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暑時節,關於大暑的諺語流傳最廣的就是“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淹死老鼠”,意思是說大暑期間氣溫最高,澇害也頻繁。不管地域飲食習俗多大不同,但大體上來講大暑期間就是要降暑祛溼。推薦一道適合大暑時節的美食吧~
8
回覆列表
  • 1 # 吃貨柒

    大暑是夏天的最後一個時季,同時大暑之後的天氣也十分的炎熱。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大暑節氣養生吃什麼好。

    1、吃涼拌素菜南方人在大暑節氣前後還喜歡吃各種涼拌素菜,大都是製作簡單且經濟的菜品,如芽菜涼拌油豆腐、涼拌豆角,都有著脆生生的涼快口感,能讓人提起食 欲。還有將海帶、青椒、紅椒用醬油、醋、薑末等調味的涼拌三絲,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涼拌三絲裡還能見到魚、冬筍與燒鴨的身影。

    2、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互贈。

    4、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5、煎青草豆腐

    溫州大暑習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採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製成豆腐形狀、冷卻後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喝薑茶

    曬伏姜、喝薑茶、吃薑汁調蛋是台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薑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溼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臺灣人民則十分流行在大暑這一天吃仙草與鳳梨,傳說這個時間的鳳梨最為好吃,仙草也是當地著名的小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7、吃雞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做雞時加入適量生薑,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去溼強身的作用。

    只看圖片

    8、喝老鴨湯

    南北各地流傳甚廣的食方是——大暑老鴨賽補藥,以老鴨慢燉後加入蓮藕、冬瓜、芡實、薏苡仁來煲湯,消暑滋補。老鴨是暑天的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9、飲伏茶

    暑熱入伏後,人們遣暑的習慣之一還有飲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們在大暑天裡有喝擂茶的習俗,許多人家還會將後院曬乾的烏梅製作烏梅茶飲用。

    大暑時節吃什麼最養生

    1、儘量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但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因此,大暑時節,適當的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能夠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但讓溼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能夠預防中暑,能夠一舉兩得。

    2、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溼食物的攝入

    3、補氣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氣炎熱,而且雷電、暴雨多,此時人們容易受暑溼影響出現腹脹、食慾下降、乏力等症狀,此時飲食宜清淡多樣化,以補氣健脾、消暑生津為主,可多食綠豆、黃瓜、苦瓜、蓮藕、鴨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圓、桃子、黃皮、蘆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

  • 2 # 一位不知道姓名的網友

    最近天氣特別的熱,加上之前連天的大雨,所以溼氣特別重。

    我建議大家可以吃一些去溼氣的食物,有一個小偏方,很管用,也很方便。用薏米泡水即可,方便快捷。解暑除溼。記住,開水泡。

  • 3 # 五道口軍研

    明天就是大暑了,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大家要積極面對啊!!

    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度苦夏,除了要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飲食調理,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喲!

    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溼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 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 適。

    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溼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中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推薦菜式:紅棗蓮子銀耳羹

    用料: 銀耳 蓮子 紅棗 枸杞 冰糖

    做法:

    銀耳、蓮子提前一天泡發,紅棗和枸杞提前半個鐘頭熱水泡洗乾淨;蓮子、銀耳同下鍋,大火煮開後捻小火慢燉,煮到粘稠狀,加紅棗、枸杞和冰糖,再煮10分鐘即可。

    小貼士:

    銀耳不是越白越好,銀耳應該是偏黃的,太白太乾淨的銀耳是二氧化硫處理過的,有危險哦。紅棗和枸杞不用很早下鍋,煮爛的紅棗口感很水很不好吃,關火前10分鐘下鍋足夠了,羹湯有紅棗的香氣,紅棗也保有韌勁,很好。

  • 4 # 心潮APP

    

    二十四節氣在每個春夏秋冬來來往往可真正瞭解它的人並不多不如趁現在跟隨小睡眠靜下心,慢下來聽一聽每個節氣最具代表性的聲音雷聲 雨聲 蟬鳴 鳥叫……大暑

    關鍵詞:赤日炎炎 夏火克金

    聲音:竹深樹密蟲鳴處 ,時有微涼不是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熱的節氣,正值“三伏”。 高溫酷熱,“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最為頻繁。

