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威愛小多
-
2 # 守護90歲老母親
對於今天這個時代是否還會出現另一個“魯迅”?朱大可認為:“研究魯迅,就是要看魯迅是從哪裡長出來的。魯迅時代就是新文化運動的時代,沒有新文化運動當然就沒有魯迅。如果認清了這個前提的話,那麼我們就要追問,有沒有可能出現‘新新文化運動’,如果有,魯迅就會誕生,而且不僅誕生魯迅,還會誕生胡適、陳獨秀,以及更多的各種流派的知識分子。如果沒有產生這樣的新文化運動的土壤,魯迅是斷然不會產生的。”
自媒體時代,眾聲喧譁觀點爆炸,每個人都可以在公共平臺上表達自己的態度,多元化的思路、吐槽式的快感、輕飄飄的寫作不僅滿足了個體宣洩的慾望,也似乎完成並大大超出了傳統批評的功能與影響力。這讓專業批評變得虛弱與蒼白,只得在尷尬的夾縫中生存。專業批評是否還有存在的空間?
對此,評論人王曉漁認為,專業批評由知識分子完成,除了啟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需要紮實的知識基礎來支撐價值判斷,否則只能算是一種宣洩。馬小鹽認為,中國文化批判的話語權已經不在知識分子手裡,而在媒體人手裡,因為中西方文化批評的基礎不同。“西方的文化批評建立在哲學體系上,但是中國沒有。”
朱大可認為,2005年是中國大眾文化元年,“這一年出了兩個‘偉大人物’,李宇春和芙蓉姐姐,一下子把大眾文化以一個民間或者半民間的方式推到公共視野,大眾文化批評也慢慢出現”。
朱大可指出,批評不是謾罵。他強調,必須分清文化批評和時評的區別,“媒體時評人是用時評的方法來做文化批評,錯得很遠,因為時評是一些非常零碎、沒有工具的分析”。
在他看來,文化批評大多以後現代理論、符號學結構、象徵隱喻的分析方法進行現象式觀察和思考,具有沉澱性價值; 而時評則是就事論事,分析來龍去脈,在一定的價值觀基礎上對事件本身做出判斷。兩者不僅面貌各異,使用的批評方法和知識框架也有所不同。現今媒體的文化批評多是時評充斥,一方面與對兩者的認識不足有關,另一方面文化批評通常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總結和思索,需要“等”,文化批評家基本都要“慢工出細活”,但這在求快的即時閱讀環境中顯然是不受重視的。
魯迅不該成為文化批評的一個樣本
今年9月25日是魯迅誕辰134週年。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魯迅”嗎?新的時代背景下,專業批評家們將透過何種方式來掌握時代精神?如何重拾批評家的尊嚴?沒有魯迅的時代,批評又該去往何處?
朱大可認為,要綜合地看待魯迅,既不要一味地褒揚,也不要一味貶斥。“現在網際網路上分兩種態度,分裂得非常厲害,要麼就主張把魯迅從中學課文裡刪光,要麼就是把魯迅推到神的寶座上。其實魯迅有很多個人的弱點,他不是一個神。”
朱大可認為,魯迅不應該成為文化批評的一個樣本,“他算是批評的一種風格,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風格。”曾受魯迅影響非常大的朱大可說,“我小時候沒有其他的樣本,我從小學的就是魯迅。魯迅就是我的精神父親,但是我長大以後,我就會對這個父親重新看他,汲取他的那些優點,魯迅的那種洞察力,這點毫無疑問,非常精彩,但是它裡面有一些過於情緒化的我們要避免,包括人性的東西,寫東西就是針對事情,儘量少針對人。”
多年前,朱大可曾寫過一本書叫《甜蜜的旅行——論餘秋雨現象》,可後來被書商改成了《抹著文化口紅遊蕩文壇》。這一書名的修改,讓朱大可非常不喜歡。“本來那個題目沒有任何問題,可一改名就產生了人格性攻擊。所以這些年,我越來越更多地自省,警醒不要把批評變成個人意氣用事的一個工具,你要非常理性的。批評本身是什麼,它是研判、分析、解讀、闡釋,而不是攻擊。中國學者對批評本身就有一個很大的誤解,這個誤解直到現在那些做時評的也會產生這個問題,好像一端起筆要寫批評了,就開始要說一點不好的,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朱大可表示,做文化批評其實是一個可以廣泛的領域,不僅是針對當代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也可以做批評,但現在大家把它狹隘化了,只談《小時代》,只談《花千骨》,只談分歧,這是遠遠不夠的。“我覺得文化批評在認知上要調整的一個轉變。其次,文化批評要更廣泛地擴充套件它的批評物件,這樣它才會對整個中國文化的未來複興產生作用。對現在的影響是沒有可能了,對50年、100年以後的文化復興可能會起一點微薄的作用。”
答案整理於網際網路。
-
3 # 教師界趙本山劉世忠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產物,魯迅是民國時代的人,那時候社會亂,軍閥割據,文化也比較亂,各種思想都有,也不知道哪個對錯,魯迅的批評就像一盞燈,照亮亮了路,指引著人們。現在時代不同了,再看哪個時候的文章和評論,我們就有點不明白了。環境不同了,語境不同了,說話的方式和內容肯定不同了。對於魯迅東西瞭解一下就可以了,沒必要學習魯迅的那種批評方式,現在人學魯迅,容易成憤青。
-
4 # 朱曉風
我個人認為,像魯迅先生那樣憂國憂民的作家,在當今社會,實在太少,歷史與時代需要魯迅,中國的社會,更不開魯迅的批判。
任何國家民族,要發展,要前進,就要摒棄民族的劣根性,自信自強,魯迅先生,他很清楚的覺察出了這一點,果敢而沉痛的,抨擊了腐朽的封建舊社會。阿Q的“精神勝利法”,即麻木、愚昧、自欺欺人、恃強凌弱等,仍然阻礙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影響我們國民素質的提升。
魯迅的文章,幽默灑脫,諷刺辛辣,可以叫一針見血,他的思想,犀利深刻,時時可見其愛國之心。民眾的麻木與墮落,得到治療與糾正,才是強國發展的根本,不然,任其封建毒害的四處擴散,就會危害國民。強烈的憂患意識與警醒的批判主人,在魯迅先生的文章與小說中,常常能見到。
魯迅有一顆純粹的愛國之心,任何人都不應該去攻擊謾罵他,可以這麼說,魯迅的文字與思想,不只在中國封建舊社會適用,哪怕是放在當下的新中國、新社會,也很合適,你讀過他的文學批評著作之後,再參照、對比一下現今社會上的一些醜惡現象,就也許會感慨到他的先見之明,原來,很多都發生在我們周圍,可見魯迅先生洞察社會人性之細膩,不愧為一代大文豪。他不只被人民敬稱為“民族魂”,毛主席對他點評的讚譽之詞,更是無可復加,“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中國新文化革命的主將”、“空前的民族英雄”,“新中國的聖人”……
回覆列表
我們經常說,知識分子是一個民族的脊樑。為什麼?因為知識分子有風骨,有情操,有原則。所謂的風骨和情操,就是敢於發現和抨擊社會的醜惡,民族的陋習,時代的問題,發人警醒,引人深思。只有深愛,才會抨擊。這不是謾罵,而是深沉的愛。坦率的說,在任何時代,心靈雞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血淋淋的剝開傷疤,是治療頑疾的方法。魯迅式批評文學,不只是那個時代需要,在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時代都需要。甜言蜜語多小人,嚴詞厲色真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