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宇99224248
-
2 # 鎂客網
關於引力波問題,首先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引力波的概念,百度和各種詞條的解釋都太專業,我就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引力波是什麼:整個宇宙時空是一個沒有邊際彈簧床,兩個鉛球在彈簧床上相互碰撞或者其中一個滾動起來,會從鉛球處產生一股波動,輻散到整個彈簧床。這種波不會輕易消散,但會變的越來越弱。
10月16日22時,美國天文研究兩大機構LIGO、VIGO在位於華盛頓特區舉行兩場新聞釋出會,宣佈再次發現引力波的蹤跡,這是既2015年第一次發現引力波之後的再一次發現。而新聞釋出會內容並不全,於是一位叫Peter Yoachim就出來解釋說這個引力波源的光學對應體位於水蛇座星系,距離地球1.3億光年,估計是雙中子星合併形成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看起來似乎是他透露了科研界的內部訊息,所以才沒有下文。但再次發現引力波確實讓許多天文學家興奮不已。
至於為什麼興奮,答案就可以回覆本命題的第一個問題了,天文物理界之所以極力熱衷尋找和證實引力波的,原因有二:第一,引力波的概念是由愛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相對論的時候提出的一個假設概念,如果能夠證實這個概念的存在,則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個成就足以讓發現者功成名就;第二,天文物理界目前最熱門的研究就是宇宙的探索和外星生命的探索,至於時空穿梭的研究,由於科技水平問題,並不是其熱門方向,而引力波的存在能夠為探索宇宙和外星生命體做出極大的貢獻,所以學界會不斷尋找並證實引力波。
具體為人類帶來的實質科技進步簡單的說就是探索宇宙!包括宇宙起源,宇宙時空,外星生命,即在不離開地球的前提下探索宇宙的真面目!具體內容可以搜尋下一個問題:引力波如何幫助人類探索宇宙?
-
3 # 一天到晚巡山的小鑽風
引力波得到了驗證,說明了時空也是一種介質。通俗說,我們過去以為的宇宙太空是真空,真空是空無一物的,其實還是有一種見不著摸不著的介質那就是時空。質量巨大的物體存在於時空的時候,會對周邊的時空造成擠壓,於是時空就發生塌陷或者彎曲,從該區域透過的一切物質包括光線電磁波也隨著時空彎曲而彎曲。如果這個質量巨大的物體在高速旋轉,也就不可避免的扯動周邊的時空,發生類似漣漪的波動,這就是引力波,引力波就透過天體旋轉傳播向宇宙傳播。引力波是一種時空能量,應該是天體消耗了本身的質量,把質量轉變為能量,向外傳播的一種形式。
人類理解了引力波,明白了時空彎曲的原理,懂得了地球為什麼會圍繞太陽旋轉,月球為什圍著地球旋轉。未來或許可以用這種手段,可以在宇宙航行中使用彎曲原理,縮短星際航行。也可以用引力波製造新能源,新武器,新動力。
-
4 # 常青久
一句又探測到了引力波,好像很吸引人們的眼球。如果我們認真思考下,一個在宇宙空間行走了幾億年的引力波在經過地球的瞬間這麼巧就讓你們給探測到了,這是多麼小的機率啊!可以說是幾十萬億分之一吧?有可能嗎?連引力波是啥樣的還沒搞清楚,就說探測到了引力波,其實引力波根本就不存在,只是現在的人們認為只要靠近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就會有錢收就會得獎,所以他們就不要這樣厚顏無恥的出來騙人了!
-
5 # 帖木兒
追問理論物理研究怎樣為人類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樣的問題怎麼看都帶走濃濃的中國特色。“這有啥用?”,“我就問你引力波能降房價嗎?”
科學家追求的是科學(sciences),是真理,不是“真理的用途”,當然自然會有工程師去發現“真理的用途”,那叫技術(technologies),然後會有商人把技術變成產品,這時普通人才會覺得“有用”。而這個過程短則幾十年,長則上百年。
科學家追求真理是被好奇心和求知慾所驅使,而非實用性。正如美國大物理學家費曼所說(也許是訛傳,不過符合他的本色):研究物理就和sex一樣,最終也許會造成一些後果,但那不是我們感到快樂的原因。
回覆列表
本身這個問題這麼問,就不成熟!當時的GPS剛發明出來,僅僅是用作地球氣象,山脈定位,後來是軍隊,最後才普及到普通百姓身上,就像現在發現的引力波,僅僅知道他是一種高質量物體合併後產生的時空漣漪,但隨著人類對引力波的不斷研究,認知,才會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吧,我們目前僅僅是宇宙中的第四代文明,即智慧生物文明,宇宙中能夠產生智慧生物是很不容易的。可以發揮想象,有了引力波的發現,人類能夠製造出比核更厲害的武器,有了引力波,能夠讓我們進行宇宙深空探索提供動力!由於引力波中的伽瑪射線在宇宙真空中幾乎不會有衰減,可以幫住人類對宇宙天體活動的觀測,探知黑洞等其他宇宙活動的最原始行為。
科技的進步需要靜心地去研究,而不是很快的同市場化聯絡,從認知到市場化,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