠侶》小說裡,明確承認了大理段氏自稱漢人,實為鮮卑後裔:

    【大理段氏本系涼州武威郡人,在大理得國稱帝,其先世雖為鮮卑拓跋人氏,但久與漢人通婚,受中華教化,已與漢人無異,也早自認為是漢人,中華教化文物廣播南疆。】

    當然,金庸先生雖然著作等身,學富五車,卻還是智者千慮,而有一疏。歷史上的鮮卑段氏並非是鮮卑拓跋氏的一支,而是另一個獨立部族。他們的第一個部落首領叫段日陸眷,最早是漁陽烏桓部首領庫辱官的奴隸。烏桓部各大首領集會時,其他人都帶了用來吐痰的唾壺(痰盂),唯有庫辱官不帶,而是直接把痰吐在段日陸眷的嘴裡。

    段日陸眷一邊咽痰,一邊西向拜天:「願主公大人的智慧福祿,全都移入我腹中。」就靠著如此不顧尊嚴的阿諛奉承,深得庫辱官歡心,逐漸對他委以重用,讓他趁著饑荒災年,招誘亡叛的漢人邊民和匈奴散眾,終於建立起一個小部族,後來又趁著烏桓人的衰落而獨立、壯大。

    【諸大人集會幽州,皆持唾壺。唯庫辱官猶無,乃唾日陸眷口中。日陸眷因咽之,西向拜天曰:“願使主君之智慧祿相盡移入我腹中。”】——《北史·徒何段就六眷傳》

    晉朝爆發”八王之亂“時,鮮卑段氏作為被幽州軍閥王浚拉攏為僱傭兵,一同進攻據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段氏趁機大掠中原財富,光被他們擄掠的漢人少女就達八千餘人。王浚不准他們將這些少女帶回部落,兇蠻的段氏竟將她們全部拋下易水淹死,令易水為之斷流。

    ——風蕭蕭兮易水寒,八千漢女不復還!

    後來,北方漢人抵抗胡族侵攻的中流砥柱,“聞雞起舞”祖逖之外另一主人公,晉朝司空、幷州刺史劉琨,把段氏當做共同抵抗羯人石勒侵攻的盟友,最後卻慘遭段氏殺害,身首異處。劉琨留下“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的絕唱,段氏因此在北方聲名掃地,人心喪盡。

    東晉司空:劉琨

    遼東慕容氏趁機不斷相攻,後於令支之戰大敗段氏軍,斬首數千人,掠其部眾五千餘戶。段氏首領段遼投降慕容氏,被斬殺,其弟段蘭則投奔羯趙暴君石虎,為其臣虜。

    而當統治中原的後趙內亂、冉魏新立之機,段氏首領、段蘭之子段龕率其部眾南遷,控制了山東地區,自稱齊王。慕容氏同樣奪取河北地區,建立燕國。燕國名將慕容恪揮軍東進,征討段龕,連戰連捷。段龕固守廣固城整整一年,終因糧盡路人相食,被迫出降,終被處死,其死忠部屬三千餘人被坑殺。而段氏也從此再次成為慕容氏的臣屬。

    燕國太宰、太原王:慕容恪

    燕國的中興之祖、後燕世祖武皇帝,和兄長慕容恪齊名的另一位五胡名將,也是另一位武俠大家黃易先生小說《邊荒傳奇》中的反派大boss,”北霸槍“慕容垂,他前後三任皇后,都出自鮮卑段氏家族,更有多個燕國皇帝為段氏后妃所生。

    燕國世祖武皇帝:慕容垂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慕容氏後人慕容覆被刻畫成心胸狹隘的反面人物,和主人公之一、段氏子弟段譽屢屢敵對,還在天下英雄面被他打得一敗塗地,顏面掃地,大約就是作者作為段氏的粉絲,要為真實歷史中屢屢成為慕容氏手下敗將、被慕容氏挫敗建國夢想的段氏,長出一口惡氣。一笑。

    慕容氏燕國滅亡後,段氏、慕容氏、宇文氏這些鮮卑部族都歸順了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孝文帝元宏實行漢化改革後,他們亦經歷數百年時間,逐漸融入漢族。段氏也自稱為武威段氏之後,即東漢名將段穎的後裔。後來一人名段延遷居雲南,子孫和當地的”白蠻“通婚,是為大理段氏之遠祖。

    唐玄宗天寶年間,南詔國王閣邏鳳起兵反唐,他麾下首席重臣段儉魏,於西洱河之戰,大破十萬唐軍,殲敵六萬,以此功被封為清平官(即宰相),大理段氏從此成為南詔名門。

    二百餘年後,趁南詔國內亂,權臣鄭氏、楊氏相繼奪位,段思平起兵稱帝,建立了大理國,統治雲南三百餘年。

    事實上,大理段氏家族,雖然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被美化得兄友弟恭、君臣同心,實際在歷史上卻是劣跡斑斑。

    在五胡亂華時代,他們靠著給烏桓酋長當肉痰盂而起家壯大;之後趁亂殺進中原,擄劫八千漢人女子,沉屍易水使之不流;殺害前盟友,北方漢人之望的劉琨;唐朝時又做了漢奸,害死唐軍六萬人,也是大唐盛世中衰的間接罪魁之一。

    終於經過數百年苦心孤詣,他們終於奪取了一國政權,在天南之地稱帝為皇,卻也並沒幹什麼治國安邦的正經事,來洗白自己不光彩的發家史。

    在大理三百年的歷史上,段氏歷代帝王,就只知道大建寺廟,推崇佛教,小小國家裡興建佛寺無數,令百姓勞苦不堪。歷史上的段正明、段正淳兄弟,其實都是佞佛荒政、終日遊樂著稱的昏君,更是對權臣高升泰、高泰明父子言聽計從的傀儡。

    最最可笑的,就是大理國被蒙古攻滅時,國相高氏一族不屈抵抗,壯烈殉國,而大理末帝段興智及其段氏家族,卻對讓他們擺脫了傀儡地位的蒙古軍感恩戴德,此後更為蒙古人攻打宋朝,積極充當帶路黨,鞍前馬後,不辭辛苦。

    段興智本人,居然是為蒙古人“忠勤王事,陣沒軍中”的,古今中外千百亡國之君,能做到大理段氏這個份上,也真是稀有難得,恐怕雖“偽滿康德帝”愛新覺羅·溥儀亦不能及也。

    也因這個緣故,在蒙元王朝統治中國時期,段氏作為世襲大理總管,充當了蒙古人的代理人,繼續奴役雲南百姓上百年。

    而金庸小說卻將大理段氏的段智興君臣,寫成了幫助漢人軍民鎮守襄陽,抵抗蒙古侵攻的盟友,實在是對其不遺餘力地洗白、粉飾,顛倒是非善惡到了極致。

    元末農民大起義,西路紅巾軍明玉珍部從湖廣經四川,攻入雲南進克昆明,蒙古梁王狼狽而逃,又是大理總管段功,殺害紅巾軍將士三萬餘人,為蒙古人守住雲南,戰後卻被兔死狗烹

    ——活該!

    一直到大明王朝開國後,傅友德和沐英大軍入滇,才將這個統治雲南地區四百餘年的大理段氏,連同其主子蒙古梁王一起,掃入歷史塵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小朋友和貓咪安全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