    大暑節氣宜與忌

    古人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來劃分四季。一年四季七十二候,分別對應不同物候現象。

    正如《禮記》月令在季夏之月中描述的“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恰是大暑對應的三候:

    一候為腐草為螢: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二候為土潤溽暑:大暑時節,天氣變得悶熱,土地潮溼,大地猶如一個巨大的蒸籠。

    三候為大雨時行:這個時節,經常出現雷陣雨,使暑溼減弱,攜秋而來。

    “暑”即“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大暑,正值二伏前後,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時節養生以"避暑、祛溼",少動多靜為原則,並注意順應節氣調整起居習慣。

    宜:吃薑、飲消暑湯、睡好子午覺

    大暑前後,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養生也宜側重於養陽來順應季節變化,要注意勞逸結合和飲食調養,保護人體的陽氣。

    吃大姜、過大暑,吃薑補肝昇陽、不上火,具有良好滋補效果。

    可以多喝消暑去溼的湯水,例如用冬瓜、葛根、蓮葉、冬瓜子、赤小豆煲湯飲用;亦可煮酸梅湯,綠豆湯,紅豆湯等,清涼解暑。

    人們因天氣容易感到疲倦,可以在中午適當休息,舒緩浮躁煩悶的情緒,以保持精力充沛。

    

    忌:冷飲降溫、油膩食物、外出折騰

    大暑前後,炎熱溼燥,人體普遍會感到燥熱難當,容易影響到胃腸,此時也是胃腸疾病的多發季節,應注意飲食調節和起居調養。

    大暑,暑熱之氣和溼濁之氣交織,人們往往會飲大量冷飲以解暑,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腹瀉,應多喝清茶,溫白開水。

    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易引起消化不良。

    高溫天氣盡量不外出,不進行戶外體育鍛煉或者從事體力勞動。多獨處靜心,冥想處於大自然中,高山流水,瓊林玉樹,心平氣和。

    互動專區:

    防暑降溫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下午茶、放假、領津貼……

    我們一起來聊聊吧!

  • 5 # 東家APP

    大暑宜吃苦,可吃苦瓜,滌熱清心,可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養護脾胃,如山藥、蓮藕、綠豆、薏仁等。

    放眼全國,同樣是大暑天的吃食,也有天壤之別。

    有北方人講究的“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一道道讓人胃口一緊的硬菜。也有仙草凍、涼糕涼粉等,光看名字就冒著仙氣的小清新。

    福 建 荔 枝 、羊 肉、酒 糟

    荔枝可以去暑溼、當地人還會佐以醬油,據說可以中和“火氣”。

    有營養學家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

    熱熱鬧鬧地出一頭汗,正是夏日的另一種痛快了。

    山 西 涼 面

    一 碗 涼 面,足 以 撫 慰 山 西 人 的 快 意 生 活

    北方人對於面的情感,唯有兩個字,可以稍微觸碰到其中的精髓:講究

    山西人吃柳葉涼麵。涼麵也是冷麵,指涼吃的麵條,古稱過水麵。面身像柳葉, 一大碗涼麵,加青椒、紅蘿蔔、土豆等,切成很細很細的絲,蔥蒜生猛。

    還有北京的麻醬涼麵、天津打滷涼麵……下廚房是件苦差事,起油鍋煎炒烹炸,更是一條異常艱險的旅途。清涼爽口的涼麵,是夏天的第一選擇。

    山東羊肉湯

    喝 暑 羊 ,痛 痛 快 快 流 一 場 汗

    山東人,在大暑前後,要“喝暑羊”,也就是羊肉湯。

    入伏之時,正是麥收結束,新面上市。是一個短暫的農閒期。夏收初過,人已疲憊,該休息休息,享受享受,乾脆殺只羊犒勞犒勞自己,慶賀豐收。順道可以把閨女接回來,一起吃新面饃饃,喝羊肉湯。

    熬羊肉湯可是個慢功夫活。

    南 京 煲 鴨 湯

    南 京 人 街 頭 巷 尾 的 傳 奇

    鴨子,是南京人的傳奇。

    南京人是出了名的愛吃鴨,即便是大暑天,也斷然不會嘴軟的。民間素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老南京則更流行在這一天吃煲鴨湯。

