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若愛曦福
-
2 # 佛系育兒先育己
娃一生病,媽媽的心跟著都要碎了。
各種自責,沒有把寶寶照顧好。其實,孩子生病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糟糕,有時候生病是在提高免疫力。我們應該用科學育兒的知識淡定處理。
寶寶發燒,急著讓寶寶把體溫降下去。發燒的關鍵護理不是退燒而是補充電解質防止孩子脫水。發燒期間體溫變化容易反覆,退燒藥也只是緩解發燒帶來的不適。正確對待退燒藥。超過38.5度用藥並不是絕對的,看寶寶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好就繼續護理。
寶寶發燒就淡定不下來,去醫院看看。孩子發燒前期可以先觀察,記錄體溫變化。如果發燒超過72小時,持續高燒或者有其他症狀就要及時送到醫院診斷。單純的發燒不伴隨其他症狀就要暫時採取觀察護理。
看見寶寶發燒渾身冷,就願意給孩子多穿點“捂”。這種做法大錯特錯,捂只能讓孩子出現更為危險的捂引起來的高熱驚厥。根據發燒處於哪個時期,正確穿衣。寒戰期要適當多穿,散熱期就要少穿一點。保持室內新鮮空氣的流通。
發燒寶寶容易哭鬧,我們的情緒容易受到影響。孩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特別容易黏人,跟樹袋熊似的掛我們身上,騰不出手來做事情。免不了會批評訓斥寶寶不懂事,但是我們這樣做只會掉媽媽品位。跟一個生病的孩子計較真的是不可理喻,我們應該多關心,多陪陪他。
寶寶一發燒,晚上就不睡覺守著寶寶。生病操碎了心大有人在,孩子生病我們大人跟著遭殃。但是發燒的孩子睡著了,你看著他做什麼,趕緊養精蓄銳準備對抗明天下一輪的發燒君。孩子不舒服,會醒過來的,你也就會醒來。沒必要整夜守著,看不出啥,還消耗體力。
掌握正確的科學育兒知識,做一個淡定媽媽,不要因為孩子生病燒壞我們的頭腦。時刻保持清醒,讓我們同孩子一起對抗。
-
3 # 美羊羊嘛嘛
昨天夜裡一點多孩子有點發燒,量了一下體溫39.1攝氏度,心咯噔一下,趕緊拿出退燒藥給孩子吃。一夜的輾轉未眠,發現孩子身體還很燙。一早起來量了一下,天哪,都40度了。牙沒刷,臉沒洗,就直接往醫院奔。到那排了幾小時隊,沒看醫生之前燒就退了。孩子發燒真的令我心力交瘁,不敢任何怠慢,生怕又燒起來。直到完全好,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
-
4 #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其他父母也是父母,當然也擔心了,而且也是心急如焚。我不知道提問者討論其他父母的心情,是出於什麼用意,有什麼意義。那我就說一點點題外話吧,一般正常寶寶的體溫在36℃—37.5℃,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7.5℃就是發熱了。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燒。低熱和中熱的孩子通常我們是可以在家護理的,但即便是低熱,時間超過3天,也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診治。如果是高熱,那肯定是要立即去看醫院看醫生的,以免耽誤寶寶的病情。
回覆列表
孩子發燒了,爸爸媽媽一定是心急如焚。因為發燒會引起很多的併發症,通常爸爸媽媽都是特別擔心。尤其是孩子反反覆覆的發燒,有時候還高燒不退,心情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形容,看到孩子高燒不退,都會想要把孩子身上的病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這樣孩子就不用受罪了。有時候還會痛恨自己,如果自己是醫生的話,就可以及時的給孩子接觸病痛了,孩子也就不用這樣受苦了。孩子發燒了,父母都會埋怨自己對孩子照顧的不夠,甚至,著急的流淚,總之,孩子病了,最煎熬的就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