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汽車工程研究生

    道路交通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人車混雜的狀況,這導致行人-車輛碰撞交通事故頻發。顯然,在這類交通事故中,行人屬於弱勢群體。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行人頭部和腿部受傷機率最大,頭部損傷容易導致行人死亡,而腿部受傷雖不至死亡,但往往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給行人身體和精神上帶來沉重負擔,因而在汽車設計研發階段考慮到行人保護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事實上,行人保護問題早在40多年前就開始研究。各種各樣的研究方式,如屍體試驗、行人假人試驗、人體有限元模型模擬等都是透過對行人的損傷建立評價體系,再根據已建成的評價體系,針對相應的車型在結構設計階段減小行人損傷,具體體現在汽車發動機蓋材料較弱、前後大燈及附件形狀平滑無尖角、塑膠前蒙皮及泡沫填充等。另外,隨著汽車電子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針對行人保護的智慧電子輔助裝置出現,能在事故發生以前提醒駕駛者避免危險發生。有意思的是,在國外一些高檔車上配置有車外行人安全氣囊,像車內乘員安全氣囊一樣,在車禍發生時,汽車的發動機蓋和前擋風玻璃附近的車外安全氣囊開啟,從而保障了行人頭部和腿部的安全。

    目前,中國的新車評價規程(C-NCAP,Chinese-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已經正式引入行人保護的評價試驗,這表明中國對行人安全的重視,給行人安全帶來了有力的保障。

  • 2 # 星叫獸分享

    行人保護是被動安全的一種保護機制,車輛在發生碰撞時不僅要關注乘員的保護,也要考慮對行人的傷害,對於行人保護根據傷害資料統計主要是頭部和腿部的傷害比較大,所以行人保護的評價項主要有頭部保護和腿部保護,腿部包括大腿和小腿。

    以前中國的CNCAP也就是國家新車評價規程中沒有行人保護的強制評價項,但是今年七月份也正式加入評價項。 車輛在開發時利用模擬軟體以及試驗模擬系統將頭型和腿型分別撞擊到機罩和前保險槓上,採集資料透過傷害資料的大小來判斷對行人的傷害情況。

    發生碰撞時,有效的降低行人保護的模式主要有,機罩外板跟機艙內硬點(發動機、電池、冷卻液壺等)的距離要足夠大,行人撞擊到機罩時頭部有利於吸收能量。對於腿部傷害,大腿撞擊到機罩前緣,一樣需要避免硬點,有足夠的空間。對於小腿的傷害就比較複雜,需要考慮對韌帶的傷害,還有腿部彎矩的傷害,既要保證足夠的吸能空間也要保護對小腿的支撐,最好是前保前部是一個類似平面的造型將行人剷起來反而會更好,僅僅是上部和下部發生折彎這樣腿就骨折了啊

    現在還有彈起式機罩,機罩氣囊,目的都是在碰撞後增加吸能,增大緩衝從而降低傷害。

  • 3 # 汽車質量分析師

    我於10月購買本田Accord,開了沒幾天看說明書發現這個有所謂的行人保護功能!然後進入瞭解,發現這個裝置非常的靈敏採用的是G值感測器。什麼雞啊狗啊。裝一下就炸,本來換一個保險槓就可以了。現在還要換個引擎蓋1-2萬元,還要耽擱時間。。而且就算你沒開停哪裡。小動物撞上來就會炸,簡直太坑了。這簡直是坑廣大消費者。強烈要求取消這個裝置,或者採用其他感應裝置。或者採用開關自己控制。

    現在車質網上面關於此問題的投訴還是比較多的,大家可以一起去投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查手機最近用了什麼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