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衲侃春秋
-
2 # 梧桐樹邊羽
清代詩詞為什麼會出現中興?
詩詞是文學,文學是文化的一個方面,而文化的起落在中國歷史傳承中跟隨王權的更迭起起伏伏,創造不同的高峰和低谷。
中國詩歌史上有公認的的三個高峰,唐詩、宋詩、清詩。
唐詩的高峰我們不必多言,大唐的詩人們有積極向上的意象,成熟創新的技巧,在盛唐飛歌中展現了無與倫比的風采。宋詩承續唐詩之路,發展出理性、冷豔的詩歌之美。唐詩是青春美麗的少女,而宋詩就是高冷知性的美女,而清詩可以說是集大成而美之。
為什麼我們稱清代詩詞為中興?
其實是因為元代、明代詩歌相對沒落,進入低谷,而到了清朝又恢復了唐宋的高昂狀態,所以我們稱之為“中興”。雖然未必能達到唐詩的高度,但是和宋詩比肩是沒有問題的。
如何判斷詩歌在一個時代的位置是頂峰還是低谷?
跟詩的質量有關,也跟詩的數量有關。雖然到了宋朝之後,出版業才發達起來,詩詞作品的留存流傳要遠高於唐代,但是並不代表宋代的詩詞作品要比唐代多,因為太多的作品散佚了。
唐詩如何成為頂峰任何發展和高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唐詩為何大放異彩,成為再也無法達到的高度?
因為當時詩歌技法經過魏晉南北朝眾多詩人的錘鍊,眾多音韻學家的努力鋪墊,已經在詩詞韻律學,詩詞描寫技法上完全成熟。同時詩人們認識到“齊梁體”空洞無物的缺陷,認識到“興寄都絕”,不寫正事,不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不可能讓詩歌找到出路的。
所以唐初陳子昂、初唐四傑開始正本清源,提倡“建安風骨”。其實就是講究詩歌的社會價值,要讓詩歌與時代結合,走出小情調的困境。
而隋唐統一南北詩風,科舉考試增開特科,文人士子經常一首詩就天下聞名,到了武則天時期,甚至將詩作為考試內容。這些社會、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無一不促發了唐朝詩歌人才以及作品的大爆發。再加上李白、杜甫、王維這類天才級別人物的出現,這些都成為了奠定盛世飛歌的基石。
世運、思想、技法、人才、文學規律都在這個關鍵節點達到了最佳融合。
天時地利人和,唐詩的高度是在眾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鑄就的。
宋詩如何成為第二峰同樣是世運、思想、技法、人才、文學規律的影響。
趙家馬上得天下,卻對文人特別重視,開國宰相趙普“半部《論語》安天下”,加上宋朝經濟發達,為天下文人儒生帶來了地位最高,質量最好的生活,自然在精神創作上就更加豐富。
在思想潮流中,宋朝儒學飛速發展,混合佛道思想,進入哲學範疇,發展出“理學”、“心學”。這些理論都是文人的底色,從而為宋詩的特色打造好了一個最大的平臺——那就是“講道理”。
在詩歌技法上,經歷過盛唐、中唐、晚唐這些不斷尋路、不斷創新的前人努力之後,所有文藝手法、技法都已經完全成熟。特別是在詩詞分流之後,詩所表現的內容也基本禁錮在高大上的精神領域,所以實際上,宋詩的技法、文法在晚唐之後基本上沒有突破——突破、創新都給了詞牌。
理學的興起為宋朝詩人帶來了突破。他們充分認識到了這是發展出不同於唐詩的另外一條捷徑。所以宋人對思想學術的重視和成就,是先秦以來的歷史最高。經學、史學都發展起來,又都用來寫詩。經學入詩,史學入詩,成為宋詩的一大特點,詩歌更加密實,內容空前豐厚,但是對學問的要求就更高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讀懂唐詩容易,而宋詩相對難理解的原因。
講議論有觀點,加上學問、用典,這就成為宋詩的最大特點。
唐詩比較豐腴、熱情,而宋詩非常冷靜,甚至冷峻。
有了世運、思想、技法,再加上王安石、蘇軾這些不世出的文學人才,合力將宋詩推上了唐詩之後的一個小高峰。
元明低谷前面說了,為什麼清代會中興?還不是給元、明二朝的詩詞低谷給反襯的。
