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樓
-
2 # 季濤談收藏與投資
“東坡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餚,屬於浙菜系,是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菜餚。
蘇東坡(蘇軾)是北宋時期的著名文豪,他對詩詞、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對烹調菜餚亦很有研究。他自己會烹製菜餚,並十分擅長燒肉,在他的許多名詩中,亦有關於飲食方面的內容,如《食豬肉》、《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詩,都反映出他對飲食烹調的濃厚興趣。
據說,“東坡肉”起源自徐州。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蘇軾以身卒之,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成為徐州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誌》、《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黃州好,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菜在當時還沒有名稱。
蘇軾紅燒肉以其名字命名為“東坡肉”, 真正聞名全國,是在蘇軾第二次在杭州做太守時。
當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後組織民工剷除葑草,疏通湖卷,築堤建橋,使西湖重新恢復了容貌,並增加了景點。杭州城裡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聽說他平時最喜歡吃紅燒肉,於是不少人不約而同地上門送豬肉。他收到許多豬肉後 ,便讓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調味和酒,用他的烹調方法煨製成紅燒肉,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後,稱讚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於是人們便以他的名字將此燒肉命名為“東坡肉”。
-
3 # 時拾史事
流傳最多的一個版本是
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任用大量新人,公元1077年,不得志的蘇軾被貶往徐州知州。 後遇百年不遇的黃河水患,洪水圍困徐州,蘇軾剛剛上任三月,徐州通判都在收拾細軟跑路,水位高達二丈八尺。 蘇軾下令將逃跑的富戶趕回城中。蘇軾以身卒之,吃住都在城牆上,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 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徐州城。徐州城的百姓為了感謝蘇東坡,紛紛殺豬宰羊送給他。 蘇東坡盛情難卻,收下豬肉並親手指點家人烹製成紅燒肉,而後回贈給抗洪百姓,酥香味美,肥而不膩,得一「回贈肉」稱號。此後,「回贈肉」在徐州縣內流行。此乃東坡肉初創原型。
元豐三年二月一日,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捕入獄,之後被貶於湖北黃州當團練副使。 這個職位沒什麼許可權,黃州期間,蘇東坡常常昏睡一天,到晚上出去散散心,三個多月之後,家眷也到了黃州,蘇軾常親自燒菜和好友共品,又因當地豬多肉賤(當地人認為豬肉有怪味兒),紅燒肉成為了飯桌上的“常客”。 對此蘇東坡作《食豬肉詩》雲:
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宋哲宗元祐四年七月三日,蘇東坡任杭州知州。 後又遇大水,蘇軾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順利度過水災。 杭州老百姓聽說蘇軾喜歡吃豬肉。臨近過年,大家又開始送豬肉給東坡。 蘇東坡 用自己家鄉燉肘子的方法,結合杭州人的口味特點, 加入姜、蔥、紅糖、料酒、醬油,用文火燜得香嫩酥爛,然後將肉分給疏浚西湖的民工。 然而,粗心的廚師看成了「酒肉一起燒」,將美酒加入其中一起烹製。 於是,這道紅燒肉才終成正果,成了東坡肉。
雖然東坡肉是極常見的菜,出現在多個菜系中,但各地做法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好在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
