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叮噹愛西瓜
-
2 # 霖隱
不折磨,我買過又賣了,現在快五十依然在租房,世界上什麼樣的人都有,看你如何看待如何比較了,租房的人也很多,其實想想也沒什麼。。人的檔次上去再下來是很痛苦的,所以,一切都是痛苦之因。。想開了知足常樂
-
3 # 坤鵬論
1.你想要的是穩定的生活嗎
一般來講,23歲左右大學畢業,有的人讀研,有的人直接工作,當然,有的可能沒有讀大學,更早就步入了社會。大家學歷可能有些差異,但是在通常的判斷標準裡,到30左右就應該成家了,應該結婚生子了,有的地方可能更早,20多點就結婚。所以,一般到35歲,大多數都有孩子了,大多數可能也都買房子了。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比較穩定的生活,比如干著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拿著相對穩定的工資……但是,這裡說的只是大多數,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可能不喜歡這種墨守成規的生活方式。他們喜歡折騰,喜歡創業,喜歡玩。也許25歲時,他就已經賺足百萬,足以買房首付,27歲時,可能已經賺了好幾百萬,可以買幾套房,但是他更喜歡創業,更喜歡為自己喜歡的事業去投入,也許到30歲時,他身無分文……但這就是他的選擇,他願意為自己的夢想買單。那麼,你喜歡什麼樣的生活呢?是通常意義上的穩定,還是為了夢想的折騰?如果是後者,35歲沒有買房,可能對你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你已經有了強大的內心。
2.你是否重視過理財這件事
前面說了,如果為了自己的夢想各種折騰,到35歲可能沒買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是這種情況,而是你拿著不錯的收入,做著月光族,那恐怕就是另外一碼事了!亦或者是你收入不太高,但是自己自己的壓力,還不想辦法開源節流,那麼,到35歲確實會感受到內心的折磨了!前面說了,35歲確實是一道坎,壓力相對較大。看看身邊的朋友,人家有的都有兩個小孩了,買了房買了車,而如果你還沒結婚,或者結婚後一直沒買房,一對比,就是別人不說啥,恐怕你自己內心也難以接受這個現實。
對於這樣的局面,咱們得分析為什麼?10多年的工作經歷,就算收入不高,每月存款一兩千還是可能的,那麼一年下來大概可以存2萬左右,隨著收入的增加,後面幾年應該可以存3-4萬,也就是說,10多年的時間,起碼可以存三四十萬,那麼,除了一線城市外,大部分地方,你支付首付還是足夠了的,然而,你並沒有?造成這種生活的落差和壓力,應該是與自己的理財習慣有著密切關係。首先,強制儲蓄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是必須的,畢竟收入高了,感覺需要支出的消費也更高了。老百姓,覺得有車有房就行勒,可是富豪,覺得私人飛機才是標配。所以,在自己不同收入的任何階段,都應該重視儲蓄,儲蓄並不是要求你一定存銀行,關鍵是把這部分錢留出來,不能動,自己的收入先要減去必須儲蓄的部分,之後才是可以消費的部分。當然了,理財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餘額寶,各個銀行的理財產品等,甚至也包括基金、股票,但是有的風險更高,需要大家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來選擇。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你和你的家人都喜歡這種方式,比如喜歡旅行,不願意把更多的金錢都壓在房子上,想要享受屬於你們自己的生活,這也無可厚非。但是要考慮以後,比如孩子的教育,以後家人的各種保險。
總的來說,35歲是否買房,這個不是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關鍵是你內心喜歡什麼樣的生活,同時要結合未來的規劃來考慮,不能過一天是一天,那將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回覆列表
我也30多了,20多歲的時候看著身邊的人買了房挺羨慕也挺著急的,後來我想開了,看著身邊的朋友要不就是榨乾了父母,要不就是為了還房貸車貸,日子過得慘兮兮的。假如只能活到70歲,35歲買房,貸款20年或者30年,工資不高,每個月為了還貸,全家人要勒緊褲腰帶過20年或者30年,等到貸款還完,自己也老了,享受不了了。現在人壓力那麼大,搞不好60歲不到就掛了。至於孩子,我覺得還不如花錢好好培養子女,讓她們自己努力。也許30年後,大家都不流行買房了。只是沒房在一個城市會沒有歸屬感,關鍵看自己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