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57797169671

    原因:現在通行的120回不是曹雪芹原筆之作,是高鶚所續(也有人說不是高鶚所續)。108回的確是周汝昌先生等紅學家提出的設想。因為《紅》有別稱《風月寶鑑》,且脂批中說風月鑑的照法就是《紅樓夢》讀法,所以有人說紅樓夢前54回是正照風月鑑,寫賈家的繁榮;後54回是反照風月鑑,寫賈家的頹唐,總計108回。至於120回的通行本,擴大了紅樓夢的影響,但“調包計”“焚稿斷痴情”等情節過於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篡改了作者原意。至於回目不同,是由於不同版本造成的。紅樓夢版本非常多,僅僅手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就有“甲戌本”“己卯本”“鄭藏本”等,不僅回目,正文中也有許多不同,比如林黛玉的長相,不同版本差別很大。紅學中有一分支版本學,專門研究這些。紅學大師周汝昌集眾本之大成,形成“周匯本”,可能是最接近原意的版本。擴充套件資料後世影響《紅樓夢》問世不久,曾經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了三十年,被人們視為珍品。“當時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價,得金數十,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程刻《紅樓夢》程偉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後,立即流行南北。從清代一些文人筆記的零星記載中,看到《紅樓夢》已成為當時人們談論的中心。京師流傳的竹枝詞說“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在談論時,有時因雙方爭執不下,“遂相齟齬,幾揮老拳”。民間戲曲、彈詞演出《紅樓夢》時,觀眾為之“感嘆欷 ,聲淚俱下”(梁恭辰《勸戒四錄》)。甚至有人讀了《紅樓夢》,由於酷愛書中人物以至痴狂(見 《三借廬贅談》《庸床齋筆記》等書)。在中國文學發展的過程中,《紅樓夢》傑出的現實主義創作成就,給後代作家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經驗,直至中國現代文學中,也有明顯受《紅樓夢》影響,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品。歷來以《紅樓夢》題材創作的詩、詞、戲曲、小說、電影就更不勝列舉。兩百年來對《紅樓夢》的研究工作一直沒有間斷,並有大量的研究著作產生,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罕有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沒有慈禧太后,如果袁世凱沒有叛變光緒帝,清朝還會滅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