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細菌與病毒,是兩種相似的病原體。細菌屬於生物,但病毒實際上還不算是生物,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細菌能獨立進行新陳代謝,並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病毒不能完成新陳代謝,也不能繁殖,需要寄生在細胞內才可以完成。病毒對抗生素不敏感,對干擾素敏感。細菌對抗生素敏感。

    從其他方面來說:

    1、症狀不一樣。

    以呼吸道感染為例,病毒感染後多有渾身痠痛的症狀,但膿性分泌物則較為少見。

    細菌性感染,發熱時多伴有畏寒甚至寒戰,常見的細菌性感染如急性扁桃體炎可伴有咽痛,支氣管炎和肺炎會有咳嗽氣喘,化驗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比值會高於正常,PCT(降鈣素原)也會升高。

    病毒性感染,如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乾、咽痛等症狀,也會伴有頭痛、渾身痠痛、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症狀。病毒性感染化驗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常常低於正常,中性粒細胞比值也不高。

    2、檢驗指標不一樣。

    臨床上感染病人很多,經常會查血常規判斷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主要看白細胞總數以及白細胞分類的情況。

    如果是細菌性感染,一般來講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會偏高。而如果是病毒性感染,淋巴細胞會偏高,而白細胞在正常範圍,中性粒細胞會降低。

    在細胞形態上,有一些病毒性感染病人會看到一些異常的淋巴細胞,叫異淋,比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病人異型淋巴細胞可達10%以上,而細菌感染嚴重的病人可以看到中性粒細胞有中毒性改變。可以根據血常規的結果來給予選用抗生素或者是抗病毒藥物治療。也有合併細菌和病毒性混合感染,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病毒九聯檢的結果來綜合分析。有些老年人或嬰幼兒,因為免疫力下降,可出現病毒感染後繼發細菌感染,如確定兩種感染均存在,抗病毒及抗生素可以同時用。

    當然,其實這些都不是絕對的,當一個患者出現感染時,還需要綜合考慮判斷。

    3、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不一樣。

    細菌感染後一般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而病毒感染後使用抗生素一般無效。

    細菌感染,如果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72小時之內症狀會有明顯改善,而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藥物一般只能抑制病毒複製,治療後一般見效較慢。

    題目所問,其實是有抗病毒藥物的,根據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制,可將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分為以下幾類:

    1、 穿入和脫殼抑制劑:金剛烷胺、金剛乙胺、恩夫韋地、馬拉韋羅

    2、DNA多聚酶抑制劑:阿昔洛韋、更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膦甲酸鈉

    3、 抗逆轉錄酶抑制劑:

    核苷類:拉米夫定、齊多夫定、恩曲他濱、替諾福韋、阿德福韋酯

    非核苷類:依法韋侖、奈韋拉平

    4、蛋白質抑制劑:沙奎那韋

    5、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扎那米韋

    6、廣譜抗病毒藥:利巴韋林、干擾素

  • 2 # 每天講糖

    病毒和細菌都是病原微生物的一種,區別如下:

    1.體積上。相比於病毒,細菌體積更大,需要顯微鏡才能觀察到,而病毒體積更加微小,一般顯微鏡看不到,需藉助於更大放大倍數的電鏡才能觀察到;

    2.結構複雜性不同,細菌具有複雜的細胞器,有自身的代謝系統,而病毒結構極其精簡,只有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的外殼以及其他少量的蛋白。細菌透過直接感染繁衍複製破壞,而病毒是侵犯機體細胞,在細胞裡複製生長破壞。

    3.導致疾病的臨床表現也不同,細菌所致的疾病,通常是由細菌本身對機體的破壞所致,而病毒所致疾病多由免疫損傷引起;

    4.治療方式不同,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療,病毒感染需要抗病毒治療。

    5.繁殖的方式不一樣,細菌是無性的繁殖,自己進行復制,病毒是侵犯到細胞裡進行復制。

    細菌感染後,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比值可增高,增高幅度與感染的嚴重程度成正比。而病毒感染,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多正常,中性粒細胞比值可下降。細菌感染,用抗生素治療有效。而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療無效,需用抗病毒藥物。

  • 3 # 凌雲志841

    細菌是指如瘡癤,外傷,蘭尾炎等許多,是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類等,病毒是,如感冒是屬病毒感染治療可用病毒唑,清熱解毒,鎮痛鎮靜劑,如連續發熱咽喉扁體腺炎等同時也有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激素,病毒唑等同時應用。細菌,和病毒是各種各樣的選擇真對性治療。

  • 4 # 皇家師爺

    可以如下的通俗的理解一下:

    1、細菌是一個生命體。病毒是比細菌更小的東西,甚至連生命的定義都不符合,即不是生命體,而只是一種類生物體,是一種存在於化學與生物邊界的東西。

    生命的特徵一般需要:運動(movement),呼吸(respiration),感知(sensitivity),生長(growth),繁殖(reproduction),排洩(excretion)和營養(nutrition),病毒和這7個條件幾乎都不挨邊。

    2、病毒也在不斷進化,變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理論上是沒任何特效藥物對付一切病毒的。

    3、沒有病毒,生命就無法進化,甚至無法成其為生命。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個可自我調節的系統。

    人類的自然活動會產生各種垃圾,這些垃圾的降解雖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此過程中,細菌與病毒的貢獻功不可沒。它們在降解時,會釋放出大量影響食物網的碳和其它營養物質。病毒更是會影響微生物群落的進化路線,並透過代謝重組宿主的光合作用,中心碳代謝和氮硫迴圈,進而改變地球的生物化學迴圈。

    越基礎的生命,反而對地球的生命環境越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威Rx5Max和長安75 plus以及傳祺Gs8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