宋詩以理趣取勝,但是凡事物極必反,黃庭堅時期詩人把用典、無一字無出處的機械照搬、自縛手腳發展到極致。這其實已經違背詩歌的“初心”,是一種不良的傾向,然後出現講究“性情”的四靈派,江湖派,來糾正逐漸乾枯的詩風。不過正所謂過猶不及,過了頭又變成了小情調的亡國之音,映照了南宋末世的詩風。
即便宋詞、元曲發展再猛,都無法動搖詩的交際功能,詩作為一種上層文學一直在世代中沉浮。
元朝的統治階層沒有文化,對詩歌不監管,但是也沒推動。終元一朝,詩的境地是自生自滅,無人理會,正因為無人理會,詩人是敢言的。但是大批的漢人知識分子因為無法上升,轉向民間藝術,寫戲文、散曲去了。沒有了人才,沒有思想潮流,這樣的時代,詩歌是無法出現高成就的,而且元朝也太短,無法做出文學方面的積累。
明初的詩風,還比較昂揚,但是因為朱元璋的強勢政治手段,文人們除了歌功頌德,已經沒有其他選擇。詩壇很快被臺閣體佔領。什麼是“臺閣體”?就是咱們現在的老幹體。寫的人一大把,面目醜陋而不自知。
而在整個明朝,詩風清明之路都是針對臺閣體的虛假、空洞來作鬥爭。前後七子、性靈派等,說到底都是主張要講究真性情。
一方面走宋詩的路子,往議論上走,但思想性、思辨性都達不到。為什麼達不到?因為儒學哲學在明朝同樣乏善可陳,僅有王陽明一家獨大。而另一方面就往山水田園上走,抒發小情懷。
詩的出路到底在哪?明朝文人自己也搞不大清楚,總是在唐宋風格之中左右搖擺,找不到自己的路子。但是,在技法、理論、方向上,明朝詩人已經是作了無數次試錯,為詩歌的下一次爆發積累了巨大的經驗。
缺什麼?缺世運。在其他條件都已經成熟了之後,只有時代的大變革,徹底滌盪人的心靈,滿足文學高峰的所有條件,才會出現詩的下一個高峰。
明清鼎革清廷入主中原,是類似於元朝南下的民族文化大動盪。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變局就是外族入侵稱帝,然後太平安定,接著全球列強入侵,有哪一個朝代有如此多的國恨家仇,如此大的世界眼光,又兼有太平盛世的富足?
這種世運對國家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詩人,對文化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這個時期,前朝的文化,唐也好、宋也好,到這裡全都研究,漢也好、魏也好,到這裡通通關照。這是整個中華文化中詩歌史上最成熟的時代。無論是世運、技法、思想,都是最好的時代。而人才方面雖然沒有達到唐宋那樣的高度,但是清朝建立之初,錢謙益、吳偉業這樣的大家由明入清,一開始就奠定了唐宋並舉的正確道路。
為什麼達不到唐的高度?在人才上稍稍差了一點。
為什麼成就了第三座高峰?清朝詩人趕上了好時代。世運是決定文學發展高峰最關鍵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而唐宋元明清五代比起來,只有元、明是相對窪地,那麼說清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中興”是再適合不過了。
詩的未來我們分析出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
歷史是用來幹什麼的?
學史以明智,鑑而知未來。
同樣,我們用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民國時期也是中國詩歌的一座頂峰。不說古詩,光是現代詩這一項,從此與中國古詩平分秋色,其實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同樣地,民國時期的古詩作品,一樣是精彩絕倫,意氣飛揚的。但是我們現在不覺得,為什麼呢?
沒有認真地去研究。
更重要的是,經常有朋友問我,中國的詩壇現在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中國的詩壇還有沒有希望?
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自己能夠思考回答出這些問題。
我們處在一個什麼樣的階段,我們的未來是個什麼樣子。
我們還會不會有詩,會不會有舊體詩,會不會有格律詩?
