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蜻蜓媽媽
-
2 # 嘟嘟媽成長記
養育孩子的過程總是會有不斷的衝突和矛盾,做父母的也需要多聽聽孩子的聲音。那孩子最討厭爸媽做什麼?
第一,不尊重孩子的意願,按自己意願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比如,興趣班。孩子不喜歡或者不擅長某類興趣愛好,而父母為了所謂的升學等原因強迫孩子學習。孩子不擅長,自然學習壓力大,心理負擔重,不能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需求,不要把父母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才是養育好孩子的關鍵。
第二,不問原因指責孩子,甚至出言傷害。孩子難免做錯事情,有些父母不問事情原因,上來就是一頓批評甚至動手。這對孩子幼小的心靈上有很大的傷害。父母在責備孩子之前要先問清楚,再針對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以交流溝通為主。切忌打罵。
-
3 # 阿喵來了
目前來說,我家孩子還是挺愛他們的爸爸媽媽的。就算是討厭,三歲的大屁孩和不到一歲的小屁孩也無從表達,這次就佔這個便宜了,哼哼~
然而,就我自己還是個小孩子時,非常討厭爸爸媽媽做以下幾件事:
1、打我!為此,我從小就認為他們不愛我,青春期時一度叛逆到討厭他們做我的父母。至今我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內心還會戰戰兢兢,這全都是我可悲的童年留下的後遺症啊。
2、拿我跟那誰誰誰比較。小紅比我洗衣服乾淨,小玲比我更聰明伶俐,小美比我更活潑可愛,可是我明明也有自己的優點好嗎???
3、對我的愛好嗤之以鼻。我小時候喜歡收集石頭,我媽只要發現了就會給我全部扔掉,還要再把我罵一頓,說我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
4、心情不好,拿我出氣。同樣一件事,在他們心情好時做,那就無所謂;要是在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劈頭蓋臉罵我一頓。
5、不尊重我的隱私。翻看我的日記,看完假裝不知道也就算了,還要拿我寫的事情來訓我一頓。
唉,寫到這裡,覺得自己的童年真的好壓抑啊。能活成現在這個樣子也是蠻不容易的……
-
4 # 成長中的媽媽
以我孩子而言,我的孩子最討厭我們大人對他做一下幾點:
1·說話不算數,答應他的事情沒有做到。在其實真的是我們做家長的失職,明明答應孩子的事情卻沒有做成,最後對孩子造成傷害,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
2·我的孩子最討厭爸爸媽媽吼他。每次問一吼他,他就比我還生氣。他吧我吼他時代語言學到後去用到他妹妹身上,他生氣的時候對妹妹也是大吼大叫。真的是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3·我的孩子最討厭我對他嘮叨。每次我把一件事情重複兩遍他就嫌棄我嘮叨,說我如果再嘮叨,他就更加不做這件事了。
大家自己查一下,自己有沒有前面提到的幾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5 # 豆媽親子營
第一,爸爸媽媽吵架,尤其是在孩子面對大吵大鬧。我家即使是說話大聲一點她都不高興。
第二, 不用心陪伴。特別是在陪伴當中,又拿著手機或者做別的事情水專心的。
第三,與別人孩子相互比較。不相信孩子,看不到孩子的自我進步與成長。
-
6 # 豐盈心態嘣跳媽
我們家寶寶,好像沒有討厭我們的呀!無論我們做了什麼,哪怕媽媽生氣的時候說爸爸做錯事情了,媽媽不喜歡爸爸不想要爸爸了,她還是堅持,我們是一家人必須要在一起,不能不要爸爸!
好吧!我承認,我被孩子感動了,有時候煩的我想把她打包送走,可是人家無論我做了啥,哪怕不小心冤枉了她,說的她都哭了,還是堅持愛媽媽!永遠都愛爸爸媽媽!永遠都希望在一起!
回覆列表
我的個人觀點是
一、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家孩子”的長處來對比。
就比如長輩的口頭禪“那家的誰誰誰,學習比你好多了。”“誰誰誰,多聽話,從來不會讓人操心。”“誰誰誰,還會幫忙做家務,你還在家裡抱怨。”
二、總是否定孩子的爸爸媽媽
每個人都喜歡被肯定,被認可,但是有些家長認為“驕傲使人退步”,所以寧可當壞人來讓你拒絕驕傲,也不願意給你建立自信。
三、總是抱怨為家裡付出太多得不到回報的爸爸媽媽
總是抱怨“我這麼努力還不是為了你。”類似的抱怨,孩子容易陷入一種“罪惡感”,覺得家庭變成這樣完全是我的出現,有些父母出於犧牲自我來影響孩子,給孩子沉重的罪惡感和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