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車屍兄
-
2 # 滿滿的正能量z
其實也不是那麼絕對的,像最近上映的神奇動物在哪裡?就是英國的,曾經的南韓的漢江怪物,鐵線蟲入侵,印度的:摔跤吧爸爸……這些都是有放映的。只是太少而已,可能一年也出不來一部。
那為什麼大量引進美國影片,簡單點說,就是美國電影好看,每年出品的優秀作品很多。可選擇餘地也多。
就市場而言,當然能賺錢的電影,是引進的首要因素。如果一部外國電影足夠好看,在分級上也符合進口標準,中國肯定就會引進。所以說,不是必須進口美國電影不可,只是進口的電影中,美國大片好看。比別的國家的電影都好看。
-
3 # 方士的知識樂園
一直引進的,比如這幾年印度電影就在國內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但是現實就是,全世界電影行業,能有穩定出產和競爭力的,只有美中印日韓等少數國家。而能夠跨過文化壁壘,進行傳播的,基本上只有大片。而這世界上,能做大片的,基本只有好萊塢。
-
4 # 影視大雜燴Y
先說歷史。
1、1994-2001年
9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陷入低谷,年票房降到10億左右,為了刺激國內電影市場,也是為了給中國產片帶來一點刺激,學習學習國際先進電影工業,1994年中國開始引入好萊塢分賬大片。每年引進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國外電影。
1994年正式開始,當年引進了第一部好萊塢大片,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亡命天涯》,當年也只有這1部。
1995年正式開始每年10部,最著名的是《真實的謊言》
由於早期引進10部分賬大片都是好萊塢大片,所以給大家留下了外國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的印象。
這恐怕也是題主有這個提法的由來。
2、2001-2012年
2001年中國加入WTO,當時有一個談判是針對中國電影市場要對國外開放。中國引進外國電影配額要提高,但是為了保護中國產片,不能一下子全部放開。
對外全部放開的後果參考臺灣和香港,現在已經淪落到被好萊塢大片壟斷了。
所以當年經談判,雙方各退一步。中國分賬大片份額從10部增加到20部。
注意,重點來了。這20部大片不僅僅是好萊塢電影,也有一些其它國家電影。但是由於好萊塢大片談判能力強大,所以每年分賬大片還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主。
至於批片的名額,明面上沒有限制,但實際上怎麼可能無限制放開?所以每年也有名額限制。
至於具體是多少,看有關部門的心情,開玩笑啦,其實是根據歷史形勢發展。具體來說,肯定是每年都在逐步提高。
3、2012年以後
2012年,經過重新突破,中國把分賬大片配額提高到34部。即原來的20部+14部特種分賬大片(也就是3D大片)
雖然配額提高了,但是實際上引進的分賬大片還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主。
批片政策基本不變。總的來說批片的數量一直在增加。
據統計,2017年是中國引進外國電影最多的一年,達到89部之多。
很多人覺得分賬大片更牛逼,批片就是檔次低一點的引進片。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
因為夠大片的好萊塢電影,肯定會謀求分賬方式,這樣票房收益更高。所以能成為分賬大片引進中國的,都是大投資,大製作,大明星。
有的批片也是大製作,大明星。
最著名的批片是2013年引進片票房冠軍《鋼鐵俠3》
總的來說每年的引進電影,大多數能夠給觀眾留下印象的,主要是好萊塢大片。加上十幾年來,好萊塢大片在全球的壟斷優勢。難免給人一種錯覺。如果你問一個普通中國觀眾,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外國電影,基本上就是好萊塢大片。
其實也不是那麼絕對的,像最近上映的神奇動物在哪裡?就是英國的,曾經的南韓的漢江怪物,鐵線蟲入侵,印度的:摔跤吧爸爸……這些都是有放映的。只是太少而已,可能一年也出不來一部。
那為什麼大量引進美國影片,簡單點說,就是美國電影好看,每年出品的優秀作品很多。可選擇餘地也多。
就市場而言,當然能賺錢的電影,是引進的首要因素。如果一部外國電影足夠好看,在分級上也符合進口標準,中國肯定就會引進。所以說,不是必須進口美國電影不可,只是進口的電影中,美國大片好看。比別的國家的電影都好看。
至於說美國電影為什麼好看?因為美國好萊塢幾乎匯聚了全世界的明星。世界各國的明星都能以到美國好萊塢發展,為最高目標。可以說,好萊塢彙集了世界上最好的演員,編劇,導演,製作團隊……所以,電影產業的發展也是世界最好的,這麼一想,中國引進美國大片是很好理解的。
