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國和大理國是金庸武俠小說裡常常提到的史實,其實它們應該算前朝和後朝的關係。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小國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通“規”)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唐王朝的支援下,蒙舍部落(蒙舍詔 )首領皮羅閣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朝唐玄宗在位)先後征服了西洱河地區諸部,滅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南詔國。天覆二年漢人權臣鄭買嗣(鄭回七世孫)滅亡南詔,自立為王,建立“大長和”國。公元928年楊幹貞滅大長和國,擁立趙善政為驃信,國號大天興,又名興源國。929年,楊幹貞廢趙善政自立,改國號為大義寧。
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祖上世代為南詔大臣。公元937年(五代十國時期),任職後晉(五代十國的一個朝代)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南宋理宗趙昀在位),大理國被大蒙古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民族屬於歷史上在的昆明蠻、雲南蠻、哀牢蠻、西洱河蠻、僰、漢等族群共同生活的多民族國家。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點,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後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征戰、拓土、商貿、屯墾、駐邊等歷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當今白族之雛形。白族是異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個藏緬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來源的人形成的民族。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兩大文明陸續傳播到洱海地區。白族先民不斷學習借鑑,由此具有梵、漢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在長期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交往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所以總結來說,南詔和大理都是一個白族人佔較大比例的多民族國家。
南詔國是由興起於巍山的蒙舍詔(也就是南詔)建立,屬於彝族政權。大理國是白族當權,是大理喜洲的段思平建立,是白族政權。當然,彝族和白族是一起聚居的。
南詔國和大理國是金庸武俠小說裡常常提到的史實,其實它們應該算前朝和後朝的關係。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小國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通“規”)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唐王朝的支援下,蒙舍部落(蒙舍詔 )首領皮羅閣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朝唐玄宗在位)先後征服了西洱河地區諸部,滅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南詔國。天覆二年漢人權臣鄭買嗣(鄭回七世孫)滅亡南詔,自立為王,建立“大長和”國。公元928年楊幹貞滅大長和國,擁立趙善政為驃信,國號大天興,又名興源國。929年,楊幹貞廢趙善政自立,改國號為大義寧。
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祖上世代為南詔大臣。公元937年(五代十國時期),任職後晉(五代十國的一個朝代)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南宋理宗趙昀在位),大理國被大蒙古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民族屬於歷史上在的昆明蠻、雲南蠻、哀牢蠻、西洱河蠻、僰、漢等族群共同生活的多民族國家。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點,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後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征戰、拓土、商貿、屯墾、駐邊等歷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當今白族之雛形。白族是異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個藏緬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來源的人形成的民族。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兩大文明陸續傳播到洱海地區。白族先民不斷學習借鑑,由此具有梵、漢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在長期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交往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所以總結來說,南詔和大理都是一個白族人佔較大比例的多民族國家。