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塔羅師斑馬

    共有七位,分別為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諸葛恪、丁奉、陸抗

    比較有名且又建樹者只有前面幾位,第一個是周瑜,第二個是魯肅,第三個是呂蒙,第四個是陸遜,後面那幾個都沒什麼建樹,不值一提。

  • 2 # 淺草堂

    東吳的大都督應該只是臨時職務,類似於戰役中的前敵總指揮,戰役結束也就不存在了,畢竟權柄太重,對君臣雙方都不好。

    陸遜之前的周瑜等人在戰爭中有大都督的權力而無名分,因當時吳名義上還是漢臣,而把持權柄的曹魏不可能將這一職稱授予敵對勢力。

    直到東吳建國(未稱帝稱吳王 但有年號黃武)才在戰爭中正式任命大都督,且同時出現大督一職,雖然這個大督是蜀漢的,但馮習在這場戰役中的角色大家也知道,與陸遜這一大都督不可同日而語。說明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再看事成後

    不再提大都督一職,而且從後來陸遜再次拜為大都督也可以看出這不是一個常職

    兩次都是臨戰徵召。

    再來看看陸遜的繼任者

    這裡,代陸遜都督西陵的步騭權柄與戰時的大都督相比肯定是小的多。但都督統領一方軍政,權力比一般地方太守要大,這也是因為多事之秋不得不便宜行事吧。

    陸遜之後似乎未再拜過大都督一職,要說享有大都督職權的,其次子陸抗差相彷彿。

    都督這麼多地區,演義小說裡給個大都督也不為過,而且,都督一職有點常態化的趨勢。

  • 3 # 蘇沉船

    大都督和軍師一樣是後人對其職位的泛稱,把擁有統領全軍大全的將軍稱為大都督。

    東吳時期的確實施的是都督制度,由於武將多有自己的私兵,所以在諸將以上又任命都督指揮作戰。這跟曹操、劉備的軍隊有些差異,不過曹魏後期也實施都督制度,但沒有都督這一個官職。

    之所以說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是四大都督,主要還是《三國演義》的描述,這幾位作為掌握東吳軍權的功臣,的確稱得上舉足輕重。

    周瑜初任東吳護軍,負責監督軍隊,在江夏之戰擔任前部大督,指揮孫權的先鋒部隊,再到赤壁之戰時與程普共任都督,因為功勳卓越,周瑜到荊州後才成為名副其實的都督。

    當時周瑜麾下能指揮的就有程普、黃蓋、韓當、呂蒙、周泰、甘寧、淩統、董襲一干人等。

    在周瑜死後,孫吳的兵權迴歸到孫權手中,魯肅雖然接任周瑜防區,可實際上並沒被委任護軍、都護的職位,他也是孫吳歷代大將中沒有過督軍之權的將領。

    隨著孫權軍隊擴大,孫權把監督軍隊的權力一分為三,由孫皎為都護,呂蒙為左護軍,蔣欽為右護軍。

    在地位上孫皎高過呂蒙,只是呂蒙一手策劃了襲擊荊州作戰,呂蒙用周瑜、程普擔任左右都督的典故勸說孫權,認為這樣分權會影響作戰。於是孫權以呂蒙為大都督,孫皎為呂蒙的後續部隊,把軍權都交由呂蒙手中。

    戰後不久,呂蒙、孫皎、蔣欽很神奇的在同一年病死。只有在荊州之戰立功的陸遜被任命接任了蔣欽右護軍一職,都護和左護軍佔缺。正因為這兩年東吳沒人補上呂蒙和孫皎的職位,所以夷陵之戰中只有右護軍陸遜被派往都督吳軍與劉備交戰。

    陸遜在夷陵之戰以後威震天下,但權力沒有被放大。孫權又提拔步騭為左護軍,與陸遜平分軍權。諸葛瑾為左將軍、督公安。直到石亭之戰,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假黃,示意著有陣前斬將的大權,同時以全琮、朱桓為左右都督。這樣的分配是讓陸遜、全琮、朱桓各領三萬兵馬,而陸遜為中軍主將,又可調動全琮、朱桓。