一直引進的,比如這幾年印度電影就在國內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但是現實就是,全世界電影行業,能有穩定出產和競爭力的,只有美中印日韓等少數國家。而能夠跨過文化壁壘,進行傳播的,基本上只有大片。而這世界上,能做大片的,基本只有好萊塢。
-
5 # 在遠青
這個提法自然是錯誤的。
但是會得出“國內上映的外國電影都是美國片”這種印象,還是有一定歷史原因。
所以我給大家科普一下。
先說歷史。
1、1994-2001年
9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陷入低谷,年票房降到10億左右,為了刺激國內電影市場,也是為了給中國產片帶來一點刺激,學習學習國際先進電影工業,1994年中國開始引入好萊塢分賬大片。每年引進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國外電影。
1994年正式開始,當年引進了第一部好萊塢大片,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亡命天涯》,當年也只有這1部。
1995年正式開始每年10部,最著名的是《真實的謊言》
由於早期引進10部分賬大片都是好萊塢大片,所以給大家留下了外國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的印象。
這恐怕也是題主有這個提法的由來。
2、2001-2012年
2001年中國加入WTO,當時有一個談判是針對中國電影市場要對國外開放。中國引進外國電影配額要提高,但是為了保護中國產片,不能一下子全部放開。
對外全部放開的後果參考臺灣和香港,現在已經淪落到被好萊塢大片壟斷了。
所以當年經談判,雙方各退一步。中國分賬大片份額從10部增加到20部。
注意,重點來了。這20部大片不僅僅是好萊塢電影,也有一些其它國家電影。但是由於好萊塢大片談判能力強大,所以每年分賬大片還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主。
至於批片的名額,明面上沒有限制,但實際上怎麼可能無限制放開?所以每年也有名額限制。
至於具體是多少,看有關部門的心情,開玩笑啦,其實是根據歷史形勢發展。具體來說,肯定是每年都在逐步提高。
3、2012年以後
2012年,經過重新突破,中國把分賬大片配額提高到34部。即原來的20部+14部特種分賬大片(也就是3D大片)
雖然配額提高了,但是實際上引進的分賬大片還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主。
批片政策基本不變。總的來說批片的數量一直在增加。
據統計,2017年是中國引進外國電影最多的一年,達到89部之多。
很多人覺得分賬大片更牛逼,批片就是檔次低一點的引進片。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
因為夠大片的好萊塢電影,肯定會謀求分賬方式,這樣票房收益更高。所以能成為分賬大片引進中國的,都是大投資,大製作,大明星。
有的批片也是大製作,大明星。
最著名的批片是2013年引進片票房冠軍《鋼鐵俠3》
總的來說每年的引進電影,大多數能夠給觀眾留下印象的,主要是好萊塢大片。加上十幾年來,好萊塢大片在全球的壟斷優勢。難免給人一種錯覺。如果你問一個普通中國觀眾,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外國電影,基本上就是好萊塢大片。
沒辦法,好萊塢大片就是這麼行銷全球。
不過,2017年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成為歷史上第一部,注意是歷史上第一部在中國拿下2億美元的,非好萊塢電影。
所以,未來其它國家的電影在中國的機會會越來越多。
-
6 # duh23333
因為中國很多機構都在美國好萊塢有大量的影視投資。電影製作出來為了第一時間收回投資創造經濟效益所以就儘快地將影片引進天朝。所以我們就在國內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美國進口的影片,而不是其它國家的影片。這都是與經濟效益掛鉤的結果。
-
7 # J水中的漣漪J
1、美國影片在本國觀眾心裡有一定地位,引進是有市場的。
2、美國的電影不單單是被本國大量進口,在世界上其他國家也被大量進口。說明了美國的的製作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頂尖的,單憑好萊塢就可見其影響力。
回覆列表
因為進口片是有配額的,分賬片加批片原則上只有50部左右。
進口片發行又被中影和華夏壟斷
國有企業也是要賺錢的啊
名額這麼少,那就多放一些有票房好萊塢電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