    大暑這天,早起去菜場買鴨。歸家後,把鴨肉去骨切塊,鴨肉、鴨骨一起放入鍋中熬煮,可以再撒上一把乾淨的綠豆。鴨子在水中生活,因此其肉性偏涼,和綠豆一樣,都有清熱解暑的作用,非常般配。

    一到夏天啊,四海八荒都是鴨子的香氣。

    以上一道道,都算是消暑吃食裡的硬菜了,看了人汗水直冒。還有一些南方的消暑小食,則是另一派溫柔的風格。在厚重而溫熱的夏日,它們的眉眼中,滿是疏朗清秀之氣。

    浙 江 木 蓮 凍

    思 念 是 一 碗 說 不 清 道 不 明 的 木 蓮 凍

    木蓮凍,是江浙一帶,夏日常見的小吃。

    魯迅先生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文中的木蓮,便是木蓮凍的主要成分,學名稱作薜荔。

    小時候,每到夏天家裡就會做木蓮凍。拿紗網過濾好之後,放在廚房的陰涼處,等涼風吹過,就會結成一鍋晶瑩剔透的木蓮凍,再加上一勺蜂蜜和薄荷。

    入口清涼,帶著薄荷香,這滋味回想起來,滿滿都是清涼的氣息。

    街邊小攤上,攤主會用兩個有蓋的木桶冰鎮著,等著午睡醒來,辮子已經睡歪了也顧不上攏攏,就攥著零錢,趿著拖鞋,打兩碗木蓮凍的小囡囡。

    都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啊。我的愁是具體的,是饞、是小時候一碗說不清道不明的木蓮凍。

    閩 南 燒 仙 草

    廣 東 人 的 傾 城 之 戀

    在粵東南地區流傳著一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一碗燒仙草,是廣東人的傾城之戀。

    曬乾的涼粉草放在水裡煮,可以放一些桂圓乾調味,煮出一鍋黑色的湯,然後擱些糖,還需要加入澱粉勾芡。放涼,就會凝固成黑色的塊狀,用手指一戳,它便抖得花枝亂顫。

    一碗絕佳的燒仙草,是花生椰果與葡萄乾,是奶與蜜在舌尖上的多重奏。

    曾鞏曾在苦夏裡寫道:“憶初中伏時,怫鬱炎氣升。”這恐怕需要一天一碗燒仙草才能平息的。

    而在潮汕地區,這種吃法叫做草粿

    潮汕長大的人,也許會記得每年夏日午後,街道上回響起清脆的敲碗聲,這是賣草粿的聲音。小販挑賣,一頭放碗筷和黑糖,另一頭則是小缸。賣時以銅匙切出於碗裡,撒上白糖便可。

    夏天的愁,好像是鐵勺子咣噹一下掉進吃空的碗裡,空曠的聲音一閃而過。

    四 川 涼 糕

    火 鍋 旁 的 清 涼 傳 說

    涼糕是用米漿製作而來。把大米在涼水裡浸泡三四個小時,上磨研成米漿,倒入鍋裡熬煮,熬好之後,盛入乾淨的容器裡,放涼凝成膏狀,就可以等著吃了。

    涼糕白嫩,澆上兩勺濃稠的紅糖水。送一勺進嘴裡,舌頭上顫巍巍的一塊,迷香裹挾著紅糖的清香……

    在成都念大學的朋友,難忘有涼糕相伴的夏日。即使是炎熱難耐的夏日,一群人也是要吃火鍋、啃兔頭。一番熱辣勁爽之後,便是涼糕粉末登場的最佳時機。

    夏夜的晚風,也吹不動的濃重的夜,卻輕易被一口甜而不膩的涼糕制伏。它給夜劃開了一道口子,放進許多清涼來。

    臺 灣 鳳 梨

    一塊鳳梨,翹 起 夏 日 的 勝 利

    臺灣的民諺裡說“大暑吃鳳梨”。在閩南語中,鳳梨的發音和“旺來”相同,一聲聲“鳳梨”,便好似在召喚著好運與福氣。

    鳳梨和菠蘿很像,但是口感更具甜意。同樣作為夏日的水果,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大暑來口酸甜適度的鳳梨,汁水在口腔裡炸裂開來,你能聽見夏日在唱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的男友從不道歉,從不哄我,從不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