    從東吳的軍權劃分看來,陸遜只是地位最高的將軍,孫權稱帝后以陸遜為上大將軍,地位在三公之上。

    但孫權在稱帝時,他全國部隊大約有二十萬之多,不可能全部交由陸遜統領。他把軍隊的監督權一分為四,以陸遜為右都護,大將軍諸葛瑾為左都護,車騎將軍朱然為右護軍,衛將軍全琮為右護軍。步騭雖升為驃騎將軍,卻只得到西陵都督的職權,軍權不如前四人。

    若是把都護和護軍理解是大都督的原名,那麼陸遜同時期應該還有諸葛瑾、朱然、全琮三大都督才行。

    陸遜死後,他的權力被逐步瓜分,孫權讓步騭接任陸遜的丞相,陸遜的副手呂岱接任上大將軍,接管陸遜一部分兵權,都督右部。諸葛恪被提拔為大將軍,假節,接管陸遜另一部分兵權。陸遜次子陸抗接管五千兵馬,受諸葛恪調配。

    呂岱和諸葛恪就相當於取代了陸遜和諸葛瑾時期的軍權,但孫權沒有授予他們都護大權,呂岱和諸葛恪相對前任,權力被縮水了。

    諸葛瑾、步騭死後,由諸葛融、步協接管父親的部隊,權力同樣受到縮水。

    這時期軍中資歷最高的是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和右大司馬、左軍師全琮。孫權特命朱然為大都督,統領諸葛融、步協。朱然和全琮由護軍晉為軍師,也許在東吳軍師的地位在都護之上。而大司馬定然在上大將軍之上,所有讓朱然、全琮分任。

    當時朱然亦已病重,全琮可謂是天下無敵了,他芍陂之戰被孫權任命為大都督,統率張繡、顧承擊敗魏將王凌。由於全琮是魯王黨,與太子黨張休、顧承不合,就詆譭對方謊報戰功。

    好在朱然、全琮不久也去了。大將軍諸葛恪一人獨大,孫權別無二選,只能託國於諸葛恪。當時太子黨朱據擔任驃騎將軍,本也是個重要人物,但被魯王黨陷害而死。

    孫權病重時任命呂據為太子右部都督,孫峻誅殺諸葛恪後,被升為驃騎將軍。孫權的三女婿劉纂晉為車騎將軍,他同時也是東漢揚州刺史劉繇的孫子。

    孫峻、孫綝擅權時,兵權都掌控在他們手中,並不委任於外將,他們就相當於曹操挾天子令諸侯時一樣,不過令的是孫吳國內的諸侯。孫峻曾在戰前加封留贊為左護軍,不過留贊戰死於殉國。

    待孫綝被除掉後,孫休提拔朱然之子施績為上大將軍、左都護,掌管荊州的軍權。丁奉也因此功升為大將軍,加封右都護。孫吳的軍事制度暫時恢復到孫權時期。

    孫皓執政時期加強中央集權,不太把權力委任給大臣,只有陸抗在西陵之戰以後,加封都護。魯肅之子魯淑、薛綜之子薛螢曾領兵十萬進犯西晉,卻沒被加封都督的權力

    交州爭奪戰中,孫皓以虞翻之子虞氾為監軍,薛綜之子薛珝為威南將軍、加大都督,平定交州的叛亂,戰場都遠到現在的越南去了。

    除此之外,東吳就沒有過大都督。也許孫皓曾經想把交州名將陶璜調回朝中擔任要職,可惜直到晉滅吳之戰,都沒來得及把最後的名將陶璜調回去。陶璜之弟陶濬被臨時加封為鎮南大將軍,加荊州牧,但根本不是晉軍敵手。

  • 4 # 君山話史

    接替陸遜之職的人是諸葛恪。

    諸葛恪有何過人之處,能當此大任呢?