不過,《蘇軾文集》中唯一描述豬肉做法的作品是《蒸豬頭頌》,全文極短:“淨洗鍋,淺著水,深壓柴頭莫教起。黃豕賤如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有時自家打一碗,自飽自知君莫管。”相對羊肉而言,豬肉在宋朝是低賤之物,所以東坡說“黃豕賤如土,富者不肯吃”。窮苦老百姓倒不嫌豬肉低賤,可惜他們不懂竅門,好好的豬肉能做成爛泥塊。蘇東坡懂得竅門:“淨洗鍋,淺著水,深壓柴頭莫教起。”四個字概括,“小火慢燒”而已。
可見,蘇東坡也不一定會燒這道東坡肉
-
4 # 九州歷史
蘇東坡是美食家,對中華美食貢獻了兩道名菜:東坡肉、東坡肘子。蘇東坡被貶黃州期間,當地豬多肉賤,肥肉吃不了就扔掉。蘇東用小火慢燉法,發明了這種千年美食,色香味俱佳,深受喜愛,至今不衰。
蘇東坡被貶嶺南惠州,當時偏僻荒涼,經濟落後。當地市場上每天只殺一隻羊,蘇東坡是罪官,不敢與權貴爭搶上等羊肉,就吃人家剩下的羊龍骨,他把酒淋在骨頭上,用火烘烤,自稱能吃出蝦蟹海鮮的味道,可以說是最早把羊蠍子吃成美味的文字記錄。
不僅如此,蘇東坡在惠州,還發現了去除羊肉腥味的方法,改進了釀酒方法,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美食家。
-
5 # 亞洲食學論壇
關於蘇東坡與東坡肉的問題其實很多人會問,真的有關係嗎?有關係的話,是說蘇東坡創制了這道菜嗎?疑問最多的就是這個。 從史料記載來看,答案可以肯定,兩者有關係,東坡先生也確實做了這道菜,但是我們今天飯桌上的東坡肉可能是又經過改良加工,畢竟烹飪技術條件不一樣了。
說淵源,就要講講蘇軾仕途上的那次大遭遇,和以後跌宕的人生了。
45歲名滿天下,主掌名州的蘇軾,平生第一次經歷了牢獄之災(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來到黃州。不過蘇軾生性豁達,開荒種地,號稱“東坡居士”有閒情繼續調侃自己(今天可以叫自黑),以幽默愉快的語氣寫了首 《初到黃州》“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他非常樂觀,看到長江感概的不是江水流逝的悲傷,而是“知魚美”,看到竹子是察覺“筍香”,看到都是吃的,要在烹飪技術上大展身手了。但是現實問題來了,作為謫官境遇糟糕,養活一大家子難吶!
“……然某平生未嘗作活計,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隨手輒盡。而子由有七女,債負山積、賤累皆在渠處,未知何日到此。現寓僧舍,布衣蔬飲,隨僧一餐,差為簡便。以此畏其到也。窮達得喪,粗了其理,但祿廩將絕,恐年載間,遂有飢寒之憂。” 《與章子厚參政書二首》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上帝給他打開了那扇窗,這窗戶就是黃州這個地方居然有如此上好又如此賤價的豬肉。這無異於雪中送炭,把蘇軾高興地還專門寫了篇《豬肉頌》:“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人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裡面就可以看出他做豬肉的方法:將豬肉下鍋,放料、少水,文火慢燉,此菜色澤鮮亮、湯汁濃厚,味道醇香芳鬱、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我覺得比起當時其他的做豬肉方法,這個突出點在小火慢燉湯汁兒,入味而細膩)
這個做法東坡肉先在黃州、徐州傳揚,真正的東坡,是在蘇軾第二次任職杭州。元祐五年(1090年),太湖因雨水氾濫成災。蘇軾組織民眾疏浚西湖、修築堤壩,幫助百姓度過了那次危機。浙西一帶的百姓就非常感謝,聽說了他喜歡吃豬肉,於是大家就送來酒和豬肉給蘇軾。蘇軾收到後,把整塊兒的肉切成四方小塊,燒得紅紅的,再分送大家品嚐,大家吃後無不稱奇,就把它叫做“東坡肉”了,然後在全國各地流傳開來,尤其是蘇軾待過的那幾個地方。
在杭州的 杭幫菜博物館裡面有關於東坡肉的專題介紹和人物塑像,還有餐廳,方便的朋友可以去參觀品嚐下~
補充:蘇軾覺得光吃肉也不行啊,只能將所耕種之稻、麥、黍、菽 ( 豆 )、棗、豆角、苜蓿等蔬食精工細作,成為了有名的東坡羹:“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
-
6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我曾有一篇《東坡肉是紅燒肉嗎?東坡肉的來歷》,僅作參考而已,全文如下:
我對菜的瞭解不多,很早就聽說過“東坡肉”,一代文豪,出名到連菜也跟著他沾光,真是少見啊!