分析詩歌史,自然知未來。
-
3 # 雲隱
清代詩詞中興與科舉制度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清朝科舉恢復“以詩取士”造就了清代詩詞的又一次中興。
對於古代文人來言,科舉是頭等大事,所以科舉的文學導向是至關重要的。在唐代採取的是“以詩取士”的科舉制度,這直接促使了唐一朝最優秀的人才全部都往詩的方向發力,也使大唐社會對詩人的感觀日益重視,社會資源向詩人維繫,這就造成了唐朝成為詩的國度,也達到了中國詩一個無法超越的高峰。
宋朝的詩相對於唐已經處於衰落的階段,在北宋初期,宋詩還能保持一定的繁榮局面,是與科舉中依然有“以詩應試”的原因,到了熙寧革新中,王安石把詩中科考中剔除之後,宋代的詩就走向了沒落,而轉向了民間發達的詞,以詞獲取相應的利益。民間的資本和資源也都向詞作者上轉移,這就是宋詞興旺的一個重要原因。
元明階段,科舉中詩的位置早已不復存在,以時文為第一要務,而民間更是以曲、小品、戲曲、小說等多種形式出現,所以明代的詩詞相比其他朝代遠遠落後。
清代詩詞的中興,源於乾隆二十二年科舉恢復試詩,這是清代文化史和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此政策不僅扭轉了古詩文辭妨害舉業的觀念,激發了士人寫作試律的風氣和研習試帖詩學的熱情,更刺激了民間編纂、箋註、評析古今試律作品的風潮。經過乾隆後期幾十年的推行和普及,對試帖詩的研究已有長足進展,有關試律寫作的經驗和技巧得到總結和充實,同時古典詩學的一些觀念也透過試帖詩學佔據的蒙學市場得到推廣和普及,形成試帖詩學與一般詩學的互動。試帖詩學的勃興,促進了詩學的整體復興和繁榮。這就是清代中後期詩詞中興的根源。
清代詩詞的中興只是相對於詩的地位和規模,而整體看清代詩詞的格調不高,意趣乏味,用詞尖刻,以險峻博名望,難有世人公舉之佳作。整個清代都沒有太多的名詩、名家,偶爾一些作品的出挑也是曇花一現,這與文字獄的遺毒關係密切,漢人文士都將精力放到風險較低的訓詁上,在詩詞中完全不見唐風宋意,或許野史、日記中會出現一些好的佳作。
中央美術學院2018年藝考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其中,中國畫學院首增“現場作詩”環節。一改往年以書寫古詩為內容,而以自作詩為命題。自作詩可檢驗應試考生對古體詩格律、韻腳、立意的基本認識與國學修養。書寫方式可從隸、楷中任選一體,從中可檢驗應試考生對傳統書法的學習及書寫能力。
這是國家層面考試,又一次把詩放到了科舉層面,這是一個重大的突變,為文化傳承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開端。我想如果中國的高考中能有作詩的考核,那新中國的詩也將走向中興。
回覆列表
清代是詩壇的復興時期,據《晚晴詩匯》及《清詩紀事》統計,前者收詩人六千一百餘家,後者收六千四百七十餘家,數量均遠勝唐詩。清詩大致分四時期:
順康時期: 其前期代表作家為由明入清的遺民詩人,如黃宗羲、歸莊、顧炎武、吳嘉紀、王夫之、屈大均等,這些人入清後堅持不與新政權合作,甚至堅持抗清復明,決不做清朝的官。顧炎武、王夫之、歸莊的詩沉鬱蒼涼,寫易代之痛;錢澄之、吳嘉紀寫人民的疾苦,尤其是鹽民的疾苦;屈大均與陳恭尹、梁佩蘭合稱“嶺南三大家”,屈氏出生雖稍晚,抗清復明思想於其詩作中卻表現甚烈。由明入仕清廷的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孳,稱“江左三大家”。錢氏影響甚大,其才藻富贍,入清後哀思明室,寄託甚深,為“虞山詩派”領袖;吳偉業以七言歌行著稱,《四庫全書總目》稱其“格律本乎四傑,而情韻為深。敘述類乎香山,而風華為勝。”他雖曾被迫做過半年清廷的史官,卻一直以此為恥,眷戀故國,在藝術上有很大創新,為“婁東詩派”領袖。此後最重要的詩人為王士禎、查慎行。王士禎提倡“神韻說”,左右詩壇數十年,擅長七言近體,涵情綿邈而神韻悠然,受王孟、韋柳影響較深。查慎行為學宋詩派代表,擅長白描,當時與吳偉業並稱。
乾嘉時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沈德潛、厲鶚、袁枚、蔣士銓、翁方綱、鄭燮、黃景仁、張問陶、黎簡等。乾隆朝重臣沈德潛首倡“格調說”,他的選詩及評論影響很大。厲鶚對宋詩鑽研頗深,工於煉字,長於五古,為“浙派”後期領袖。袁枚倡“性靈說”,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道、同時期:主要代表詩人為龔自珍、魏源、林則徐、何紹基、姚燮、鄭珍、金和等。這是一些生活於鴉片戰爭前後的詩人,他們打破清中葉來模山範水的格局,以詩寫對社會改革的願望,寫民族危亡之感。
清末光宣時期:主要代表人物有黃遵憲、樊增祥、陳三立、文廷式、李慈銘、丘逢甲、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黃遵憲倡導詩體革新,寫新派詩,“上感國變,中傷種族,下哀民生”,以古文家伸縮離合之法入詩。清詩題材廣泛,藝術上也有較高的成就。
目前已出版的《全清詞》順康卷達二十冊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