    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在三國時代,諸葛家族人才輩出,諸葛亮在蜀漢當丞相,諸葛瑾在東吳也是位極人權,當到大將軍。

    在東吳諸名將漸漸老去時,諸葛恪無疑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繼承諸葛家優良的基因,才略勇氣不亞於父親與叔父,時人贊他“英才卓越,超逾倫匹”,他少有才名,辯論應機,莫以為對,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也。

    公元234年,時任左輔都尉的諸葛恪上書孫權,請求批准他招撫丹陽郡山區的越人。自東吳立國,與山越的戰爭頻繁,經過幾十年掃蕩,平原地區的山越人基本被征服,剩下的山越人躲進崇山峻嶺之中,其中丹陽一帶特別多。丹陽多山,地形險峻,交通四通八達,山區多銅鐵礦,越人自制武器,民風強悍,習性蠻勇。他們時不時出山打劫,遇到朝廷出兵進剿,又躲進山裡,恃險而守,政府軍根本沒辦法。自從漢代以來,幾百年的時間,政府都沒辦法制服潛伏山林之中的山越人。

    諸葛恪不信邪,他強調,只要給他三年時間,可以肅清山區越人,使他們接受朝廷統治,並且可以從中招募一支四萬人的武裝。此言一出,大家不禁笑了:幾百年搞不定的事,憑什麼你諸葛恪搞得定?甚至連父親諸葛瑾都直搖頭。

    不過,孫權欣賞諸葛恪的才華與責任心,任命他為撫越將軍兼丹陽太守。從“撫越將軍”這個頭銜可以看出,“撫”是主要手段,問題是要怎麼撫呢?這需要三管齊下:軍事封鎖、經濟封鎖、政治宣傳。

    第一步,為了防止丹陽山越人流竄到鄰邊郡縣,諸葛恪照會相鄰四郡在邊界嚴加警戒,把已歸順的山越人集中起來,統一安排居住點,以免混淆;第二步,派遣軍隊守住險關要隘,修防禦工事,嚴令不得出戰,實施軍事封鎖;第三步,糧食成熟時,士兵及時收割,不留給山越人搶掠的機會。

    以往山越人生存靠的是搶,他們自己不種植糧食,沒糧時出山打劫一番。在諸葛恪的封鎖下,這些不歸順的越人很快發現問題的嚴重性,舊糧食吃光了,新糧食搶不到,饑荒很快蔓延開。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看你如何驍勇兇悍,幾天不吃飯也成病夫一枚。迫於無奈,有些山越人走出大山,向諸葛恪投降。

    諸葛恪與叔父諸葛亮一樣,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他展開政治宣傳,釋出命令:只要山越人誠心歸順,應該善加撫慰,不可胡亂拘押逮捕。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走出深山老林,接受東吳政權的統治。

    到了公元237年,丹陽地界的山越人基本降伏,其中可用於戰鬥的人數約四萬人,與諸葛恪的預測一致。諸葛恪自己精挑一萬人作為自己的部隊,其餘分給其他將領。這支以山越人為基礎組建的部隊,成為精銳之師,在後來諸葛恪南征北戰時發揮重要作用。

    鑑於諸葛恪在撫平丹陽山越人上的卓越貢獻,孫權授他為“威北將軍”,同時進封都鄉侯。在陸遜、潘浚、呂岱、諸葛瑾等人老去時,諸葛恪作為年壯派的代表人物,開始崛起於吳國軍界。

    公元243年,諸葛恪拔劍出鞘,發兵偷襲六安,還派出大量間諜入魏國國境,收集軍事情報,摸清山川道路交通形勢,為攻打壽春作準備。魏國政府察覺南線戰爭陰雲密佈,太傅司馬懿親自抵達舒縣,打算先下手為強,解決諸葛恪。孫權得悉司馬懿南下的訊息,知道此人厲害,擔心諸葛恪經驗不足,中了老賊奸計,遂下詔命令諸葛恪後撤,退守柴桑。司馬懿求戰不得,十天後引兵而去。

    陸遜去世後,東吳軍事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名將潘浚、全琮、朱然、呂岱等人,要麼去世,要麼老矣。在這種情況下,諸葛恪作為少壯派的代表人物,得到孫權的重用,被被提拔為大將軍,接替陸遜負責荊州軍政。在孫權去世前,又以託孤大臣身份兼大將軍與太子太傅,成為東吳的一號權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事是你談戀愛後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