關於東坡肉的名字,大家日常都能聽到的紅燒肉,據說就是東坡肉的別名。另外,滾肉、東坡燜肉也是東坡肉的其他叫法。有人說東坡肉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如果紅燒肉是東坡肉的別名,那麼,東坡肉可以說是咱老百姓的日常菜了。
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而且各地的做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先煮後燒,有的先煮後蒸,還有的直接燜煮收汁。但是,正宗的東坡肉,在主料和造型上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
東坡肉的歷史,最早的發源地是江蘇徐州。據說,東坡肉的原型是徐州的回贈肉。回贈肉是徐州的“東坡四珍”(據說其他三珍為:金蟾戲珠、五關雞、醉青蝦)之一。
話說宋神宗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蘇軾到任不久的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高達二丈八尺。蘇軾身先士卒,親荷畚插,率領軍民築堤抗洪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擊退了洪水,保住了徐州城。
抗洪勝利後,全城百姓歡欣鼓舞,對這位新知州十分感激。大家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前去謝恩。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豬肉後,他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一起抗洪的百姓。百姓吃了這肉之後,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併成徐州的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誌》、《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期間,蘇軾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
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一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蘇軾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大家就抬豬擔酒來拜謝。蘇軾收到後,便讓家人將肉做成紅燒肉,然後分送給民眾食用,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蘇軾送來的肉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回覆列表
東坡肉確實源於蘇東坡的一篇《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政,被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從詩文中摘取詞句,誣為謗訕皇帝,在御史臺獄受審,此為著名的“烏臺詩案”。
此後蘇軾被貶謫至湖北黃州,名聞後世的“東坡肉”就出自這篇《豬肉頌》。
其實,在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就有“缹豬肉法”的詳細操作方法:“淨燖豬訖,更以熱湯遍洗之;毛孔中即有垢出,以草痛揩,如此三遍,梳洗令淨。四破,於大釜煮之。以杓接取浮脂,別著甕中;稍稍添水,數數接脂。脂盡漉出,破為四方寸臠,易水更煮。下酒二升,以殺腥臊——青白皆得;若無酒,以酢槳代之。添水接脂,一如上法。脂盡,無復腥氣,漉出。板切於銅鐺中缹之。一行肉,一行擘蔥、渾豉、白鹽,姜、椒。如是次第布訖,下水缹之。肉作琥珀色乃止。恣意飽食,亦不膩,乃勝燠肉。欲得著冬瓜、甘瓠者,於銅器中布肉時下之。其盆中脂,練白如珂雪,可以供餘用者焉。”
宋朝以羊肉為貴,豬肉不值錢。就像《豬肉頌》裡寫的:“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所以,蘇東坡就發明了這個簡單的煮法,秘訣就在於少加水、加蓋密封、文火慢燉。
清代著名食譜《調鼎集》中記錄“東坡肉”的做法是:“切大方塊,皮上微擦洋糖、甜醬,加鹽水、醬油燒。臨起,加熱芝麻糝面。”後世的食譜裡基本少不了東坡肉。
對於“東坡肉”的名稱,清人李漁在《閒情偶寄》中曾為之叫屈:“食以人傳者,‘東坡肉’是也。卒急聽之,似非豕之肉,而為東坡之肉矣。噫,東坡何罪,而割其肉,以實千古饞人之腹哉?甚矣,名士不可為,而名士遊戲之小術,尤不可不慎也。至數百載而下,糕、布等物,又以眉公得名。取‘眉公糕’、‘眉公佈’之名,以較‘東坡肉’三字,似覺彼善於此矣。而其最不幸者,則有溷廁中之一物,俗人呼為‘眉公馬桶’。噫,馬桶何物,而可冠以雅人高士之名乎?”
清人梁章鉅在《浪跡叢談》中說:“今食品中有東坡肉之名,蓋謂爛煮肉也,隨所在廚子能為之。”說明當時的廚子都會做東坡肉,無非是把方塊肉燉爛一些而已。
其實,蘇東坡在黃州不光是吃“東坡肉”,實際上他日子過得很清苦,帶領全家開荒種稻,所得也僅夠果腹而已。蘇東坡這樣自況:“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進食,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告之。主人不從而過是,乃止。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